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为何擅自发兵袭齐?他不怕汉使郦食其因此而死吗?

韩信为何擅自发兵袭齐?他不怕汉使郦食其因此而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16 更新时间:2024/1/2 17:44:49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汉四年,面对迟迟未能结束的楚汉相争,郦食其自告奋勇,愿出使齐国,使齐国在他的游说之下做汉的“臣妾”,也就是臣国或者说附属国。

郦食其说到做到,到齐国不久,郦食其就凭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齐国向汉称臣,为了表达称臣的诚意,齐国撤下了齐国北方边境的兵卒,那里的兵卒,原本是防备汉相国韩信进兵的。齐国君臣、郦食其都很开心,大家一起开心地纵酒,想象着干翻项羽的美好未来。

正在齐国君臣和郦食其纵酒的时候,韩信擅自发兵,偷袭了齐国,打了齐国一个措手不及,兵败如山倒,齐国君臣在愤恨中,将郦食其烹杀。

韩信为何要擅自发兵袭齐,韩信就不怕汉使郦食其会因此而死吗?韩信就不怕汉王刘邦会因此而背上言而无信的骂名吗?韩信就不怕刘邦因郦食其的死和刘邦背负的骂名而迁怒于韩信,最终收拾他韩信吗?

答案是,韩信根本就不害怕这些事情,在韩信眼里,除了胜利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可以忽略的。

韩信之所以会发兵袭齐,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谋士蒯通的提醒。得知汉使郦食其已经成功说服齐国做汉的附属国,韩信原本打算班师回荥阳,和刘邦一同对抗项羽的。正在韩信打算撤兵的时候,蒯通提醒了韩信。

蒯通跟韩信说,你韩信在项王给兵、给将、给粮的情况下,还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平定赵地五十余座城池,他郦食其仅仅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花了几天的功夫,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齐地七十余座城池,两相对比,你韩信的功劳,还算功劳吗?

韩信一拍大腿,蒯通说得对啊,绝不能让郦食其抢了头功,于是,韩信擅自发兵袭齐,韩信发兵时,齐国上下毫无准备,韩信就像进入无人之境一样,很快就干翻了齐国,齐国无力抵抗韩信,只好拿郦食其出气,跟郦食其说,如果你能让韩信退出齐国,齐国就留你一命,如果你不能让韩信退出齐国,齐国就烹杀了你郦食其。

郦食其是何等聪明人啊?

面对韩信的擅自发兵,郦食其清楚地知道,木已成舟,就算是他出面,韩信也不会听他的,就算韩信听他的,退出了齐国,齐国也不会再相信汉,也不会再做汉的附属国了,他郦食其的功劳,也就没了。

正因为考虑到种种的现实,郦食其知道自己已经回天乏力,所以甘愿一死,郦食其没有去劝韩信,反而骂齐国君臣不是做大事的人,自称老子,说他郦食其绝不会为齐国君臣去求韩信的,郦食其把齐国对他的威胁直接说成了齐国的恐惧和无计可施,让齐国君臣下不来台,既然齐国君臣已经被架上去了,就只好兑现当初的诺言,烹杀了郦食其。

烹杀郦食其也是于事无补,韩信照样打齐国,齐国照样打不过韩信,于是,齐国君臣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找项羽借兵去了,项羽派了二十万楚军来救,却被韩信所率领的汉军一举歼灭,齐国从此到了韩信的手里,楚国也元气大伤。

拿下齐国之后,韩信朝刘邦要“假齐王”,史书上并没有说韩信要“假齐王”的心理动机,只提到了韩信要“假齐王”的理由,韩信给出的理由是齐国反复多变,如果不立个假齐王来震慑齐国百姓,齐国未必会为汉所有,韩信给出的理由,其实可以从另一方向上去解读,即韩信其实是在跟刘邦解释,他为什么要擅自发兵袭齐,因为在他看来,齐国并不可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时是偷袭齐国的大好时机,所以他来不及上奏,就果断出击了,为了汉的利益,他韩信只好牺牲郦食其。

参考资料:《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吕蒙攻下荆州后,他是如何稳定荆州百姓的民心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吕蒙攻下荆州后,他是如何稳定荆州百姓的民心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吕蒙想出一计,说要过荆州治丧,所带人马不多,关羽必不怀疑。吴国应允,吕蒙便命几百军士全部穿白衣服,上了船向荆州进发。关羽听到吕蒙来荆州,看见吕蒙所带兵马不多,而且认为自己武艺超群,这些将士有如草芥,于是很放心

  • 孝庄太后为什么不喜欢福全呢?却喜欢玄烨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初期有很多迷案,包括顺治驾崩之谜,康熙继位之谜,作为历史上执政时间最久的帝王,康熙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所以关于他的继位的讨论也是不绝于耳。根据正史记载,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就因病重卧床,临终时候认定当时年仅8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也就是康熙皇帝。有意思的是,当时的顺治膝下共有8个儿子,

  • 吕雉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后,为什么叫刘盈去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去世后,刘盈即皇帝位,是为汉惠帝,吕雉也由皇后晋升为太后。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邦尸骨未寒,把刘邦生前最宠的妃子戚夫人做成了“人彘”。“人彘”是吕太后独立发明创造的一种肉刑,只在戚夫人身上用过一回,刑罚的具体执行措施十分残忍,手脚都被断

  • 张良出身高贵又智慧超群,为什么甘愿辅佐布衣出身的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张良,秦末汉初时著名的谋士,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在刘邦的诸多重臣中,出身最高贵的可能就是张良了。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良的祖父、父亲二人先后给韩国的五任君王当过相国,此所谓“五世相韩”,故而,韩国被秦国灭掉的时候,张良异常悲愤,连

  • 清朝名臣姚启圣才华横溢,为什么却得不到康熙的喜爱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名臣姚启圣才华横溢,为官期间执法严明,做出了不少成绩。那么康熙为什么会不喜欢这样有能力的臣子呢?是因为他汉人的身份才讨厌他的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解密下。姚启圣从小为人就刚正不阿,骨子里有一股倔强。他非常鄙视官场上的不良作风,也不爱金银珠宝,所以学不会官场上趋炎附势的那一套。再加上一

  • 历史上宋朝会出现冗官现象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定都东京开封府,建立宋朝。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冗官现象是各个封建王朝中最为严重的,清朝史学家赵翼在他所著的《廿二史札记》中写到“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

  • 曹操一生杀伐果断,那么他有哪些错杀的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一生杀伐果断,那么他有哪些错杀的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放错的第一个人是他的老对手刘备。本来曹操杀了吕布之后,刘关张三人也和他一起回到了许都。在自己的地盘上曹操有很多机会可以对付刘备,手下的谋士虽然意见不一比如程昱和荀彧就是主张杀了以绝后患,郭嘉虽然不赞成杀刘备,但也

  • 龙阳君是个怎样的人?他和魏王的真实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龙阳君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魏王的男宠,龙阳君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你们知道吗?一说到龙阳君,很多人都会想起一个成语“龙阳之好”,这是一个专门用来形容同性之间感情的词语,而这个词的主人公就是战国时期的龙阳君和魏安釐王。据说龙阳君就是魏安釐王的一个男宠,自然也是有一些“以色侍人”这样的词语安排在龙阳君的

  • 康熙的第五个女儿和硕端静公主身份尊贵,为何会被驸马虐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的第五个女儿和硕端静公主身份尊贵,为何会被驸马虐死?康熙又是怎么报复回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联姻的开始绝望的源头‍在公元1692年,刚满18岁的和硕端静公主远嫁蒙古,与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乌梁罕氏噶尔臧成亲。康熙帝本觉

  • 什么是子午谷奇谋?应该怎么去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建兴六年,诸葛亮首次出兵北伐时,蜀汉名将魏延提出了由子午谷进军攻克长安的军事计划。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那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到底有多少可行性,为何诸葛亮就是不采用呢一,奇谋版本众所周知由于《三国演义》的流行,所以三国故事在民间的知名度很高,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导致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