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绑缚进京策:朱元璋拍脑袋的“高招”

绑缚进京策:朱元璋拍脑袋的“高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441 更新时间:2023/12/19 22:32:21

[摘要]:绑缚进京策:朱元璋拍脑袋的“高招”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为了防外戚干政、官商勾结,大明顶层设计,户籍制度有哪些重要规定(选妃科举)?导读:封建社会在我国存在两千余年,如此漫长历史中,位于权力巅峰的帝王家一直光环笼罩的对象,而皇帝的后妃们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封建的社会制度,她们到...古代最惨的刑罚是什么?谢谢邀请,欢迎打开历史宝藏。说起酷刑,我们会想起来满清八大酷刑之类的名字。凌迟等让人不寒而栗的刑罚,都在这些酷刑之内。但是要知道,凌迟是一

明初,朱元璋发动了“高年有德耆民及年壮豪杰者”作为司法改革的旗手,首先在法外之法的《大诰》中赋予耆民豪杰可直接将污吏贪官“绑缚赴京治罪”之权,若各级官吏敢有阻拦者,全家族诛。

以行政手段来改造司法,发动旨在重新整合社会的清洗运动,形成一整套严密的社会监控网络,是朱元璋惯用的手法。

朱元璋仿《周书·大诰》之篇名,“陈大道以诰天下”,以“当世事”警诫臣民,永以为训。“诰”本意为讲道理,采用形象贴切的比喻,生动说理。《大诰》虽继承了这一特点,以案例和俗语讲述的形式编写,但究以严惩为主旨,血腥味十足。洪武十八年(1385年)10月至洪武二十年(1387年)12月相继颁发了《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204条诰文中,整饬吏治的就达到123条,占60%之多。

绑缚赴京的规定首先出现在《大诰》初编第五十九条乡民除患内:“今后布政司府州县在役之吏、在闲之吏,城市乡村老奸巨猾顽民,专一起灭词讼,教唆陷人,通同官吏害及州里之间者,许城市乡村贤良方正豪杰之士有能为民除患者,会议城市乡村,将老奸巨猾及在役之吏、在闲之吏,绑缚赴京,罪除民患,以安良民。敢有邀截阻挡者,枭令,拿赴京时,关津渡口,毋得阻挡。”对邀截阻挡及其他阻碍者施以重刑,便是城乡贤良豪杰绑缚进京的配套制度。

《大诰》初编已经将范围扩大到城乡,但仅限于灭词讼、教唆诬陷之徒。故而《大诰》续编将范围扩大到一切扰民之徒,而且只赋予高年有德的耆民,不再是贤良方正豪杰之士,指代更为明确:“……贪婪之徒,往往不畏死罪,违旨下乡,动扰于民。今后敢有如此,许民间高年有德耆民,率精壮拿赴京来。”

民拿害民官吏从诏令,但律不许赴京越诉,所以洪武二十六年以后,《大诰》三编中的条目才不断被载入新颁的律令之中。但到三编发布时,被恶意利用的绑缚制度已十分普遍,因此在三编中特地将“臣民倚法为奸”放在第一篇,列举各种钻营绑缚条的典型案例,共计18个。案发地以江浙地区为多,还有山东、江西、南京周边等地,证明诣阙对离京师遥远之民来说,可望而不可即。从三编中的几个典型案例可以看到一个“好心办坏事”的帝王“拍脑袋”决定的后果,通过绑缚赴京建立起来的群众司法维和,根子里还是行政思维。

朱元璋期待的绑缚进京制度的效果是“不一年之间,贪官污吏尽化为贤矣”,但显然并非如此。“恶人以为不然,仍蹈前非”,“凶顽之人,不善之心犹未向化”。更有甚者还出现民众借机公报私仇,将胥吏豪强绑缚勒索财物。

到洪武十九年初,朱元璋只发现常熟农人陈寿六谨遵圣意:“《大诰》一出,从吾命者惟常熟县陈寿六”,所以在续编中特将陈寿六浓重推介成全国优秀典型。

常熟农民陈寿六因受县吏顾瑛欺压迫害,与弟弟和外甥三人一并擒拿县吏,携带《大诰》赴京面奏。陈寿六的做法显然不符合法定程序,即没有年高耆老,也没有豪杰,而且没有邻人做证。此案竟然由朱元璋亲审,并未通过通政司,颇为奇怪。作为奖赏,朱元璋“赏钞二十锭,三人衣服各二件”,并免其杂役三年,还要求将其事迹榜谕市村;为防止官吏打击报复,特申明敢有罗织生事扰害者族诛,捏词诬陷者族诛。最后竟知照下面官吏,“陈寿六倘有过失,不许擅勾,以状来闻,然后京师差人宣至,朕亲问其由”。即使陈寿六违法,可不受一般审判程序管束,特由朱元璋自己审理。

陈寿六作为标杆榜样,当然被朱元璋大书特书,但如若都像陈寿六那样,皇帝如何应对帝国其他事务?到朱棣之子仁宗掌朝时,更是彻底放弃了绑缚之策,只许诸人首告,但须经有司拿问解京治罪。

朱元璋铁腕治吏的过程正是“绑缚赴京”制度问世和发展的过程。自洪武十三年治胡党,十五年空印案发,十八年惩治郭桓案,到十九年扩大为对积年为民害的官吏进行大规模严打,杀戮近十万人,彻底整肃官场“玩恶泼皮”。不过整治归整治,基层万般行政事务不能靠群众自立,也不能让皇帝亲力亲为,明代“三班六房”的胥吏和衙役承担了大量基层千头万绪的行政事务。

比如,以消除“天下积年民害”运动为中心的洪武十九年整治,正是以《大诰》续编为最高指示开展的,仅松江府就革除小牢子、野牢子等900余名,削减幅度高达四分之三,借此整顿的全国吏员至少有一半。本该由吏员承担的行政事务不会因为吏员的缩减而减少,况且,仅仅靠惩罚性制度创新来解决官场吏治的弊端,效果十分有限。清人沈家本对此曾道:“不究其习之所由成而徒用其威,必终于威竭而不振也。”时人海瑞也曾感叹,凭一己之力“日与群小较量是非”倍感“窝蜂难犯”,这实际上侧面回答了朱元璋自己的疑问:“朕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暮犯?”明代没有杀灭胥吏的威风,到了清代愈演愈烈,自清代中期以后,即便规定了员额制,但胥吏“乃或贴写或挂名,大邑每至二三千人,次者六七百人,至少亦不下三四百人”。如果按照当时1700个县来算,胥吏数目之大难以想象,故又有“州县与胥吏共天下”之说,以致出现“任尔官清似水,怎敌吏胥如油”的现象。

无怪乎到了明清更替之际,顾炎武感叹“今夺百官之权而一切归之吏胥,是所谓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而已”。官弱吏强,本质上还是与官员以及官场习气有关。朱元璋的绑缚进京策实际上并未抓住吏治之根本,仍不能解决“官冗于上,吏肆于下”的官场弊政。

关于“绑缚进京策:朱元璋拍脑袋的“高招””的问题

为了防外戚干政、官商勾结,大明顶层设计,户籍制度有哪些重要规定(选妃科举)?

导读:封建社会在我国存在两千余年,如此漫长历史中,位于权力巅峰的帝王家一直光环笼罩的对象,而皇帝的后妃们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封建的社会制度,她们到...

古代最惨的刑罚是什么?

谢谢邀请,欢迎打开历史宝藏。说起酷刑,我们会想起来满清八大酷刑之类的名字。凌迟等让人不寒而栗的刑罚,都在这些酷刑之内。但是要知道,凌迟是一个技术难...

朱元璋知道西汉时期七国之乱,为什么还要大封朱姓藩王?

导语:自洪武三年开始,截至洪武二十四年结束,明太祖朱元璋不顾官员阻挠,效仿西周分封制,先后三次分封了自己的25个子孙为藩王,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且不说西...因。

民告官,在古代会发生什么?

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即“民告官”不论有理无理先打一顿再说,原因是古代“民告官”本就有罪。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其实为“民告官”...

朱允炆在位时间四年,他到底算是明君还是昏君?

建文帝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但是,靖康之变之后,他的叔叔朱棣当了皇帝,关于他在位时间的记载基本上就很少了。以至让后代不知道他执政时的国家是怎样的,他...可。

施耐庵为什么在《水浒传》中把赵匡胤写成“霹雳大仙”?

赵匡胤是“霹雳大仙”,这是《水浒传》的终极谜题。解开这道谜题,就等于读懂了一大半《水浒传》,书中的所有密码,都将迎刃而解。那么,施耐庵为何要把赵匡胤...但。

明朝政治圈是如何杀掉戚继光的?

戚继光,明朝中后期有数的名将,南平倭寇,北御鞑靼,数十年戎马生涯保卫了明朝边疆安定。但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却遭到朝臣污蔑、陷害,遭到罢免,最终于1585年...”。

春节的习俗礼仪-t7xJWBgJDkS的回答

春节的习俗礼仪共5个回答生活爱好数码农牧宠物美妆美食旅游汽车法律金融游戏母婴健康运动教育t7xJWBgJDkS一、贴年红贴年红,即是贴春联。

为什么明粉觉得朱棣的五征蒙古比乾隆的十全武功还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世界文明始终是向前进步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农耕民族会越来越强,游牧民族会越来越弱,这是客观规律。所以强行用清朝领土和明朝相比,...其。

朱元璋处死一员大将,为何17年后还能“死而复生”,并救下朱棣一命?

这员大将就是明初的开国元勋杨璟,曾在攻占湖广、山西等地区的战役中多立战功,被朱元璋封为营阳侯,官至湖南行省平章政事,相当于现在的湖南省省长级别。洪武...

标签: 明朝水浒传洪武

更多文章

  • 南宋理宗赵昀头颅被做成“骷髅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宋,年号,朝代

    [摘要]:南宋理宗赵昀头颅被做成“骷髅碗”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宋理宗赵昀死后真的被人割了脑袋吗?赵昀有哪些轶事典故?宋理宗不只是被割了头,还被挂尸三天,宋理宗硕大的头颅还被剥皮割肉,做成了一件法器,类似于酒皿。宋理宗是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1224年—1264年),虽然...宋理。被元朝统治者当

  • 康熙庙号:康熙的庙号为什么叫圣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庙号,康熙,皇帝

    [摘要]:康熙庙号:康熙的庙号为什么叫圣祖?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康熙的庙号为什么叫“圣祖”?康熙是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第一皇帝顺治已称为“世祖”,按说康熙应该为“宗”,但是雍正坚持称圣祖,雍正是这样说的,古典说的是‘称祖是有功的人,而。康熙的谥号是什么?康熙皇帝的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

  • 曹操为节约粮食保证军需颁禁酒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杜康,的人,粮食

    [摘要]:曹操为节约粮食保证军需颁禁酒令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孔融并不是一个嗜酒的人,为什么反对曹操的禁酒令?禁酒令颁布的背景东汉末年,连年战争,民不聊生,生产力低下,物质严重匮乏。而酒的酿造又要花费大量粮食,也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曹操明白想要完成一统必...孔。曹操为什么喜欢喝杜康酒?因为杜康

  • 宋朝的头衔史上最长:包拯的多达四十五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包拯,包青天,官职

    [摘要]:宋朝的头衔史上最长:包拯的多达四十五个字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包拯是什么级别的官?你好,包拯是家喻户晓的一位人物,他一生当中担任职务很多,从县令、监察御史、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最后官做到三司使、枢密副使。在这些官职之中,最...只有出。包青天的自称?包青天(本名:包拯,又称:包龙图,9

  • 范文程一纸檄文将清军变“义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清军,清朝

    [摘要]:范文程一纸檄文将清军变“义师”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洪秀全打着“驱逐鞑虏”旗号起义,为何汉族精英却支持清朝?洪秀全在讨伐清朝的檄文《诛妖檄文》,开头就高举反满的民族主义大旗:“夫天下者,中国之天下,非满州之天下也;中国之宝位,非满洲之宝位也;子女玉帛,中国...我不。明朝文人们看到方孝孺,

  • 1870年4月11日 四川巴塘发生地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定,炉霍,甘孜县

    [摘要]:1870年4月11日四川巴塘发生地震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四川发生几次地震?】作业帮这个确切来说发生的地震数因该来说很多了人们计算的时候主要计算的是主震余震之类的一般来说不会有过多记载但是比较大的危害严重的有明确文字记。为什么近十年四川发生地震频率那么高?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

  • 揭秘清朝皇室的饮食规范:皇帝独自品尝108道菜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满族,皇帝

    [摘要]:揭秘清朝皇室的饮食规范:皇帝独自品尝108道菜肴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古代皇帝一顿到底吃几个菜?真的每个菜都会试毒吗?说真的,吃不了几个菜,皇帝也是人,能吃多少东西呢?可能题主是想问清朝的皇帝究竟吃几个菜吧?毕竟宫廷剧看多了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而关于宫廷剧又以清宫...雍。皇帝都是怎么吃

  • 朱元璋因没文化用白话文发圣旨 内文“搞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明,文言文,朱元璋

    [摘要]:朱元璋因没文化用白话文发圣旨内文“搞笑”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朱元璋的白话圣旨为啥好看?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幼时因家境贫穷,乞讨并给地主放牛为生;1344年,16岁的朱元璋出家皇觉寺,开始了他的僧侣生活;25岁时,他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我。明朝皇帝的口音怎样的?从开国皇帝朱元

  • 明朝大臣有哪些耐人寻味的历史冷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有哪些,知识

    [摘要]:明朝大臣有哪些耐人寻味的历史冷知识?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有哪些非常冷门的冷知识?方多图预警,数据高能,用更直观的方式演绎你所想不到的冷知识。一、乘地铁位置分布(无座时)35%的人随缘占位,8%的人刻意选择钢管附件旁边,你属于哪一种?...欢迎。有哪些中国历史的冷知识?在中国上下有记载的近

  • 司马徽:南州士子无人可与庞统相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凤雏,刘备,襄阳

    [摘要]:司马徽:南州士子无人可与庞统相比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论识人之明,在三国,刘备敢称第二,无人敢认第一,为什么却会看不见庞统的才能?这问题本身就有问题。若论识人之明,刘备乏善可陈,关张马黄赵子龙,诸葛庞统法孝直,没有一个可以说是刘备“发现”的。在识人用才方面,刘备别说和曹操比,就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