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唐第一美人”的安乐公主李裹儿最后结局怎么样?

“大唐第一美人”的安乐公主李裹儿最后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957 更新时间:2023/12/18 6:47:27

“大唐第一美人”的安乐公主李裹儿最后结局怎么样?自古红颜薄命,她最终被唐玄宗李隆基斩杀,终年二十五岁,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姝秀辩敏,光艳动天下

天授元年,唐高宗驾崩,作为其皇后的武则天称帝,建立武周政权。尽管武则天在政期间有明察善断,知人善用,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对唐朝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她大肆杀害唐室宗亲,亲生儿子也不放过的行为也被世人所诟病。

李显,也就是历史上的唐中宗,在两位皇兄一死一废、难当重任之后被立为皇太子。按理说,在唐高宗驾崩后,身为太子的李显继承皇位是名正言顺的。

但是他继位仅仅55天,就因为受到武则天的钳制,被废为庐陵王,软禁于均州、房州。

在唐中宗李显被贬黜前往均州的路途中,他的妻子韦皇后因为路途颠簸动了胎气,早产生下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就是大名鼎鼎的安乐公主李裹儿。此时的李裹儿还只是一个受父母宠的有些刁蛮任性的女孩。

当李裹儿在封地度过了十三个生日,渐渐出落的楚楚动人、娇艳欲滴的时候,她的父亲李显收到了武则天的复立他为太子的诏书,一家人不日就要重返京城。

对于进京,李裹儿满心喜悦,毕竟在封地的生活再好也比不上京城的奢华繁荣。唐中宗此时也正为恢复继承权一事开心,他怎么也想不到回到京城之后,心爱至极的女儿会因为争权夺利而毒杀自己。

根据史书记载,安乐公主回到京城之后便引起了轰动,甚至被形容为“殊秀辩敏”、“光艳动天下”。

不仅安乐公主的生母韦皇后视她为掌上明珠,祖母武则天对于这个聪慧的孙女也十分喜爱,册封其为安乐公主并收入皇宫亲自养育。因为安乐公主不仅容貌较好还十分受当权者的宠爱,许多王公贵族家的公子都对她展开追求。

骄纵荒唐,奢靡无度

眼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女儿一天天长大,马上就到了适婚的年纪,唐中宗便开始在京城的年轻公子中为李裹儿相看夫婿。然而,即使对女儿再疼爱,对于唐中宗来说,这份感情还是比不过自己的皇位和权力。

唐中宗此时刚刚复位,政治集团尚未稳固,急需向武则天证明自己的忠心,于是他下达诏书,将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嫁进武家。

对于李裹儿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惊天霹雳,对于自己沦为了政治斗争的棋子一事,她既悲愤又无奈。嫁进武家,成为武崇训的妻子是安乐公主李裹儿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成婚之前,她就经常与武崇训私会甚至暗结胎珠,这在封建的古代社会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了保全皇家的颜面,唐中宗只能早早将女儿下嫁。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安乐公主在成婚仅六个月便生下了孩子,虽然公主和夫婿都向外宣称是早产,但是有心之人还是能猜到事情的原委。除此之外,安乐公主还做出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那就是将丈夫的兄弟收为情夫。

婚后不久,已经是武家儿媳的安乐公主在一次宴会上被丈夫的兄弟武延秀所吸引,经常借着嫂子的名义与他暗渡陈仓。虽然他二人的关系在府内人尽皆知,但是碍于李裹儿公主的身份,并没有人向武崇训揭发。

安乐公主不仅在感情方面荒唐,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也是奢靡无度,甚至集天下能工巧匠为她在洛州的昭成寺建造了一座百宝香炉。

在衣着方面安乐公主也十分讲究,她最喜爱的一件百鸟裙也是由织女用数百种鸟类的羽毛编织而成的。

毒杀亲爹,政变被诛杀

安乐公主自幼被武则天抚养,见惯了祖母掌握全天下人生杀大权,独断朝纲的作态,自己却不得不成为父亲手中的一枚棋子,命不由已。两相对比之下,她心中的不满便渐渐演变为跻身政治中心、执掌权利的欲望。

在野心的熏染下,安乐公主李裹儿对被唐中宗立为太子的李重俊十分嫉妒,经常联合母亲韦皇后在众人面前奚落、嘲笑他。在李重俊政变失败后,安乐公主行事越发嚣张,甚至欲效仿武则天,请求唐中宗立自己为皇太女。

在朝中大臣的反对下,李裹儿的计划最终还是破灭了,但是仗着皇帝的宠爱,她开始仗势弄权、卖官鬻爵,使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百姓也对其恨之入骨。即便如此,她为了权力还是对唐中宗李显下手了。

景龙四年,安乐公主李裹儿与韦皇后假借汤药毒杀唐中宗。在唐中宗中毒身亡之后,还没等李裹儿实现成为“皇太女”的美梦,临淄王李隆基得到了太平公主传来的消息,发动唐隆之变,带领官兵攻打进紫禁城。

根据记载,在李隆基带领官兵进入皇宫时,安乐公主李裹儿还在对着镜子化妆打扮,直到听到宫女太监的哭喊声才开始慌张地向外跑去。李裹儿养尊处优多年,很快便被官兵发现,在右延明门被斩首,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安乐公主李裹儿容貌出色又深受当权者的宠爱,本可以安稳、幸福地度过一生,却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在二十五岁香消玉殒。归根结底,她的快乐建立在朝廷的混乱、百姓的痛苦之上,结局这样凄惨也不过是咎由自取。

在封建的古代社会,安乐公主想寻求与男性一般的权力本没有错,甚至从中可以看出她的魄力,但是她的德行却并不能匹配上她的野心,不仅没有实现成为第二代武则天的梦想,还留下了千古骂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安乐公主李裹儿

更多文章

  • 蒙古20年就征服了欧亚 蒙古灭宋为何用了45年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蒙古,宋朝

    对蒙古灭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蒙古大军灭欧仅用20年,灭宋却用45年,宋军真的不堪一击吗?中国古代,汉族在治国方针上与少数民族最大的差别是,汉人依托于“自然经济”,以和为贵;而少数民族由于垂涎中原沃土,屡犯不止。五胡乱华跟元代的惨烈状况,老宋今天就不一一列举了

  • 朱棣为什么偏爱孙子朱瞻基?与一个梦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朱瞻基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瞻基,即明宣宗,号长春真人,明朝第五位皇帝、书画家,在位共十年。他是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生母是诚孝张皇后。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棣为何偏爱朱瞻基,要从一个故事

  • 战国七雄中,秦国士兵的战斗力为何那么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别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 古代民告官需要先要挨揍吗 古人告官都有什么途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民告官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民告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民告官、先挨揍”是真的吗?古代“民告官”其实有多种途径。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即“民告官”不论有理无理先打一顿再说,原因是古代“民告官”本就有罪。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其实为“民告官”设有相当完备的制

  • 古代能告御状为何还有那么多贪官 看看告状的成本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御状

    还不了解:古代御状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人明明可以告御状,为何还有那么多贪官?我们平常看一些古装剧,总能看到百姓有上告冤情的场面。《少年包青天》就不用说了,包拯就跟我们如今的名侦探柯南一样,走哪哪有命案发生,动不动就是百姓找来有冤情,连康熙、乾隆南巡途中,

  • 皇帝是如何保证自己身边侍卫的忠诚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雍正

    皇帝确实是掌握了天下生杀大权的人,多少人渴望能称为皇帝啊!想一想当年康熙晚期的九子夺嫡事件,这可是非常大的丑闻,为了争夺皇帝,哪里顾得上什么亲情啊,在权力面前,亲情就是幌子而已。而很多人也在想了,皇帝其实会得罪非常多的人,他们肯定也会怕暗杀的,比如传闻雍正皇帝就是被女刺客给暗杀的,那么作为皇帝这么一

  • 古代皇帝读书到底是什么样的 皇帝读书会很艰苦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读书人

    对古代读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读书有多艰苦?为什么穷是读不起书的呢?在古代,皇帝读书是很艰苦的。皇帝小的时候,虚岁6岁就要开始去上学,他们上学的地方叫做上书房,学堂规矩是非常严格的。皇帝必须要在凌晨3:00~5:00左右,就到上书房进行早读。在凌晨5:

  • 孙权曾几次三番讨要荆州,他为什么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权,东汉

    孙权,即吴太祖,字仲谋,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在位共23年,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很多人都以为自从赤壁之战后,刘备、孙权是同盟的关系,非常亲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自从刘备夺取益州后,孙权就几次三番讨要荆州,而且为此发动过战争,还打下了荆南三

  • 李广祖孙为大汉征战沙场,为什么一个比一个难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广,西汉

    李广,字号不详,,西汉时期名将、民族英雄,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回朝中,汉武帝就令人将他的母亲和妻子招过来,并让相士给她们相面,得到的结论果竟然是并无死丧之色,那就意味着李陵还活着。后来得

  • 福全受到过康熙猜忌吗?他的子孙后代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福全,清朝

    康熙在皇帝里算得上比较重视兄弟亲情的了,但是他作为皇帝,还是猜忌过福全,那么福全后人过的怎么样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蒙古准噶尔部在首领噶尔丹的带领下侵扰清朝边境,康熙早就对噶尔丹肆意扩张版图武力统一漠西蒙古各部不满了,因此听闻噶尔丹又想侵占清朝庇护的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