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柳永为什么说是"奉旨填词"?在是真的吗?

柳永为什么说是"奉旨填词"?在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248 更新时间:2024/1/16 20:09:53

柳永为什么说是“奉旨填词”?在是真的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可放眼整个古代,“奉旨填词”名气最大的,只有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李白也经常奉旨作诗,比如著名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共三首,不一一列举了。这三首诗,就是唐玄宗下旨,让李白写杨贵妃的。

明朝嘉靖时期,有个著名的奸臣严嵩,他儿子叫严世蕃。严世蕃是个独眼龙外加贪财鬼,却也是一个写青词的高手。青词很难写,据称是道士用来和老天爷对话的,自然一般人看不懂。皇帝好这口,却没几个人能写;能写的也不愿意写,因为太难了。所以皇帝下令,让严嵩写,严嵩就让鬼才儿子严世蕃写。严世蕃也是“奉旨填词”。

可无论李白还是严世蕃,都没把“奉旨填词(作诗)”拿来炒作;偏偏柳永用来“炒作”,而且成了最著名的“奉旨填词”的词人。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李白、严世蕃在他们的时代,都很受皇帝重视,地位高,根本用不着拿这个来炒作。柳永则不同。一方面,他打出这个旗号,是为了发泄,为了自嘲:大家都瞧瞧,我这么有才,皇帝却不重用我、歧视我;既然皇帝不待见我,我就继续混迹青楼吧!

另一方面,用这个旗号,也表示自己不与普通文人为伍:你们算什么东西?老子是皇帝下旨让我作词的!多少有点炒作味道。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柳永比较落魄,经常混迹青楼,为什么皇帝还让他“奉旨填词”呢?说来话长。

词诞生之初,是弥补诗的一个缺陷。“诗言志”,自古以来,诗就是表达远大志向、抒发情怀的,十分高大上、正能量。可是,人总是有点小肚鸡肠,有时候卿卿我我,有时候还有点负能量。诗人也不例外。这时候怎么办?写词。

所以词里面,男欢女爱的东西很多。宋诗还是讲大道理,越讲越无趣;词却越来越富有情调了。词又容易传播,尤其会被青楼女子传唱。也因为如此,词被当时人认为格调不高,小资情调,只能作为消遣,不能作为事业。你把写词作为消遣,比如苏轼,依然受到朝廷青睐;你把写词作为事业,比如柳永,就会受到官方排斥。

柳永文采斐然,在重视文采的宋朝,科举不说一次就过,考个三五次中进士,还是问题不大的。可他足足考了十几年(宋朝科举每年都考一科),才勉强及第。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名气太大;官员一看,嗯?此人怎么像柳永?不行,一个词人,怎能让他及第?

有一次,好不容易过关进入殿试阶段,宋仁宗亲自阅卷,看到了柳永的名字。这人不是柳三变么?柳三变,是柳永的原名。柳永有句词,叫做“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皇帝于是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必要浮名?”一句话,柳永就被打回原形了。

反反复复,又多次考试,柳永总算进士及第。可是,吏部知道皇帝不喜欢此人,不敢给他官做。有个官员见他可怜,上奏皇帝:“柳永毕竟也是个人才,是否用一下?”皇帝说:“这个柳永,就是填词的柳三变吗?”官员答:“是的。”皇帝于是一锤定音:“那么,且去填词。”

这就是柳永“奉旨填词”的来历。显然,他大打招牌、号称“奉旨填词”,也是为了表达郁闷之情。最终柳永只做了一个工部“屯田员外郎”的小官,基本上没什么事情可干,因为宋代基本就不屯田了。他也只能混迹于青楼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盟主是谁?是曹操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盟主是谁?是曹操吗?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恐怖统治。关东各地方群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联军决裂,形

  • 历史上清朝时期并没有出现太监专权的现象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大一统王朝如汉、唐、宋、明都或多或少的有过宦官专权的情况出现,汉、唐末期的宦官直接就可以参与废立,明朝的司礼监也是鼎鼎大名的政事处理机构,“立皇帝”刘瑾、“九千岁”魏忠贤都是权倾一时的宦官

  • 李白的剑术高超,那他用的是什么剑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说李白的剑术高超,位居唐朝第二,那他用的是什么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根据历史对李白的记载,他五岁开始,就能够作出常人写不出的诗,而他的父亲整天忙于生意,家里常常只是留李白一人,从五六岁开始,李白就懂得待客之道,有客人来了,李白端茶倒水,陪客人聊天。到李白十岁的时候,

  • 古代太子能够继承皇帝 太子为何转正,继位那么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为何古代太子转正很难,等不到继承大统的那一天,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古代太子作为国家继承人和国本,同时也是一个高危的职业,虽然很多太子都能正常转正,死于非命的太子或者是等不到继位的太子也不少。既然都已经是太子了,古人为什么还等不到那个时候呢?下面我

  • 刘备、曹操、袁绍三人作为诸侯,谁的武力水平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曹操、袁绍三人作为诸侯,谁的武力水平更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先说袁绍。他的武力水平,有两个例子非常能说明问题。第一个是冀州刺史手下谋士荀谌曾说”:“公孙瓒将燕、代之众,长驱而来,其锋不可当。兼有刘备、关、张助之,难以抵敌。今袁本初智勇过人。“说明当时大家对袁绍勇武还

  • 周勃和陈平都受到吕雉重用,为何后来二人参与诛杀诸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史书又称为“前汉”,初期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后称制时,周勃、陈平都受到了吕后的重用。周勃是太尉,陈平是右丞相,一是众将军之首,一是文官之首。周、陈二人得到吕后

  • 韩信的兵法是跟谁学的?为何他有如此强大的自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韩信也是个奇人。法场上一生高喊,便由无名小卒成了中级军官,做了一次逃兵,便由中级军官成了上将军,位子高于汉

  • 潘安身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为什么会沦落到被灭三族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貌比潘安”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听过,说的就是潘安本人非常帅非常好看,要是有人能长的像潘安,他必然也是个大帅哥。其实潘安本名潘岳,被后人誉为“古代第一美男子”。“掷果盈车”的典故也是由他而起。那么如此美男,为什么会沦落到被灭三族的下场?他是做了什么天理不容的事情了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

  • 古代吃牛肉是种什么体验 古人吃牛肉犯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能够吃牛肉吗?古人吃牛肉会犯法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都说古代是禁止吃牛肉的,在明文规定里边说到,吃牛肉是犯法的,不管是在明朝还是宋朝,官府对民间宰牛、吃牛都是严令禁止的。所以说,大家千万不要被施耐庵的水浒传给骗了,特别是在汉朝,牛这种家畜

  • 张良苦学太公兵法,为何没能帮刘邦拿下一座城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张良,秦末汉初时著名的谋士,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刘邦曾这样评价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论出身,张良可能是刘邦所有重臣中最高的。论谋略,张良也可能是刘邦所有重臣中最高的。张良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