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清战争系列:郑成功走后,湾湾政权就乱套了!

明清战争系列:郑成功走后,湾湾政权就乱套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21 更新时间:2024/1/18 1:23:17

清统一湾湾前,湾湾经过了哪些政权的演变?清面临了哪些基本战局?

(明清战争“湾湾”专题共8篇,此为第4篇。关注书瑶,我们一起从古论今。)

郑成功政权遭到质疑

郑成功收复了湾湾,他在湾湾实施了一系列强化政权建设、发展经济和巩固防御的措施。

他把赤嵌城改成了安平,设立了承天府和两个县分别是天兴和万年。

这些举措就像是现代企业家的创业计划,旨在让湾湾成为他反清复明的核心战略基地。

然而,郑成功的这次行动并未得到南明遗豆和他内部的一些将领的理解。

就像现实中的合作伙伴之间存在分歧一样,张煌言和徐孚远认为郑成功不应放弃北进而转攻湾湾;而郑泰和黄廷则觉得安居厦门、金门比远赴湾湾更好。

甚至,郑经拒绝追随郑成功,就像一个顽固的员工拒绝接受领导的决策。

历史的转折——郑成功病逝

郑成功因金陵兵败痛心疾首自责,病重。就像现实生活中的领导面临压力一样,郑成功也承受着来自各方的质疑。

而在此时,他得知父亲郑芝龙和明永历帝被清军杀害的消息,悲愤至极。

最终,在1662年5月8日,郑成功病逝。

郑成功去世后,他的弟弟郑世袭和儿子郑经开始争夺王位,就像一部权力的游戏。

湾湾诸将支持郑世袭,而驻守厦门、金门的郑经则利用清廷招降之机,以智慧和时间为武器,整军备战。

最后,郑经兵临湾湾,击败了郑世袭,继承了延平王位。

郑经率先击败清荷联军

郑经正忙着部署湾湾的防御工事,巩固自己的地盘。然而,清福建总督李率泰获悉郑成功去世的消息后,他摩拳擦掌,认为“賊势渐衰,正宜乘机剿灭”。

于是,他与靖南王耿继茂和荷兰舰队联手,共同攻打厦门和金门。

郑经得知敌情,与众将商议对敌策略。

他们决定派大将周全斌率领20艘船迎击清荷联军主力;黄廷率领20艘守卫海澄之海门;林顺和杨祥分别率领10艘船,在高崎和料罗一带海域机动接应,而陈升则率领新兵守卫高崎。

九月十九日,双方在金门乌沙港展开激战。

荷兰舰队冲在前面,郑鸣骏、陈辉、杨富等降将紧随其后,耿继茂的舰队紧随其后。

经过一天的激战,郑经军仅以13艘船,便大败清荷联军。

郑经军在大陆沿海失权

清军提督马得功的船被围攻,士兵伤亡惨重,最后不得不投海而死。而郑经的舰队一个也没损伤。

耿继茂为掩饰兵败,竟向清廷谎报:“南风突发,贼船顺风而来,直逼我们的船。”

尽管郑经在海战中取得胜利,但守卫高崎的陆军将领陈升却投降了清军。施琅、黄梧乘势攻占厦门,击败了郑将黄廷。

周全斌见军心动摇,只得率众退往活峭,林顾从高崎退往镇海,金门也随之失守。郑经被迫率军退往铜山。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三月,郑经的军队在清军步步逼近、粮草告罄的情况下,决定撤退回合湾。

部将周全斌、黄廷觉得退往湾湾前景渺茫,遂借机投降清军。

据《清圣祖实录》记载,郑经在这段时间内共有近四千名文武官员、五万名士兵投降清军,六万多名士兵归农,大小船舰九百余艘。从此,郑经军在大陆沿海失去立足之地。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盗墓贼盗赵匡胤墓,遭宋太祖“喷尸毒”,百年尸体为何会喷毒?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盗墓贼盗赵匡胤墓,遭宋太祖“喷尸毒”,百年尸体为何会喷毒?盗墓贼盗赵匡胤墓,遭宋太祖“喷尸毒”这个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传说之一。相传,盗墓贼在盗赵匡胤墓时,被墓主人宋太祖赐予“喷尸毒”,导致百年尸体会喷毒。这个传说虽然不可信,但其中的科学原理却值得探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尸体在一定条件

  • 岳飞含冤被斩时,10万岳家军为何不来劫法场?你看监斩官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是宋朝时期,金人对岳家军的评价。可见,当年的岳家军,其战斗力是多么彪悍了!而统率这支军队的最高军事首脑便是宋朝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岳飞。岳飞一生深怀民族大义,他也因此深得岳家军的爱戴。然而,岳飞含冤被斩时,10万岳家军为何不来劫法场?你看监斩官是谁。说起岳飞当年所受的冤屈,这

  • 《雪中悍刀行》中,徐渭熊并非徐骁亲生,为什么徐骁那么怕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徐渭熊确实不是徐骁亲生的,徐骁也确实怕她。不过,徐骁怕徐渭熊,又不是真正的怕,而是一种疼爱,一种亏欠,也是对她能力的一种认可,还有就是徐渭熊蛮不讲理。在《雪中悍刀行》中,最霸气最厉害的人就是徐骁,而没有之一。徐骁是离阳大柱国,是裂土封疆的北凉王,是北凉三十万铁骑共主。在中原之地,徐骁已经功无可封,文

  • 在被成吉思汗视为机密的档案中,丘处机谈了哪些养生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222年初夏,应成吉思汗的召请,70余岁的全真教掌门丘处机一行,历经一年多的艰难跋涉,万里西行,终于抵达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觐见成吉思汗。丘长春的此次壮举,尤以力劝成吉思汗不要杀戮太过,“拳拳以止杀为劝”,而垂范千古。至今,北京白云观丘祖殿仍悬有乾隆皇帝题写的一副著名对联:万古长生,

  • 秦桧的狗头军师王次翁无耻到何种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141年4月,秦桧密奏宋高宗,以“论功行赏”为名,召前线抗金名将“韩世忠、张俊、岳飞相继入觐。”岳飞因路途遥远,迟迟未至。秦桧便每日叮嘱值日官:“我等专门去等待岳少保!”然后带韩世忠与张俊登上西湖花船,置办丰盛宴席,大张旗鼓声称专为岳飞洗尘。酒宴摆了六七日,岳飞才风尘仆仆赶到。秦桧以此为由,将

  • 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看看关羽等人谥号,你就能明白他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刘禅是蜀汉的皇帝,虽然在位四十多年,但是却没有多大的作为。人们总认为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主要是看到他在面对蜀汉的灭亡后,居然还兴致勃勃地去参加司马昭的宴会,这更是让人们很是无奈。▲刘禅(图/翻摄自三国剧照)然而,如果我们只是因为这些表面的事情就断定刘禅的无能,岂不是太轻易下决定了。我们今天来探

  • 关羽一生犯的最大的3个错误,放错1人,杀错1人,得罪1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人的一生都会做很多的事情,有些错的,也有些是对的,即使在完美,在会谋划的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可是往往有些人,有时候就是因为这一两件事做错了,让他的人生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就好比在现代都还有极大威名的“武圣”关羽,在三国时期即使是“武圣”关羽在曾犯下过很多的错误,在他一生中曾是做错了三件事,也可以说是

  • 诸葛亮神机妙算,为何没有帮刘备恢复汉室,结局难以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向该国的朝贡致敬被称为“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伟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敬意。的确,无论是借箭还是火烧赤壁的稻草船,诸葛亮无疑是我们心中智慧的代表。他的鞠躬尽瘁,从那以后他就成为奉献精神的基准。但是,蜀国还没有完成恢复。相反,它成为第一个掉落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事实上,一个

  •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究竟是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还是另有所图?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三顾茅庐,是三国时代的佳话。当时,诸葛亮虽然隐居在深山之中,但是名气很大,引来了刘备好几次拜访。最后,诸葛亮决定出山辅佐刘备,成就一番大业。后世人对此认为,诸葛亮是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事实上,这种观点是比较可信的。因为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写得很清楚,他本来不想着出山做事,就想着在乱世当中当个农民活

  • 贯通刘备政权始末:整理、猜想、分析武侯北伐战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本文旨在探讨武侯建兴年间屡次北伐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并通过对于《隆中对》和当时天下政治、地理格局的分析,从中获取蜀汉战略中益州汉中之北伐为辅,而荆州之北伐为主的信息。进而推究得到武侯建兴年间北伐是原战略失败之下的无奈之举,此举的目的在于以攻为守,制造“天下有变”的契机。而武侯对于北伐的长期战略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