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胡惟庸案中逃过一劫的李善长,为什么77岁时惨遭杀害?

在胡惟庸案中逃过一劫的李善长,为什么77岁时惨遭杀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95 更新时间:2023/12/17 22:22:37

李善长,明朝开国功臣,跟随朱元璋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元璋带领着起义军赶走了蒙古人,建立了大明王朝。大势已定,那么就是论功行赏了,皇帝自然是朱元璋做了,那些老兄弟也是封王拜侯,威风凛凛。

看似一切都在正常轨道,这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了一个新的王朝,也让自己功成名就。可是,风云突变,没有多少年,朱元璋却开始对这些老兄弟下手了。

他可不像赵匡胤还扭扭捏捏,搞个酒会。他非常果断也很残忍,直接就撕破脸皮了,看谁不顺眼,就直接干掉。

一时间,大明朝再一次面临血雨腥风。仅仅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就有数万人被杀。要说这些人都是冤枉的也不绝对。至少有些人居功自傲,挑战了朱元璋的底线。

不过朱元璋之所以这么做,根本目的是为了老朱家的天下世代稳固。

所以虽然残忍,但是朱元璋这么做,还是可以让人所理解的。可是,对于诛杀李善长,在很多人看来,却是有些意外,至少是没有想到。

毕竟当时的李善长已经77岁了,这个年纪在现在来说,也已经是高龄了。宰相也做过了,各种荣华富贵也已经享受过了。

他会造反?很多人会觉得根本不可能。那么这么一个老人还有什么威胁?要知道当时的李擅长早已远离朝堂,在老家不过是耕地种田。

那么已77岁的李善长,能掀起什么浪花,竟然也被朱元璋杀害?

李善长和一般能够攻城拔寨的武将不同,他是朱元璋的参谋,负责给他出谋划策,说白了就是军师。同时管着军队的后勤供应,这一点还真和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非常相像。

一路走来,李善长对朱元璋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也正是基于他的功劳,所以建国后,朱元璋封李善长为左相国,宣国公、太子太师、上柱国,后来更是赐给李善长免死金牌。

他的弟弟、侄子以及他自己的儿子都很不得了,他儿子还娶了朱元璋的女儿,还成为驸马都尉。

这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岗位了,全家也跟着沾光,很多人奋斗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够得到的。

可是,李善长后来辞职了,早已告老还乡了。

胡惟庸和蓝玉被杀,实际上倒也情有可原,没有证据表明他俩有谋反的意图,但是他俩确实行为乖张,位高权重,还极度嚣张跋扈,得罪的人自然不少,同时也挑战了朱元璋的底线,被杀到不足为奇。

然而倒霉的却是李善长这么一个老头。

胡惟庸案发的时候,李善长逃过了一劫,并没有被波及。但是在他77岁的时候,他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他找到了自己的老战友兼老乡的汤和,借了一些士兵给他修宅子。事情并不大,但借兵在当时是忌讳的。

第二件事就是李善长给自己的外甥丁斌求情。当时丁斌获罪,即将被发配。李善长比较担心,多次求情,这让朱元璋火了,认为丁斌背后还有事。所以要求彻查丁斌案。

不查不要紧,一查没想到这家伙还出卖了李善长。丁斌供出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与胡惟庸互相交往的情况,而在审讯李存义的时候,自然提到李善长。说是当年曾经找过他商量谋反的事情,虽然李善长没有答应,但是在朱元璋看来,你这家伙不仅不举报,反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大错。

所以李善长也没有想到的是事情过去10年了,竟然也被人给翻了出来,不仅自己被杀,还连带着一家七十余人,惨遭杀害。

表面上看李善长的死是因为胡惟庸,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其实这个只是一方面罢了,李善长并没有独善其身,和朝中诸臣有着过多牵连。由于他的功劳甚大,在朝中影响也是很大的,同时与他有牵连的群臣太多了。

这在朱元璋看来,威胁是很大的,虽然李善长手中没有兵,年纪也不小了,但是性格本身就多疑的朱元璋是容不下他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李善长明朝

更多文章

  • 神策军是唐朝维持统治的重要军事支柱,为什么领导权握在宦官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神策军,唐朝

    神策军本是西北的戍边军队,在唐朝中后期时进入京师成为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是唐朝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军事支柱。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安史之乱对李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管唐玄宗之前如何的励精图治,开创盛世。就这一下,让多少年的辛苦付之东流,从此李唐走向了衰落。不过衰落是不

  • 吕布的真实实力怎么样?和赵云相比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吕布

    三国时期两大顶尖高手,并非关羽张飞,关羽武艺虽然出众,但是还不敢称自己是天下第一,而今关羽名声大振,其实是与他的义气相关的。关羽的武力算不是天下第一,但是他的义气却是世间少有,因此他被后世称为“义绝”。赵云和吕布单挑,谁会更厉害?虽未交战,但曹操不小心说漏了嘴!吕布虽然人品有问题,可是这并不影响众人

  • 武则天为什么逼迫次子李贤自杀?他们的关系为何那么紧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贤,唐朝

    李贤,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他和母亲武则天的关系并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上元二年(675),太子李弘英年早逝,弟弟李贤被立为太子。历史上有很多传闻,说李贤不是武则天亲生的,而是李治与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所生。其实,这种说法是靠

  • 陶渊明留下一个论学的故事,告诉后世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陶渊明,东晋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田园诗人,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不为五

  • 王维和吴道子谁的绘画水平更高?苏轼是如何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轼,北宋

    王维与吴道子都是天赋极高的大画家,二人谁的绘画水平更高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王维(701年-761年)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不仅诗写得极好,画的画也是极好的,在开元年间也是名动京城的大画家,他曾得意地自夸“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偶然作六首·其六》),可

  • 刘秀称帝后,他是怎么对待西汉宗室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秀,东汉

    刘秀称帝后,他是怎么对待西汉宗室的?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室江山天不佑,眼看朝廷不姓刘,得饮酒时且饮酒,得风流处且风流。这句话乃川剧《江油关》中的一句戏言,遥想汉高祖刘邦斩项羽,平定各方诸侯,建立一统政权,“非刘姓子孙不得称王”便成为当时人们遵循的铁律。200

  • 刘恒为什么能成汉文帝?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恒,汉朝

    刘恒为什么能成汉文帝?原因有哪些?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惠帝刘盈驾崩后,大汉王朝的实权掌握在吕后手中,吕后打着“刘吕一家”的旗号,实则打压刘家、偏袒吕家,吕家势力迅速膨胀,威胁刘家江山。吕后死后,诸吕企图掌握江山,周勃、陈平等老臣联合刘姓宗室和诸侯王诛杀诸吕,

  • 如何评价明惠帝朱允炆的一生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允炆,明朝

    如何评价明惠帝朱允炆的一生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明惠帝朱允炆的一生,洪武第25年,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王位继承问题。在此期间,他想到了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因为朱棣在许多地方和他非常相似。但是,当他与大臣们协商时,大臣刘三武建议,如果他建立

  • 陈胜为什么起义失败?导致陈胜起义失败的三个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胜,吴广

    翻开《史记》原文,我们可以看到,陈胜称王以后,也是有很多故事起伏的。陈胜、吴广的事业,最终以败亡而告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讲导致陈胜起义失败的三个错误,供参考。兴也无种,败也无种——《陈涉世家》没有写到的事,高中课文《陈涉世家》大家都非常熟悉,其中的两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和“王侯将相

  • 李广抗击匈奴取得诸多的战国 李广的结局为何如此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李广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广抗击匈奴有功,李广为什么没有得到大的封赏?历史上出过很多有名的将领,尤其是一些一生打过很多胜仗的将领,受到了后人的称赞。在众多有名将领中,李广被人们称为“龙城飞将”。他的一生充满曲折,在率军抗击匈奴的时候取得了诸多战果,不过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