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力士是如何成为“千古贤宦第一人”的?

高力士是如何成为“千古贤宦第一人”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47 更新时间:2024/1/18 22:52:29

如今一说起历朝历代的宦官,很多人脑海中顿时会冒出几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比如赵高、王震、刘瑾、魏忠贤、李连英……同时联想到的,或许还有“善权乱政、聚敛财富、祸国殃民”等一连串不怎么好听的词。总之历史上的宦官很少有正面人设,甚至经过后来影视戏剧的演绎,他们“不男不女公鸭嗓、不阴不阳变态佬”的形象更是一度深入人心。不过在唐代倒是有这么一位宦官,虽然也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权倾朝野,却始终能坚守底线,忠心不二,堪称古代宦官界的一股清流,这个人就是被赞为“千古贤宦第一人”的高力士

高力士的宦官之路

高力士原名冯元一,是唐代岭南道潘州,也就是今天的广东人,他原本家世显赫,从曾祖到父亲都曾任潘州刺史,所以人家是不折不扣的富家公子官二代,那可能有很多小伙伴会问了,“不对呀,在古代不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才会跑去做宦官吗?冯元一这么好的出身怎么可能走这条路呢?”这事说来也简单,在他还很小的时候,他的老父亲因为莫名其妙牵扯到一桩谋反案中,被冤杀,冯元一也因此被当地官员,也就是李世民孙子“李千里”捉拿为奴,遭受阉割之刑。后来李千里为了讨好当时的女皇“武则天”,便将冯元一改名“力士”,并找来另一个阉童,取名“金刚”凑成了佛家的“力士金刚”进献给了武则天。

高力士的成长

就这样10来岁的力士进宫做了宦官,凭着聪明伶俐和英俊的脸蛋,力士很快便赢得了武则天的喜爱。不过都说伴君如伴虎,这前一秒还在你侬我侬呢,后一秒就可能把你打入了冷宫,没过多久,小力士因为值夜班时没有及时给女皇盖好被子,导致女皇第2天感冒了,他因此被暴打逐出宫去。好在命运垂怜这个倒霉蛋!宫里的老太监高延福收留了他,并收他为义子,让他跟自己同姓,从此高力士便登上了历史舞台。高力士在延福那里经过一年的调教和成长,变化非常大。不仅办事越来越有眼力见,就连人也越长越英俊。武则天听说后立刻又把高力士召回身边侍奉。

到了武则天晚年,大唐风雨飘摇,从“神龙政变”到“韦后专权”,高力士目睹了一系列的“宫闱之争”,于是在逐渐练就一颗强心脏的同时,他也一直在发掘有潜力的下家。环视了李唐皇室剩下的那一圈歪瓜裂枣后,他就把宝压在了当时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身上,之后发生的事,各位小伙伴估计也都知道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合发动政变夺权,高力士陪着他一路打怪升级,直到李隆基做了皇帝,高力士的显贵人生也迅速崛起。

高力士凭什么能人生显贵?

关键时刻知道怎么站队,说明高力士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时局分析能力,可如果您以为他只靠这一招,就能几十年如一日的俘获唐玄宗的信任,始终跟人家做cp,那就大错特错了。毕竟在群英荟萃的大唐盛世,要是手里没几把刷子,一个宦官又怎么可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呢?要说这高力士的第一把刷子就是“勇武善射”。比如在李隆基剿灭太平公主的先天政变里,高力士就曾扮演急先锋的角色,一路过关斩将,立下了汗马功劳。开元二年,也就是公元714年,唐玄宗在骊山讲武,正好看见一对老鹰啄鹿,就让手下的人去射取。打脸的是,专业的弓箭手们试了几次都没射中,反而是高力士拉满月弓,箭呼啸出,一发而中。更不可思议的是,即使是到了晚年,高力士也还能够亲自率领宫中飞龙禁军斩杀几十名闯入皇宫的叛军,彪悍丝毫不见当年。

而除了四肢发达,高力士的头脑也非常不简单,他的第二把刷子就是“进退有度,侍宠不骄”。作为李隆基的头号心腹,高力士长期承包起了皇帝小秘书的活,凡有大臣进表,高力士必定会先看上一眼,如果是小事他自己做主裁决,如果是大事才会拿给玄宗定夺。要说这唐玄宗对高力士,那真是放了120个心。他甚至还说:“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意思就是只要高力士当班的时候他才能睡个好觉。按理说高力士权倾朝野到这种程度,时间长了肯定会走一下权臣的老路吧?但事实却恰恰相反,高力士仍然细心谨慎,事必躬亲,哪怕自己的人犯了错误,他也绝不会偏袒,始终坚持公正不阿。因此就连《资治通鉴》都曾评价他:“性和谨少过,善观时俯仰,不敢骄横,故天子终亲任之,士大夫亦不及恶也。”看看这评价,在那个时代做人能做到皇帝亲、大臣爱,这得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由此看来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情商智商双高是高力士是完好权利游戏的关键,然而虽然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但在皇帝面前有些话即使不中听他也还是会一吐为快,而恰恰是这种直言不讳、良心进谏的胆识,才是高力士能够驰骋官场几十年最厉害的一把刷子,也是他“千古第一贤宦”的最佳解释。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一回宰相姚崇向玄宗汇报工作,姚崇在那说了半天,玄宗就跟没听见似的,一句话也不说,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姚崇走后,高力士就开始教育皇上说:“人家堂堂宰相在这跟您汇报工作,陛下您一言不发,人家心里得多难受,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呢?”玄宗这才反应过来,赶忙解释说自己刚才溜号了,所以没听到姚崇说了什么,于是高力士赶紧把皇帝的解释传达给了姚崇,使得君臣之间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误会。

还有一次,天宝十三年六月,征讨南诏的战事失利,唐朝7万大军全军覆没,而宰相杨国忠却欺瞒玄宗,把失败说成了胜利。其他大臣迫于杨国忠在朝中的势力,谁也不敢开口讲实话,于是玄宗便开始高枕无忧起来,他甚至对高力士说:“朕老了,想将朝中的事托付给杨国忠,边疆的事托付给安禄山等各位将军,这样就没什么可忧虑的了。”没想到高力士却极力劝阻皇上说:“陛下,我听说云南已经打了好几次败仗了。如果守边的将军佣兵太多,不知道陛下该怎么去控制他们。我担心一旦出现意外,救都没法救,又怎么会没有忧虑呢?”高力士说这些话时,离安禄山反叛朝廷只有一年多,说明他当时就已经察觉到了安禄山的野心。可惜的是唐玄宗并没有把高力士的话当回事。

高力士的是非功过

后来唐玄宗自食苦果,晚年凄凉,唯有高力士始终伴其左右,不离不弃。不久高力士被唐肃宗流放黔中道。79岁那年,流放中的他好不容易盼来了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没想到随之而来的竟然还有唐玄宗驾崩的噩耗,于是悲不自胜的高力士当场嚎啕大哭,吐血而亡。纵观高力士的一生,不得不说,他最闪光的地方就在于尽心尽力辅助唐玄宗李隆基,他依靠自己的精明果敢,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屡献奇谋,为开元盛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不过纵观高力士的一生,也并非全无过错。位高权重的他也曾“作威作福”、“聚敛财富”,过着骄奢腐朽的生活。这可能也是他遭后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吧。不知道各位小伙伴对高力士这个人物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唐朝高力士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发动政变后,为何之后改年号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世民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正式发动玄武门之变,将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除掉,逼李渊立自己为新任太子。仅仅过了两个月,李渊便主动禅位称太上皇,将皇位让给了李世民,从效率来看已经算是很快了。不过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直到第二年才改年号为贞观,这究竟是为何呢?实际上,李世民登基后还不能完全掌权,离他真正能行使皇

  • 司马懿为何迟迟不敢篡位?只因这两位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司马懿

    曹操一生戎马,在这个过程中势力也越来越大,成为天下第一霸主。但曹操也很无奈,随着逐渐的老去,统一大愿还未实现。只能依靠下一代人去完成统一乱世的抱负,虽然曹操一直着力培养自己的儿子及族人,但在临终前还一直顾虑一个人,他就是司马懿。司马懿的才能当世少有人能及,有曹操在自然不会有问题,因为曹操的驭人之术当

  • 华雄作为董卓手下猛将,他的实力和颜良相比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华雄

    三国演义中,出现的第一场战役就是在汜水关前。当时的袁绍集结了十八镇诸侯,要起兵讨伐祸乱朝纲的董卓。而董卓也是毫不畏惧,派兵直接来到关前挑战联军。派出的大将则是他手下排名第四的猛将华雄。而华雄确实如同联军的拦路虎一样,连斩俞涉,潘凤两员大将,使得诸侯们顿时手足无措。斩华雄而那个时候袁绍曾说,如果自己手

  • 朱元璋规定贪污超过60两就处死刑 这60两是现在的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明朝,银子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六十两,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况钟《饯别诗》: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棉。从古至今,只要有官场的存在,那么就一定会有贪污腐败的苗头。虽然现今社会这样的现象已经被整治的所剩无几了,但依旧还是会有一些官员,会知法犯法,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当然,这种现象并不是只出现在当今

  • 秦国最后一位名将:章邯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战国

    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曾经出现了7个国家,他们分别是秦,楚,燕,赵,韩,魏,齐,最后统一天下的就是秦国,在漫长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利用商鞅变法强国,奖励耕种,奖励军功,也出现了很多名将,比如魏冉,白起,尉缭子,王翦,蒙恬,他们都是秦国著名的军事奇才,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兼并了其余国家,建立了大秦王朝

  • 说曹操曹操到,这句俗语的来历是什么?有哪些故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曹操

    说曹操曹操到是一句民间俗语,形容刚说到某个人,某个人就应声而至,那么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与三国时期的曹丞相扯上关系的呢?自古以来,民间说法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献帝刘协在汉军将领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捕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

  • 刘备入川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刘备为什么只带上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诸葛亮

    诸葛亮和庞统身为谋士,刘备入川的时候,刘备为什么选择带上庞统而不是诸葛亮呢?正史中,诸葛亮刚开始的时候,是充当过刘备身边一段时间的谋士,但刘备赤壁之战夺取四郡之后,刘备就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负责掌管一些民政事务。而庞统虽然说也是军师中郎将,但庞统工作方向更偏向谋士。再说了,刘备把庞统带在身边,是

  • 历史上真的有香妃这个人吗?她的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香妃

    还珠格格中的香妃美丽动人,最为奇特的是她的身体自带奇异芳香,甚至能够招蜂引蝶,十分令人惊奇,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这样一位妃子吗?关于香妃,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香妃原本是新疆一位反清酋长的妻子,长得十分漂亮,又因为她通体生香,很受人们喜爱。清军人疆后,酋长战死,定边将军兆惠把她带回京城献给乾隆。乾隆对香妃

  • 宋王朝之所以成为变成“弱宋“与士大夫有什么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士大夫,宋朝

    宋王朝之所以成为变成“弱宋“与士大夫有什么关联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会采取“以文治国”的施政方针,并不是在《宋史》中所讲的一样,只是出于“一时之好尚”,而是赵匡胤根据当时立国之初的时代背景、政治状况,才结合当时背景做出最符合当时情况的一个理性决定

  • 为了脱离曹营,徐庶献出了此生最毒的计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徐庶,三国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徐庶虽然出现的时间极短,但是地位却是极为重要,甚至有人认为徐庶的才能与诸葛亮、庞统等人相差无几;而后来徐庶为了救母而不得不离开刘备而去投靠曹操,更是让无数人对徐庶这个悲壮的孝子充满着好感。但最为关键的是,徐庶离开刘备后,发誓不对曹操献一计一策,从而被认为是与关羽齐名的忠臣。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