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为何出兵朝鲜,将国王生父逮捕,带到保定软禁三年?

清朝为何出兵朝鲜,将国王生父逮捕,带到保定软禁三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727 更新时间:2023/12/30 19:01:58

1392年,李成贵取代了高丽朝,从此开始了李朝长达519年的统治。李朝先后向明、清称臣,建立宗藩关系。在这种朝贡制度下,宗主国一般不干涉诸侯国的内政,但清朝末年,李鸿章出兵朝鲜,逮捕了国王的生父,并带他去保定软禁。到底是怎么回事?

1.国王的生父是谁?

1863年,朝鲜哲宗李民病逝。由于没有儿子,王位传给了出生在遥远王室的李熙,即朝鲜高宗。李熙的父亲,名叫李世英,是仁祖李英的八世孙。李世英的野心很大。哲宗死后,他的儿子能够继承皇位,也是在他的谋划之下。李熙即位时年仅12岁,养母赵大妃便在幕后听政,同时立其生父为兴宣大元王,以嘉许政务。

1866年,赵贵妃退幕,大元君独揽大权。这样一来,李世英虽然没有成为国王,但却成为了朝鲜事实上的皇帝。大元君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这些改革的内容都非常保守。

事实上,为了维护李朝的统治,还是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然而在1874年,执政十年的大元勋爵却黯然下台!

2.公媳争权夺利

1866年,在大元君的主持下,15岁的朝鲜李熙王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迎娶闵子英为妃,史称闵妃。当时,大元君之所以选择闵子颖为儿媳,主要是为了继续为自己执政,同时牵制外戚的势力。不过,还是别算了,庭主没想到自己会被儿媳妇赶出去。别看闵子颖是个女孩子,这人的政治头脑可就大了。

一方面,闵妃利用枕边风不断鼓励李熙,挑拨父子关系;另一方面,她也培养了自己以娘家李兴民家族为核心的政权。1874年,闵贵妃将大元君的党羽逐出朝堂,而后指派自己的亲信掌握大权。大渊君就这样结束了十年在位,被迫还乡,“每日以诗酒与宾客自娱”。

3.林武之乱与大元君入狱

闵妃政治集团上台后,采取与大元主不同的内外政策,开始实行开放,并效仿清朝的“洋务运动”,由此产生了新的矛盾。当时,朝鲜成立了一支新军队,叫做北地军,待遇特别优厚。然而,原本旧军的待遇却一落千丈,甚至参差不齐。终于在1882年引发兵变,史称“壬午兵变”。

大渊君趁这次兵变夺回了权力。当时日本也介入兵变,准备出兵汉城。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决定挺身而出。在朝鲜使节金允植的影响下,清朝认为大元君是兵变的元凶,于是也出兵朝鲜推翻大元君的统治。袁世凯当时就参加了这次军事行动。1882年8月15日,大元君抵达保定,被软禁三年,直到1885年才获释。但朝鲜局势此后并没有平静,反而愈演愈烈。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葬在缅甸的莆籍英烈李金标后人找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2023年3月8日,莆仙文史工作者李天全在网络发现老兵回家发起人孙春龙发布的“寻找福建莆田英烈李金标的家人”信息,备受感动,遂在莆田李氏群中查找,并第一时间奔赴华亭镇黄头厝寻访李金标后裔,先行一步获得了众多感人的信息。据老兵回家发起人孙春龙介绍:“1944年反攻缅甸密支那的战役中,中国驻印军新30师

  • 清朝有位皇帝,当了太上皇之后,不愿放权,新皇帝一点办法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有一个皇帝当了太上皇,不肯放权。这位太上皇就是乾隆皇帝,新皇帝嘉庆当了3年多的傀儡皇帝。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乾隆在当上皇帝之前就非常钦佩他的祖父康熙,而康熙也非常钦佩这个孙子,非常疼爱他。乾隆小时候,就渴望自己继承大令。后来他当了皇帝,特下诏书,说如果上天眷顾他在位六十年,就传位给下一任皇帝。

  • 清朝王爷们是如何消遣的?捧戏子,斗蛐蛐?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他们天生衣食无忧,又是清政府拨款,又受皇帝猜疑的限制,大多数皇子不懂得从政,他们都有大量的娱乐时间。可以说,清朝的皇子们闲暇之余,非常会玩。大多数王子培养爱好来打发时间在清朝,皇子的爵位是超品爵位,但是在清朝历史上,皇子大多是有钱有闲的皇子,在政坛上并没有太大的权力。很多,但大部分都没有实权。除了极

  • 母亲为妾多年,死后亲戚不准走大门出殡,儿子一举挽回母亲尊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在封建社会抑或是民国时代,大家族都定有严格的宗法制。是嫡是庶,是妻是妾,这些身份必须明确划定,不同的身份享有不同的对待。因此,给人当了妾室的女人实际上非常可怜。她们不能像正牌妻子那样受到尊重,她们常常不得不看其他人的脸色,有苦也难言。清咸丰年间,有一位名叫谭钟麟的进士,他诞生在湖南茶陵一个大家庭。谭

  • 七八十年代供销社卖过的生活用品,看完泪流满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年代的供销社,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回忆!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提起“供销社”三个字,就会想到生活中吃、用、穿、玩具都可以在供销社买到,而且供销社里面五味杂陈,那个味道让人难以忘怀!1、在那个年代,香皂有另外一种叫法胰子(我们叫香胰子)。因为它属于舶来品,从外面传过来的,你们那里是不

  • 清军赶走太平军,颁布剃头令,江浙百姓为何“欢呼称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杭州被太平军占领时期,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咸丰十年(1860年)到同治二年(1863年),有的说是1861年到1864年,但杭州被太平军占领三年也是一样。杭州原本人口81万,近三年减少到7万、8万。他们有的逃跑了,有的自杀了,有的被杀了。攻破杭州后,清军与外军大肆掠夺数日,一直到三月初二左宗棠进城才罢

  • 清政府为何指挥不动自己重金组建的北洋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袁世凯“刑法”成功,民心向袁;载沣“掺沙”明目张胆,人心思渊;以武力“谋划”政权,人心归元。1、载沣的“混砂计”过于明目张胆,导致北洋新军“思元”。(一)继续斩断袁世凯在北洋新军的“羽翼”。载沣在逼退袁世凯后,并没有就此罢手。段祺瑞原是北洋新军第六镇司令。老袁一退,载沣就调他到江南任江北提督。朝廷不

  • 清朝孝庄太后生前立下遗嘱,死后不跟丈夫合葬,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孝庄太后生前立下遗嘱,不与夫葬。是她自己的主意,孝庄恪是一个非常有权势的女政治强人。她一生拥立了两个皇帝,受到满清文武百官的尊敬。而康熙对他也很尊重。可以说,康熙、乾隆盛世的成就,与孝庄太后有着莫大的关系。那么,为什么孝庄太后死后立下遗嘱,不与丈夫皇太极合葬呢?原因很简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清朝皇帝乾隆为何能在20年内,就花去了将近8000万白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细数中国历史上的众多皇帝,最幸福的莫属清朝乾隆。先是祖父康熙开疆拓土,后是父亲乾隆填满国库,给乾隆留下了锦绣江山。乾隆只要有点本事,就可以把清朝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但是乾隆不仅挥金如土,而且天性风流,以至于清朝在他的带领下一直在走下坡路.举世闻名的“六下江南”就是乾隆一生奢侈浪费的最好例证。光是每

  • 21岁皇后,和19岁同治帝温存,慈禧尖叫闯入,脱掉鞋,反手甩她一耳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1875年,一宫女偷偷溜进储秀宫,压着嗓子喊,“娘娘,食盒!”连饿3日的皇后阿鲁特氏,双眼含泪,跌跌撞撞奔到窗前,一把接过。可打开的霎那,她惊得目瞪口呆!沉默片刻,她缓缓闭上眼,“告诉父亲,女儿遵命!”随后,她端起一碗金屑,仰天大笑3声,一口吞下……贵为皇后,父女情深,她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一、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