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古代“君子六艺”指的是哪六艺?

揭秘:古代“君子六艺”指的是哪六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612 更新时间:2023/12/27 8:25:51

说起古代的文人才子,想必大家脑海中都会想起“琴棋书画”这个词。“琴棋书画”最早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古代传说中,伏羲发明了琴瑟,舜发明了围棋,书画的起源更早,最初人类记事就是通过壁画或者甲骨文。

“琴棋书画”也被称为“雅人四好”,这四种技能起源虽早,但并不是古代儒家文人的最初标准。古代儒家文人的最初标准是“君子六艺”。“君子六艺”起源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朝,是周朝要求文人必须掌握的六项技能。后来孔子继承并发扬了“君子六艺”。那么古代“君子六艺”指的是哪六艺呢?琴棋书画只有一项位列其中。

君子六艺

古代形容文人才华横溢,通常会用“通五经贯六艺”这个词。其中“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孔子评价“五经”说:“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孔子又评价“六艺”说:“六艺于治一也。”那么这“六艺”究竟指的是哪六艺呢?

根据《周礼》记载,君子“六艺”指的是:“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下面咱们就详细介绍一下“六艺”,看一看古代文人上学都要学些什么。

1、礼。“君子六艺”中的礼指五礼,分别是: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礼”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概念,周朝讲究“以礼安邦”,儒家更是非常重视“礼制”。在古代,“礼”由简入繁,曾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制度。孔子云:“不知礼,无以立也。”

“礼”从何而来?礼起源于日常生活,最后也约束了日常生活。在民间有很多习俗,其中一些为大家所认可的习俗可以上升为礼节和共识。如果这种礼节和共识得到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许,久而久之就会变成行为准则。此时的“礼”就会上升为制度规程,成为礼制。

2、乐。“君子六艺”中的乐非常好理解,也非常具体,它指的是六套歌舞,分别是:《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在古代有重要的祭祀活动时,人们都会用这六套歌舞来表达自己的虔诚之心。身为古代的君子,对这六套歌舞是要掌握牢靠的。但非常可惜的是,六乐传到汉代时只剩下了“两乐”,分别是《大韶》和《大武》,其余四乐失传。

3、射。“君子六艺”中的射就是射箭,对你没有看错,古代的文人也要练武,还要做到弓马娴熟。“君子六艺”中详细定义了“射”,分别是: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这是五种不同的射箭方式,其中“白矢”指的是箭射穿标靶而且箭头发白,代表着弓箭的力道够足。“井仪”指的是接连四箭命中靶心。但后代儒家士人并未完全继承孔子所推崇的“君子六艺”,他们放弃了练武。

4、御。“君子六艺”中的御指的是驾驶马车、战车的技能,并不是指骑马。古代马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战车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古代四匹战马共拉一车,称为“一乘”,“千乘之国”代表其拥有很多战车。君子六艺中的“御”更加倾向于礼仪,而不是战斗。例如“御”有“鸣和鸾”“逐禽左”的说法,意思是君子在驾车时还要注意车轮发出的声响,行猎时追逐猎物要从左边射箭。

5、书。“君子六艺”中,只有“书”这项技能跟“琴棋书画”有交集,那就是书法。俗话说“字如其人”,写得一手好字是古代文人的必备条件。咱们且不说羲之这样的书法大家,就连清代后期的进士,其书法也堪称“印刷体”。

6、数。君子六艺中,“数”指的是计算、算术,以《九章算术》为准。虽然看似“君子六艺”已经远离我们,但其实不然。目前“君子六艺”已经演化为更加实际的学科,在学校中推广。例如“数”可以诠释为自然科学和理性思维,包括逻辑判断、分析力、推断力、想象力、运筹学。在目前的学校体系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工科都可以看做“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君子六艺,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古代的文人对于“六艺”的学习终其一生,对于“六艺”的运用也是终其一生。这个道理放在今天,仍然不会过时。

标签: 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金国实力弱小,他是怎么反推辽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金国,辽国,宋朝,历史解密

    历史到了十二世纪的时候,曾占据中原以北广袤疆域的辽帝国,走到了属于自己的末路。因为,在十二世纪最初的几年时间里,生女真部落的首领完颜阿骨打,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灭辽之战。历史上的金灭辽之战起于公元1114年,结束于公元1125年。也就是说这个曾经盘踞在东北亚地区的庞大帝国,面对生女真部落联盟的攻势,仅仅

  • 打败仗为什么叫“败北”?而不是其它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败北,历史解密

    “败北”在古代常常被人们作为打败仗的代称,在现代汉语中,还被用来泛指在各种竞争、竞赛(如体育比赛、竞标、竞选等)中失败。那么,“败北”一词究竟何义?是战败后往北逃跑吗?为什么不能称为“败东”“败西”“败南”呢?古代称战败为“败北”,是因为“北”是“背”的古文。“北”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为“背”或“相背

  • 李夫人为什么会进宫入妃 进宫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李延年,历史解密

    李延年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擅长编曲和作曲,代表作品之一《佳人曲》就是李延年的作品。歌词内容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不仅有作词编曲上的才艺,他还有一副好歌喉,虽然是男性,但是李延年的歌声婉转动听。汉初年间,深受汉武帝的喜爱。

  • 张润娥悲剧的一生,成全了丈夫的锦绣前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润娥,民国,历史解密

    中国著名外交家顾维钧一生结过四次婚,第一次婚姻是包办婚姻,他与妻子离婚后,妻子就出家当尼姑了。说起来,这位妻子真是不幸,她父亲为她指定了有大贵之相的顾维钧当丈夫,并资助顾维钧留学,可是她却被顾维钧抛弃,白白当了人家的楼梯。顾维钧的父亲顾晴川曾经是上海道尹袁观澜的师爷。当时袁观澜幕府还有个师爷名叫张衡

  • 后唐和南唐,跟历史上的唐朝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后唐建立者李存勖虽然信李,但他不是李唐宗室。甚至于连汉人都不是,他是沙陀人。这个沙陀族乃是突厥人的分支,所以又被称为沙陀突厥。沙陀部本属吐蕃,安史之乱后,唐朝对各地掌控力减低,外族多有侵扰,归附的少数民族多有叛乱。唐宪宗时吐蕃与回纥争夺甘州、凉州,调沙陀部北上参战。朱邪执宜认为沙陀部世为唐臣,不愿反

  •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到底有多恐怖 首都几乎死去四分之一人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末,鼠疫,历史解密

    提到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朱由检,人们往往会评价他道:“有道无福”,他虽然继位后勤勉图治,但在位十八年,旱九年、涝九年,严重的天灾使得朝廷束手无策。百姓忍无可忍,终于在李自成的带领下起兵反明,崇祯帝落得个吊死煤山的结局。在各种各样的天灾中,崇祯帝继位之初的鼠疫可谓骇人。那么,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

  • 宋朝开国功臣赵普,在宋太祖太宗之间游刃有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普,宋朝,宋朝,历史解密

    喜欢读宋史的人,对于宋初的刀光血影一定很熟悉,而这其中有一个开国功臣非常引人注目,不但被宋太祖重视,就连宋太宗也非常重视他,更更重要的是,他作为开国功臣,得以善终,这才是众多开国功臣羡慕嫉妒恨的地方,很多朋友可能已经猜出来是谁,这个人就是赵普。如果真的按照感情论,赵普也算是太祖和太宗感情上的兄弟,因

  • 大明朝灭亡后,他为何能是唯一堂而皇之地保留汉民族衣冠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朱之瑜是“明末中国五大学者”之一,在当世与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齐名。明亡后,“五大学者”为了“全节之志”,或隐居,或出家,或被迫剃发,而朱之瑜却是唯一堂而皇之地保留汉民族衣冠的人。朱之瑜为什么能够做到“留发也留头”?因为他走上了流亡之路,他选择的流亡国家就是日本。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自

  • 张山雷:名寿颐,江苏嘉定人,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山雷,清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张山雷,名寿颐,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生卒于1872年-1934年间,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因母病开始学医,先后随当地老中医俞德琈、侯春林及吴门黄醴泉诸先生学习内科,后又随朱阆仙学习外科。曾自出家资,筹设中医学校于黄墙村家塾。后又应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聘请,担任教务主任,为中医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

  • 李广人称飞将军,与匈奴打仗总是运气不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广,汉朝,历史解密

    汉代时期的李广被匈奴称为“飞将军”,一生与匈奴作战无数,然而谁也想不到,正是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神将,却最终留下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遗憾。李广究竟为何会“难封”?今天小编就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