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既非长子又非嫡子,为何能继位?原因是他长了一脸麻子

康熙既非长子又非嫡子,为何能继位?原因是他长了一脸麻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541 更新时间:2023/12/14 12:48:40

一说起康熙皇帝,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平鳌拜、平三藩、平准噶尔、雅克萨之战收复新疆等丰功伟绩,在人们心中妥妥的一个英明圣君形象。

再加上现在铺天盖地的清宫剧,无论是陈道明版,还是张国立、刘德华版的康熙,总是一副英勇威武、仪表堂堂的样子,这给我们造成了严重的错觉。

陈道明饰演的康熙

实际上英明的君主不一定都是“白天鹅”,他也可能是“丑小鸭”,清代康熙戎装像、帝王像,均是经过皇室的艺术加工,就像朱元璋一样,令人难辨真假。

根据史料记载,康熙帝小时候得过天花,所以留下了满脸的麻子,而且他的身高也很尴尬,根据清代的考古证据,推测康熙皇帝的身高只有一米六左右。和拿破仑一样,是个典型的矮个子。

少年康熙

在古代,无论是选官还是选嗣,都非常注重仪容,特别是在皇室中,但为何康熙有如此仪容却被清皇室选为继承人?是顺治的遗诏还是孝庄的力挺?

顺治皇帝共有八子,他最喜欢的儿子无疑是和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皇四子一出生就被封为祚亲王,(祚,就是国祚,有皇位的意思),而且明明是皇四子,顺治却当着母亲孝庄的面,称其为“朕之第一子也”。可见皇四子一出生,就被顺治看作将来的继承人了。

顺治与董鄂妃

可惜这个儿子没福分,不到三个月就夭折了。除了皇四子早夭外,顺治的皇长子,也是嫡长子也早夭,到顺治去世时,剩下的儿子有次子福全、三子玄烨、五子常宁、六子奇绶、七子隆禧、八子永干,况且康熙的母亲佟佳氏,不仅是顺治的庶妃,父辈还是辽东降将出身,据说有蒙古族血统(辽东将门和女真混杂不清,佟家源流何处已不可考),所以比起福全、常宁和隆禧正宗的旗人血统,康熙从哪一方面来讲都没有继位的优势。

据魏特《汤若望传》记载,顺治去世前选择继承人并未从自己的儿子中选取,而是选择了一位“从兄弟”,这可能与满族不是很看重“子承父位”有关,也可能是顺治觉得满清在中原的统治还不是很稳固,想选一位年长的继承人,又或者是顺治因孝庄曾下嫁多尔衮而有嫌隙,于是提出以“从兄弟”嗣位作为报复和最后的抗争。

顺治

从后来母子之间议立新帝的分歧经过来看,第三个原因很可能是“虽不中,亦不远矣”!

顺治“从兄弟”中选择的继承人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但当时还在世的“从兄弟”有四位,分别是辅国公叶布舒(兄)、常舒(兄)、韬塞(弟)和镇国公高塞(兄),凑巧的是这四人几乎全是满籍妃嫔所生,唯独没有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皇族,孝庄出身于此)。

显然,这是孝庄太后难以接受的。据《汤若望传》记载,当顺治打算立“从兄弟”为嗣时,孝庄联合几位亲王共同推翻皇帝的“成命”,力主在皇子中选立新帝,当顺治问汤若望的意见时,汤若望完全站在皇太后一面。

汤若望画像

顺治无奈,只得勉强答应。汤若望又以康熙在髫龄时已经出过天花(康熙因出痘而落下一脸麻子)为由,建议舍去一位年龄较长的皇子(次子福全),而封一位庶出的还不到七岁的玄烨为帝位继承者。顺治因为天花得病,所以这个理由还是比较充分的。

但顺治自然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就同意,先不说顺治生前本就不太喜欢康熙(一脸麻子有碍观瞻),况且康熙还可能有蒙古族血统(这极可能时孝庄选择康熙的原因之一),所以紧接着便出现了孝庄等人私改遗诏之事。

孝庄太后

公元1661年正月初六夜,皇宫大内风摇树影,死气沉沉。几名太监手提宫灯,将大学士王熙引入养心殿。此时,夜已深,人未寝,顺治帝感觉病势已重,恐再难支,忙召王熙入殿商议遗诏之事。

福临在榻上强撑病体,嘱道:“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即就榻前书写。”王熙闻言泪满脸颊,泣不成声。福临催促道:“今事已至此,皆有定数。尔不必如此悲痛。此何时,尚可迁延从事,致误大事?”王熙只得拭泪吞声,在御榻前握管撰诏。

当王熙写完遗诏第一段时,奏道:“恐过劳圣体,容臣奉过面谕,详细拟就进呈。”福临已气息奄奄,再无精力去想王熙此话背后的真实意图,便将遗诏大意说明。王熙忙卷起诏书,退出养心殿。

王熙退至乾清门下的西围屏(耳房)内连夜拟诏,“凡三次进览,三蒙钦定”,反复修改到第二天中午才算定稿。然后,遗诏交侍卫贾卜嘉捧奏帝,福临正在榻上更衣,很可能没有细阅,便谕:“诏书者麻勒吉(大学士,与王熙共同拟诏者)怀收。俟朕更衣毕,麻勒吉、贾卜嘉,尔二人捧诏奏知太后,宣示内外大臣。”这夜子时,顺治帝即在养心殿内去世。

从王熙初六日夜入殿承谕拟诏,遗诏中经三次大改动,再经麻勒吉和贾卜嘉二人之手,最后于初九日清晨才在天安门外宣读,共历时两昼三夜。就是说,孝庄太后等人完全有时间从容不迫地按照自己的意图修改遗诏。

孝庄与康熙

从顺治生前并不喜欢儿子玄烨的情况来看,玄烨最终登基即帝位完全可能是孝庄太后改顺治遗诏确定的。而玄烨能被孝庄选中,一是因为他可能具有和孝庄一样的蒙古血统,二是他生过天花,一脸麻子。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戏说朱元璋之临终呓语:俺这一生杀伐果断,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大明皇宫红墙碧瓦,雕栏玉砌,奉天殿内更是金碧辉煌。而殿外大臣们按部就班跪成一片,嫔妃、宫娥、太监则跪在养心殿外。而养心殿内则是另一番景象:朱元璋两眼无神地看着帷帐,柱子上的夜明珠发出五色的光,在朱元璋眼里忽明忽暗,自己最疼爱的孙子朱允炆则跪坐在一旁低声啜泣。朱元璋感觉自己的胸膛就像皇觉寺那破旧的风箱

  • 被赵匡胤升入武庙的23位名将,是滥竽充数还是武庙遗珠?(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书接上文,我们继续来聊被赵匡胤升入武庙的23位名将,到底是滥竽充数还是武庙遗珠?赵匡胤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利?十三、张公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郯国公张公谨排在第十八位,位列程咬金、李勣、秦琼等人之前。玄武门之变前,张公谨既没有多少名气,也无显赫的战功,仅任邹州别驾、右武侯长史,后在尉迟恭、李勣的大力推荐

  • 明清战争系列:郑成功走后,湾湾政权就乱套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清统一湾湾前,湾湾经过了哪些政权的演变?清面临了哪些基本战局?(明清战争“湾湾”专题共8篇,此为第4篇。关注书瑶,我们一起从古论今。)郑成功政权遭到质疑郑成功收复了湾湾,他在湾湾实施了一系列强化政权建设、发展经济和巩固防御的措施。他把赤嵌城改成了安平,设立了承天府和两个县分别是天兴和万年。这些举措就

  • 盗墓贼盗赵匡胤墓,遭宋太祖“喷尸毒”,百年尸体为何会喷毒?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盗墓贼盗赵匡胤墓,遭宋太祖“喷尸毒”,百年尸体为何会喷毒?盗墓贼盗赵匡胤墓,遭宋太祖“喷尸毒”这个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传说之一。相传,盗墓贼在盗赵匡胤墓时,被墓主人宋太祖赐予“喷尸毒”,导致百年尸体会喷毒。这个传说虽然不可信,但其中的科学原理却值得探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尸体在一定条件

  • 岳飞含冤被斩时,10万岳家军为何不来劫法场?你看监斩官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是宋朝时期,金人对岳家军的评价。可见,当年的岳家军,其战斗力是多么彪悍了!而统率这支军队的最高军事首脑便是宋朝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岳飞。岳飞一生深怀民族大义,他也因此深得岳家军的爱戴。然而,岳飞含冤被斩时,10万岳家军为何不来劫法场?你看监斩官是谁。说起岳飞当年所受的冤屈,这

  • 《雪中悍刀行》中,徐渭熊并非徐骁亲生,为什么徐骁那么怕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徐渭熊确实不是徐骁亲生的,徐骁也确实怕她。不过,徐骁怕徐渭熊,又不是真正的怕,而是一种疼爱,一种亏欠,也是对她能力的一种认可,还有就是徐渭熊蛮不讲理。在《雪中悍刀行》中,最霸气最厉害的人就是徐骁,而没有之一。徐骁是离阳大柱国,是裂土封疆的北凉王,是北凉三十万铁骑共主。在中原之地,徐骁已经功无可封,文

  • 在被成吉思汗视为机密的档案中,丘处机谈了哪些养生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222年初夏,应成吉思汗的召请,70余岁的全真教掌门丘处机一行,历经一年多的艰难跋涉,万里西行,终于抵达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觐见成吉思汗。丘长春的此次壮举,尤以力劝成吉思汗不要杀戮太过,“拳拳以止杀为劝”,而垂范千古。至今,北京白云观丘祖殿仍悬有乾隆皇帝题写的一副著名对联:万古长生,

  • 秦桧的狗头军师王次翁无耻到何种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141年4月,秦桧密奏宋高宗,以“论功行赏”为名,召前线抗金名将“韩世忠、张俊、岳飞相继入觐。”岳飞因路途遥远,迟迟未至。秦桧便每日叮嘱值日官:“我等专门去等待岳少保!”然后带韩世忠与张俊登上西湖花船,置办丰盛宴席,大张旗鼓声称专为岳飞洗尘。酒宴摆了六七日,岳飞才风尘仆仆赶到。秦桧以此为由,将

  • 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看看关羽等人谥号,你就能明白他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刘禅是蜀汉的皇帝,虽然在位四十多年,但是却没有多大的作为。人们总认为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主要是看到他在面对蜀汉的灭亡后,居然还兴致勃勃地去参加司马昭的宴会,这更是让人们很是无奈。▲刘禅(图/翻摄自三国剧照)然而,如果我们只是因为这些表面的事情就断定刘禅的无能,岂不是太轻易下决定了。我们今天来探

  • 关羽一生犯的最大的3个错误,放错1人,杀错1人,得罪1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人的一生都会做很多的事情,有些错的,也有些是对的,即使在完美,在会谋划的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可是往往有些人,有时候就是因为这一两件事做错了,让他的人生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就好比在现代都还有极大威名的“武圣”关羽,在三国时期即使是“武圣”关羽在曾犯下过很多的错误,在他一生中曾是做错了三件事,也可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