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大破韩国,居然用的是楚国大将?

秦国大破韩国,居然用的是楚国大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979 更新时间:2023/12/5 3:26:44

公元前308年,秦军隆隆开动,目标韩国宜阳。

甘茂为主将,寿为副将,二个楚国人统领十二万秦国健儿,浩浩荡荡向东进发,经过函谷关,进入韩国境内。

甘茂当初在楚国军中效力,后来楚国公主芈八子在秦惠跟前受宠,被楚怀王派到秦国来任职,他是芈八子的拥护者。

向寿是芈八子的亲属,与芈八子的同母弟魏冉一样,跟随芈八子到秦国,得到重用。

此时秦武王刚即位,而芈八子的长子(后来的秦昭襄王)曾和秦武王争夺王位,被送到燕国做质子去了。秦武王不计前嫌,起用芈八子的人,令人刮目相看。

韩国宜阳军区,是以旧都宜阳为核心的区域,是韩国的西大门,驻军约十万。

甘茂进击的韩国宜阳军区,对韩国来说至关重要,韩国若是丢了宜阳,西部门户大开,洛阳盆地将不保。韩国人当然明白这个利害关系,早在几年前,蓝田之战结束后,韩襄王就派如日中天的将军暴鸢,抵达宜阳军区进行布防。

宜阳城是韩国旧都,堆金积玉,富可敌国。加上暴鸢这几年的苦心经营,城方八里的宜阳,包括附近的卫星城,有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可供消耗。

甘茂领兵十二万,到达宜阳城附近,他急于表现,决定放弃宜阳卫星城不攻,集中兵力攻克宜阳。只要宜阳城破,周边的卫星城将不攻自破。

秦军前部以盾牌兵、弩兵为主,配备云梯、楼车等攻城的必备工具。在投石车的掩护下,秦军开始第一波攻势。

十几万秦军一齐发喊助威,战马狂嘶,宜阳城外风云变色。

韩军在城头上利用投石车反击,由于城头上面积不大,在城墙的后面街道上,也密密麻麻地摆了许多投石车,大大增加了韩军的抵御力度。操纵投石车的军士,根据城头上的令旗,调节着投石车的射程,一时间石如冰雹急旋而下,甘茂等秦军将领觉得石头多的有点不可思议。

随后的几个月,甘茂挥师猛攻,宜阳城多处城墙被攻破,随即又被韩军收复,城里的韩军,绝对做好了城在人在的打算。

久攻不克,伤亡过大,不满的情绪在军中蔓延。甘茂一味求快,反而欲速则不达,给秦军造成非常被动的局面。

秦武王令自己的三员虎将,孟说、乌获、任鄙,统兵五万,由孟说为主帅,前往宜阳援助甘茂。

孟说,齐国人,天下第一勇士。曾经有两头野牛角斗,孟说将两个牛头按在地上,一头牛服输,另一头牛还在反抗。孟说一怒之下,将这头牛的牛角生生拔出,生猛野牛就这样拔角而亡。

乌获,是擅长养马的乌氏族人,不仅骑射好,且力大无穷,别人驾车用四匹马,他能一人驾驭八匹骏马。乌氏家族是秦国的大家族,在秦国西北部养马,骏马专供秦国军队,因此乌氏家族在秦国很有实力。

任鄙,楚国贵族,祖上的任不齐,是孔子的弟子。任鄙出身不错,力气大到能把牛按在地上。

宜阳城下,甘茂得了生力军,再度挥师猛攻。孟说等人毫不吝惜帐下的秦国将士,下令拼死力战。

不过谁也没料到,暴鸢指挥的宜阳守军,韧性如此之强,很多次秦军登上城头,被韩国守军抱着腰摔下城墙,同归于尽。

一日,宜阳城下,鼓声响起,十来万秦军却置若罔闻,都不肯前进,以此表达对这几个外来主将的不满。接着两次击鼓和三次击鼓,秦军将士就是纹丝不动,宜阳城就像一座坟墓,谁也不愿去送死。

甘茂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收兵之后,当夜把众将招来,许诺将自己与向寿的家产全部拿出来犒劳将士。

甘茂和向寿到秦国时间都不短了,又身居高位,家产不少。这种散尽家财的做法,特别激励秦军将士,老秦人也都是性情中人,决定抛开成见,第二日不顾生死为甘茂和向寿二人卖命。

这是日月无光的一天,是震动天下的一天。这一天,宜阳城破,宜阳之战终于在残酷的屠杀中结束。

战后清点伤亡,韩军前后总计阵亡五万五千,秦军的损失也不相上下,是一场惨胜。

秦军增援的三虎将之一,乌获竟然阵亡,可见战况之惨烈。

可惜韩军统帅暴鸢在侍卫的保护下逃离战场,一条大鱼没有网到。

宜阳之战却还没有结束,甘茂好不容易拿下宜阳,自然要利用机会建立功勋。甘茂功过相抵,急于扩大战果。此刻宜阳以北,韩国有一个战略要点武遂。

武遂在黄河以北,,秦国如果占据这里,魏国的河东郡与韩国三川郡之间将失去联系。

武遂如此重要的地方,能够对魏国河东造成致命打击,防御的一方又不是魏国人,绝对是秦国夺取武遂的好时机。

甘茂迅速组织一支秦军,北渡黄河,攻击黄河以北韩国的武遂。

武遂小城的规模远不如宜阳,守军数量也只有五千,根本抵挡不住秦军的虎狼攻势,很快就落入秦人手中。

至此,宜阳之战惨烈结束,韩军被斩首六万,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标签: 秦国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都说唐朝是世界上最鼎盛的时期 那你知道当时的经济实力如何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安史之乱,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中国唐朝的经济在世界上是最鼎盛的,差不多能占到世界经济的一半。唐朝时期开始经济主要集中在北方,但是后来经历的安史之乱,北方被破坏殆尽,所以经济从北方开始向南方转移,虽然安史之乱对当时的唐朝影响很大,但是并没有动摇到唐朝的经济根基,后来到了唐末的黄巢起义,严重影响了唐朝经济的发展,致使国力

  • 迦旃延的辩才怎么样?是佛陀弟子中最擅长辩论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迦旃延,佛教,历史解密

    迦旃延的辩才无碍,长于议论,没有人能和他相比,在僧团中以及社会上,鼎鼎大名,没有人不知道的。佛陀欢喜弟子们有办法,只要稍有可取,总是加以提拔赞扬。现在迦旃延是这么一位不平凡的圣弟子,佛陀看在眼中,听在耳里,自是欢喜异常。所以,有一次在阿盘提教化的时候,佛陀就曾以迦旃延代座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

  • 黄药师弟子中最不出名的冯默风,做了一件事却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冯默风,历史解密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能让人铭记的人,总是为国为民出过力气的。现实如此,金庸武侠小说中也是如此。乔峰之所以令人钦佩,是他雁门关的自刎,拯救了两国百姓;郭靖之所以令人敬仰,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守卫襄阳,最后壮烈牺牲;杨过之所以称之为大侠,是他击毙了蒙古大汗;袁崇焕之所以令人难忘,是他的大义,他的气节。

  • 神秘消失的三国四大名将?辉煌过后均不知所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经历过辉煌,“江湖”上留下过大名,但辉煌过去,转眼又不知所终了。一将成名万古枯,能成为一代名将而留名史册的无不身经百战,经历过九死一生。但也有这样一些名将:当然,不是说他们遁入山林或人间蒸发,而是史书对他们的事再也只字未提,令喜欢他们、关注他们的人扼腕兴叹。这样的名将,在三国时期就有好几位。第一位:

  • 秦孝公为何如此信任商鞅?甚至于晚年还想把君位都传给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秦孝公和商鞅剧照其实秦孝公与商鞅的君臣关系跟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比较相似,其二人基本就像一个整体,他们有着共同的政治抱负,而且彼此都很需要对方的成全,二人除了是上下级关系以外在性格上也比较投缘。秦孝公刚刚继位的时候,秦国正处于十分动乱的时期,国力已经大为削弱,又因为秦国处在偏僻的西北地区,不参加中原和

  • 明明知道商鞅是被冤枉的 为什么还要将他车裂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国,商鞅,历史解密

    在商鞅之前,秦国是一个任人欺辱的弱国,所以秦孝公才在流芳千古的《招贤令》中说:商鞅入秦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然而到商鞅之后,经过商鞅一系列努力,秦国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强国,逼得以前的老敌人、一直看不起秦国的魏国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很委屈的割地求和。历史上也有这样的公论:秦穆公以后,秦国一个非常重要

  • 关于记载西施的三种结局 哪一个才是你心中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施,越国,历史解密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王维这几句诗基本描述了四大美人之一西施的工作履历,基本上西施的前半生就在这四句话里面。作为浙江诸暨的一个美女,西施的美名早已天下闻名。而作为吴越战争失败一方的越国,越王勾践想尽一切办法,目的就是打败吴王夫差。为此,勾践什么手段都要使出来。终于谋臣范

  • 赵氏灭族的罪魁祸首不是屠岸贾,而是赵庄姬通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中期,以晋楚为轴心的霸权之争仍在继续。然而,此时各诸侯国内部政治格局悄然发生着变化,公室出现衰弱迹象,而卿大夫家族则日趋强大,公室与世族之间以及世族与世族之间的矛盾日益构成社会的主要矛盾。期间,“各世族大抵皆转其视听以内向”,[1](P66)致力于内部的争权与兼并,各国世族之兴替此起彼伏,权力之

  • 朱棣靖难之时,30万沐家军为什么不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沐英,明朝,历史解密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结束了在陕西的视察工作,不久后在南京城因病去世。朱标是朱元璋嫡长子,也是大明帝国最优秀的接班人,在众兄弟之中的威望无人能比。摆在64岁的老皇帝朱元璋面前的,是要重新选择接班人。最终,他跳过自己剩下的二十几个儿子,选择了朱标的嫡长子、年仅15岁的朱允炆。朱允炆

  • 章邯在废丘城内撑足了半年,为什么项羽没来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章邯,秦朝,历史解密

    当章邯的废丘也被刘邦的汉军围困住了,刘邦这时才分军去战陈仓咸阳之外围,周勃带军去把北边的漆县、汧(音千)县拿下来了,回过头又跟樊哙一起把原先拉在陈咸路上的郿县也夺了过来。关中这块属于章邯的这部分除了废丘都定下来了,这时灌婴正在打咸阳以东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栎阳,刘邦又派樊哙去帮灌婴,周勃则去打塞国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