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仍然很强大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仍然很强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622 更新时间:2023/12/12 11:59:49

[摘要]: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仍然很强大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为何没有彻底消灭各地藩镇,实现大一统?我是狼君,一个爱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安史之乱,是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和平卢军兵马使史思明联合发动的一场反叛战争。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毫不客气的说,直接打折了...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恩,什么意思?我没明白。安史之乱后唐朝对什么没有办法?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争夺统治权的

​唐朝号称盛唐,足见其强大。但是很多人只将唐朝的强盛限于安史之乱以前,他们认为安史之后的唐朝不再强盛了,一路没落直至灭亡。

事实上这是严重的误解。安史之后唐朝确实大不如前,但依然强大,所以才能又维持了144年。

安史之后由于藩镇割据,唐朝对外用兵较少,而且主要是防御作战,但即使这样,唐朝依然由韦皋大败吐蕃(顺便报了怛罗斯之战对大食之仇恨),李德裕大败回鹘,高骈在安南打败南沼,对周边各国各部保持了军事上的优势。诚然,在安史乱后一个时期,唐都长安曾被吐蕃、回鹘侵占,后又在泾原兵变中被叛军占领,唐末又被黄巢农民军占领,还曾被李茂贞占领。这些是事实,但那是在战乱之时,而在期间一个较长的时期(唐德宗后期至唐僖宗中期,大约近百年),唐朝不但没有丢失都城,而且总体军事形势向好。这一时期,唐朝拖垮了强大的吐蕃,收复了河西(主要是因为张议潮的归附,但唐朝也主动出击,)又因为吉黠斯灭亡回鹘而解除了北方威胁(吉黠斯与唐朝友好,唐朝对其保持了政治外交上的优势),南沼曾多次入侵蜀中,但在安南被唐朝彻底打败,日本、朝鲜与海外诸国对唐朝极为畏服,奚、契丹、渤海仍然是唐朝的都督府,沙陀、党项、吐浑内附,并作为雇佣军为唐朝征战。总之,这一时期唐朝虽然不象安史之前大力开拓边疆,对外战争主要是防御性质,但从总体而言,唐朝仍然是胜多败少,保持了军事上的优势。只是这一时期唐朝内乱多,中央政府对于地方势力相对削弱,所以才显得唐朝大不如前,其实这主要是指唐朝中央政府,如果从中央、地方皆是唐朝的整体角度考虑,唐朝的强大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这一时期唐朝的经济、文化也很繁盛。诚然,由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使得中央税收主要依靠江淮地区,江南成了唐朝中央政府的税赋重地。但在从唐德宗到唐僖宗这一段时期(即泾原兵变之后到王仙芝、黄巢之前),唐朝总体上还是比较稳定的,经济、文化继续发展,并达到了若干顶峰时期,比如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唐武宗的会昌中兴和唐宣宗的大中政治时期。这一时期确实不能和安史之前相比,但这一时期的相对稳定仍然促使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举个例子:当时河北三镇长期不服从中央政府,形成割据,但它们以一隅居然能和中央抗衡一百多年,靠的不仅是军事,其经济、财政能力之强,令人赞叹。由于中央政府财政主要来自江淮和江南地区,而河北三镇又能与中央长期抗衡,足见河北地区经济实力之强不亚于江淮、江南,只是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而当时的河南、山东大部分地区也是藩镇割据,其经济实力不在河北三镇之下,由此可知,安史之后,在安史之乱中遭到巨大破坏的北方地区恢复了它在经济上的地位,经济重心保持不变。只是由于唐朝中央政府失去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中央财政依靠江淮,才使后人以为唐朝中后期经济残破不堪,其实这是误解。唐朝中后期经济恢复发展,经济格局基本不变,变的只是中央对华北平原地区的控制,中央财政主要依靠江淮和江南,而割据地区的财政更在中央财政之上,其经济实力比中央更为雄厚,只是它们较为分散,未形成合力。

在这种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唐朝中后期的文化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调整期后,恢复了昌盛局面,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元稹、皮日休等诗文大家,不亚于安史之前。

总之,安史之后的唐朝,在大部分时间内,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尽管有藩镇割据,但它们互相牵制,未对唐朝构成实质威胁),军事上的强大(内战虽胜负难言,对外仍然胜多败少,强敌渐次消除),经济恢复、发展,经济格局未变,文化繁荣昌盛。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唐朝的风尚依然是强健、豪迈、积极、向上,如果说与安史之前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沧桑感加重,晚期则有一些温柔气息。中后期的唐朝,对周边各国仍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难怪唐朝被称为“盛唐”,这个“盛”字岂止是安史之前,而是整个大唐。

关于“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仍然很强大”的问题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为何没有彻底消灭各地藩镇,实现大一统?

我是狼君,一个爱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安史之乱,是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和平卢军兵马使史思明联合发动的一场反叛战争。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毫不客气的说,直接打折了...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恩,什么意思?我没明白。安史之乱后唐朝对什么没有办法?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争夺统治权的内战。...

唐朝国力为什么那么强?

答:说起唐朝的强盛,大家一定都有所耳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路上到一个国家,报上一句“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欲前往西天求取真经”,...在民。

唐朝作为一个强盛的多民族王朝,为什么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就不行了?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代,尤其是唐玄宗在位时期,更是巅峰中的巅峰,这么强大的大唐,它为何只是被安禄山搞了一下,说跨就跨了呢?一,安禄山为什么要...安史。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还能存活150多年?

安史之乱的前几年,高仙芝率领3万唐军与17万阿拉伯联军展开怛罗斯之战。虽然失败,但已经让对方付出了将近3倍的伤亡。唐军恐怖的战斗力让阿拉伯帝国再不敢染指东。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为何能长期存在?

1.第一点就是虽然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这些藩镇谁也没有力量能够统一全国,只能是半独立的状态。2.第二点就是虽然唐玄宗时期,出现了安史。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的繁荣是否能延续?

唐朝初年的繁荣是经过隋末战乱后,土地多,人口少,实行均田制,然而依旧是农业经济为主,人口饱和后,随着土地的而兼并,繁荣必定不可持续……而唐朝统治者吸...唐朝。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外敌虎视眈眈,为何唐帝国仍能续国144年?

非常感谢邀请!本着学习的宗旨和大家交流一下。一,安史之乱未能在经济上给予唐朝致命一击。二,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统治者未出现大昏之君,甚至出现了德宗这样比。

安史之乱中唐朝怎么没有直接灭了河北三镇,而是让三镇继续割据?

安史之乱持续了七年多,大唐国力消耗过多,皇帝也期待赶快结束战争,再加上大将仆固怀恩的私心,才导致了河北三镇的割据。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

唐朝和现在,哪个时候辉煌

若说对世界的影响本人觉得是唐朝!繁荣强盛!在当时算最强大的国家啦!当然这是在安史之乱以前!这个问题只能横向比而不能纵向比!举报/反馈热门生活爱好数。

标签: 唐朝安史之乱藩镇

更多文章

  • 李淳风简介,李淳风的《藏头诗》讲的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万年,乾坤,预言家

    [摘要]:李淳风简介,李淳风的《藏头诗》讲的什么?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乾坤万年歌》的作者是谁?作品名称:乾坤万年歌作品别名:万年乾坤歌创作年代:周朝文学体裁:预言作者:姜太公作者介绍:姜子牙,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汉族,...作品名。《推背图》存在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推背

  • 八卦史记之廿五:一片血色中两个敢于说真话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天师,平湖,盘古

    [摘要]:八卦史记之廿五:一片血色中两个敢于说真话的人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小人物因为勇敢而名垂史册?后来有一天,正在工作着的班超叹息一声说道:“大丈夫应该为国立功,何苦一辈子与笔墨打交道呢?!”于是班超就毅然报名参军了,这就是著名的“投笔从戎”的故事...六。顺,不妄喜;逆,不惶馁

  • 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靠哪句话消灭20万明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之战,努尔哈赤,萨尔

    [摘要]: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靠哪句话消灭20万明军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萨尔浒之战是努尔哈赤的军事才能?1619年的萨尔浒战役,是后金军集中兵力围歼明军,不过几日,明军三路大军,5万多余人就全军覆没,这场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场战役之后明朝就...对于明末的萨尔浒之战,如若是明中的

  • 朱棣:第一个被宫女曝光性无能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昏君,的人,皇帝

    [摘要]:朱棣:第一个被宫女曝光性无能的皇帝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明武宗朱厚照到底做了哪些荒唐事?是昏君吗?关于这个,个人之前曾写过关于正德和雍正两位皇帝的推文,下面再度修改引用,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从传统的儒家思维来看,正德皇帝是离经叛道的,肯定算不上...”。朱棣明明是“谋权篡位”者,

  • 代田法名词解释:汉代代田法的特点和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亩产,农业,汉朝

    [摘要]:代田法名词解释:汉代代田法的特点和作用?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代田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的发展.它所表现的特点是A....答案C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由代田法可知第一年种作物的部分第二年就可以休耕,因此该农业生产技术特点是C.答案C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代田法是什么?代

  • 宰相系列:三旨宰相 一个传达室大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丞相,太尉,宰相

    [摘要]:宰相系列:三旨宰相一个传达室大爷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独中三元的明朝宰相商辂有哪些可以记述的轶事?作者:史遇春引言礼仪的目的,说白了,其实很简单,就是维护秩序。仅就维护秩序的功能而言,礼仪在各个社会阶段、不同历史时期都是必须存在的。以往的社会,...在。丞相与宰相有何区别?没有什么区别。关

  • 李固:与黄琼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其实难副,宰相,盛名之下

    [摘要]:李固:与黄琼书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其实味不同中其实的古义和今义分别是什么_作业帮实际上(副词)古义:①它的果实.例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②那实际情况.例如: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李固与黄琼忆》)实际上(副词)。其实百倍的其实古今词义?情况实际上(副词)古义:①它的果

  • 乾隆陵墓揭秘:为什么乾隆的墓会被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陵,乾隆,陵寝

    [摘要]:乾隆陵墓揭秘:为什么乾隆的墓会被盗?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清朝帝陵为什么这么容易被盗?清代共有三处皇家陵寝,包括关外福陵、昭陵及祖陵、关内遵化清东陵及易县清西陵。简单介绍一下三处陵寝的被盗状况,易县的清西陵确认被盗帝陵只有光绪帝崇陵,其。历代皇帝谁最富有,秦始皇还是乾隆,为何乾隆陵墓被轻易

  • 李泰为什么没有成为太子?李泰的母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王,太子,长孙

    [摘要]:李泰为什么没有成为太子?李泰的母亲是谁?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魏王李泰为什么死那么早?魏王李泰死那么早。魏王李泰是唐朝唐太宗的儿子,母亲是长孙皇后,深受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宠爱。首先是夺嫡失败的影响,李泰长期争夺皇位,最后失败被贬,。李承乾、李泰、李治好像都是出自长孙一母所生,但是为何

  • 唐太宗之子李愔简介,李愔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儿子,太宗,长孙

    [摘要]:唐太宗之子李愔简介,李愔是怎么死的?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朝的李治时李世民的第几个儿子?唐太宗李世民一共有14个儿子,其中,由长孙皇后所生的儿子有3个,唐高宗李治是老三,在总的排行中,李治排在第九。唐太宗儿子不少,但绝大对数命运凄惨,李治算...甚。李世民的九个儿子是谁?李世民的嫡子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