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墉判案的境界到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度?不战而屈人之兵

刘墉判案的境界到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度?不战而屈人之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492 更新时间:2023/12/8 22:40:21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墉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刘墉判案的境界到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度?请听我详细道来。

刘墉在任历城县知县时一个泰安人前来状告自己的岳父,本不属于自己辖区内的案子,却让刘墉轻而易举地为状告人讨回了公道,真的应了《孙子兵法》的一句话:不战而屈人之兵,说的就是刘墉判案的境界。

有一天早上刘墉吃了早饭正在衙门后头读书,突然听到堂鼓响了,便立马穿整齐官服前去升堂问案。没想到在刘墉面前跪着的是一个来自泰安的年轻人,名叫福。

要知道刘墉可是历城县的知县,泰安人告状自然要去泰安县衙门才可,按照大清的律法刘墉是没有权限审理此案的,便如实告诉了张福。

张福听完刘墉的话便直接痛哭流涕,对刘墉说:“草民实在是没有办法可,我多次到泰安县衙状告我的岳父,但是知县跟我岳父蛇鼠一窝,收了我岳父的贿赂,不但我不管我的案子,还直接将我撵了出来。我实在是走投无路,听说刘大人您铁面无私,所以才会想到跨县来告状,希望刘大人您帮我讨回一个公道啊!”

见到张福如此可怜,便让张福说说究竟有冤屈?

原来张福自幼没了父母,没有家没有工作,后来便去山家里做了上门女婿。虽然张福很是勤劳,丝毫不偷懒,但是岳父仍旧是对张福百般可待。张福实在是受不了岳父的虐待,便独自一人出去做起了生意,在外三年辛辛苦苦攒了300两银子。

张福心疼自己的妻子,便想要将300两银子给妻子,没想到被自己的岳父发现了。岳父假装为张福接风洗尘,将张福灌醉了告诉张福:“你妻子还太年轻了,万一她把银子丢了多可惜,你把银子交给我保管,更为稳妥。”张福喝酒喝得有些糊涂,觉得岳父说得有道理,便将银子都给了岳父。

第二天酒醒以后张福便觉得后悔,岳父必定靠不住,便想要将银子要回来,没想到岳父直接翻脸,说没有这回事。张福无奈叫出自己的妻子作证,居然也被岳父给打了一顿。张福夫妻二人实在是在家里待不下去,便找了一家破庙暂时住着。

刘墉很是同情张福的遭遇,便决定帮张福讨回公道;但毕竟张福是泰安人,直接审理此案必定不符合大清的律法,刘墉便想了一个主意:

将张福假装成江洋大盗,直接关进狱中。然后给泰安知县传去一道公,公文大概的意思是:在历城县抓了一个江洋大盗张福,张福招供说赃银都藏在了泰安的李山家里,请泰安知县将李山还有赃银押送到历城县来,与张福对质。

泰安知县接到刘墉的公文,自然不敢懈怠,赶紧派人前往李山家里将李山还有300两银子押送去了历城县。刘墉在李山来之前,便让狱长将张福化妆一番:脸上画上抓痕,抹上鸡血,再穿上犯人的衣服。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真的囚犯一样,如此刘墉才满意地笑了。

李山被押送到来以后,刘墉严肃地呵斥李山:“你这个胆大包天的李山,江洋大盗已经将你供出,赃银也在你家里找出,现在是人证物证聚在,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李山顿时吓坏了,连忙解释道:这300两银子真不是赃银,而是女婿张福委托自己保管的。

刘墉假装不信李山的话,便吓唬李山:“你可是江洋大盗的窝藏赃银的窝主,按照大清律,你是要被处斩的。你怎么可以证明,这300两银子是你女婿的?”

“这些银子真的是我女婿委托我保管的,大人您若不信可以召我女婿张福前来对质。”李山本就是贪财,真没想搭上自己的性命,吓得赶紧要找女婿张福对质。

刘墉将满身是伤的江洋大盗张福给押了出来,李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赶紧求女婿,让女婿说实话;张福“不计前嫌”给李山作证:这300两银子确实是自己委托岳父保管的。

李山这才松了一口气,赶紧写供状,签字画押。

刘墉看到供状很是满意,哈哈大笑:“那既然这银子是张福的,那便还给张福吧。”

@史小晋说:在《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句话:“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什么意思呢?贸然使用武力去征服对方,全然不去分析对方的心理弱点,会让对方崩溃。可见直接“攻城略地”副作用是很大的,副作用越大,对方就会反抗的越强烈,甚至会步步设防。

另外在“攻城略地”的过程中,其实攻方也是会受到伤害的,有可能“杀敌1000自损800”;

但攻心就不一样了,要学会站在敌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考虑敌人的感受,然后找到对方的弱点,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直击要害。

很显然,刘墉在审理此案的时候,若是直接严刑逼供的话,真不见得会让李山承认300两银子就是女婿张福的。而刘墉选择是“攻李山的心”,找到李山“贪生怕死”的弱点,一吓唬,李山自然自己就招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求贤若渴,为何不去请诸葛亮出山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又是一个求贤若渴的人,如果诸葛亮到了曹操的帐下,他绝不会比在蜀国混得差。曹操为什么不等刘备叫诸葛亮下山之前,就把他纳入自己的麾下呢?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就会明白为什么。首先是诸葛亮的名气,诸葛亮的名气只是他身边的几个朋友才知道,旁人基本是没有办法知道,既然别人不知道,自然也没有人来向曹操推

  • 鳌拜死后他的子孙一直都享有爵位,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鳌拜死后他的子孙一直都享有爵位,是为什么?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清康熙八年,不到16岁的康熙皇帝用一帮少年在皇宫中逮捕了辅政大臣鳌拜,随后宣布鳌拜犯有30条大罪。最终,康熙以“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为由,赦免了鳌拜和其子的死罪,仅仅将鳌拜父子俩囚禁起来,没过多久,鳌拜死了,康熙马上就

  • 韩信生性高傲又有反骨,为什么甘心辅佐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韩信虽然出身低微,但却始终昂着高傲的头颅。当年,韩信穷得吃不上饭了,每天到南昌亭长家蹭饭吃,后见亭长夫人把

  • 为什么历史学家对康熙的评价会那么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历史学家对康熙的评价会那么高呢?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如果要论哪位皇帝的成就最高,康熙皇帝绝对会进入决赛圈,众多的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非常高,主要原因就是康熙实在是太牛了。清朝统治了276年,共有14位皇帝,康熙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是入关后清朝的第二位

  •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1234年,蒙古帝国和南宋联手,联合对已经摇摇欲坠的金国,发起进攻。在宋蒙两国的双面夹击下,本就已经走到王朝末路的金国,自然再难支撑,很快就彻底被灭了。而金国被灭之后,原本作为盟友的南宋和金国,关系就开始微妙了起

  • 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为何只有刘邦与他争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元年,项羽率诸侯联军进入故秦都城咸阳,在那里开始了烧

  • 袁绍本占据优势,为什么还会被曹操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袁绍(?-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可以算得上是历史上人才最为密集的一个时代了,但是最终成就大业的却只有三家。虽然我们习惯以成败来评价人物,但是对于这个特殊的时期,哪怕是失败者其实也都是一时的

  • 曹雪芹为什么对晴雯之死表现的非常强烈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曹雪芹为什么对晴雯之死表现的非常强烈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这首先得从晴雯的身世说起。晴雯无父无母,原是赖嬷嬷孝敬给贾母的小丫头,甚得贾母的喜欢,从正式进入贾府的那一天起,她的金字招牌就是“老太太房里的丫头”,在奴才之中,地位是极高的,年轻的主子们,都没有她们体面。荣国府管

  • 李辅国辅佐了两位皇帝,他是怎样的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李辅国辅佐了两位皇帝,他是怎样的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中国历史上的宦官阶层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出过不少有名的人物,像赵高、张让、宗爱、高力士、李辅国、童贯、魏忠贤等,个个手握大权、呼风唤雨。但其中只有两位当过宰相,一位是秦朝赵高,另一位就是本篇的主人公——唐朝李辅国。李辅

  • 曹操共有六个女儿,为何把三个女儿嫁给同一个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共有六个女儿,为何把三个女儿嫁给同一个人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不用说,我相信每个人都猜出了这个人的名字。他就是汉西安皇帝刘勰。曹操有三个女儿嫁给了刘勰:一个是汉献帝的二皇后曹洁,另两个是汉献帝的贵族曹县和曹华。这么多人一定很好奇。曹操为什么要把他的三个女儿都嫁给傀儡皇帝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