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V和忠粉,李白和杜甫的“不平等”交往

大V和忠粉,李白和杜甫的“不平等”交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779 更新时间:2023/12/11 6:14:57

[摘要]:大V和忠粉,李白杜甫的“不平等”交往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古人有什么奇葩的类似“追星”的事件?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蒨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浣溪沙-苏轼。说的是苏轼下乡巡视时,村姑少妇...古代崇拜诗人和现代追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从本质上讲的话,古人崇拜诗人和现代人追星相比,前者多为文化驱动,后者多为商业驱动。前者多为文化消费行为,后者多为商业消费行为。而相同的话则都是心灵的慰...痴迷

只要是略知唐诗的人,都知道“李杜”的名头,一个“诗仙”,一个“诗圣”,是唐诗江湖两位让人高山仰止不能超越的人物。

李白才思敏捷、落笔惊人、声名远播。而比李白小11岁的杜甫写诗就像挤牙膏一样,看着让人着急,殚精竭虑写出来的作品,还屡屡遭人白眼,价值被严重低估。杜甫的诗被追捧根本就是死后的事情,这一点就像画坛的梵高一样。

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李白和杜甫虽然在后世齐名,但同处一个时代,两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什么分庭抗礼、各自吸粉,进而惺惺相惜,而根本就是类似于大V和忠粉的关系,李白是大V,杜甫是李白的忠粉。

杜甫的作品中提及李白的多达四十余首,“或赠,或寄,或忆,或怀,或梦”,比较出名的诗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白也诗无敌”等等,蹭热点、榜大V、抱大腿意图明显,真挚的仰慕吹捧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写下了“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的千古名句,“春树暮云更是成了歌颂友情的成语。

再看看李白对杜甫的态度。

古人写诗讲究“酬答”,你给我写了首诗,我得回写一首,互相夸奖,共同进步。但相比杜甫写了这么多关于李白的作品,李白只写了三首关于杜甫的诗,太不讲究了。

这三首诗分别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和《戏赠杜甫》。

当时,44岁的李白离开长安,开始游历天下。行至洛阳,碰到了33岁还郁郁不得志的杜甫,杜甫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不可遏制,各种出游陪同,各种诗酒安排,亲密到“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地步。

短暂分别后,李杜又于第二年在山东重逢,共游齐鲁大地之后,在鲁郡东石门分手,李白南下,杜甫西归。

临别之际,李白写了一首送别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分别之后不久,李白在南下江东之前,在沙丘城逗留期间,又写了一首怀念杜甫的诗《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这两首诗主题比较单纯,送别就是送别,思念就是思念,没有什么赞美杜甫的语句,更谈不上推崇。

这样忠实的粉丝不在身边,不管是生活的舒适,还是心理的满足,各方面都有些不习惯,仅此而已。

李白写给杜甫的第三首诗是尚有争议的《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据说,这首诗写于公元746年李白与杜甫在兖州最后一次相遇时。有人把这首类似打油诗的作品,解读成李白嘲讽杜甫写诗速度慢,但其实没那么阴暗,不过就是一个天才诗人在劝慰一个在诗歌中挣扎的文学青年,不要太苦了自己,生活并不只是诗歌,还有健康和远方。

后世对这首《戏赠杜甫》颇多争议,认为是伪作,一来,此诗的文献来源不明,很突兀地出现在孟棨编纂的诗论著作《本事诗》中,而且孟棨也没有说明来源。二来,在史实方面,《戏赠杜甫》一诗与李杜交游经历不符。

如果这首诗是伪作的话,那么李白写给杜甫的作品就只剩下两首了。

后世齐名的李杜身处同一时代却有着天差地别的命运:一个是才华横溢,以匹夫而动九重,名满天下的旷世逸才,镶着金边的超级大V;一个却是初出茅庐,作品被严重低估,峥嵘未显,四处找人推荐的文学青年,看见偶像两眼冒星星的忠实粉丝。

名位这东西,有时候要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看才行。

关于“大V和忠粉,李白和杜甫的“不平等”交往”的问题

古人有什么奇葩的类似“追星”的事件?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蒨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浣溪沙-苏轼。说的是苏轼下乡巡视时,村姑少妇...

古代崇拜诗人和现代追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从本质上讲的话,古人崇拜诗人和现代人追星相比,前者多为文化驱动,后者多为商业驱动。前者多为文化消费行为,后者多为商业消费行为。而相同的话则都是心灵的慰...

痴迷于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唐太宗李世民,大唐的第二位皇帝,一生文治武功,即位后开贞观之治,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名气很大。说起李世民痴迷王羲之,他在自己撰写的《王羲之传论》中说...”。

标签: 多为有什么王羲之

更多文章

  • 明末清初王铎书法《千秋馆学古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书法,米芾,题匾

    [摘要]:明末清初王铎书法《千秋馆学古帖》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清两代楷书最厉害的是谁?为什么?明清两代楷书最厉害的是谁?为什么?这个最厉害的标准还真的有点为难,毕竟审美因人而异,每个名家能留名书法史都是有其个性特点。如此,只能看图来评价了。一...明。有人说墨迹虽好不太适合初学,你觉得有道理吗?

  • 揭秘菜市口刑场:多少生命葬送在屠刀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刽子手,菜市口,雍正

    [摘要]:揭秘菜市口刑场:多少生命葬送在屠刀之下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菜市口刑场,多少生命葬送在屠刀之下?菜市口刑场,多少生命葬送在屠刀之下?古代对犯人在法场行刑,为何用木塞堵嘴?之前我曾经分析过“咬舌自尽”的几种方法,在旁边有人的情况下,即使咬断舌头被窒息也不会死。既然用木塞堵嘴,不是为了防止咬舌

  • 西夏甄嬛-没藏黑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人,是个,皇帝

    [摘要]:西夏甄嬛-没藏黑云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你认为哪部影视作品演员平均颜值和演技是史上最高的?“大人聪明盖世属下对大人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为什么一定要反清,现在康熙做皇帝人人有书念人人有钱赚没什么不好啊!管他是谁做皇帝只要是个好皇帝。西夏杀人魔王李元昊杀掉大将野利遇乞后,又有些后悔,

  • 洪承畴书房对联被篡改 讥讽其降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安,崇祯,洪承畴

    [摘要]:洪承畴书房对联被篡改讥讽其降清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洪承畴被改的春联?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洪承畴降清到底算叛国投敌的汉奸还是顺应历史大势的明智之士?这个问题问的好!洪承畴是明清交替时期有重大争议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争议”与“重要”这两个关键词,在某种程度上

  • 翁同龢李鸿章,李鸿章与翁同龢的家仇变成国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努尔哈赤,明朝,辽东

    [摘要]:翁同龢李鸿章,李鸿章与翁同龢的家仇变成国恨?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明朝为什么会放任努尔哈赤发展,几十年不采取措施?明朝为什么会放任努尔哈赤发展,几十年不采取措施?说起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明朝彼时在辽东地区的最高军事负责人李成梁!正是李成梁对努尔哈赤兄弟...翁同龢李鸿章:晚清两

  • 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的生平简介,汉宣帝刘询为何腰斩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史记,汉家,汉武帝

    [摘要]: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的生平简介,汉宣帝刘询为何腰斩他?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忠心辅政的一代名臣霍光,死后为何会被灭族?你怎么看?霍光死后,没过几年霍家便被灭族,这还真不是霍光本人的问题。而是因为,霍光死后,霍家人实在是太能作了!作为历史上最有名的权臣,霍光从少年时代开始,便凭...长久。汉宣帝

  • 1142年1月27日 岳飞、岳云及张宪等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宋,岳飞,汤阴县

    [摘要]:1142年1月27日岳飞、岳云及张宪等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真实的岳云和张宪是怎么死的?有关岳云和张宪之死,正史和小说演义的差别不大,都是和岳飞一起死的: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云弃市...,终左武大夫、提举...所谓莫须。岳飞一

  • 陆贾简介:西汉陆贾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公孙,刘邦,南越

    [摘要]:陆贾简介:西汉陆贾有哪些功绩?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尉佗的功绩?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下诏赞誉尉佗的政绩,封其为南越王,并派大夫陆贾出使招抚。尉佗接受诏封,奉汉称臣。吕后当朝,对南越实行货物禁运,尉佗三次上书,无...题主问题:大禹是四川人吗?他与四川有什么关系?我是头条作者古史微,以

  • 苏东坡:人生赏心十六件乐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乐事,人生,苏轼

    [摘要]:苏东坡:人生赏心十六件乐事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苏轼赏心乐事十六件原文及解释?【苏轼】人生赏心十六件乐事全文及解析古人有人生四大乐事之说,不过说法不一,其中之一为: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苏东坡则认为,...你觉得什么是人生四大乐事?1、久旱逢甘雨,就字面意思来解释

  • 宰相系列:精通揣摩之道的无间道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演技,自己的

    [摘要]:宰相系列:精通揣摩之道的无间道宰相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曹操早就看出刘备非池中之物,为什么不早点杀了他?曹操早就看出刘备非池中之物,为什么不早点杀了他?说起来刘备这个人早期的命真像是坐着过山车看风景,历经大起大落,但凡要是心里素质差一点,说不定真就熬不...曹。《风筝》里的“鬼子六”真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