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47年,黑人退伍士兵无法安排住宿,他做了一件事,结果令人意外

1947年,黑人退伍士兵无法安排住宿,他做了一件事,结果令人意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43 更新时间:2024/1/14 13:28:37

1947年,.洛奇博士得知三名黑人退伍士兵因为肤色,不能在斯图维森特镇居住时,做了一件事,结果令人意外。

李·洛奇博士是犹太人,他婚后妻女居住在纽约的斯图维森特镇大街一所公寓,这些公寓主要容纳战争中退伍的军人。

但却有一条不成的规定,这个镇上不允许黑人居住进来,这将会降低他们的身份。

1947年的一天,当李.洛奇博士得知美国三名黑人退伍士兵对保险公司的诉讼失败,他们不能在斯图维森特镇居住时,内心的正义感暗中生长。

于是,他马上组织3500名斯图维森特镇居民签署请愿书,请求市长撤销“禁止黑人”政策,接受黑人租客,因为他认为,人人生而平等。

洛奇所在的纽约城市学院的同事了解此事后,大多数人都支持洛奇的行为,但一部分人认为洛奇是麻烦的制造者,因此反对洛奇升任助理教授一职,迫使他自动离开。

虽然,洛奇是一名非出色的数学教授,但在严重的种族偏见和歧视面前,他始终是弱势的一方。因此,洛奇不得不转去宾夕法尼亚大学任助理教授一职,但他的妻子和女儿依然住在斯图维森特镇上。

不过,面对强大的压力,他们一家反对种族歧视的行动从没停止。

1949年,洛奇夫妇决定邀请一个黑人退伍家庭,亨德里克斯一家免费入住他们的公寓,可是却遭到房东太太的强烈反对。

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名行政官员也指责洛奇说:“这是极端和非法的,如果不把黑人亨德里克斯一家赶出斯图维森特镇,那么你也将会被解雇。”

面对压力,洛奇没有退缩,他像一位英勇的战士,继续挑战种族歧视,挑战所谓的“权威”。

后来,洛奇被解雇了,但他们据理力争,同时在工会强有力的支持下,双方都做出妥协:洛奇一家搬离斯图维森特镇,黑人亨德里克斯一家可以作为合法租客在这里居住。

虽然受到了不公的待遇,但是事后,洛奇却笑着回忆:“虽然我们被赶出斯图维森特镇,但黑人一家却可以继续留下来居住,这是反种族歧视的一个进步。”

之后,洛奇无论身在处,担任何种职务,他都继续从事左翼运动,这也导致他们一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没有一家美国大学愿意聘请洛奇,他的女儿在学校也遭人殴打,房东对他们下驱逐令,最后洛奇只能带着家人逃亡到加拿大。

可这并没让他退缩,反倒越挫越勇,他所做的努力,最终也催生了1968年的《公平住房条例》,这对于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洛奇用自己单薄的力量撕开了种族歧视黑暗的一角。

虽然,现在的美国仍有种族歧视的事件发生,但李.洛奇博士因反对种族歧视所做的种种努力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依然激励着无数人,为实现种族平等而奋斗,让我们李.洛奇博士致敬。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为何出兵朝鲜,将国王生父逮捕,带到保定软禁三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1392年,李成贵取代了高丽王朝,从此开始了李朝长达519年的统治。李朝先后向明、清称臣,建立宗藩关系。在这种朝贡制度下,宗主国一般不干涉诸侯国的内政,但清朝末年,李鸿章出兵朝鲜,逮捕了国王的生父,并带他去保定软禁。到底是怎么回事?1.国王的生父是谁?1863年,朝鲜哲宗李民病逝。由于没有儿子,王位

  • 葬在缅甸的莆籍英烈李金标后人找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2023年3月8日,莆仙文史工作者李天全在网络发现老兵回家发起人孙春龙发布的“寻找福建莆田英烈李金标的家人”信息,备受感动,遂在莆田李氏群中查找,并第一时间奔赴华亭镇黄头厝寻访李金标后裔,先行一步获得了众多感人的信息。据老兵回家发起人孙春龙介绍:“1944年反攻缅甸密支那的战役中,中国驻印军新30师

  • 清朝有位皇帝,当了太上皇之后,不愿放权,新皇帝一点办法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有一个皇帝当了太上皇,不肯放权。这位太上皇就是乾隆皇帝,新皇帝嘉庆当了3年多的傀儡皇帝。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乾隆在当上皇帝之前就非常钦佩他的祖父康熙,而康熙也非常钦佩这个孙子,非常疼爱他。乾隆小时候,就渴望自己继承大令。后来他当了皇帝,特下诏书,说如果上天眷顾他在位六十年,就传位给下一任皇帝。

  • 清朝王爷们是如何消遣的?捧戏子,斗蛐蛐?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他们天生衣食无忧,又是清政府拨款,又受皇帝猜疑的限制,大多数皇子不懂得从政,他们都有大量的娱乐时间。可以说,清朝的皇子们闲暇之余,非常会玩。大多数王子培养爱好来打发时间在清朝,皇子的爵位是超品爵位,但是在清朝历史上,皇子大多是有钱有闲的皇子,在政坛上并没有太大的权力。很多,但大部分都没有实权。除了极

  • 母亲为妾多年,死后亲戚不准走大门出殡,儿子一举挽回母亲尊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在封建社会抑或是民国时代,大家族都定有严格的宗法制。是嫡是庶,是妻是妾,这些身份必须明确划定,不同的身份享有不同的对待。因此,给人当了妾室的女人实际上非常可怜。她们不能像正牌妻子那样受到尊重,她们常常不得不看其他人的脸色,有苦也难言。清咸丰年间,有一位名叫谭钟麟的进士,他诞生在湖南茶陵一个大家庭。谭

  • 七八十年代供销社卖过的生活用品,看完泪流满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年代的供销社,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回忆!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提起“供销社”三个字,就会想到生活中吃、用、穿、玩具都可以在供销社买到,而且供销社里面五味杂陈,那个味道让人难以忘怀!1、在那个年代,香皂有另外一种叫法胰子(我们叫香胰子)。因为它属于舶来品,从外面传过来的,你们那里是不

  • 清军赶走太平军,颁布剃头令,江浙百姓为何“欢呼称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杭州被太平军占领时期,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咸丰十年(1860年)到同治二年(1863年),有的说是1861年到1864年,但杭州被太平军占领三年也是一样。杭州原本人口81万,近三年减少到7万、8万。他们有的逃跑了,有的自杀了,有的被杀了。攻破杭州后,清军与外军大肆掠夺数日,一直到三月初二左宗棠进城才罢

  • 清政府为何指挥不动自己重金组建的北洋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袁世凯“刑法”成功,民心向袁;载沣“掺沙”明目张胆,人心思渊;以武力“谋划”政权,人心归元。1、载沣的“混砂计”过于明目张胆,导致北洋新军“思元”。(一)继续斩断袁世凯在北洋新军的“羽翼”。载沣在逼退袁世凯后,并没有就此罢手。段祺瑞原是北洋新军第六镇司令。老袁一退,载沣就调他到江南任江北提督。朝廷不

  • 清朝孝庄太后生前立下遗嘱,死后不跟丈夫合葬,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孝庄太后生前立下遗嘱,不与夫葬。是她自己的主意,孝庄恪是一个非常有权势的女政治强人。她一生拥立了两个皇帝,受到满清文武百官的尊敬。而康熙对他也很尊重。可以说,康熙、乾隆盛世的成就,与孝庄太后有着莫大的关系。那么,为什么孝庄太后死后立下遗嘱,不与丈夫皇太极合葬呢?原因很简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清朝皇帝乾隆为何能在20年内,就花去了将近8000万白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细数中国历史上的众多皇帝,最幸福的莫属清朝乾隆。先是祖父康熙开疆拓土,后是父亲乾隆填满国库,给乾隆留下了锦绣江山。乾隆只要有点本事,就可以把清朝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但是乾隆不仅挥金如土,而且天性风流,以至于清朝在他的带领下一直在走下坡路.举世闻名的“六下江南”就是乾隆一生奢侈浪费的最好例证。光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