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雅俗兼备的宋代茶生活

雅俗兼备的宋代茶生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260 更新时间:2023/12/6 22:24:31

中国的宋朝是一个全民饮茶的时代,社会各阶层都喝茶。可以说,茶进入了宋人雅与俗生活的多重领域,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处处彰显宋人的风雅和社会气度。

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蔡襄可谓是宋代品茶高手第一人。他在福建路转运使任上,创制小龙团和曾坑小团,完成了贡茶品质的提升,并开了增创新品的制度先河。到京城任职后,又在仁宗皇帝的垂询之下,写了第一部点茶之书《茶录》进呈仁宗。他的茶故事精彩不断。

蔡襄鉴别茶叶的能力为人叹服。古籍有载,建安能仁院有茶生石缝间,寺僧采造,得茶八饼,号“石岩白”,送了蔡襄四饼,另四饼密遣人送给了在京城的王禹玉。蔡襄从福建到汴京后,拜访内翰王禹玉,主人叫人以所藏最好的茶招待他。捧瓯未尝时,蔡襄就说:“此茶极似能仁院石岩白,公何从得之?”禹玉未信,索茶贴,验之,乃服。

还有一次做客时,主人请蔡襄喝小龙团,后又有一客人到,再喝时,蔡襄说已经不只是小团了,一定还杂了大团茶。主人叫小童出来问,确实是,因为又来客人,原来备好的小龙茶粉不够了,就将现成的大龙茶粉加进来一起使用。

茶园户王大诏与蔡襄的故事更为生动。作为稀缺资源白茶茶树的拥有者,王大诏被同行嫉妒,1051年,同行用计谋使其家白茶树枯死。十余年后的1065年,“枯枿辄生一枝,造成一饼,小于五铢。大诏越四千里。特携以来京师见余,喜发颜面。”好茶不常有,而识茶者更不常有,生产者与识茶者相知相惜,才能出现更多的好茶。

斗茶是宋代茶生活的标志性活动。首先是贡茶生产地建安地区的民间斗茶,是在生产者之间展开的。虽然建安北苑官焙自有贡茶生产,但北苑民间茶园所产茶叶也有机会通过斗茶胜出成为贡茶的机会,所以“北苑将期献天子”即北苑贡茶之先,民间茶园会先斗茶:“林下雄豪先斗美”,以期如苏轼诗所云“今年斗品充官茶”,跻身贡茶之列。

其次是饮茶时的品鉴之斗,其基本方法是通过“斗色斗浮”来品鉴茶叶品质的高下论胜负。关于茶汤的色之斗,蔡襄在《茶录》上篇《色》中说:“建安人斗试,以青白胜黄白”;关于茶汤的浮之斗,梅臣诗云“烹新斗硬要咬盏”,即注汤击拂点发出来的茶汤表面的沫饽,能够较长久贴在茶碗内壁上。关于“咬盏”,宋徽宗曾做了较详细的说明:“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

斗茶获胜的秘诀,与泡好茶的条件一样,茶、器、水,缺一不可。惠山泉点北苑茶,已然是宋代的高配,但是若有奇茶奇水,胜负则不一定。作为宋代最著名的品茶大师,蔡襄有两次著名的斗茶失败记录:一是与苏舜元斗茶,蔡茶优,用惠山泉水,苏茶劣,用竹沥水,结果是苏舜元的茶汤因为水好而取胜。二是与杭州官妓周韶斗茶,因对手茶奇而败,苏轼《天际乌云帖》有记:“杭州营籍周韶,多蓄奇茗,尝与君谟斗,胜之。

北宋·赵佶《文会图》

宋代“客来敬茶”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风习,茶在邻里交往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梦粱录》卷十八《民俗》记南宋杭州邻里之间不论有事没事,“朔望茶水往来,至于吉凶等事,不特庆吊之礼不废,甚者出力与之扶持,亦睦邻之道者,不可不知”。茶汤往来互通消息,与吉凶庆吊之事随礼甚至出力相帮等,成为不可不知的睦邻之道。如果有新住户搬来,“则邻人争借动事,遗献汤茶,指引买卖之类,则见睦邻之义。”

在南方许多地区甚至形成以茶称名即俗称“三茶”的婚姻仪礼,即相亲时的“吃茶”,定亲时的“下茶”或“定茶”,和成亲洞房时的“合茶”。《仪礼·士昏礼》中记昏礼有六礼,自茶进入婚礼后,“三茶六礼”则成为举行了完整婚礼、明媒正娶婚姻的代名词。

宋代社会生活活动频繁,公私宴会、红白喜事不断。为了应付日益繁多的宴会,“官府各将人吏,差拔四司六局人员督责,各有所掌,无致苟简”。所谓四司,乃帐设司、茶酒司、厨司、台盘司,六局乃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

茶酒司所掌的职责是专掌客过茶汤、斟酒、上食、喝揖而已。尤其是为民庶办筵席,茶酒司主事甚多,几乎包揽了所有事情的所有过程,宜其在四司六局中次第最先。

茶酒司等四司六局是官府中的服务性机构,民庶亦可“于官司差借执役”。同时,市肆中也有专门的人员名“茶酒厨子”,为民庶办理红白喜事、请客宴席一类的事情。在两宋汴京及杭州这样公私生活终日繁忙的大都市,对于便捷的饮食都有需求,而茶事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去满足这些需求。

两宋都城中主要商业街上,都有众多的饮食店,为大众尤其是“市井经纪之家”提供快捷饮食。《梦粱录》记杭州“处处各有茶房酒肆……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即使寒冬夜间都有经营:“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至三更后方有提瓶卖茶,冬间担架子卖茶馓子慈茶始过,盖都人公私营干深夜方归故也。”“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

大都市里,忙着自己做生意的人都没有时间做饭,遍布城区的茶坊酒肆为其提供快捷方便的饮食。有些经纪之人,甚至自己家里就根本不准备蔬菜饮食。至晚三更前都有夜市,而半夜三更,即半夜十二点后,还有提茶瓶卖茶、挑担设浮铺卖茶、馓子、慈茶者。全天候为城市居民、游客提供茶饮、小食等服务。

茶坊茶肆、提瓶、担架浮铺,都是在陆地上为民众提供茶饮茶食服务,而盛行在西湖上乘船游玩的杭州,还有多种小船为湖上的游人提供茶事服务,《梦粱录》记“更有卖鸡儿湖、海蜇螺头及点茶、供茶果婆嫂船,点花茶、拨糊盆、拨水棍小船”,为游人提供点茶、点花茶、茶果等茶饮和小食。

总之,茶事的社会服务为庶民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两宋京城大都市茶事社会化服务程度,不亚于当今服务业已经成为社会支柱产业的状态,令人赞叹。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凌寒独自开,为有暗香来 — 论王安石的人格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对于王安石而言,政治上的失败是他生命中最大的失败。因为他与王安石变法所引起的社会动荡和激烈的政治斗争有着直接关系。他一生经历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在这三朝中他都扮演着不同角色。在北宋的中期,宋仁宗、宋英宗在位时期,他积极推行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就;而在宋神宗在位时期,他则处于政治动荡和思想活

  • 关于东晋门阀政治出现的必然性与特殊性的讨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田余庆先生:北大历史系教授,主研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序言:据田余庆先生所言,严格的门阀政治仅存在于江左的东晋时期,之前的孙吴不是,之后的南朝也不是,而至于北方,则并没有出现过门阀政治。田先生此论意在表明门阀士族存在并起着不同程度政治作用的历史时期,并不都是门阀政治时期。在本文,我们便按照田余庆先生所言的

  • 和珅虽有二子二女但并没有直系血亲后代,儿女中仅小女儿未受牵连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和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直系血亲后代,尽管和珅生前有两子两女,但他最终并没有后人,下面就说一说和珅的子女在他死后的情况和结局。和珅是清朝乾隆时期的权臣,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大贪官,在乾隆时期和珅权倾一时,尤其是清高宗让位给清仁宗之后,和珅的权力更是达到顶峰,在太上皇清高宗的操控下,和珅的权力比当时名义上

  • 百岁高龄的考霸,清朝三代皇帝的见证,他是历史有记载的最老童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现代人想做官,一般通过政府公务员招考或者选调,而在我们古代,能够当官只有一条路,就是300多年以来从隋唐传来的科举制度,这是一条相对公平的道路,而且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科举制度并没有任何年龄限制,所以很多人一直到古稀之年还在考试。在历史记载上,就有这样一位考生,把清朝的三个皇帝都耗死了,他就是年龄最

  • 令妃10年生6胎,宠冠后宫,可她每生一个,乾隆就送一个给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大清朝的乾隆帝是影视剧中出镜率最高的皇帝,在《戏说乾隆》中,郑少秋演出了文武双全、风流倜傥的多情皇帝乾隆;在《还珠格格》中,张铁林演出了霸气威严,性情多变的慈父乾隆;在《延禧攻略》中,聂远又演出了略带痞气、孩子气的乾隆。乾隆后宫佳丽众多,其中一位妃子宠冠后宫,堪称乾隆后宫中最幸福的一个女子,她升迁的

  • 和珅睡了那么多乾隆的妃子,名利双收,为何子嗣那么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和珅,为什么能够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其中有很大的一项就是因为他长得俊俏,和珅能做到如此,不仅靠的是脸,还有才华。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身边有很多女人,有的女人甚至是乾隆的妃子真是太可怕了,但是为什么他的子嗣就那么少呢?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和珅一共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儿子都是和妻子冯氏生的

  • 百年前最强赘婿:他当了上门女婿,成了开国皇帝,儿子是皇太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什么是“赘婿”?赘婿就是入赘的女婿,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上门女婿。古代男尊女卑,很少有男子愿意去女方家做赘婿,以女之父母为父母,所生子女从母姓,承嗣母方宗。祧毕竟,是男的,都想娶妻生子,延续家族血液。但是,很少并不代表着没有。比如,几百年前就有一个男子,去到了女方家,做了赘婿,做了上门女婿。他不是一般的

  • 清朝大名鼎鼎“铁帽子王”的世子固然可以继承爵位,那其他儿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大名鼎鼎“铁帽子王”的世子固然可以继承爵位,那其他儿子呢?首先,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要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明代的“袭爵”制度。明代在这一方面的做法十分简单且粗暴,采取“世子世袭,余子降级”的规定。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世子”可以继承“王爵”,而其他儿子则要降一个等级。PS:明代宗室爵位:亲王→郡王

  • 鳌拜死后,康熙为何不杀他子孙,反而让他们乡下务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了解清朝历史,或者是看过史诗级电视剧《康熙王朝》的读者或许知道,鳌拜这个角色可以说是让人深恶痛绝,幼年康熙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连孝庄太后也要让他三分,而鳌拜也是得寸进尺,就差废掉康熙了,可是在正史上,在鳌拜死后,康熙为何不杀了他的子孙,以泄心头之很呢?我们来看看鳌拜和清朝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和爱新觉罗

  • 民国侠女施剑翘忍辱10年,3枪击毙仇人孙传芳,法院宣判:无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1935年11月13号,天津的“居士林”佛堂里,一名女居士突然起身,从怀里掏出一把手枪,对着一名男居士的脑袋开了一枪,那人顿时血溅三尺,当场栽倒在地!女居士还不放心,紧接着又朝那人的背部和头部,继续“砰砰”连补两枪,只见那人满脸是血,身体抽搐几下,再也不动了。死者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军阀混战时期大名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