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年时期孙权为何性情大变,变得乖张残戾呢?

晚年时期孙权为何性情大变,变得乖张残戾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66 更新时间:2024/1/16 13:40:51

晚年时期孙权为何性情大变,变得乖张残戾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200年,孙策遇刺身亡,18岁的孙权执掌吴国,成为一方诸侯,之后他与蜀国联盟,打败曹魏,稳定局势,又在夷陵之战中打败蜀国,统一江南,是一位少有的明主,然而,到了晚年之后,孙权的性格开始改变,他变得多疑嗜杀,忘恩负义。

223年,刘备病故,此时曹操也已经于两年前去世,年过四十的孙权终于松了一口气,老对手都已经领了盒饭,这些乳臭未干的小辈能兴起什么浪来?于是他的性格开始慢慢改变。

弃用张昭

孙策立业之时,张昭已经作为重臣被委托于文武各种重大事件,孙策临死时,将孙权托付给张昭,由此可见张昭在孙策心中的地位之重,也侧面反应出了张昭的治国才能。孙权继承基业之后,根基不稳,局势动荡,一些臣子欺其年轻,多有异心甚至公开反叛,张昭时刻教诲孙权治世道理,像孙权的老师一样,他帮助孙权安抚百姓,安定天下,坐镇后方,又广招贤才,很快便安定了人心,铲除了叛乱,稳定了江南局势。可以说孙权能在江南站稳脚跟,一半的功劳要算在张昭头上。

然而,这么一位功勋卓著的老臣,在孙权两次要设立丞相时都未入选,即使张昭被众人所推举,也是民心所向,孙权却仍坚持不用,理由是张昭敢于直谏、性格刚直,不适合当丞相。孙权这样的行为不但把这位老臣的心伤透了,而且一定程度上使众人有些寒心,在他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申请退休,不再参与政事。

逼死陆逊

陆逊多谋善虑,忠诚耿直,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曾指挥夷陵之战、石亭之战等获得胜利,为东吴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东吴的“社稷之臣”,曾被孙权立为丞相。

孙权晚年,太子孙和跟鲁王孙霸两宫并立争夺太子之位,之后孙权与太子孙和关系恶化,有意将孙和废去太子之位,陆逊上书言嫡庶之分并请求不要废太子,却由此遭到了孙权的猜忌而被问罪,最终忧愤而亡。陆逊跟随孙权四十多年,出将入相,最终落得个如此下场,使得朝野震惊,人心撼动。

太子之争

孙权称帝后,曾立长子孙登为太子,孙登处理政务谨慎得体,礼贤下士,颇为孙权所喜爱,然而这位优秀的继承人在三十三岁就英年早逝了,孙权获悉震惊悲惋,悲痛不能抑制,这时候的孙权已经五十九岁了,老来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又是他最为喜爱的太子,这对他大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也是他之后一系列昏聩举措的诱因。

之后孙权立第三子孙和为太子,而孙和又与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导致朝中分为两派,孙权发觉后,直接废了太子孙和,赐死了孙霸,又改立孙亮为太子。后来孙亮主吴国之后,因为能力不行,沦为权臣的傀儡,东吴也因此一蹶不振。

孙权晚年性情大变,与他早年的重情重义,忍辱负重相差甚异,除了逼死陆逊,赐死儿子孙霸,幽禁孙和,他还族诛苦谏大臣朱据,陈正,以结党营私罪杀了吴安,孙琦等人。以致于后期和魏国打仗的时候,文无良臣,武无良将。

其实孙权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也是历史的一个怪圈,但凡明君圣君在前期都是雄才大略,励精图治,而到了晚年由于年老精力衰弱,再加上群臣长期奉承,往往志得意满,不再专注于治理天下,比如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康熙等基本都是如此。而孙权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他已经从年轻时的创业之君变成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变得嗜杀猜忌也是为了铲除江东大型宗族,为幼子以后的统治道路清除障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荀彧和荀攸的关系是什么?是不是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和荀攸的关系是什么?是不是亲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荀攸,字公达,荀彧之侄,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荀彧是荀攸的叔叔,但荀攸比荀彧年长5岁。两个人虽然关系很近,政治观念却完全不同,少帝即位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荀攸等二十余人,荀

  • 东汉的十三位皇帝,为何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多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的十三位皇帝,为何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多岁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篡汉称帝,改国号为“魏”,东汉灭亡。从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东汉王朝持续了196年时间,产生了十三个皇帝。根据《中国历代帝王世系年表》,他们的姓名、年龄和在位情况如下:光武帝刘

  • 戏志才什么人?他与郭嘉相比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戏志才什么人?他与郭嘉相比谁更厉害?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这个戏志才真的是一个低调的神秘人物,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存在。然而,在历史上他是真实存在的,在正史《三国志》中有所提及。虽然关于戏志才的记载只有只言片语,但是也显示了他的不一般。《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记载:“彧言策谋士,进戏

  • 鲁僖公在位期间都做了哪些大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历史上,中原天下有一段时间处于“无伯”状态,“无伯”就是没有诸侯霸主制霸天下的意思。春秋开始就意味着周天子对于诸侯的控制能力在急速下降,而中原天下也必须有一个能力超强的集合体来管理制约这些诸侯国,所以才有了诸侯霸主的出现。在齐桓公离世、晋文公尚未称霸的这个时间段内,天下就处于“无伯”这个真空状态

  • 苏轼为什么要葬在河南郏县作为"归宿"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苏轼为什么要葬在河南郏县作为“归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三苏墓园:是处青山埋忠骨距河南郏县县城约23公里,茨笆乡苏坟村东南隅有座三苏园,三苏坟便在园内。这里背靠嵩山奇峰,面临汝水旷川,风景秀丽。三苏园景区由三苏坟、三苏祠和广庆寺三部分组成。在苏轼安葬郏县前,广庆寺就已存

  • 吕布真的有那么勇猛吗?为什么张飞每次见到吕布都要挑衅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觉得吕布是三国时代武艺最高的人,可是吕布真的有那么勇猛吗?为什么张飞每次见到吕布都要挑衅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张飞确实不怕吕布,而且每次见到吕布都来劲,比如:虎牢关下,张飞大叫着“三家姓奴”和吕布打了五十回合;留守徐州,

  • 曹髦的性情有多刚烈?不甘做傀儡皇帝宁可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许多的傀儡皇帝,但是大多数为了保全性命,选择了苟且偷生,但有一位皇帝为了从司马家夺回权力,宁可死在叛军刀下,他就是曹魏的刚烈之君曹髦。一、司马懿代魏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事件,他改变了三国的进程,也决定了曹操的命运,那便是荀彧提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事之后,汉家天下虽然得以保全但实际掌

  • 贞观之治发生在什么时候?李世民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贞观之治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与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公元626年,随着李世民在长安正式登基,唐朝由此进入了李世民的时代。虽然李世民夺取皇位的手段,一直被后人所诟病。但李世民在位期间的二十多年时间,却无疑是

  • 鸿门宴上,吃亏的是项羽还是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

  • 一度称霸春秋的郑国,为何会迅速衰落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三家分晋后,历史正式从春秋时期过度到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也最后变成了战国七雄。很多人都以为齐国的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实际上,在齐桓公之前,郑国的郑庄公就已经称霸中原了。春秋第一个称霸的郑国,为何会衰落了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