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蔡伦是奸臣吗?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上的蔡伦是奸臣吗?他最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544 更新时间:2023/12/22 22:15:24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东汉造纸术发明者蔡伦的故事。

相信大多数人对蔡伦的看法是正面的,因为他是造纸术的改良者,因为他,“纸”从一种价格昂贵、笨重、不易保持的耗材,保持了能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日常书写用品,极大促进了知识、文化和信息的传递。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世家贵族对文化知识的垄断地位。造纸术更是和印刷术、火药、司南一起,被推举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发明”。因此,民间对蔡伦的赞誉是较高的。以至于史家工笔都不吝为他添几句溢美之词。

《后汉书》中有“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的记载,来褒奖他的巧思。

然而历史老师不会告诉你的是,蔡伦之所以费心费力地试验发明“蔡侯纸”,并不是真的为了利国利民,而是为了讨好一个女子。这个女子也不是他心爱的女孩,而是汉和帝的妻子邓皇后。

邓皇后心思单纯,是个饱读诗书的大才女,而当时的字都是写在竹简或者是帛上,这种材料不仅书写效果不好,而且还很贵,一旦写错就很麻烦。

邓皇后生性节俭,但她又不忍放弃自己对诗书和书写的爱好,因此十分苦恼。蔡伦于是投其所好,研制出了既便宜又耐用的书写纸,果然成功地得到了邓皇后的信任。

和明清时期的太监出身穷困之家不同,蔡伦是出自铁匠世家,经采冶铸铁的官员举荐进宫的。他受过乡学蒙教育,所以对《周礼》、《论语》这些儒家典籍有所了解外。此外,他还对冶铁、铸造、种麻、养蚕等技艺十分熟悉,这也为他后来在皇宫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蔡伦入宫没多久就被擢升为小黄门宦官,又侍奉在窦皇后(汉章帝之妻)身侧,成为皇后的爪牙。窦皇后没有自己的子嗣,为了能长久地把握权柄,她一手策划逼死了宋贵人,并导致宋贵人之子刘庆的皇太子之位被废。作为窦皇后心腹的蔡伦也参与了这些宫廷阴谋。之后,窦太后又选了年幼的皇子刘肇继承皇位,是为汉和帝。

汉和帝刚即位的时候,尚未成年,无法亲政。此时窦皇后已升格为窦太后,她借此机会把持朝政,让窦氏外戚家族在朝中作威作福。这时蔡伦被指派跟随在汉和帝的身边,名为照料,实为眼线。不过长期相处让蔡伦心中的天平逐渐向小皇帝倾斜。于是他和另一位大宦官一起策划了一场政变,帮助汉和帝夺回了兵权。失势的窦太后不久就去世了。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蔡伦开始挖坑心思去讨好汉和帝的邓皇后,光是讨好拍马屁这些俗招谁都会,皇后也不会稀罕。可蔡伦比别人懂更多的知识和技术。经过一番苦心研究,蔡伦终于改进了造纸术,制成了“蔡侯纸”。

凭着此前的功劳和当下造纸工艺的改良,蔡伦得到了汉和帝与邓皇后的青睐。他不仅升官,还获得了封侯,人生事业进入了巅峰期。可人生不会总是这样顺风顺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汉和帝英年早逝,他唯一在世的儿子也不满周岁就夭折了。所以邓皇后只好从宗室子弟中选最有资格的刘祜为新君,史称汉安帝。而这位新选中的皇帝偏偏又是前废太子刘庆的儿子。

当年蔡伦作为窦皇后的帮凶,逼死了宋贵人,扳倒了皇太子。眼下昔日皇太子的儿子成为皇帝,蔡伦自然也就大难临头了。汉安帝传旨让蔡伦自己去廷尉府认罪,蔡伦知道难逃罪责,服毒自尽了。

蔡伦是人类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之一,但在私德方面却让人不敢恭维。他得势时,党同伐异的事情没少干,因此有人讽刺说,蔡伦不光造了纸,也没少造孽,最终才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当一个人有卓越成就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于去美化他。然而有成就的人不一定私德就好,有才华的人更不一定品格就高尚。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上没有好人与坏人,只有做好事的人与做坏事的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墉的官场升迁历程是怎样的?为何前后差别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刘墉的官场升迁历程是怎样的?为何前后差别很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刘墉升任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兼理国子监事务。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任职玉牒馆副总裁。但在此后数年里,刘墉不断犯错,官声渐不及从前,并多次受到皇帝责备。乾隆五十二年(1787

  • 孙策没有传给他的儿子孙绍,而是传给了孙权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孙策没有传给他的儿子孙绍,而是传给了孙权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父传子,子传孙,我们国家一般都是按这个程序来传承家业的,但是孙策并没有传给儿子孙绍,而是传给了弟弟孙权。为什麽孙策没有传给他的儿子孙绍,而是传给了孙权呢?对此,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江东当时的情况。内部忧患:势力内

  • 荀彧死后,荀攸又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死后,荀攸又是怎么死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荀彧和荀攸,出身颍川荀氏,是当时的主要士族之一,也是东汉末年四大家族之一,另外三大家族分别是颍川陈氏,例如陈群,弘农杨氏,例如杨修,以及汝南袁氏,例如袁绍。有关荀彧的死,由于影视剧的演绎,很多人都接受“空食盒”的说法。因为曹

  •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和演义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受某些不负责的网文影响,现在跟风黑诸葛亮的特别多,似乎黑诸葛亮成了“政治正确”,吹捧诸葛亮的都被戴上“三国演义看多了”。笔者就亮黑的部分论据,从正史的角度进行简单的反驳,以替丞相正名。TOP1空城计成功是因为司马懿知道鸟尽弓藏,所以不为难诸葛亮说这句话的可以先去了解一下历史上是否存在空城计。空城计最

  • 历史上玄武门事变和靖难之役的性质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的玄武门之变和明朝时期发生的靖难之役都是因为皇家子弟为了争夺皇位而展开的斗争,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中国历史几千年以来,自有王朝始,从夏、商、周,乃至元、明、清,最顶级的权力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歇过,包括夏朝以前的尧、舜、禹时期的部落首领禅让都充满着权谋和争夺,抛

  • 如果崇祯没有杀掉魏忠贤,明朝会怎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众人皆知,魏忠贤乃一代宵小之徒,祸乱朝纲危害江山,搜刮民脂民膏铲除异己,东厂耳目遍布全国各地,“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用来形容当时的情形再合适不过。随意的言论可能就被东厂的人或者走狗抓住,妖魔化之后便以各种罪名导致人头落地。但是魏忠贤倒台之后,东林党贪污腐化,闯王李自成又开始在中原大陆点燃战火。暴政

  • 黄巢为什么要起义?最后为何会失败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秦韬玉有句诗叫“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用这句诗来形容黄巢真可谓贴切。黄巢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也让垂死的李唐王朝大伤元气。他辛辛苦苦南征北战却没有灭掉唐王朝,而另一个人却不费吹灰之力就登上皇帝之位,这无疑是为别人做了嫁衣。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先回到黄巢所生活的年代,看看黄巢

  • 田豫曾跟随刘备,为何最后离开了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田豫曾跟随刘备,为何最后离开了刘备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但是,田豫已经在刘备身边几年了,刘备并没有得到改善。田豫也是没用武之地。刘备的职务是司马。田豫只能在他的手下当一个士兵。看到刘备很难有成就,田豫决定不跟随他。他委婉地向刘备请假,声称他母亲没有人养,他需要他重返孝道。就这样

  • 李白才华横溢贵为诗仙,为什么还被唐玄宗驱赶出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李白才华横溢,一首《蜀道难》就让他誉满京华,后来被称为诗仙,天宝元年八月,唐玄宗下令招李白入京。那么唐玄宗后期为什么要驱赶这么有才华的李白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话说当年,李白接到命令,以为从此可以事业有成,他本身就是对仕途经济感兴趣的人,于是“仰天大笑出门去”,从山东兖州出发前往

  • 两位大将被曹操俘虏,为什么曹操只放走了关羽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乃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人物,这一生征战无数,也打了很多的胜仗,威名在外,对于曹操的性格,大家或多或少的有些了解,多疑是曹操的本性,曾经在战役中曹操俘虏过两名将才,其中一名是高顺,他是吕布的手下,另一名就是关于他是刘备的手下,这两人可以说是将士之才,并且英勇善战,这两个将才,同样是被曹操俘虏,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