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秦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东晋是如何消灭它的?

后秦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东晋是如何消灭它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628 更新时间:2023/12/28 14:39:24

后秦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之一。羌族姚苌建立的政权。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后秦是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在淝水之战后兴起,与前秦争霸。最后后秦消灭前秦,占据关中,与后燕并立为北方霸主。后来后燕被北魏打击走向衰落,被北燕取代。后秦则被赫连夏打击,走向衰落,为东晋消灭。那么后秦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

一,后秦建立

姚苌出身羌族贵族,早年随哥哥姚襄转战各地,东征西讨。永兴元年(357年),姚襄为前秦击败杀死,姚苌于是投降前秦。苻坚对姚苌十分重视,授他以龙骧将军的要职,激励他为大秦效力。姚苌对苻坚十分感激,于是为前秦东征西讨,屡立战功。

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在淝水之战惨败,实力大损,投降前秦的鲜卑贵族慕容泓趁机反叛,建立西燕。苻坚于是派儿子苻叡出兵讨伐,苻叡轻敌冒进,不听姚苌的建议,被慕容泓斩杀。姚苌派人向苻坚请罪,但苻坚正在气头上,不仅不听解释,反而斩杀使者,责备姚苌,使得姚苌被迫出逃。

白雀元年(384年),姚苌举兵反对苻坚,自称万年秦王,后秦政权由此建立。姚苌一方面与西燕联合,共同对付前秦;一方面占据岭北,积蓄实力。白雀二年(385年),苻坚因为西燕围攻长安,于是出城避难,结果被姚苌俘获。姚苌要求苻坚禅位,遭到苻坚拒绝,于是他将苻坚杀害。

二,两秦争霸

西燕攻克长安,派兵讨伐后秦,结果为姚苌击败。白雀二年(386年),西燕发生内乱,鲜卑慕容部的众人想要东归,因此放弃长安。姚苌于是趁机占领长安,自立为帝。姚苌一方面推行仁政,招贤纳士,巩固后秦的统治;一方面攻打苻登,与前秦争夺关中。

建初三年(388年),姚苌与苻登在固原-武都一带对峙,苻登占据优势,多次击败姚苌。建初四年(389年),姚苌偷袭大界,尽夺前秦辎重,迫使苻登退守胡空堡。此战使苻登元气大伤,姚苌逐渐占据优势。此后苻登部下不断离他而去,投奔姚苌,使得后秦实力更加强大。

建初八年(393年),姚苌病逝,子姚兴即位。皇初元年(394年),苻登听闻姚苌病死,十分高兴,于是率军攻击后秦。姚苌与苻登在废桥大战,苻登因为军队缺水,急于与后秦决战。姚兴派尹维出击,尹维率军大败苻登。随后姚兴俘获苻登,将其杀死。苻登之子苻崇也在不久后被杀,前秦彻底灭亡。

三,称霸北方

姚兴勤于政务,为人节俭,在政治上整顿吏治,招贤纳士,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使得后秦政治清明;在教育上兴办教育,推崇儒学,使得后秦文化兴盛。姚兴又喜爱佛教,兴建佛寺,使得后秦佛学兴盛。在姚兴的励精图治下,后秦走向强盛,成为与后燕对峙的北方霸主之一。

皇初三年(396年),北魏攻后燕,后秦趁机夺取后燕的河东郡。皇初四年(397年),后秦攻东晋,夺取弘农与上洛等地,逼近洛阳。皇初六年(399年),后秦攻克洛阳,许多东晋郡县都向后秦投降。弘始二年(400年),姚兴派兵攻打西秦,后秦军屡战屡胜,迫使乞伏乾归投降,西秦灭亡。

弘始三年(401年),后秦攻后凉取胜,迫使后凉臣服。西凉、南凉、北凉见西秦强大,也向西秦表示臣服。弘始五年(403年),姚兴吞并后凉,又趁东晋内乱,夺取南阳、颍川等地,自此后秦到达鼎盛,成为与北魏对峙的北方两大霸主之一。

四,后秦灭亡

弘始九年(407年),赫连勃勃背叛后秦,建立赫连夏。赫连勃勃屡次骚扰后秦,攻城掠地。姚兴多次派兵讨伐赫连夏,但都无功而返。后秦国力因此大减,走向衰落。弘始十一年(409年),乞伏乾归也趁机背叛后秦,重建西秦,使得后秦继续衰落。

姚兴宠信儿子姚弼,使得姚弼恃宠而骄,与亲信党羽联络,图谋废掉太子姚泓(姚弼之兄),夺取储君之位。姚弼经常在姚兴面前进谗,借机铲除异己,使得后秦政局走向混乱,埋下了灭亡的祸根。姚兴虽然知道姚弼心术不正,谋夺储位,但因为宠爱姚弼,迟迟不肯下手。

弘始十八年(416年),姚兴病重,子姚弼、姚愔作乱,姚兴于是将姚弼处死,击败姚愔。不久姚兴病逝,子姚泓继位。姚泓才能一般,无法掌控局势,各地纷纷反叛。赫连夏趁机攻打后秦,攻城掠地。刘裕也趁机伐秦,攻城掠地。晋军一路进展顺利,逼近长安。姚泓无奈,向晋军投降,后秦灭亡。

总的来说后秦因前秦衰落而兴起,最终消灭前秦,占据关中,成为北方霸主。但赫连夏的兴起与后秦政局的混乱使得后秦走向衰落,最终为东晋消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权晚年的时候,为何东吴会出现"二宫之争"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当中孙权无疑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了,起初他一直以一个明君的形象示人,东吴也在他的治理下井井有条,可惜晚年的孙权喜怒无常,有些昏君的味道,而且还爆发了二宫之争,这是怎么回事呢?赤乌四年五月,孙权长子太子孙登病逝。孙登死后,太子之位空悬。当时,孙权诸子中最年长者,是第三子孙和,孙和幼时天资聪慧,他的生母

  • 邹忌:齐国美男子,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具有两面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邹忌(约前385年—前319年),尊称“驺子”,战国时期齐国人,齐国相。事田齐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讽喻善谏见称。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们初中的时候,应该学过一篇文章叫作《邹忌讽齐王纳谏》,其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就应该是邹忌对齐王所说的那一番话,使得齐国广开言

  • 清朝为什么要闭关锁国 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闭关锁国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清闭关锁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古代注重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统治者重农抑商,对外开放主要是商贸来往,其实对外开放不仅是商贸流通,更关键的是文化交流与科技的革新,清廷也正因为忽略最关键的

  • 明朝到底是个怎样的朝代?该如何评价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明朝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朝代,就因为那些东厂西厂,还是无孔不入的锦衣卫?而依我看,明朝不仅不是最黑暗的朝代,而是且是历史上被黑的最惨的朝代,如果你以前了解过五代十国,了解到五胡乱华的历史,他们是如何将汉人分化为几等几等,汉人的待遇如何,蒙古人杀了汉人又如何,如果汉人私自又刀又会怎么样,了

  • 古人为何在竹简上刻字也不用布来写字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大家了解古代文化的人应该都知道,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人们想要记录什么东西就只能刻在竹简上,其实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经历的,那么我们应该还知道的是其实当时已经有布了,因为很多人身上穿的就是布,那么为什么他们宁可在竹简上刻字也不在布上写字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今天小编就要来说一说这件事情。首先,小编觉得

  • 唐朝科举的改革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科举制度为何变异?科举的改革对后世有什么影响?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是隋朝开创的科举制,这一选官取士制度在唐朝得到承袭并完善。此后历代沿袭,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废除为止,科举制度在历朝统治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过世人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唐代科举制除

  • 蜀汉失去荆州后,为何没有选择休养生息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假如诸葛亮放弃北伐,选择休养生息的国策,蜀汉政权将会怎么样呢?首先我想说的是,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人对诸葛亮北伐有个印象,就是诸葛亮不顾国力差距,穷兵黩武。然而这个印象其实是错的。事实上,诸葛亮是非常有分寸的战略家。公元223年4月,刘备病逝后不久,南中蛮夷大叛。蜀汉在失去了荆州之后,本来就只

  • 秦琼功劳赫赫,为何在凌烟阁中倒数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唐朝名将秦琼,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在正史、演义或者影视作品中,秦叔宝绝对是帅级人物,且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功苦劳高,可是为什么在凌烟阁24功臣中,他却排在倒数第一呢?济南:五龙潭秦琼祠有网友认为,主要是秦琼投靠李世民太晚了,他原本是隋将来护儿的部下,后来又在张须陀、裴仁基、李密、王世充手下任职

  • 什么是经筵?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经筵就是给皇帝讲授经史的讲座,或者说是皇帝学习经史的课堂,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经筵类似今天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读书班。读书班的讲师是各路专家学者(包括政府参事、文史馆馆员),而古代皇帝经筵的讲官则是博士、侍读、侍讲学士等。汉武帝时,用

  • 刘璋为什么会引狼入室招来刘备前来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想必很多人看汉末群雄的历史,总有个绕不开的疑惑——为什么刘璋会引狼入室招来刘备?对于军阀而言,军队与地盘岂不是与生命等价?将大量军资、军队交付刘备,还引之来自家地盘,这岂是一个心智正常的军阀?这是乱世特有的疑惑,解答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那个时代特有的规则。乱势的规则就是上下级的明文约束不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