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杜审言

杜审言——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杜审言

杜审言的资料

  本 名:杜审言

  字 号:字;必简

  所处时代:唐代

  民族族群:唐人

  出生地:湖北襄阳

  出生时间:公元645年

  去世时间:公元708年

  主要作品:《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主要成就: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职 业:诗人,官员

  地 位:文章四友之一

  孙 子:杜甫

杜审言的介绍

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的父亲杜依艺做巩县县令

全家迁往巩义。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擢进士,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见疾。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又尝语

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类此。累迁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司马周季童、司户郭若讷构其罪,系狱,将杀之。季童等酒酣,审言子并年十三,袖刃刺季重于座,左右杀并。季童将死,曰:“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审言免官,还东都。苏(廷页)伤并孝烈,志其墓,刘允济祭以文。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蹈舞谢,后令赋《欢喜诗》,叹重其文,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初,坐交通张易之,流峰州。入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卒。大学士李峤等奏请加赠,诏赠著作郎。

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融之亡,审言为服缌云。审言生子闲,闲生甫。(《新唐书·杜审言传》《唐才子传》)杜审言是西晋杜预的子孙。在咸亨元年与状元宋守节同榜登进士第,任隰城县尉。审言凭借自己才能过人,为人高傲,被众人忌恨。苏味道任天官侍郎时,有一次审言参加官员的预选试判,出来后他问旁人说:“苏味道必死。”听到此话的人大惊,忙问是何原因,审言回答说:“他见到我的判词,应当羞愧而死。”审言还曾说:“我的文章使屈原、宋玉的赋也成为部下,我的书法使王羲之也成为学生。”他的自负傲慢就像这样。

后来审言因事获罪,被降职为吉州司户参军。到武则天将他召回,准备重用他时,问他:“你高兴吗?”审言手舞足蹈,表示谢恩。武后命他作《欢喜诗》一首,诗写得令武后满意,受职为著作郎。后来他又任修文馆直学士,直到他病逝。当初审言病重时,宋之问、武平一曾去看望他,他对二人说:“我受尽了造化小儿的苦,还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我活着,老是让你们出不了头。如今我快死了,只是遗憾找不到接替我的人呀!”审言年轻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并称为“文章四友”。他身后留有文集十卷,今已不传,流传下来的只有四十多首诗。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擢进士第,为隰城尉。后转洛阳丞。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却在此时得罪同事郭若讷、长官周季重,两人合谋诬陷杜审言,定了死罪。杜审言十三岁的儿子杜并为父报仇,潜入刺杀了周季童,杜并也被侍卫武士当场杀死,事态震惊朝野,皆称杜并为孝子。燕许大手笔的许国公苏颋,还亲自为杜并作墓志铭。

武则天闻知此事,召审言入京师,又因欣赏其诗文,授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员外郎。后因勾结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到峰州[1]

。不久,召回任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约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卒,赠著作郎。杜审言的诗多为写景、唱和及应制之作,以浑厚见长,杜甫云:“吾祖诗冠古。”工于五律,对近体诗之形成与发展,颇有贡献。被后人评论为中国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他的五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被明朝的胡应麟赞许为初唐五律第一。他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长达四十韵,为初唐近体诗中第一长篇。

有关“杜审言”的历史故事

  • 唐朝杜审言简介-唐朝杜审言(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杜审言简介: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小编今天讲一位唐朝历史人物:唐朝杜审言,历史上评为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杜审言,唐朝历史杜审言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杜审言,国籍:唐朝,民族:汉族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官修文馆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谁知道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全诗的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谁知道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全诗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朝代:唐代作者:杜审言原文: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译文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

  • 《早春洛阳答杜审言》原文、译文及注释

    梓泽年光往复来,杜霸游人去不回。若非载笔登麟阁,定是吹箫伴凤台。路傍桃李花犹嫩,波上芙蕖叶未开。分明寄语长安道,莫教留滞洛阳才。

  • 《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原文、译文及注释

    斑鬓今为别,红颜昨共游。年年春不待,处处酒相留。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

  • 《送杜审言》原文、译文及注释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译文卧病在家,人事隔绝,悲叹此时你又遭贬谪去到万里之外。无法到河桥送你为你饯别,唯有那江边垂柳依依含情。丢官职只因你才过孙楚,汨罗江把船系凭吊屈平。可惜你犹如那龙泉宝剑,无人识遗弃在江西丰城。注释嗟(ji

  • 杜审言担任过哪些官职?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文章四友”指的是唐朝初期四位宫廷御用文人,分别是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其中杜审言的文学成就最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01杜审言也许不是人尽皆知,但他的孙子杜甫一定无人不晓。杜甫曾骄傲地在诗中说“吾祖诗冠古”,从中足以窥见他对祖父的敬佩和肯定。抛开作为杜甫祖

  • 杜审言的狂傲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他得仕途之路如何?

    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人,出身于京兆杜氏,他颇有才华却恃才傲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初唐狂人杜审言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初唐时期,有位狂人曾对外放言:“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了不得,他说他的文章,文采好到屈原、宋玉只配给他

  • 杜审言的性格有什么缺陷?他的仕途为什么不顺利?

    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人,出身于京兆杜氏,他颇有才华却恃才傲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审言的故事吧。他家世显赫,祖辈中当官的人可追溯到三千年以前,他家可以称得上是世宦之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或许你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是你一定听过他孙子的名字

  • 杜审言:他的性格不受人待见,但他的诗歌却受人喜爱

    王勃所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蕴含着四海之内皆朋友的豁达之情,王勃送别的友人便是杜审言。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审言的故事吧。提及杜审言,想到的自然是他的孙儿杜甫,诗圣诗史的美誉在唐朝诗词中熠熠生辉,自是掩盖了他本身的光华,他光芒虽小经久不息,却也令人难以忽视。他出身于世代书香世家,钟鸣鼎

  • 杜审言究竟有多狂?他的狂体现在哪些方面?

    你知道杜审言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说到姓杜的人,脑子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诗圣”杜甫——故事多,诗也多,生平事迹那更是耳熟能详。但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有一个戏超多的祖父——杜审言,为人堪称狂生之鼻祖!一、杜审言:狂生之鼻祖世人皆知,唐朝的肆意轻狂是其他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

  • 探索杜审言的生平,他的人生轨迹与苏轼的极其相似

    你真的了解杜审言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是个狂人,敢说出:“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当得王羲之北面”,这样“狂言狂语”。他狂妄到觉得自己的文章比王羲之还好,能让苏味道能羞愤欲死。也因此杜审言的狂妄让他得罪了很多人,遭受贬官等陷害,甚至他的儿子都为了替他报仇而死,

  • 杜审言:历史上最轻狂的人,最后为何被流放?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杜审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到姓杜的人,脑子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诗圣”杜甫——故事多,诗也多,生平事迹那更是耳熟能详。但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有一个戏超多的祖父——杜审言,为人堪称狂生之鼻祖!一、杜审言:狂生之鼻祖世人皆知,唐朝的肆意轻狂是其他任何一个时

  • 周季童:临川公主之子,他为何被杜审言之子所杀?

    周季童(?—699年6月14日),又名周季重,男, 官至吉州(今江西吉安)司马。唐太宗女临川公主与周道务之子。 因构陷杜审言,圣历二年七月十二日(699年6月14日),被审言子杜并刺死于家中。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周季童是临川公主的亲生独子(临川公主墓志云:“息季童”

  • 杜审言作品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赏析

    杜审言作品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赏析独有宦游,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审言的作品,这首诗是杜审言在外游玩的时候,看着春天的美景但是自己却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而难过所写。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图这首诗开头杜审言就直接发出一种自

  • 唐朝杜审言担任过哪些官职?杜审言留下了哪些诗作?

    “文章四友”指的是唐朝初期四位宫廷御用文人,分别是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其中杜审言的文学成就最高。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01杜审言也许不是人尽皆知,但他的孙子杜甫一定无人不晓。杜甫曾骄傲地在诗中说“吾祖诗冠古”,从中

  • 唐朝诗人杜审言生平 杜审言结局 杜审言子女 杜审言诗作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是一个有趣的人。这个老头,是诗人中的顽童,学者中的狂儒,官员中的另类。在一次人事招录工作结束后,他出来便大嚷,这回苏味道必死无疑!别人大惊,问是什么原因。他笑着说,我和苏味道一起撰写评语,他读了我写的东西,一定会羞愧而死。听听,活脱脱的一个狂人。言下之意,苏味道的文章与他杜审言相比

  • 诗人杜审言的简介

    诗人杜审言的简介杜审言是今天的河南巩义人,是杜甫的祖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然而杜审言简介中他为人非常高傲,常常看不起周围的人。杜审言图有一次,杜审言参加官员的预选试判。他得意地走出来,然后对周围人说:“苏味道一定被气死。”听到此话的人感到很奇

  • 杜审言:敢为“狂人”的资本是,他的确很会写诗

    每天学一点知识,让生活充满诗意01 | 一个狂人圣历元年,即公元698年。武周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时任洛阳县丞的杜审言因“不慎言”被贬吉州任司户参军,这在“风声鹤唳”的武则天时代,为官被贬本是司空见惯的事,连谈资都算不上。但是杜审言赴任时,以陈子昂、宋之问为首的文坛巨匠多达45人,纷纷为杜审言送行饯

  • 杜审言:文坛上的第一狂人,号称屈原和王羲之都只配给他当下属

    杜审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稍微学点文史之人,定是知道这杜审言的,且不说他是奠定唐诗格律之人,还同李峤、崔融和苏味道一起,被称为“文章四友”,红极一时,并且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孙子,名叫杜甫。其实在唐代,杜甫的诗作并未被人所赏识,那名声最大的是李白,可以说,杜审言在唐代的名气是高于杜甫的,只是到了宋代

  • 杜审言自傲无人能比,却有个孝顺儿子和一个受后世敬仰的孙子

    如果要推选一个狂士,我觉得此人可以入选,为什么呢?请看一看他到底有多少狂。 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五·轻薄一 》 屈原和宋玉是著名的辞赋家,宋玉是屈原的徒弟,这位仁兄觉得他写的文章,如果屈原和宋玉看到了,也只能当他的帮手。他写的字,如果书圣王羲之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