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马之盟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这个盟誓讲了什么内容

白马之盟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这个盟誓讲了什么内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67 更新时间:2024/1/18 10:35:27

还不了解:白马之盟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白马之盟到底是什么样的?白马之盟里边的内容是什么?它是否真的存在?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了解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为了维护统治的安定而采取了分封与郡国并行的制度。即,在政治制度上兼顾了周朝的分封制,同时也沿用了秦朝的郡县制。在皇帝的统治范围内实行的是郡县制,而其他大量的国土则分封给了开国功臣们。但是,后来刘邦又开始逐步翦除异姓诸侯王,并且与大臣们共同达成了“白马盟誓”,但是这个盟誓却存在着很多的疑点。

首先,盟誓并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

“白马盟誓”堪称影响了两汉四百年,它的分量甚至堪比汉高祖刘邦的即位大典。但是如此重大的一个历史事件并没有正式的历史记载,它的具体内容也都是后人口述的。司马迁以及班固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史学家,他们绝对不可能把如此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同时忽略掉。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白马盟誓”对后世影响致远,但在当时,可能并不是一个特别的事件,也并没有举行什么典礼,我们甚至可以怀疑,“白马盟誓”根本就不存在。

其次,汉高祖刘邦可能亲自破坏过“白马盟誓”

《史记》记载,“高祖已定天下,诸侯非刘氏而王者七人”,其中燕王卢绾乃是汉高祖五年八月,此时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已死。而谋反的燕王臧荼也刚刚被刘邦平定。在这种情况下,刘邦钦定自己的发小卢绾为燕王。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异姓王臧荼已死,刘邦若想“非刘不王,非功不侯”,为何又要册封卢绾呢?

再次,盟誓的具体内容有很多版本

就目前的记载来看,王陵、吕雉、周亚夫等人都提到过这个盟誓,说的内容却不太一样。

1、王陵版

吕太后当政时期,她想册封吕氏为诸侯王,并且就此询问过丞相王陵的意见。《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王陵的回答是:““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吕雉听说之后非常不高兴,紧接着就问左丞相陈平以及绛侯周勃的意见,他们二人表示同意。

罢朝之后,王陵质问陈平与周勃:“始与高帝喋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

2、吕后版

吕太后临终时,曾经告诫吕产吕禄千万不要着急给自己发丧,一定要紧紧抓住手中的权力,防范拥护刘氏的大臣们。她说:“高帝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

3、周亚夫版

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想册立王皇后的兄长为侯,周亚夫说:“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4、《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记载:“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从以上四个版本的记载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汉高祖刘邦应该的确与大臣达成过“非刘氏不得王”的约定;第二、这个盟誓未必是“白马”之盟;第三、盟誓中未必包含“非功不侯”,并且封侯的标准到底是“有功”还是“上所置”是不明确的。所以,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证据,并且需要了解这个盟誓的具体内容,才能够证明其真实性。

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非刘不王,非功不侯”的誓言确实对刘氏江山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掌握实权的吕太后、窦太后都为此左右,由此也可以看出刘氏的威信在汉朝建国初年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西汉白马之盟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阿斗是怎样的人?真的是“扶不起”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刘禅

    建安十二年,刘备的妾室甘夫人生下了一个孩子,她早先怀孕的时候曾梦到仰吞北斗。为此,这个孩子生下后便取了小名阿斗,大名则是刘禅。后人常常用阿斗或者是付不起的阿斗来形容庸碌无能的人,而诸葛亮与他便是对比,一个有大才,另一个却庸碌。但历史上的阿斗真的就是这样?其实,从诸葛亮去世,阿斗问他的一个问题便能看出

  • 在胡惟庸案中逃过一劫的李善长,为什么77岁时惨遭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善长,明朝

    李善长,明朝开国功臣,跟随朱元璋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带领着起义军赶走了蒙古人,建立了大明王朝。大势已定,那么就是论功行赏了,皇帝自然是朱元璋做了,那些老兄弟也是封王拜侯,威风凛凛。看似一切都在正常轨道,这些人通过自

  • 神策军是唐朝维持统治的重要军事支柱,为什么领导权握在宦官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神策军,唐朝

    神策军本是西北的戍边军队,在唐朝中后期时进入京师成为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是唐朝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军事支柱。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安史之乱对李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管唐玄宗之前如何的励精图治,开创盛世。就这一下,让多少年的辛苦付之东流,从此李唐走向了衰落。不过衰落是不

  • 吕布的真实实力怎么样?和赵云相比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吕布

    三国时期两大顶尖高手,并非关羽张飞,关羽武艺虽然出众,但是还不敢称自己是天下第一,而今关羽名声大振,其实是与他的义气相关的。关羽的武力算不是天下第一,但是他的义气却是世间少有,因此他被后世称为“义绝”。赵云和吕布单挑,谁会更厉害?虽未交战,但曹操不小心说漏了嘴!吕布虽然人品有问题,可是这并不影响众人

  • 武则天为什么逼迫次子李贤自杀?他们的关系为何那么紧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贤,唐朝

    李贤,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他和母亲武则天的关系并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上元二年(675),太子李弘英年早逝,弟弟李贤被立为太子。历史上有很多传闻,说李贤不是武则天亲生的,而是李治与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所生。其实,这种说法是靠

  • 陶渊明留下一个论学的故事,告诉后世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陶渊明,东晋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田园诗人,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不为五

  • 王维和吴道子谁的绘画水平更高?苏轼是如何评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轼,北宋

    王维与吴道子都是天赋极高的大画家,二人谁的绘画水平更高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王维(701年-761年)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不仅诗写得极好,画的画也是极好的,在开元年间也是名动京城的大画家,他曾得意地自夸“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偶然作六首·其六》),可

  • 刘秀称帝后,他是怎么对待西汉宗室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秀,东汉

    刘秀称帝后,他是怎么对待西汉宗室的?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室江山天不佑,眼看朝廷不姓刘,得饮酒时且饮酒,得风流处且风流。这句话乃川剧《江油关》中的一句戏言,遥想汉高祖刘邦斩项羽,平定各方诸侯,建立一统政权,“非刘姓子孙不得称王”便成为当时人们遵循的铁律。200

  • 刘恒为什么能成汉文帝?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恒,汉朝

    刘恒为什么能成汉文帝?原因有哪些?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惠帝刘盈驾崩后,大汉王朝的实权掌握在吕后手中,吕后打着“刘吕一家”的旗号,实则打压刘家、偏袒吕家,吕家势力迅速膨胀,威胁刘家江山。吕后死后,诸吕企图掌握江山,周勃、陈平等老臣联合刘姓宗室和诸侯王诛杀诸吕,

  • 如何评价明惠帝朱允炆的一生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允炆,明朝

    如何评价明惠帝朱允炆的一生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明惠帝朱允炆的一生,洪武第25年,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王位继承问题。在此期间,他想到了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因为朱棣在许多地方和他非常相似。但是,当他与大臣们协商时,大臣刘三武建议,如果他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