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的真正罪魁祸首是谁?其实是李渊

玄武门之变的真正罪魁祸首是谁?其实是李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235 更新时间:2023/12/7 18:50:16

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在长安皇宫北门——玄武门附近埋下伏兵,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这就是在大唐历史上,甚至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次流血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唐合法的皇太子被非法杀死,皇帝李渊被迫退位,凶手却坐上了皇位,并开辟了一代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的个人魅力,为君之道,历史贡献等等在中国古代皇帝中都是首屈一指的,这些都无可置疑。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通过流血政变登上皇位的方式,给此后历朝历代的皇位争夺斗争作了一个很坏的示范。

对于玄武门之变中行凶者李世民,后世各代文人学者皆持同情和理解的态度,认为李世民的反击是迫不得已,为求活命的自保而已。同样,也有同情太子李建成的,合法的太子之位被暴力剥夺,并被后世史书污蔑。大家各有各的观点。

不过,在老王看来,玄武门之变中,有一个人的地位被完全低估了,甚至几乎忽视了,尽管这个人可能也是这场政变的受害者,他就是唐高祖李渊。如果仔细深究这场政变的根源,李渊就是最大的凶手,如果不是李渊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斗争中,犹豫不决,处置失措,这场流血政变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立李建成为太子,却又为其树立最强大的政敌。

同样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子李建成性情松缓惰慢,喜欢饮酒,贪恋女色,爱打猎;高祖第四子、齐王李元吉,常有过错;二人均不受高祖宠爱。世民功勋名望日增,高祖常常有意让他取代建成为太子,建成心中不安,于是与元吉共同谋划,并答应元吉在自己即位以后,立他为皇太弟,所以元吉倒向大哥建成,组成太子党,一起排挤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一方也不甘示弱,随着李世民在外屡立战功,威望日高,李渊先后封他为司徒(三公之一)、尚书令(相当于宰相)、中书令(亦相当于宰相),乃至无可再封时,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天策上将之职授予他,位在诸王之上,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李渊和太子建成,且拥有众多支持者;秦王府内人才济济,与李世民的支持者们一起形成了秦王党,与太子党相抗衡。

立了太子李建成却又不喜欢,不是太子的李世民却有超高的地位和权力,并给了李世民不合适的许诺,太子怎能不紧张,矛盾怎么不会产生?从这里来说,作为皇帝的李渊在立了太子之后,没有巩固太子的地位,反而为太子制造强大的对手,消弱太子的地位,从而把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无限扩大化了。

第三,夺嫡之争越演越烈时,没有果断制止,导致矛盾最终爆发。

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一刻,李渊还在为求证李世民告发太子建成的淫乱后宫一事,但在人证到达前,政变发生了。而在此前,无论是李建成的刺杀或者政治攻击,还是李世民的背后反击,都要通过皇帝李渊来最终裁决,也就是说,在政变之前,李渊随时都拥有最终的决定权,他可以进一步巩固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也可以扶次子李世民上马。

不管是从家庭考虑,还是从朝廷大局考虑,李渊无论选择李建成还是李世民来作为接班人,都可以避免这种流血冲突,而且最终的结局都不会太差。但,李渊选择了旁观,任其两兄弟的斗争一步步发展。

最终导致了这场影响深远的流血政变的发生。

流血的宫廷政变也成为后来的大唐皇室争夺皇位的首选手段,且不止一次的在长安上演。

更多文章

  • 后稷:周族始祖,农耕始祖,五谷之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后稷,黄帝,历史解密

    后稷(周始祖),姬姓,名弃。父帝喾,母姜嫄(“帝喾有四妃,元妃姜嫄生后稷,同母弟曰台玺”)。《山海经》:帝俊生后稷,按照诗经记载为上帝之子。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被称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后稷为童时,好种树麻﹑菽,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教民耕

  • 揭秘:春秋时期的滑国是怎么被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滑国,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除了几个五霸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比较大点的诸侯国,比如郑国、宋国、鲁国等等,但是也有一些非常弱小的小国,这些小国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大国的手中。有这么一个小国,因为一个大国的军队没有完成任务,所以顺道灭掉了他来充当了战利品,这个倒霉的小国就是滑国。我们知道春秋时期的郑国和卫国这几个国家大部分时间都是

  • 郭嘉这27字,曹操为什么听不进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三国,曹操,郭嘉,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期,人才辈出,猛将如云。而当时的汉朝,已经到了衰微破败的时刻,很难再约束其它的势力崛起。正是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建立西蜀,曹操建立曹魏政权,孙权的东吴势力同样崛起,三国并立。其实,三国鼎立的局势正是三个国家的领导人的竞赛。在这场比赛中,曹魏的人才最多,占据了广博的北方土地;

  • 揭秘:袁术和袁绍为什么不联合起来成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术,三国,袁绍,历史解密

    袁家在汝南,四世三公,豪门世族。袁家兄弟袁绍袁术都是割据一方的大军阀,而且是最大的军阀。袁绍占据幽州、并州、青州、冀州,统一了大半个北方,号称拥兵百万,战将千员,谋士如云。袁术割据江淮,连江东孙坚都是他手下的小马仔。别的军阀跟他们任何一个相比,都是大象腿下的小蟑螂。如果哥俩联合,大半个中国就算统一了

  • 皇帝爱上一个大自己17岁的宫女,竟想废掉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见深,明朝,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皇帝从来都不会参与后宫的事情的,因为皇帝整天要忙于政事,根本就没有办法顾及到后宫的那些事情。不过,在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却整天在干涉后宫的事情,甚至还处心积虑的想方设法把自己的皇后给废掉,感觉这位皇后真的太惨了,大家知道这位皇后是谁吗?她就是明朝的吴皇后,也就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一任皇后。虽然

  • 孟母三迁的故事,证明了当时的一个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孟母三迁,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史上 “ 孟母三迁 ” 的故事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这个三迁,不是三次,而是 两迁三地 ,是搬了两次家,住过三个地方的意思。孟母三迁的故事,不但是指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 教育 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的故事,更证明了当代社会的一个

  • 老师问朱元璋皇子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四字回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尽管自己没有什么文化,但朱元璋却不愿因此而放松了对孩子们的教育。虽然行事打仗这些,他手下的那帮兄弟都是好手,但对于文化课,他们就完全算是外行了。当时虽然仍在行军打仗,但朱元璋对孩子的教育仍然特别上心。在他看来,如果不抓好这件事的话,打下的江山也没有人继承。作为他的大儿子朱标,更是被他钦点为当仁不让的

  • 古代虎符能调兵遣将,会有人伪造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古代信息没有这么发达,皇帝虽然是整个国家最有权势的人,但是全国上下认识他的也就那么几个重臣。皇帝想要下达命令,也不能直接打个电话,开个发布会,需要一道一道传达下去。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想要调动军队肯定是不能亲自到达现场的,因此虎符就显得非常重要。古代虎符就意味着兵权,将军虽然职位高,但他们也需要虎符才

  • 揭秘:刘备东征为何不带上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关羽被杀,荆州丢失,令刚刚步入巅峰的蜀汉帝国两线作战、统一全国的战略梦想化为泡影。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权衡及部署,刘备率部东征,揭开了夷陵之战的序幕。其结果大家都知道,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仓皇逃回白帝城,不久病逝。经此一役,蜀汉帝国元气大伤,纵然诸葛亮鞠躬尽瘁,也只能死而后已。回眸这段历史,有不少人

  • 古代穷书生进京赶考,没有盘缠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有着许许多多的成就,期间也产生了一些伟大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其实还有一项在封建社会产生的制度在现在也能看见其延伸的身影,这项制度就是科举制度。从科举制度建立以来,中国人就自然而然的把读书看作是普通人当官的唯一途径。虽然现在已经不存在科举制度,但是在这个社会老百姓想当官的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