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官婉儿14岁做诗 创唐诗抒写性情先河

上官婉儿14岁做诗 创唐诗抒写性情先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39 更新时间:2023/12/20 8:28:35

[摘要]:上官婉儿14岁做诗创唐诗抒写性情先河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上官婉儿是哪一代人?上官婉儿是古代人(唐代著名才女)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人,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皇妃。...上。上官婉儿是词人吗?上官婉儿是词人。唐代著名才女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人,祖籍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唐代...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因聪慧善文而

今天的人们对唐诗有这样一句评价,那就是“只能被模仿,无法被超越。”的确,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的诗歌是中国诗歌无法逾越的顶峰。也正因为如此,在那个诗人名家辈出、佳作不可胜数的年代,因为李、杜等伟大诗人的光芒太过耀眼,星光璀璨之下,许多优秀诗人淹没其中,变得不太为后人所熟知。

上官婉儿和她的爷爷、上官仪就是这样的诗人。

美丽和才华,上官家族的优秀基因

虽然今人已经无法确知上官婉儿的五官容貌,但是在各种版本中的传说中,她的美貌都是不容置疑的。而事实上,她的美丽是有家族遗传的,因为她的祖父、上官仪在当时也是著名的帅哥。有记载说,上官仪当年骑马上朝,经过长安城时,俊美的形象和名士的气度惊动了整座长安城。

上官婉儿从她的爷爷那里继承到的另一项家族遗传,就是她的诗才。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这首名为《入朝洛堤步月》的诗就是上官仪所作。据刘餗的《隋唐嘉话》记载,唐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即兴吟咏了这首诗。当时一起等候入朝的百官僚们在一旁看着,只觉得上官仪不仅“音韵清亮”,而且气度非凡,“望之犹神仙焉”。作为百官之首,这首诗是写他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的情怀,但是显然他的等还是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上官仪的诗,有意摆脱了当时从类书掇拾辞藻的陈规旧习,而是注重对景物的细致体察,自铸新词以状物色;再通过物色的动态变化,写出情思的婉转,从而构成情隐于内而秀发于外的诗境。这种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成为人们模仿取法的一种新的诗体——“上官体”。

堪怜咏絮才,唐玄宗为她出诗集

上官家族的诗才基因到了上官婉儿这一代,依旧那么璀璨辉煌。据记载,上官婉儿14岁时就能依题做诗,须臾即成,而且文意通畅,辞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于是武则天龙颜大悦,将她带在身边。上官婉儿的才华,令她摆脱了“罪奴”的悲惨境遇,却又在踏进宫廷的同时,走上了一条更为凶险的不归路。

上官婉儿不仅自己爱诗,还十分爱惜有才华的诗人。据《新唐书》记载,上官婉儿多次怂恿唐中宗设立修文馆,最终达成此事,从此,大召天下诗文才子,同时也邀请朝中善诗文的大臣入驻。然后,上官婉儿就拉着唐中宗与韦皇后、安乐公主,与修文馆的才子们一起宴饮游乐,赋诗唱和,连流竟夕,醉不思归。当然,宴会上唐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要交的诗,都由上官婉儿一人代劳,但是数诗并做,仍然无损于上官婉儿诗作的优美。据记载,当时只要上官婉儿做出一首新诗,就会很快被人们传诵唱和。

公元710年,李隆基起兵,剿灭了韦后一党。因为与韦皇后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上官婉儿也在这张黑名单之上。然而,上官婉儿令人难以忽视的文采才华,却令李隆基在杀死她之后很快就后悔了。于是,唐玄宗又找来张说,大力收集上官婉儿的诗歌,然后专门为她出了二十多卷的诗集——《唐昭容上官氏文集》。

在这部诗集的序文中,张说对上官婉儿进行了高度的评价:“明淑挺生,才华绝代。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只可惜这部诗集后来已经散佚殆尽,只有《全唐诗》留存了上官婉儿遗诗32首。

诗中读人

她开创唐诗抒写性情的先河

上官婉儿是唐代杰出的才女,她生逢武后、中宗两朝,对于李唐王朝人物政治上的是是非非,笔者难以说得清楚。笔者本文要说的是作为一代杰出才女上官婉儿在诗歌创作上的超卓才华及其对文学事业的贡献。

促进五言律诗的定型

《全唐诗》收录她的诗歌有32首之多,品读这些诗作,我们首先感觉到她的诗歌题材内容相比其他宫廷诗人有了明显的拓展,除了一些宫廷应制的诗作,还有一些旅行记游之作,特别是那些抒写个人情怀的作品,回归了诗歌的属性,摆脱了宫廷诗感情贫乏、装模作样的流弊,开创了唐诗由歌功颂德走向抒写性情的先河。

例如《彩书怨》这首诗: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这完全是普通女子的相思之作,再无宫廷诗的一丝痕迹。诗的首联由秋风落叶引发情思,“思君”二字点明主旨。颔联继以“香被冷”、“锦屏虚”写离居之苦闷,兼以“露浓”、“月落”之景物烘托苦情,景与情密合无垠。颈联以“江南”、“蓟北”之措辞感叹夫妇相距之遥远,与首联“万里”相呼应,无心奏江南之乐曲,贪封蓟北之书信,感情真切,描写生动。尾联收结全篇之情绪,出一“怅”字有如画龙点睛。感伤夫妇离别是人间共有的情感,所以能够引发读者的广泛共鸣。如果我们再从形式格律角度对此诗加以审视,就会发现这是一首完全成熟的五言律诗。从声律来看,用的是首句仄起平收式,全诗八句皆为律句,而且符合粘对规则。从押韵上看,初、余、虚、书、居五个韵字,是属于平水韵上平声六鱼韵,无一处出韵。从对仗上看,中间两联使用了对仗,而且十分工整。这些说明,作者是精心于格律推敲的。

上官婉儿生活的时代,是五言律诗渐趋定型的时代,文学史书本上强调了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等诗人在五言律诗的定型上起到了作用,今天看来,遗漏了对上官婉儿的评价。此外,上官婉儿还写了一些山水诗,这些诗作描写了登临山水的观感,大都词清气秀,明丽可喜.

使吟诗作赋成为风气

除了诗歌创作上的成绩,上官婉儿还在促进初唐时期文学事业的发展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宗时期,上官婉儿劝说中宗设置昭文馆学士,广泛招揽词学之士,举办赐宴游乐、赋诗唱和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的诗歌创作。武平一在《景龙文馆记》一文中高度评价了上官婉儿此举的意义:“至幽求英俊,郁兴辞藻,国有好文之士,朝无不学之臣,二十年间,野无遗逸,此其力也。”

中宗还时常举办诗歌擂台赛活动,让上官婉儿担任评定官,对于夺魁者赏赐厚重。从此朝野上下吟诗作赋,蔚成风气。据计有功《唐诗纪事》记载:中宗曾于景龙三年正月晦日游长安附近的昆明湖,即兴赋诗,命群臣各应制一首。由上官婉儿从这些诗作中挑选一首作为新翻御制曲词。上官婉儿登上彩楼,把落选的诗作一纸又一纸地扔了下去,最后只剩下沈佺期、宋之问的诗作。又过了一会,把沈佺期的诗作也扔了下去。然后她评论说:“二诗工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盖词气已竭。宋诗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陟健举。”沈乃服输,不敢复争。上官婉儿倡导健举诗风,贬抑衰微词气,这种文学主张有利于刚健阔大诗风的形成,它昭示着盛唐诗歌健美足音的到来。

关于“上官婉儿14岁做诗创唐诗抒写性情先河”的问题

上官婉儿是哪一代人?

上官婉儿是古代人(唐代著名才女)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人,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皇妃。...上。

上官婉儿是词人吗?

上官婉儿是词人。唐代著名才女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人,祖籍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唐代...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因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被其封为?

1、上官婉儿在武则天时期被称为内舍人。2、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人,祖籍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年。

上官婉儿有哪些传奇故事?-红网问答

上官婉儿唐代女官、诗人、皇妃。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上官仪孙女,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

上官婉儿有哪些传奇故事?-红网问答

上官婉儿唐代女官、诗人、皇妃。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上官仪孙女,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

上官婉儿著名的诗

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上官婉儿〔唐代〕沁水田园先自多,齐城楼观更无过。倩语张骞莫辛苦,人今从此识天河。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王者上官婉儿的诗和哪个公主有关?

王者上官婉儿的诗和长宁公主有关系。上官婉儿最著名的山水诗集就与长宁公主有关,诗集名是《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原文选段: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

上官婉儿凭什么是四大才女?

上官婉儿在诗歌方面继承和发展了祖父上官仪的文风,重视诗的形式技巧,对声辞之美较为看重,擅长体现事物图貌的细腻、精巧。中宗年间,因其政治地位的影响,“绮。

上官婉儿啥时候出的?

上官婉儿是一个荣耀里面的英雄。他具体上线的时间好像是在2018年。也就是12月份的最后一位英雄。他的定位是法师,战士,是一位非常好看的小姐姐。也是一个。高。

关于上官婉儿得诗词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上官婉儿〔唐代〕沁水田园先自多,齐城楼观更无过。倩语张骞莫辛苦,人今从此识天河。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

标签: 上官婉儿长宁

更多文章

  • 辣椒在明朝才传入中国,在这之前国人靠什么获取辣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番椒,辣椒

    [摘要]:辣椒在明朝才传入中国,在这之前国人靠什么获取辣味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辣椒是明朝末期的时候传进中国的,在之前成都人吃什么来代替辣椒呢?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中华料理集大成者。川菜内部又可细分为:川西地区以成都官府菜、眉山菜为代表的上河帮川菜;川南地区以自贡盐帮菜、内江糖帮菜、泸州河

  • 李群玉的生平简介,李群玉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粤语,鹧鸪

    [摘要]:李群玉的生平简介,李群玉是怎么死的?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撚字的粤语怎么“”读-美宝莲的回答撚字的粤语怎么“”读共3个回答写回答生活爱好数码农牧宠物美妆美食旅游汽车法律金融游戏母婴健康运动教育美宝莲捻字的粤语读:niǎn捻同。撚字的粤语怎么“”读-鬼酌七的回答撚字的粤语怎么“”读共3个回答

  • 汉少帝刘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汉高祖,西汉

    [摘要]:汉少帝刘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汉少帝刘恭一生有什么作为,刘恭是谁的儿子?汉少帝刘恭是汉惠帝刘盈的儿子,刘恭只活到了八岁,因此他的一生中没有什么作为。刘恭公元前192年出生,是西汉第三任皇帝,同时也是汉惠帝刘盈的庶长子。汉惠帝...汉少帝与汉献帝是何人所生?汉

  • 评价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王玄策灭天竺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一人,唐朝,天竺

    [摘要]:评价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王玄策灭天竺的意义?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朝的王玄策“一人灭一国”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又怎么看待?编者按: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然而,实际上,王玄策率领“联合国军”攻入印度次大陆时,所灭的国家不止一国。而在这场读来使人酣畅淋漓、...而。唐朝使节王玄

  • 走在时代的前列:超越时代的宋朝法治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宋朝,繁荣

    [摘要]:走在时代的前列:超越时代的宋朝法治精神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很多人说宋朝虽弱,但却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巅峰,你认同吗?宋朝(960年-1279年)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宋朝军事实力最弱,却是中国古代存活时间最久的封建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总结两宋

  • 明清太子的男女知识启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子,时期,明清

    [摘要]:明清太子的男女知识启蒙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清时期太子和其他皇子在封王或者成人后会搬出皇宫么?明清太子都是不出宫的明朝在一段时间内以钟粹宫作为太子宫,清朝就是毓庆宫了。明朝皇子在封王之后会先在京城内开府,待到成年之后会到自己的封地。古代的太子、世子、嫡子、庶子,都有什么含义?太子是皇位的

  • 朱浮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敌人,红楼梦,而为

    [摘要]:朱浮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亲者痛仇者快的快是什么意思】作业帮出处: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指某种举动只利于敌人,不利于自己。亲者痛仇者笑什么意思?意思指某种举动

  • 从玄武门之变看大唐宫廷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之变,唐朝,玄武门

    [摘要]:从玄武门之变看大唐宫廷政变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朝国祚有将近300年,哪四次宫廷政变与玄武门有关?300年国祚、强大显赫一时的大唐王朝历史上,与唐朝玄武门有关的四次宫廷政变分别是: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唐朝宰相张柬之发动的神龙政变,唐中宗太子。玄武门之变的深度解析?玄武门之变是李

  • 《推背图》是不是中国的预言奇书?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天罡,推背图,李淳风

    [摘要]:《推背图》是不是中国的预言奇书?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推背图》是根据《周易》推出来的吗,《周易》真的有这种作用?《推背图》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推算到了唐。民国四年的金圣叹注解《推背

  • 唐太宗之子李贞简介,李贞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儿子,皇后,长孙

    [摘要]:唐太宗之子李贞简介,李贞是怎么死的?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李世民妻子和儿子?李世民有14个儿子。皇后是长孙皇后,唐朝著名的贤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后之一,当代历史学家评论最知性的皇后。秦王妃期间,众臣属就莫不感激,在皇后位,治。唐朝李温是谁的儿子?燕德妃,根据其墓志记载,于武德四年选入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