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末三国乱世,为何会很少发生外族入侵的现象?

汉末三国乱世,为何会很少发生外族入侵的现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2 更新时间:2023/12/20 22:09:07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精彩,同时也是最惨烈的一个乱世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因为三国时期的历史,实在是太过精彩,所以绝大多数人在读三国历史的时候,注意的都是三国之间的混战。相对来说,外族入侵这种事情的戏份,就要差很多了。

但实际上,三国时代并非没有外族入侵,只不过是因为三国的牛人太多,基本上都被打回去了而已。

混乱的三国时代,之所以没有被外敌趁虚而入,主要其实应该感谢以下几个人,他们分别是:曹操、诸葛亮、孙权、马腾、曹彰以及王雄。

三国时代,不是没有外敌入侵,只不过这些入侵,最后被以上这几个人给粉碎了而已。

首先是曹操。曹操第一次需要面对外族,已经是官渡之战以后的事情了。官渡之战结束之后,曹操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当时北方四州,还在袁家的控制范围之内。实际上,官渡之战结束以后,袁绍集团的整体实力,其实依然在曹操集团之上。

但问题是,就在官渡之战结束后不久,袁绍就病死了。袁绍死后,整个袁氏集团分裂了。他的几个儿子和女婿,各自拥兵独立,彼此之间还相互征战,这就给了曹操趁虚而入的机会。但即便如此,接下来曹操也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彻底拿下北方四州。

而在曹操攻略北方四州的后期,袁氏集团这边,为了抵御曹操的进攻,便曾经一度和南匈奴联手。匈奴在汉朝的时候,曾经一度是汉朝的心腹大患。但是经过汉朝数百年的持续打压之后,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匈奴早已经彻底分裂。其中南匈奴被汉朝内迁,北匈奴则是向西迁移到了欧洲那边。

而这次和袁家联手的,就是南匈奴。当时南匈奴这边,在位的是呼厨泉单于。呼厨泉单于见到汉朝内乱,本来也是雄心壮志,想要带领匈奴再度崛起,所以才会和袁家联手,趁机作乱。也就是在南匈奴这次作乱的过程当中,那位蔡文姬被俘虏,抓去了北方,所以后来才会有文姬归汉的事情。

南匈奴的这次出手,可以说是稳准狠,恰好在汉朝最分裂的时候发力。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面对的是曹操。所以,就在南匈奴开始作乱之后不久,曹操便直接派兵前去反击。当时曹操甚至都没派主力,只是派了一个文官钟繇,领兵前去。

结果,匈奴连钟繇都没打过,直接就被推平了。后来等到曹操称王之后,这位呼厨泉单于,为了避免匈奴被再次进攻,所以就来朝贺,结果还被曹操给软禁起来了。在这之后,曹操直接把南匈奴一分为五,分成了五个部落,分别派人管辖。

这样一来,昔日强盛一时的南匈奴,自然也就再难进犯中原了。

除了南匈奴之外,曹操还解决了一个叫乌丸的外敌。乌丸原本属于东胡族,在秦朝之前,东胡也是北方一个大族,但是到了秦汉的时候,东胡被匈奴给打压下去了,成了匈奴的附属族群。等到匈奴被汉朝打下去之后,东胡才再度崛起。

而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东胡内部,有两个分支很强大。一个是鲜卑,另一个就是乌丸。

所以,当时袁绍集团被击败之后,乌丸也趁虚而入。但是结果,曹操打赢了袁绍之后,趁势直接进攻乌丸。结果在白狼山一战当中,乌丸被曹操打得全军覆没,就连乌丸的单于,都被曹操麾下的大将张辽给干掉了。

所以,此战之后,乌丸彻底没落,后来更是直接被曹魏政权同化,再也无法威胁内地的安全了。

等到曹操统一了北方,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之后,这时候曹魏北方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敌人。这个敌人,就是鲜卑。

之前北方草原上的几个强大势力,匈奴被汉朝打趴下了,匈奴分化出来的南匈奴,刚想崛起,也被曹操给揍下去了。匈奴趴下之后,北方草原上就出现了势力真空。而东胡这边,乌丸刚想崛起,就被曹操给打下去了。如此一来,剩下的鲜卑,等于在北方就毫无顾忌,完全可以肆意发展了。

所以,等到曹操统一北方之后,鲜卑就成了曹魏在北方新的大敌。曹操打赤壁之战的时候,鲜卑忙着在北方扩张,收拢草原上的那些部落。等到曹操打汉中之战的时候,这时候鲜卑已经相当强大了,随时都能威胁曹魏政权的北方。

最关键的是,当时鲜卑这边,出了一个叫轲比能的强人。在轲比能的带领下,鲜卑诸部被先后他统一。等到曹操在汉中和刘备对峙的时候,轲比能更是直接带了几万精锐,在曹魏边境虎视眈眈。结果就在轲比能刚刚想进攻的时候,却被曹操的儿子曹彰挡住了。因为当时曹彰实在太猛,所以轲比能直接被吓了回去。

而接下来,从曹操去世,一直到曹丕、曹叡在位,轲比能一直在找机会,率兵袭击曹魏北方。只不过当时曹魏这边,猛人实在太多,防守得一直比较严密,所以轲比能一直都没找到机会。后来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还曾经派人联系过轲比能,希望能和轲比能联手。但即便如此,在曹魏这边的严防死守之下,轲比能最后依然是铩羽而归。

就这样,等到诸葛亮去世之后,曹魏政权在南方没有了牵制,终于可以彻底腾出手来,解决一下鲜卑问题了。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一个重量级人物王雄,就出场了。

在那几个解决外族问题的人当中,王雄无疑是名气最小的一个,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他。王雄最有名的身份,就是他后来有个孙子,叫王戎,这个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

不过,在面对外敌这件事上,恰恰是这个不出名的王雄,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诸葛亮去世之后,王雄当时正担任幽州刺史。当时鲜卑内部,已经被轲比能统一,随时有可能南下,侵犯曹魏的腹地。偏偏在这个时候,曹魏的皇帝曹叡,因为熬死了诸葛亮,觉得自己做皇帝做得还可以了,所以就开始贪图享乐。

皇帝贪图享乐,北方的鲜卑却虎视眈眈,这对曹魏政权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所以这个时候,身为幽州刺史的王雄,就打算自己动手了。

但问题是,当时王雄只是一个地方刺史,手里又没有兵权,根本没办法调动太多军队。在没法调动军队的情况下,王雄又能做什么呢?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王雄选择了一条很另类的路,他选择派出一个叫韩龙的刺客,直接把轲比能给刺杀了。

对于韩龙这个人,史书上基本没有多少记载。除了刺杀轲比能这件事这位,韩龙在史书上就是一片空白。

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这次刺杀,无疑彻底改变了历史,甚至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后面东晋十六国以及南北朝的历史走向。

因为当时的鲜卑,刚刚被整合不久,内部还存在了很多矛盾。所以轲比能被刺杀之后,鲜卑就彻底分裂了。此后的几十年里,一直到西晋灭亡,鲜卑内部都没能再出现像轲比能这样的强人,把鲜卑彻底统一起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西晋灭亡的时候,鲜卑不是以一个整体南线,而是分成了好多个部落,各自为政,比如拓跋、慕容、段、吐谷浑这些部落,后来就各自建立了各自的政权。尤其是拓跋,后来还建立了北魏,直接统一了整个北方。

这还只是鲜卑内部各自为政,各自建立政权的结果。如果在西晋末年,鲜卑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南下,那说不定就没有什么东晋了,整个晋朝都被鲜卑给灭了。

从这一点来说,王雄主持的这次刺杀,无疑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

除此之外,诸葛亮、孙权、马腾这三位,在对抗外敌方面,也非常强势。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曾经多次率兵南征,《三国演义》当中的七擒孟获,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当然,正史上对于到底有没有七擒孟获这件事,一直存疑,不过诸葛亮南征确实是有的。

而东吴这边,当年孙策刚刚打下江东六郡,便被刺客刺杀而死。孙策死后,孙权少年即位,当时东吴内部矛盾重重,差点就直接分裂了。多亏了孙权还算有点手段,总算是没有让东吴集团分裂。而在孙策去世之后,南方的山越又趁机作乱。结果孙权掌权之后,直接把山越当成了经验包,没事就去刷一刷。所以最后,山越直接被东吴这边给融合了,再也没有任何威胁。

至于常年镇守在西凉的马腾,虽然在内战方面差点意思,但是在对付镇守边疆这件事上,确实做得可圈可点。东汉末年,董卓率领西凉军前往长安之后,汉朝在凉州地区的力量,逐渐变得空虚起来。而凉州这边,偏偏又生活了大量的羌族。

当年在东汉鼎盛时期,凉州地区的羌人,就一直都是一个让东汉政府很头疼的问题。后来东汉政府采取了各种办法,才让羌族彻底分裂,没有对东汉形成太大的威胁。而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董卓虽然带走了大量的凉州精锐,导致凉州地区的汉朝军事力量相对薄弱。但是接下来,以马腾韩遂等人为首的凉州军阀,却趁势而起,占领了凉州地区。

马腾等人占领凉州这段时间,直接震慑了凉州的羌人。一直到马腾败亡,凉州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羌人叛乱。而且,曹操打袁绍的时候,南匈奴趁机作乱,马腾还派兵前去牵制南匈奴,所以后来钟繇才能轻易把南匈奴打趴下。

不管当时马腾到底是基于怎样的利益考虑,至少在对付外敌这件事上,他做得还是很给力的。

总之,在混乱的三国时代,其实并非没有外敌入侵。只不过,三国时代猛人实在太多,单拎出任何一个来,都是有可能在其他时代统一天下的猛人。有这么多的猛人在,外族就算入侵,最后自然也只能被打回去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晋献公和骊姬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哪些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晋献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君主,他曾经有过一个美丽聪明的妻子,名叫骊姬。然而,骊姬却因为自己的野心和贪婪,最终导致了晋献公的悲惨命运。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听这个故事。骊姬的美貌和聪明才智骊姬是一个非常美丽聪明的女子,她年轻时便被选入宫中,成为了晋献公的妃子。由于她的美貌和聪明才智,很快就得到了晋献公的

  • 明朝为什么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时期,虽然国家政治制度仍然是封建的,但在经济领域,已经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一、商业繁荣与城市化进程明朝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市场经济逐渐成为主导力量。这使得手工业者和小商贩得以通过市场交换商品和服务,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此

  • 什么是书同文?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首段: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字的差异,文化交流往往面临着诸多障碍。为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许多国家开始推行“书同文”的政策。本文将详细解读“书同文”的意义、实施方式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政策。正文:一、意义“书同文”是指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是什么?产生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而且对后世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秦朝时期,中央政府掌握了最高的权力,各地的官员和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指示和决策。这种政治体制的形成,为后来的

  • 历史上的孝庄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孝庄爱慕多尔衮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孝庄和多尔衮是清朝历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然而,在历史上,他们之间的关系却一直备受争议,尤其是关于孝庄是否真的爱慕多尔衮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孝庄的背景。她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位重要官员和皇后,也是康熙帝最宠爱的妻子之一。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政治智慧,曾经多

  • 诸葛亮口口声声忠于汉室,为什么不去帮刘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大乱大变大成就的特殊阶段。之前儒家忠君爱国那一套不流行了,流行的是良禽择木而栖,实用主义至上,这也正是诸葛亮的人生观。诸葛亮表面上说自己忠于汉室,但是汉室的真正主人怎么可能是刘备?东汉末代皇帝刘协还没死呢,他才是名义上的汉室主人,诸葛亮“躬耕于草庐之中”,而把天下大

  • 乌兰布通之战清军为何惨败?此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乌兰布通之战是中国清朝与蒙古部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739年。当时,清朝的乾隆皇帝派遣大军前往内蒙古地区进行镇压,试图削弱蒙古部落的实力。然而,这场战争最终以清军惨败告终,给清朝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乌兰布通之战的背景和起因。在清朝时期,内蒙古地区的蒙古部落一直保持着独立的状态

  • 李靖与李世民之间有什么典故?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李靖和李世民都是唐朝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之间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李靖和李世民之间的典故。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李靖和李世民的背景和经历。据史书记载,李靖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将领,他曾经在唐太宗的征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镇国大将军”。而李世民则是唐太宗的儿子,他在

  • 在宋朝时期,男子是如何打扮自己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繁荣的时代。这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们现在的衣服多姿多彩,颜色艳丽。殊不知古代的服饰比现在还漂亮。以宋朝男人为例,古代男人的穿着打扮忒漂亮。01服装《清平乐》中,我们看到宋朝的官服,真是好看。有紫色、红色、绿色和青色四种颜色。大臣们内穿白色

  • 什么是埋儿奉母?故事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标题:埋儿奉母: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埋儿奉母是一个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传说,讲述了一位孝顺的儿子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个故事不仅感人至深,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庭观念。一、故事背景据传,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时期,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李明的孝子。他的父亲早逝,母亲年迈体弱,需要儿子的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