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国唯一不准修建关羽庙的地方,曾有人不听,最后出了大事

我国唯一不准修建关羽庙的地方,曾有人不听,最后出了大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724 更新时间:2024/1/15 16:35:03

三国时代风起云涌、英雄辈出;其中,关羽被誉为“忠和义”的化身,他曾经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并尊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羽庙(也称关帝庙)也因此成为中国民间重要的信仰之一。如今,在各地都可见关羽庙;不过,在中国却有一个地方不准修建关羽庙,个中原因令人好奇!

▲关羽被誉为“忠和义”的化身。(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这个地方,便是颜良庙周围。颜良是东汉末期河北名将,早年跟随袁绍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因此深受其信任,与文丑同为袁绍麾下大将,颜良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孔融曾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操小心他们。

公元200年,袁绍、曹操于官渡交战。开战时,谋士沮授劝谏袁绍“颜良性急不可单独任用”,但是袁绍仍以颜良进攻,单独守护白马的曹将刘延。(《后汉书·袁绍传》,《三国志·武帝纪》中颜良是与郭图淳于琼一起进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马之战”。

颜良后来果然如沮授猜测的那样,被曹军击败并被关羽斩杀,关羽非常勇猛和果断,能够独自深入敌阵,成功斩杀袁军主帅颜良。据《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所载,当关羽望见颜良的帅旗后,他就单人匹马杀入敌阵,将颜良刺杀并割下头颅返回。此外,由于关羽的勇气和战斗力声名远扬,因此颜良的手下将士非常惧怕,而无人敢挡。

▲颜良是东汉末期河北名将,白马之战中被关羽斩杀。(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关羽一生杀敌无数,颜良便是其中,但颜良这个人,在黄河两岸素有好名声,因此,他去世后,人们在黄河岸边建了寺庙纪念颜良。并且传下一个禁忌:颜良庙周围十五里内不得建关羽庙,也不可唱戏。

▲关羽庙为中国民间重要的信仰之一。(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刚开始时大家都很遵守这个禁忌,但后来有一个县令不信邪,不仅在颜良庙周边建了一座关公庙,而且让戏子在颜良庙的庙会上唱与关羽相关的戏,并且亲自前往观赏,结果就出事了。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还专门记载了此事:

夹河两岸,有二土神祠。其一为唐汾阳王郭子仪,已不可解。其一为袁绍部将颜良,更不省其所自来。土人祈祷,颇为灵应。所属境周十五里,不许置一关帝祠,置则为祸。有一县令不信,值颜祠社会,亲往观之,故令伶人演三国志杂剧。狂风忽起,卷芦棚苫盖至空中,斗掷而下,伶人有死者﹔所属十五里内,瘟疫大作,人畜死亡﹔令亦大病几殆。

在当天的戏剧才上演不久,突然刮起一阵狂风,致使台上的演员,因狂风引起的意外而去世,之后,离庙宇十五里之内的地方,经常发生瘟疫,死了许多人与家畜,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县令本人亦差点重病致死,一直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渐渐平息;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在颜良庙周围建关公庙,做与关公相关的事情。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乾隆出上联:关羽卖枣,张飞屠猪,乱世皆万人敌,纪昀下联太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纪昀是文学家,不仅有才华,口才也很好。乾隆三十三年纪昀服丧期满归朝任职,乾隆帝把他留在了京城当官。伴君如伴虎,纪昀在乾隆的身边工作,一直谨小慎微,口才飞扬,乾隆很喜欢他。有一回,乾隆帝看了三国历史,对三国英雄到了一个入迷的程度,找来纪昀和他一起讨论。乾隆帝一见到纪昀,对他就出了一上联:“关羽卖枣,张

  • 反对司马家专权“淮南三叛”的领导者为什么都不是曹魏宗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曹魏大权从此落入司马氏之手。不过忠于曹魏的实力并没有就此束手就擒,发动了多次针对司马氏专权的内乱。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淮南三叛(王凌起兵、毌丘俭文钦起兵、诸葛诞起兵)”,司马师甚至都间接死于“淮南三叛”。按照常理来说,曹魏宗室应该是最反对司马氏专权的政

  • 关羽的雕像为啥总是闭着眼的?一位老木匠解开了这个疑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时期战火飞,在战乱频繁的乱世时代,涌现了很多骁勇善战、武艺高强的武将,比如众所周知的关羽。关羽声名远扬,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关羽的嘉奖和认可都是极高的,他不仅是学武之人的偶像,也是忠义的象征。后人为了缅怀这位英雄,根据他的形象为其做了雕塑用以祭拜。千年的历史流逝中,很多人会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关羽雕

  • 曹操和刘备一致指出“此人要甚用”,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曹操和刘备都指出:此人不可重用,后人偏偏不听,真被他们言中了只要自己还生存在市井环境中,这就免不了会有诸多的一些个接触,对于我们来说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懂得识人,这在一定的条件之下甚至是会有很大影响的,人才对于一件事情乃至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就好比是曾经的韩信,他对于刘邦而言还真是缺不得

  • 孙权把南郡借给刘备,看似向刘备示好,实则另有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周瑜病逝前对刘备十分忌惮,一直在想方设法压制和限制他的发展空间。这从赤壁之战后,周瑜在荆州给刘备划分的治所就能看出来。根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中的记载:赤壁之战结束,周瑜领南郡太守,把南岸的地域划给了刘备。刘备领兵屯住在油江口,后将此地改名为公安。这里所说的“南岸”只是指南郡南岸的地域,

  • 诸葛亮北伐最终没成功,他的军事能力真的不强?那得看要怎么比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再度率领蜀军出兵北伐,此次与诸葛亮交锋的是第四次北伐时在诸葛亮手中吃了大亏的司马懿,正因为司马懿甚至诸葛亮麾下蜀军的厉害,因此他坚守不出,与诸葛亮打持久战。八月时,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诸葛亮深知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向刘禅派来的李福交代了自己看好的继承人,并对各

  • 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关羽折戟沉沙,还有一位三国枭雄殒命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和近代战争史上,都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之说。王近山攻克襄阳活捉康泽和郭勋祺,被誉为“非凡指挥才能的战例”、“小型模范之战”。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说了:应该是铁打的樊城纸糊的襄阳吧?你看后汉三国年间,关羽轻松拿下了襄阳,却在樊城吃了闭门羹,这岂不是说樊城要比襄阳难打?这种质疑也不是没有道理,因

  •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阿拉伯帝国影响力比唐王朝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阿拉伯帝国影响力比唐王朝大?这是一个有趣且有争议的历史问题,也可能是没有一个确切答案得问题。阿拉伯帝国和唐王朝都是中世纪的强大帝国,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可能有人认为阿拉伯帝国影响力比唐王朝大,是因为他们更看重阿拉伯帝国在伊斯兰教、阿拉伯文化、阿拉伯科学和阿拉伯贸易方面的贡献和传播,而忽

  • 唐宪宗能把节度使打成乖乖猫,却打不服几十万藩镇大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王朝,在其长达300多年的历史中,也催生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其中,唐宪宗曾经做出了一些独特而又引人注目的事情,比如说打败了藩镇大军中的部分兵士,但是被其他藩镇大兵所不服。唐宪宗在位期间,曾经大力实行节省和政治改革,打击贪污腐败,使得当时的政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为了维护

  • 三国时预言兴亡的童谣是外星人干的?明朝大才子杨慎力挺东晋的干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流行歌曲《曹操》,用短短的一句歌词,概括出了三国时代的形势。不过,与其说“分”,倒不如说是“立”,因为,汉献帝刘协是“禅位”给曹丕的。这里且不说“禅位”这事的猫腻,我们只说魏蜀吴建国之后的一桩怪事。(一)青衣童子的预言说到东吴,不得不说,它有一个“保质童子”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