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炀帝陵墓中都有那么陪葬品呢?

隋炀帝陵墓中都有那么陪葬品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512 更新时间:2023/12/11 21:30:59

陕西武功隋炀帝陵,位于陕西咸阳城西50公里处武功县武功镇西塬上,洛阳村东,曾树有清乾隆时状元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使、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书“隋炀帝之陵”石碑,现已不存。陕西省政府1957年公布其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县志记载:隋炀帝杨广,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被反贼宇文化及等缢弑于扬州。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八月,令其子李世民迁葬炀帝于此,与隋文帝泰陵构成一脉之穴,遥遥相望。

历史现状

据说早期隋炀帝陵陵冢高大、石雕林立,并建有享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荼毒、灾害频发再加上人为的破坏,这些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这一冢、一碑。

隋炀帝陵陵冢为圆丘形,底部周长22米,高约3米。但与众不同的是,墓门和石刻是向北的。墓门和石刻之所以向北,是因为隋文帝泰陵在南,炀帝亡国无颜面对文帝,故而背对着泰陵。由于隋炀帝是亡国之君,因而他的陵墓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就连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隋炀帝陵”碑也被毁坏。如今,其陵园已被垦为耕地,陵冢严重剥蚀,仅余下一个小土丘。

据《隋书》载: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南巡中,被禁军将领司马德戡和宇文化及发动兵变缢弑于江都宫,萧皇后与宫人用漆板床板做成棺材,殡于江都宫西院流珠堂内。

后陈棱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唐军平定江南之后,又以帝礼改葬于雷塘。唐朝统一以后,唐高祖李渊令李世民于武德五年将其迁葬在武功西原上,使其能与其父隋文帝之陵遥遥相望。

明代嘉靖年间,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前七子”之一的康海修编《武功县志》时,订正《唐高祖本纪》,认定隋炀帝葬在陕西武功落杨村。清乾隆42年(1777年)秋季,时任陕西巡抚的毕沅拜谒隋文帝和隋炀帝陵墓,并分别书写了碑名。

相关传说

关于隋炀帝的安葬地还有一段传说,据传唐高祖李渊准备将隋炀帝从雷塘迁往武功的隋文帝泰陵附近重葬,当行至行进到距泰陵不远处的陕西省武功县西塬上(距隋文帝泰陵10公里)一村庄附近,突然电闪雷鸣,大雨瓢泼,道路泥泞,几根轿杆猛然断裂,轿绳滑落,灵柩无法行进。

有人说文帝嫌炀帝荒淫无道,不愿自己的不肖的儿子和自己葬在一起,因此显灵断了绳索,抬灵柩的杂役也嫌要过后河,路远、太累,因此便就地掩埋,并在陵前列置了石人、石马、石狮兽。

公元648年,唐太宗李世民路过隋炀帝陵,问起以往的蹊跷怪事,术士袁天罡破解此中秘密,因为隋文帝杨坚愤恨不屑之子葬送了江山,实在不愿意让他靠近自己的陵地,才出了这样的怪事。“落炀村”由此得名,时间久了,就演化成了“洛阳村”。

争议事件

武功到底埋的谁专家观点不一

既然扬州已经确定发现了隋炀帝墓葬,那么,陕西省武功县的隋炀帝陵到底是谁的墓呢?专家说法不一。

观点1:或埋隋炀帝骨骸

戴世宗认为,武功县的隋炀帝陵才是其真墓。杨广在扬州被杀后,只是草草安葬,唐高祖李渊念其旧情(两人是表兄弟),又为了拉拢人心,将其迁葬到武功早已营造好的墓里。在明代状元康海纂修的《陕西省武功县志》记载:“隋炀帝墓在县西原。武德五年八月辛亥,唐高祖葬帝于此。”

此外,扬州被确定为隋炀帝的墓葬中,仅发现了2颗牙齿,遗骸却没有了。我省一位考古专家说,这也不能排除当时将隋炀帝的骨骸迁葬回到武功。

观点2:是衣冠冢

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建林说,武功的隋炀帝陵可能是衣冠冢。由于没有进行考古勘探,也不确定其地下有没有墓道。

也有专家认为,在历史上,某人死后多地出现其墓葬的情况并不稀奇。隋炀帝死前,李渊已占据关中,并拥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皇帝,隋炀帝为太上皇。隋炀帝死亡后,也不排除修一座衣冠冢来寄托哀思。

观点3:是座假墓

在采访中,不少专家认为,扬州的隋炀帝墓经专家考证确定为真,武功县的应该是假墓,但是谁的墓,需要经过考古发掘才能确认。

观点4:应为唐殇帝墓

十多年前,武功县志办组织人员编写的武功县志称,武功镇罗家堡西的墓为唐殇帝陵,人们讹传为隋炀帝之墓。编撰者的依据是《新唐书》介绍武功时云:“西原,殇帝所葬”。

据史书记载,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杀,立其第四子李重茂为少帝。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七月,李重茂死,追册曰殇帝,十一月葬于武功西原。

河南省的隋炀帝陵墓位于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郭村东南之柏山(又名荞麦仁山),当地人直呼其“杨广墓”。明嘉靖三十四年《河南通志》载:“(隋)炀帝陵在永宁县(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北,炀帝崩于江都,唐太宗迁葬于此。”除此,另多有志书记载隋炀帝陵在永宁。柏山上原有圣水寺,炀帝陵迁此后,唐太宗敕圣水寺僧人务要看守好该陵,“以胜隋事”。民国三年《河南通志》卷四十九《陵墓》篇和民国十八年《河南新志》卷十七《古迹·陵墓》篇中均载:“炀帝陵在永宁县城东北,炀帝崩于江都,唐太宗迁葬于此。”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卷七《艺文》篇张论《金门山赋》曰:“维西则阳虚开文学之鼻祖,龟窝呈理数之渊源,长水浩淼,隋陵亘绵,高门嵯峨。”也说明隋炀帝陵在洛宁县境。而今,洛宁县城东北十公里锦阳川西部,渡阳河南岸,有一独立的山峰,呈不规则的三棱椎形,如同龙首冲天而起,雄视北方。这座独特的小山当是地方志所记的隋炀帝陵,因为它不载于史书,所以不能为外人所知。在洛宁县很多人都知道“隋炀帝死于江南迁葬锦阳”的事,当地群众都把这座锥形山峰叫做“香炉山”,专为隋炀帝杨广供奉香火而设,说那个圆形山包就是杨广的墓顶,香炉山西圣水寺僧人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看守杨广墓,寺内原有石碑十余通,其中明成化年间的石碑对杨广墓曾有记载。

除墓志外,墓中还出土了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珍贵文物100余件(套)。其中一套蹀躞金玉带,不仅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也是古代带具系统最高等级的实物。四件铜铺首通体鎏金,兽面直径26厘米,与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的铜铺首大小相近。墓内两颗牙齿鉴定为5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根据出土的“随故炀帝墓志”、十三环蹀躞金玉带、鎏金铜铺首及大量文官俑、武士俑、骑马俑等高规格随葬品,结合文献的记载,确认一号墓主人是隋炀帝杨广。

二号墓为腰鼓形砖室墓,由主墓室、东西耳室、甬道、墓道五部分组成。出土玉器、铜器、铁器、陶瓷器、木漆器等200余件(套)。其中玉器有白玉璋1件,质地莹润;铜器有编钟、编磬、铜灯、铜豆等,成套的编钟16件、编磬20件,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出土的隋唐时期的编钟编磬实物,填补了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墓内保存有部分人骨遗骸,经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为大约56岁、身高约1.5米的女性遗骸。根据墓葬形制、墓内出土高等级随葬品和对人骨遗骸的鉴定,结合文献记载,判明墓主人是隋炀帝萧后。

2014年4月10日,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16日,扬州曹庄隋炀帝墓中出土的135件/套文物,在扬州双博馆展出。

据了解,曹庄隋炀帝墓发现后,考古人员先后在两墓中发掘出400余件/套文物。此次扬州双博馆展出的文物来自曹庄隋炀帝、萧后两座墓。包括“鎏金铜铺首”、“编钟编磬”、“十三环蹀躞金玉带”等在内的135件/套文物对外公开展出。为了让参观者直观了解墓葬全貌,整个展区按照墓葬的结构排布,先是甬道,然后是耳室最后进入主墓室。

在展览现场,隋炀帝墓内两颗出土牙齿引来不少人围观,据了解,这两颗牙齿出土于墓内靠近东耳室处,属于同一个体,一颗为右侧上颌第三臼齿,一颗为右侧下颌第二臼齿。根据牙齿磨耗判断的齿龄为50岁左右,与隋炀帝被弑杀时的年龄相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朝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朝代?有何特殊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隋朝虽然仅仅只存在了37年,但是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隋朝这短短三十多年的历史,却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要想明白隋朝的历史意义,我们首先得简单回顾一下隋

  • 武惠妃与武则天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武惠妃与武则天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本该是金枝玉叶却被迫成长看到“武”这个姓氏,就不难想到,武惠妃与武则天及武家渊源深厚了。武惠妃的父亲是武攸止,武则天的堂侄,母亲出自弘农杨氏,名门望族出身。武攸止的哥哥是武攸暨,也就是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无疑,武惠妃所在的

  • 古代生活条件那么差 古代穷人都吃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生活水平低下,那时候的穷人每天都吃些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提高,大家在对食物的选择以及在对吃这件事情上面也开始有了很多要求。在我们父母辈的那一代也许都还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在那个时候人民都还是比较穷的

  • 汉武帝晚年多次派兵攻打匈奴 最后为何还是没有取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打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改变了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多次派兵讨伐匈奴,并且取得了大胜,不仅收复河套地区,还占据了河西走廊,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廷”的情况。然而,这只是西汉、匈奴战争中的一个片段。到了汉武帝晚年,

  • 刘统勋是什么人?他和刘墉的关系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刘统勋是什么人?他和刘墉的关系如何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当初,刘统勋得到乾隆的提拔,接连晋升。适逢其母去世,于是刘统勋辞官回家守孝。等到守孝期满,刘统勋便回京任命,负责监察朝中大臣的言行举止。过了一段时间后,刘统勋就向乾隆上奏折,因为大学士张廷玉与尚书的言行有失。他说:“

  •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后,为何没有称皇帝而是自称西楚霸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元年,项羽在关中主持分封,分封了十八路诸侯,而后自号

  • 历史上能与董鄂妃平分宠爱的恪妃,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恪妃石氏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历史上能与董鄂妃平分宠爱的恪妃,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请听我详细道来。康熙六年顺治帝的恪妃石氏病逝,年仅27岁;康熙下旨停止上朝三天,并且让所有宗室成员穿戴素服三日,不准祭祀神明。按照寿康太妃博尔济吉

  • 首次起兵反抗董卓的是谁?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灵帝死后,胸怀治世理想的曹操再次出仕。正逢边章、韩遂叛乱,他被征为典军校尉。在大将军何进被太监集团设计杀死后,董卓入京掌握了朝政,没多久就行废立之事,引起了朝中群臣的不满。如今的曹操和青年时相比,成熟稳重了许多,政治上的见解和眼光也高明了不少。虽然董卓很器重他,但他一眼看出董卓的倒行逆施是祸国殃民之

  • 钟繇的两个儿子钟毓和钟会的关系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钟繇的两个儿子钟毓和钟会的关系怎么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但曹家兄弟却并不孤单,因为还有一对兄弟,也演绎出了兄弟相害这种事。这就是钟繇的两个儿子钟毓和钟会!弟弟钟会,由于有灭蜀之战,和企图造反雄霸西蜀的这两件事,所以知名度很高。所以哥哥钟毓,显然没法跟钟会比较了。但却并不

  • 刘邦的专业能力看上去并不强,为何能建立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被众人拥立为沛公之前,刘邦已经具有很成熟的政治手腕,也玩过几次政治了。太史公司马迁为汉高祖刘邦作的传记《高祖本纪》的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