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渊明留下一个论学的故事,告诉后世什么道理?

陶渊明留下一个论学的故事,告诉后世什么道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00 更新时间:2024/1/18 14:07:46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田园诗人,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田园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世人传诵,因而他被后人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也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他知识丰富,在当时就被时人所推崇,陶渊明还留下一个论学的故事:

相传,某一天,有一个少年陶渊明求教读书的妙法。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什么学习的妙法?学习全是靠自己吃苦的功夫,简单来说,就是: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随后,陶渊明带着这位少年来到乡间的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仔细看看,能不能看到它正在长高?”

那位少年注视了很久稻苗,当然是看不见禾苗往高生长了,他便对陶渊明说:“没见长高啊!”

陶渊明反问道:“真的没见长吗?那么,这些矮小的禾苗又是怎样变高的呢?”

陶渊明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时刻刻都在生长,只不过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我们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什么会有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

少年随口回答说:“那是人们磨成这样的。”

陶渊明追问:“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

少年摇摇头,又回答不上来了。

陶渊明继续解释说:“这是因为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最后才成为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读书不坚持下去,每天都会有所亏欠啊!”

这位少年顿时恍然大悟,他连忙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必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于是,陶浦明便说出了这句被后人所称颂的名言:“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勤学,如同春天里种下的禾苗,我们肉眼看不到它生长,而实际上它又每天都在生长着;辍学,如同人们磨刀用的石头,虽然我们看不到它的磨损,而实际上它又是每天都在亏损着。

陶渊明与这位少年讨论学习的方法,对你有发吗?这个小故事是不是和我们从小就熟悉的白“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很相似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陶渊明东晋

更多文章

  • 王维和吴道子谁的绘画水平更高?苏轼是如何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轼,北宋

    王维与吴道子都是天赋极高的大画家,二人谁的绘画水平更高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王维(701年-761年)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不仅诗写得极好,画的画也是极好的,在开元年间也是名动京城的大画家,他曾得意地自夸“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偶然作六首·其六》),可

  • 刘秀称帝后,他是怎么对待西汉宗室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秀,东汉

    刘秀称帝后,他是怎么对待西汉宗室的?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室江山天不佑,眼看朝廷不姓刘,得饮酒时且饮酒,得风流处且风流。这句话乃川剧《江油关》中的一句戏言,遥想汉高祖刘邦斩项羽,平定各方诸侯,建立一统政权,“非刘姓子孙不得称王”便成为当时人们遵循的铁律。200

  • 刘恒为什么能成汉文帝?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恒,汉朝

    刘恒为什么能成汉文帝?原因有哪些?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惠帝刘盈驾崩后,大汉王朝的实权掌握在吕后手中,吕后打着“刘吕一家”的旗号,实则打压刘家、偏袒吕家,吕家势力迅速膨胀,威胁刘家江山。吕后死后,诸吕企图掌握江山,周勃、陈平等老臣联合刘姓宗室和诸侯王诛杀诸吕,

  • 如何评价明惠帝朱允炆的一生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允炆,明朝

    如何评价明惠帝朱允炆的一生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明惠帝朱允炆的一生,洪武第25年,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王位继承问题。在此期间,他想到了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因为朱棣在许多地方和他非常相似。但是,当他与大臣们协商时,大臣刘三武建议,如果他建立

  • 陈胜为什么起义失败?导致陈胜起义失败的三个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胜,吴广

    翻开《史记》原文,我们可以看到,陈胜称王以后,也是有很多故事起伏的。陈胜、吴广的事业,最终以败亡而告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讲导致陈胜起义失败的三个错误,供参考。兴也无种,败也无种——《陈涉世家》没有写到的事,高中课文《陈涉世家》大家都非常熟悉,其中的两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和“王侯将相

  • 李广抗击匈奴取得诸多的战国 李广的结局为何如此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李广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广抗击匈奴有功,李广为什么没有得到大的封赏?历史上出过很多有名的将领,尤其是一些一生打过很多胜仗的将领,受到了后人的称赞。在众多有名将领中,李广被人们称为“龙城飞将”。他的一生充满曲折,在率军抗击匈奴的时候取得了诸多战果,不过最后

  • 多情苏轼:最爱第一个老婆,但和第二个老婆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苏轼,老婆

    北宋才子苏轼有多多情呢?最爱第一个老婆,最依恋第三个老婆,但和第二个老婆葬在一起。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01王弗结发之妻,爱情和婚姻的起点苏轼爱情与婚姻的初体验,是发妻王弗给他的。1056年,16岁的王弗嫁给19岁的苏轼为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6岁的王弗谨慎而聪慧,

  • 金朝最后一个皇帝金哀宗,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金哀宗,金朝

    金朝最后一个皇帝金哀宗,如何评价他的一生?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金朝的亡国之君是完颜守绪,也就是金哀宗。他在位十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给人的感觉和明朝亡国之君崇祯一样,都不太像亡国之君,但恰恰是这样,所以很多人觉得可惜。完颜守绪登基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大胆启用了一批文武兼

  • 景龙政变的失败,在当时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景龙政变,唐朝

    景龙政变的失败,在当时有什么影响?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景龙政变是唐朝的一次政变,是唐中宗时代的太子李重俊发动的一场军事政变,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李重俊被杀,但在初期却顺利诛杀了武三思极其同党。"景龙政变"失败了,太子也被杀了,也改变了大唐的走向,武三思死后,韦后的势力大为削

  • 如果孙策不死,三国的局势会有哪些变化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孙策

    三国还未鼎立之时,天下局势还未明晰。而在此时江东的孙策就有了一点名气,他号称“江东小霸王”,从名字上来看,他就是一个勇猛之人,后来孙策确实也做出了一些震惊天下的事情。在三国中有这样一句话“孙策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话看似是夸张的,可是它能够存在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如果孙策不死,三国局势真的会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