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初锦衣卫纪纲:竟看着“好友”解缙被活活冻死

明初锦衣卫纪纲:竟看着“好友”解缙被活活冻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568 更新时间:2023/12/16 21:53:13

纪纲残忍至极,使出各种方法对待刚正不阿的文臣,但是他却尽全力救了旧友。

纪纲病了,病于一种心思。这个心思就是篡权夺位。纪纲何以突然对皇位产生浓厚兴趣呢?这要从永乐皇帝朱棣选立太子说起。

朱棣只有四个儿子,一个早夭,在剩下的三个皇子中,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较出色。朱高炽温和厚道,皇帝喜之智,感觉他有仁君的风范。朱高煦性情坚顽,雄武凶悍,皇帝喜之勇。在仁与勇之间,永乐皇帝更倾向于勇。纪纲与朱高煦接触较多,自然支持他掌权。

可是,尽管朱高炽肥胖虚弱,但这并不影响他坚定地活着。而且他的长子朱瞻基,虽然年纪小,却见识广,阅历深,能文能武,不知不觉中,已成永乐皇帝的贴心小棉袄。这使朱高煦熬成老大的梦想,变得不确定起来。

有一天,纪纲有事要见朱棣,进宫后,看到皇帝和朱高炽在谈论外交事务。朱高炽连呼吸都很困难,聊了一会,估计朱棣都受不了了,就命人把太子扶回去休息了。太子刚离开,内阁大学士解缙恰好到文华殿呈禀修撰《四库全书》的事。解缙属文官集团,一贯支持朱高炽,朱棣把对朱高炽的不满发泄在解缙身上。解缙听完,只不轻不重地说出三个字:“好圣孙!”言下之意,朱高炽不好,可他有个好儿子啊。皇帝顷刻如醍醐灌顶,咧开嘴乐起来。

纪纲猛然意识到,由于朱瞻基的长大,皇帝在储君问题上已经变得难以捉摸,如果自己支持朱高煦的话,很容易背上插手皇帝家务事的罪名。他还意识到,朱高炽与朱高煦,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甚至两伤,既然如此,大明王朝,花落己手,也不是不可能。

就在这个偶然的瞬间,纪纲擦亮一颗称帝之心。纪纲毅然决然地退出朱高煦集团,以中立的姿势,行走在二者间。

公元1411年(永乐九年)6月的一个清晨,纪纲到诏狱检查工作。没过一个时辰,忽然接到一纸公文,说是要从刑部大牢转过来一个犯人。此人竟是解缙。纪纲的印象里,朱棣对解缙一度笑颜以对,现在翻脸,主要是解缙这人太显摆,老是出风头,拉帮结派。而且他太过坦荡,不避嫌。他在被皇帝贬到广西后,依然落拓如故,有一次要奏事,因没电话,也没电报,他径奔南京而去。恰巧皇帝外出访问,只有太子朱高炽在代理皇帝职,解缙便将要事奏朱高炽,然后自回广西。等到皇帝回来后,朱高煦立刻进谗,说解缙专门找一个皇上不在家的时候,偷会太子,与太子计议大半天后,“径归,无人臣礼”。皇帝火冒三丈,解缙就被扔进诏狱大牢。

此时的纪纲在解缙的问题上,萌生出新的想法。他决定争取解缙,解缙是他做帝王不可或缺的谋士。当务之急就是要保住解缙的性命。纪纲给解缙一间独立的小套间,又命人小心伺候,无论正餐或夜宵,米要醇香,菜要新鲜,酒要甘洌。

纪纲拉拢解缙的方法是,以文会友,以情动人。他亲自下牢狱,向解缙嘘寒问暖。解缙乃文化圈领军人物,起先,对纪纲不屑一顾。但纪纲不愠不怒,分寸拿捏得很好,并滔滔不绝地表达对解缙的崇敬。

几天后,解缙就感动得唏嘘不已。纪纲说,随遇而安吧,既困于牢房,就先把牢房的日子过充实,别去惦记谁当皇帝,操那心干啥!解缙表示接受他的建议。

纪纲在把解缙的狱中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之后,就开始尝试利用各种方法把他搭救出去。这期间,朱高煦集团和朱高炽集团都在争取纪纲。朱高煦集团以为,善待解缙是纪纲奉帝命所为,朱高炽集团则以为,善待解缙是纪纲仗义而为。因此,两大集团都信任他,都想倚重他。纪纲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对两大集团既不亲近,也不疏远。这使得两大集团对他的拉拢更加激烈。而纪纲则利用这种拉拢,爆炸性地扩张势力。两年后,纪纲的势力已发展到让两大集团引颈羡慕、而不敢稍加微词的地步。

端午节这天,宫中举行射柳活动。皇太孙朱瞻基屡射屡中,赢得观众的喝彩。朱棣喜得合不拢嘴,朱高煦则气个半死。

当下半场比赛开始后,纪纲临上场前,嘱咐担任裁判的锦衣卫镇抚庞英,说他在射柳时,会故意射不中,庞英要用手把柳枝掰下来,然后宣布他射中,借此来观察,有谁敢站出来指正他。庞英会意,如约把柳枝掰下来,为纪纲欢呼。围观的王公大臣们,虽未欢呼,但也没有表示异议,均无声默认。

纪纲很得意,暗以为,自己距离执掌天子印的时间已经不远。于是,更加频繁地与解缙沟通治世之道,还精细具体地剖析、整理对政局的看法,同时寻找机会准备把解缙从牢里救出去。在解缙度过漫长牢狱生活后,纪纲终于寻找到一个机会。

公元1415年(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五,皇宫里举办花灯会,朱棣率领群臣登上彩绘繁丽的奉天门城楼,观赏胜景。不料,物燥风大,引发火灾,负责巡查现场的锦衣卫都督马旺,在带领宫禁中的消防队员紧急救火时,因火势猛烈,被烧死在阑珊的花灯之中。

发生这样的意外,因循惯例,皇帝要赦狱修省,便让纪纲拟一份特赦犯人名单,纪纲把解缙的名字写入名单中。

然而,出乎纪纲意料的是,几天后,当他把名单呈给皇帝时,皇帝问:“缙犹在耶?”这句话中显然含着一丝谴责之意。纪纲不敢多嘴,离开皇宫。纪纲想来想去,感觉解缙确实不可再留。并且解缙的那颗心还是系着朱高炽的,压根没他纪纲什么事。纪纲对解缙的感情,瞬间由爱转变成恨。

纪纲正在咒骂着,忽听来报,朱高煦亲临纪府。纪纲立刻明白,朱高煦一定是为皇帝的那句“缙犹在耶”而来。朱高煦进来后绝口不提解缙,只是与纪纲回顾起过去,追忆起祖辈打江山的不易;又展望了一下未来,意思是将来当了皇帝要与纪纲有福同享。纪纲默默地衡量了一下,眼下,朱高煦集团处于鼎盛时期,朱高炽联盟依旧萎靡不振。他之所以还支撑着没有倒下,是因为儿子朱瞻基颇受皇帝宠遇。但朱瞻基年小势单,又能支持到何日呢?想到这里,纪纲半推半就地受下朱高煦的礼物。当夜,他就拎起酒壶去找解缙,共进最后的晚餐。

不多时,酒劲上来,下在酒里的药剂也毒性发作,解缙迷迷糊糊地栽倒在桌旁。解缙醉倒后,纪纲叫来几个锦衣卫校尉,把解缙的衣服都扒光,一丝不挂,然后,把他抬到一个大雪堆里去,用雪埋住身子,只露着脑袋。纪纲自己则站在一株绿萼梅下,津津有味地看着。47岁的解缙,就这样被活活地冻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锦衣卫明朝纪纲

更多文章

  • 明朝才子解缙涉嫌考题泄密 将殿试内容透给同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才子,解缙,

    科举考试,决定古代读书人一生命运的大事,是件很严肃很正经的大事,然而,该项制度虽然很严肃很正经,但如果掌控科举制度的人不严肃不正经,就会让科举的可信度大大降低,甚至千百年后还留下话柄。大明朝的科举考试,也是国家教育制度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当然是极其严肃极其正经的大事,然而,居然也有考题泄密的案例

  • 阿房宫遗迹:墙垣遗迹证明阿房宫规模的宏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阿房宫,项羽,秦始皇,

    阿房宫北起今西安市三桥镇西北之新军寨、后围寨,南至王寺村——和平村北缘一线,纵长五公里;东以皂河为界,西迄长安县小苏村—纪阳村,横宽3公里,占地约十五平方公里。阿房宫遗址遗址坐落在龙首原往西南延伸的台地上,海拔高度394.2—401.4米。建筑遗址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三桥镇以南。在这一区间内,至今保留

  • 嘉庆帝的“滑落曲线”令人叹息:他只是平庸的好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庆帝,乾隆

    从亲政初期的伟大,到谢幕时的尴尬,嘉庆的滑落曲线如此令人叹息。他二十多年的统治,前面连着“康乾盛世”,紧接其后的,则是“鸦片战争”。正是在嘉庆皇帝的统治下,大清王朝完成了走向万劫不复的衰败的关键几步……爱新觉罗·颙琰,原名永琰,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年号嘉庆,1795年~1820年在位紫禁城之变是

  • 解密: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有什么样的军事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永乐盛世,朱棣,皇帝,

    改革编制朱棣统治时期军事组织在武装力量的结构方面经历了四大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取消了护卫。第二个变化是把大部分驻在南京的京卫调到北方,并把某些北方的部队提到亲军的地位,这就使驻北京的京卫成为帝国中最大的一支部队。第三个是在京师设营,士兵们通过营定期从地方部队轮换去边境防线服役或进行征战,并在营中操练和

  • 解密: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有什么样的经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永乐盛世,朱棣,皇帝,

    农业朱棣对各地方官吏要求极为严格,要求凡地方官吏必须深入了解民情,随时向朝廷反映民间疾苦。永乐十年(1412年),朱棣命令入朝觐见的地方官吏五百余人各自陈述当地的民情,还规定“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之后,朱棣宣布“谕户部,凡郡县有司及朝使目击民艰不言者,悉逮治。”即地方官或中央派出的民情观察

  • 刘氏九千守军击溃王莽百万大军 成中国历史分水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昆阳之战,刘秀,王莽,

    王莽新朝执政的后期,各地的起义和造反已经没法控制了,搞得朝廷四处救火。其中有两支军队,今天的我们如雷贯耳,那就是赤眉与绿林。南阳郡有一个叫刘縯的,据说是刘氏皇族的后裔,他也拉起了一支队伍舂陵兵,自号“柱天都部”。舂陵兵和绿林军合作,与王匡、王凤等人在淯水边拥立了舂陵宗室刘玄为帝,年号为更始,世称更始

  • 清朝“嘉定三屠”简介:嘉定三屠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嘉定三屠

    嘉定,秦代属会稽郡娄县,隋唐时属苏州昆山县。至宋朝嘉定十年,以年号为地名,今属上海市嘉定区。公元1645年,晋亲王多铎统军占领南京,南明弘光朝廷覆亡。同年六月,南明降臣钱谦益,赵之龙等向多铎献策:“吴下民风柔弱,飞檄可定,无须用兵。”清于是于7月8日(六月十五日)颁诏书往江南曰:“……削发一事,本朝

  • 秦始皇三次出游与徐福东渡目的都是为了求仙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徐福,秦朝,徐福东渡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曾三次大规模巡视山东沿海地区,三次均经过徐福故里——秦齐郡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秦始皇东巡的目的,除向全国“以示强威,服海内”,宣扬他统一四海的功德,巩固中央集权外;主要是为了寻找三神山,求取长生不老药,借助药物使自己永年不死,以永远统治中国。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山东,是在公元前2

  • 溥仪逃跑后伪满皇宫发生了什么?国宝遭遇大劫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溥仪,皇宫,国宝,

    1945年8月11日夜,溥仪一行逃往通化,伪满洲国随之垮台。而此后,伪满皇宫内发生了什么?当年8月19日,苏联红军进入长春接管伪满皇宫后,这里又发生了什么?伪满皇宫博物院研究员王文峰称,1945年,苏联红军对日宣战后,日本决定将伪满洲国国都迁往通化,当时称在通化地下修建了地下长城。8月11日晚,溥仪

  • 不是“奸贼”董卓:谁才是最后搞乱汉朝天下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董卓

    董卓进京,改变了后汉帝国历史的行进方向,游戏从此多了一个另类的玩家。董卓废掉何太后的儿子刘辩,立了王美人的儿子刘协,是为汉献帝。后来的评价,都以此指责董卓擅立,因为从汉家历史看,拥立皇上不是一般人的活儿,除了外戚就是勋臣,以董卓的资历地位,…董卓进京,改变了后汉帝国历史的行进方向,游戏从此多了一个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