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为什么失败?在与他没有正确认识刘项关系

项羽为什么失败?在与他没有正确认识刘项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732 更新时间:2023/12/14 16:59:29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项关系,是秦末诸侯间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如何看待并处理刘项关系,不仅关系刘项两方的未来,也关系其他诸侯的未来。对于刘项关系,项羽由经历了长时间的迷茫后,将其由最初的合作定位为最后的对抗,而刘邦自始至终都持比较开放的态度。

鸿门宴前后,项羽一直都很迷茫,而一场短短的鸿门宴,则将其迷茫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会稽起兵、定陶之败、安阳兵变、巨鹿之战、鸿门宴会、三齐一统、彭城之战、鸿沟议和、垓下之战连缀起来,串出了项羽跌宕起伏的事业线,也是项羽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节点。

项羽初起时,年仅二十四岁,追随将他养育成人的叔父项梁,在项梁的庇佑下,项羽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还在成长的过程中被项梁配备了一个好搭档:刘邦。

沛县举事之后,刘邦一直顺风顺水,地盘逐渐扩大,其出生地丰邑被刘邦按大本营打造,并留悍将雍齿守城,而刘邦则亲自率兵外出作战,扩大地盘。

令刘邦万万没想到的是,魏国的一纸书信,便策反了雍齿。雍齿为魏王咎据守丰邑,刘邦虽擅长兵法,但因兵力不够,攻不下自己精心打造的大本营。遭此挫折,刘邦生病了,这也是刘邦举事后唯一一次因挫折而病倒。

病愈,刘邦向项梁借兵,雍齿没有后援,自知不是刘邦的敌手,提前逃了,刘邦拿回丰邑,与项梁合兵一处,成为项梁的左膀右臂。

在范增的提议下,项梁、刘邦、陈婴、英布等人一起拥立故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独揽楚国军权,英布、蒲将军、吕臣等人留在项梁身边,项羽和刘邦则被派去开辟第二战场。

项梁击败秦将章邯,项羽、刘邦一路攻城略地。楚国的反秦形势一片大好,项梁也因此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常言道,骄兵必败。宋义看出项梁的自满,善意提醒项梁,项梁不听,宋义不想跟项梁一起死,便讨了个出使齐国的差事,溜了。很快,驻军定陶的项梁被章邯反击,大败,项梁也战死定陶。

定陶之败,使楚国的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动,项羽的人生也因此改变。

第二战场的项羽和刘邦听闻项梁已死,大恐,一致决定,暂且退兵,刘邦将自己的人马退守到砀郡,项羽将自己的人马退守到彭城西。

这时候的刘邦,已经充分认识到,楚国将发生大变故,将军队驻扎在砀郡,就是驻扎在自己的势力范围,观望形势,如果楚国新话事人重视他,他就听命,如果新话事人不重视他,他就自立。

而这时候的项羽,还是个愣小子,并未清醒地意识到,楚国将变天,他再也不是那个特受重视的先锋了。

楚怀王见项梁军破,恐,徙盱台,都彭成,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史记·高祖本纪》

怀王熊心突然来到彭城,夺去了项羽和吕臣的军队,封项羽为武安侯,赐号鲁公,任命吕臣为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任命刘邦为砀郡长并封刘邦为武安侯。

楚的政治格局,与周是不同的,楚的令尹相当于周的相,司徒则是主管劳役、兵役的官员,吕臣虽然失去了军队,但他和他的父亲却得到了非常高官,而项羽失去军队后只得到一个空头侯爵,本与项羽地位相似的刘邦,不但没失去军队,也同样像项羽一样被封了侯,还名正言顺地控制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可以说,楚国的这次变天,最大的获利者是怀王和吕氏父子,吕臣拱手让出军队进入楚国核心决策层,怀王由傀儡君王变成手握军队的实权君王,而受到最大损害的,则是项羽。

项羽不甘心,欲与刘邦一同西进。

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史记·高祖本纪》

但被怀王的老臣们否定,老臣们认为,项羽为人僄悍猾贼,不是西进的最佳人选,而刘邦是宽大长者,可委以重任。

实际上,怀王和怀王老臣们之所以做出这样安排,根本就是一箭双雕。

如果让项羽和刘邦西进,至少要归还项羽部分军队,到那时,项羽与刘邦合兵一处,是否会再听怀王号令?

而在项梁战死定陶之后,刘邦陈兵于砀郡,分明就是待价而沽,也不是可以信赖的臣子,封其为武安侯并承认其对砀郡的占有,不过是在安抚刘邦。

派刘邦独自西进,一是调虎离山从而将刘邦的砀郡真正纳入怀王的势力范围,二是用秦兵来消灭不听话的刘邦。

这一计,既是对付项羽的,也是对付刘邦的。

天不绝刘邦,也不绝项羽。

刘邦在西进的途中,先后收揽郦食其、郦商等奇人异士,并和彭越等诸侯并肩作战,进一步壮大了实力。

项羽被任命为次将,随卿子冠军宋义北上救赵,至安阳镇,项羽阴杀宋义,随后自立为假上将军,还报怀王,怀王见项羽已掌握楚军主力,只好像安抚刘邦那样安抚项羽,将项羽的“假”字去掉,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安阳镇的兵变,使项羽由人生低谷爬了出来。而后便是惊叹世人的巨鹿之战,在巨鹿战场上,项羽创造性地搞出了破釜沉舟,以赌徒的心态完成了对秦将王离、涉间、苏角的绝杀,一战封神,由楚国上将军摇身一变,成了诸侯上将军,各路驻扎在巨鹿城外的诸侯,纷纷追随项羽,任项羽驱策。

其后,项羽又用陈馀计,逼降了章邯,整顿军务,计划与秦军最后一战。

万没想到,在项羽整顿军务的时候,刘邦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挺近武关,逼降了秦王子婴,秦之社稷,事实上亡于刘邦。

项羽率诸侯联军到达函谷关外时,方才知晓,关中已易主两个月,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了。

项羽的满腔抱负化为怒火,命令英布攻破函谷关,随后驻扎于鸿门。

一道密语传入项羽的耳朵,“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关中乃膏腴之地,大家联手破秦,你刘邦想独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项羽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见项羽计划第二天一早攻打刘邦,曾提议拥立怀王的范增站了出来,在项羽面前给刘邦上了一通眼药,“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按范增的说辞,刘邦不仅仅要独占关中,还要以关中为基地,东争天下,望气结果显示,刘邦身上有天子气,如不趁刘邦羽翼未丰一举击溃刘邦,后果不堪设想。

但项羽的堂叔父项伯持不同意见。

项伯认为,如果不是刘邦率先攻破关中,项羽不可能如此轻而易举地进入关中,项羽已是诸侯上将军,应善待刘邦,厚赏刘邦,以安定诸侯心。

项羽认同了项伯的观点。

可以说,这时候的项羽,对于刘项关系的定位,已经迷茫了。他曾与刘邦并肩作战,曾一道被楚怀王打压,今后到底是敌是友,项羽也整不明白。

第二天,刘邦亲自来到鸿门,向项羽“请罪”和称臣,项羽感觉很受用,便留刘邦把酒言欢,席间,范增屡次示意项羽酒席上做掉刘邦,项羽都默然不应。范增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撺掇项家人项庄跑出来舞剑,项伯不愿好端端的刘项关系生变,制止了项庄。对于项庄的舞剑和后来的樊哙闯帐,项羽都没有任何明确回应,这也突出了项羽对刘项关系的迷茫,但总体上,因为昔日并肩作战和“约为兄弟”的情分在,项羽还是倾向于把刘邦看成友军的。

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迷茫,一直持续到彭城之战。

戏下分封之后,诸侯各就国,项羽也回到自己的封国彭城。可项羽还没在彭城把屁股坐热的时候,变故已生。

东边是齐地的实际掌权者田荣不满项羽的分封,私自处理了项羽分封的三个齐王,统一了三齐,北边是陈馀不满项羽的分封,向田荣借兵后赶走了项羽分封的常山王并迎故赵王歇为赵王,赵王歇感激陈馀,立陈馀为代王,最北边是韩广不满项羽对燕国的肢解,拒绝承认项羽分封的燕王、拒绝到辽东做辽东王,跟项羽分封的燕王藏荼火并,最后输给藏荼,被藏荼统一了燕和辽东,最西边则是被项羽分封的汉王刘邦,对没拿到关中之地不满,击败了项羽分封的三个秦王,将关中握在手中。

作为宰割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必须做出抉择,除最北边的藏荼外,田荣、陈馀、刘邦这三个主观上破坏项羽分封秩序的,项羽必须选择至少一个来收拾。

收拾谁呢,项羽拿不定主意。

田荣是自始至终都不曾臣服于项羽的诸侯,陈馀是曾为项羽献计逼降章邯的诸侯,刘邦是曾跟项羽并肩作战过的诸侯。

正在项羽举棋不定的时候,被项羽杀掉的韩王成的司徒张良送来一封信和一堆证据,张良在信中说,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先入关中却不得关中,因而还定三秦,刘邦只想拿到本应属刘邦的土地,不会再贪图其他诸侯的土地。张良送来的证据显示,田荣、陈馀、彭越已然勾结在一起,组成反项联盟。

这封信和这堆证据,使项羽下定决心,先收拾田荣,暂派兵阻挡刘邦东进。

结果,张良根本就是在骗项羽,刘邦拿下关中后,又继续东略地,殷王、河南5王、韩王郑昌都成了刘邦的手下败将,魏王豹也主动归顺刘邦,刘邦又得陈平,用陈平计,劫掠五诸侯兵,奇袭彭城。

刘邦到达彭城后,一顿为非作歹,霸占了项羽的妻妾,侵吞了项羽的珍宝,还在项羽的霸王宫内大吃二喝。与此同时,项羽已击杀田荣,把齐国打得满地找牙了,项羽决定回师彭城。

当项羽率军出现在彭城,刘邦这边是兵败如山倒,刘邦则趁着一场天降起风仓皇逃窜,逃回了荥阳城。

至此,项羽终于告别迷茫,将刘项的关系定位为敌我矛盾,与刘邦开展了长达三年半的对峙。

而刘邦那边,却始终对刘项关系持开放态度,在落于下风后,刘邦还是愿意跟项羽和谈的,在发现项羽捆绑了他的父母妻儿后,刘邦也愿意跟项羽和谈,而项羽也打不动了,打算用和平换时间,回江东休养生息,于是有了著名的鸿沟议和。

鸿沟议和的和约上墨迹未干,刘邦就擅自发兵,追击已然东归的项羽,追至垓下,项羽反击,刘邦表现出不敌,将项羽的楚军拖在垓下,发诏给彭越、韩信等诸侯,命诸侯会师垓下,共击项羽。

被拖在垓下的项羽,认定刘邦不可信,寻找机会,打算复制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的成功,却进入刘邦为他布下的包围圈,插翅难逃,最终在四面楚歌声中匆忙逃窜,至乌江岸边,不肯过江东,自刎身亡。

项羽的失败,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对刘项关系认识不够深刻造成的。

鸿门宴前后,项羽对刘项关系的认识处于很迷茫阶段,范增主张杀刘邦,他却认为刘邦可能是友军,反驳主张厚待刘邦,他却认为刘邦可能是祸患,于是他在戏下分封中对刘邦是又给又防,将巴蜀给刘邦后又把汉中也一并给了刘邦,但在给巴蜀的同时又放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人在关中防着刘邦。

古人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如果怀疑刘邦,那就照范增的意思,直接除掉刘邦,如果不怀疑刘邦,那就照项伯的思路,厚待刘邦。结果项羽把范增和项伯的想法各取一半,做成了夹生饭,惹怒了刘邦。

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汉书·萧何曹参传》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留侯世家》、《史记·陈丞相世家》、《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史记·魏豹彭越列传》、《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黥布列传》、《史记·田儋列传》、《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汉书·高帝纪》、《汉书·萧何曹参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邦为何做出与秦始皇相反的选择?他为何分封子弟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丞相王绾等人建言,燕、齐、荆等地离关中太远,不如封一些子弟为王,用以震慑当地的百姓。秦始皇把王绾的建

  • 陆逊真的火烧过七百里连营?是有没有夸张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陆逊真的火烧过七百里连营?是有没有夸张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换句话说,七百里连营,也就意味着刘备的军队非常分散,在这种背景下,它最大的危险,并不是被火烧,因为这样长的战线,本身就让火攻无法进行。更何况,刘备一共就五万军队,怎么可能连营几百里?一把大火,把这样分散的军队,都

  • 董卓死后,身为功臣的吕布去了哪里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死后,身为功臣的吕布去了哪里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献帝病好后,聚集群臣在未央殿,命吕布同乡李肃带了十来个人,打扮成侍卫模样。伪装成守卫固守城门,董卓来了之后,被李肃等人阻拦。董卓喊吕布,吕布说道“我乃奉诏杀贼!”,吕布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三族被灭,董卓余党也都死在了狱中

  • 襄樊之战关羽有难,刘备和诸葛亮为何不派兵支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备在拿下荆、益两州和汉中后,虽然对外吹嘘麾下有上将千员,可实际上能独当一面的并不多,益州的很多人才还都不愿意为刘备效力,比如以颜严为代表的益州顽固派,还有一部分降将使用起来有顾虑,比如马超。因此刘

  • 吕雉计划毒杀刘肥,为何没有实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吕雉,字娥姁(xū),又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等,汉高帝刘邦的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与武则天并称“吕武”。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孝惠帝二年,齐悼惠王刘肥到汉的都城长安朝拜新君,新君汉孝惠帝刘

  • 徐庶投靠曹操后真的"未献一计"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徐庶投靠曹操后真的“未献一计”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不过在赤壁之战时,徐庶假意识破庞统的连环计,向庞统讨要脱身之计。后来在庞统的点拨下,徐庶主动向曹操请缨前往关中。曹操见一向沉默的徐庶竟然开口献计,喜出望外,于是同意徐庶的要求,让他和臧霸一同前往关中。由于此后徐庶在演义中

  • 钟相杨幺起义军势力很大,为何最后会失败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灭亡后,南宋对待金国是比较畏惧的,而南宋朝廷苟安于江南的半壁江山,也是朝廷腐败,残酷地搜刮民脂民膏,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有个叫做钟相的人,他和他的乡亲们最后忍无可忍发动起义。这场起义鼎盛时,连朝廷都拿它没办法,为何最后没能成功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钟相提出“等

  • 历史上并没有貂蝉这个人 吕布为什么还要背叛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对吕布和貂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情节,就是王允的连环计,在小说中:王允通过绝世美人貂蝉,成功让吕布和董卓这对“父子”反目,使得吕布诛杀了董卓,终于为汉朝除掉了这一大害。但,演义毕竟是演义,这是民间人们对历史的精彩幻想,貂蝉实际

  • 凌烟阁功臣榜秦琼、程咬金和李绩排名并不理想,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凌烟阁是李世民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唐朝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帮助他称帝以及帮助他创造“贞观盛世”的功臣们,仿效汉明帝刘庄在云台阁纪念云台二十八将的方式,在皇宫中建立了一座凌烟阁,选择出了贞观名臣24位,并请绘

  • 鲁肃为什么有资格担任东吴军队统帅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鲁肃为什么有资格担任东吴军队统帅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依据《三国志》记载,严峻本是安徽彭城人,从小就喜欢儒学,对儒家的经典非常了解,在天下大乱之时避乱江东,和诸葛瑾、步骘等人关系很好,是东吴文臣中的佼佼者。严峻本是一文人,不了解什么军事。那孙权为什么还要派严峻接替鲁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