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薄姬死后为什么没有和丈夫刘邦合葬在一起?

薄姬死后为什么没有和丈夫刘邦合葬在一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44 更新时间:2024/1/3 15:31:47

薄姬(?~公元前155年),会稽郡吴县人,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是中国古人对于爱情和婚姻的一种诠释。

生则同衾的意思是说,活着的时候,要盖同一条被子,不像现代的有些夫妻那样,搞什么分床睡的花样。

死则同穴的意思是说,死去了之后,要葬在同一个墓穴之中,这叫并骨,预示着生是夫妻死也是夫妻,生生世世都做夫妻。

但是,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却没有跟丈夫刘邦合葬在一处,而是跟儿子刘恒葬在了一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实际上,薄太后和刘恒葬在一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按照太史公司马迁的记述,薄太后的寝陵是南陵,而刘恒的陵寝是霸陵,所以薄太后并没有跟儿子刘恒葬在一起。

之所以会出现薄太后和儿子刘恒葬在一起的说法,是因为薄太后的陵寝离刘恒的陵寝很近,即太史公司马迁说的南陵近霸陵。

薄太后丈夫刘邦的陵寝叫长陵,跟薄太后的南陵隔着一条渭水,南陵与长陵隔着一条河,长陵又在南陵西,所以薄太后这是“西望吾夫”,南陵的东边又恰巧是霸陵,所以薄太后这墓穴还是“东望吾子”,之所以孤零零地西望夫东望子,乃是因为昭穆制度的缘故。

正常情况下,薄太后不会成为皇太后,刘恒也不会成为皇帝,所以薄太后和刘恒原本不会葬在关中。

但是,西汉初年,发生了一件不正常的事。

这件不正常的事便是诛诸吕。

汉高祖刘邦死后,葬长陵,太子刘盈袭地位,刘恒死后葬安陵,安陵在长陵右侧,这是符合昭穆制度的。

刘盈死后,刘盈的太子继位,但太子年幼,不能摄政,故而由吕太后称制,吕太后称制期间,又将刘盈的太子废掉,另立刘盈的他子为帝,吕后称制八年,便薨逝,葬长陵,与丈夫刘邦合葬。

然后发生了诛诸吕事件。

刘邦的长孙齐哀王刘襄起兵,刘襄是刘肥的嫡子,刘肥是刘邦的长子,刘襄当时已经长大成人,能力出众,不甘居于人下,于是从齐地起兵,兵锋直指长安,周勃陈平等老臣配合刘邦,诛灭诸吕,也就是吕太后的娘家人。

但诛诸吕行动之后,老臣们尤其是被刘襄欺骗了的琅琊王刘泽不同意刘襄继位,老臣们也不敢让吕太后的孙子继续在皇位上,于是找刘恒继位。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按理说没有继位的机会,偏偏遇到这样的事情,刘邦的长子刘肥已逝、三子刘如意也早已被毒杀,过继给吕后的旗子刘长也因吕后的关系不被承认嫡子身份,所以刘恒检个漏,成了皇帝。

作为刘邦的儿子,死后的寝陵理应在刘邦陵寝的右边,但右边的位子已经被刘盈的安陵占据了,于是刘恒另起炉灶,隔着渭河建造了霸陵,同时考虑到薄太后侧室的身份,就为薄太后另起了一座陵墓,倘使不另起陵墓,薄太后即便葬到刘邦的长陵中,也会被刘邦的正后吕后所压制,这不是刘恒愿意的,所以刘恒宁愿不让父母同穴而葬夫妻分离,也要为薄太后另起一座寝陵。

参考资料:《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吕太后本纪》、《史记·孝文本纪》、《史记·外戚世家》、《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史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于禁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为何最后会羞愧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于禁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为何最后会羞愧而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于禁是一个有策略,有胆识和勇气的人,因为青州兵叛变一事曹操曾称他有大将之风,性格温和,刚毅,而且于禁会忍,能忍,这是许多大将做不到的,很出名的性格特征。唯一不好的就是被关羽水淹七军后,这个跟随曹操几十年的“忠臣

  • 当初一个小卒冒死掩埋岳飞遗体 他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小狱卒隗顺:冒死掩埋岳飞遗体的,守墓20年,最终结局如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岳飞的遗体在他被冤杀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谜。01关于岳飞遗体的几个传说地方公元1163年,宋孝宗亲自下诏为岳飞平反昭雪,开始派出官方力量寻找岳飞遗体,同时准

  • 公孙弘开创"以丞相褒侯"的先河,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杂记》记载),齐地菑川人,为西汉名臣。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元光五年(前130年)八月,汉武帝再次下诏各郡国举贤良,菑川国再一次推荐公孙弘赴京。能够进京接受皇帝召见,这绝对是天大的

  • 靖难之役朱允炆会输是因为手下没有会打仗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靖难之役指的是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之间争夺帝位的战争。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朝初期的“靖难之役”中,实力弱小得多的燕王朱棣顽强地战胜了代表正统的建文帝,纵观整个“靖难之役”中的各场战斗,朱棣实在胜得很侥幸,明朝在朱元璋时期,把能打仗的将军清除得差不多了,但对于实力远超朱棣的朝廷来说

  • 项羽年轻又强大,为何会输给年纪大的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上的呐喊,迅

  • 陈宫怎么死的?真的是曹操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陈宫怎么死的?真的是曹操杀的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吕布战败后投奔刘备,而后陈宫出谋划策夺下徐州。刘备连同曹操一起攻打徐州的时候,陈宫在那时已不被吕布所信任,吕布只听陈登父子的谄媚之言,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古今第一英雄。后来被围困下邳城的时候,当时陈宫也出了两条好的计策来解救

  • 曹魏的两场大战中,曹操损失了哪些将领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曹魏的两场大战中,曹操损失了哪些将领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官渡之战的成功让曹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而赤壁之战的失利使得曹操失去统一全国的希望,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那在这两场硬仗中曹操都损失了哪些武将呢?官渡之战:宋宪:原吕布手下,后投降于曹操,演义中宋宪在白马之战被颜良斩杀,

  • 孙桓被蜀国大军围困,陆逊为何不发兵救援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孙桓被蜀国大军围困,陆逊为何不发兵救援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孙桓是东吴孙权的宗亲,也是一位擅长领兵的优秀将领孙桓是孙河(与孙坚是同族子弟)的第三子,孙桓长相仪表堂堂,器怀聪朗,读书博学强记,被孙权称赞为"宗室颜渊”,是东吴年轻二代里比较出色的将领。先是跟随吕蒙袭取荆州,在

  • 范增看出刘邦身上的天子气,为何不主动归顺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范增,居鄛人,秦朝末年著名谋士、政治家,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早年投奔项梁于薛地,跟随项羽参加巨鹿之战、攻破关中,屡献奇谋,被项羽尊为“亚父”,后被封为历阳侯。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邦比项羽早两个月的时间,进了关中。项羽携带各国诸侯抵达函谷关外,方

  • 赤壁之战结束后,为何孙权连续两次大败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周瑜和鲁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两任水军大都督,统兵能力很强,两人联手更是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可是奇怪的是,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分别于公元208年12月以及公元215年8月两次亲自率军攻打合肥,结果两次都被张辽击败,第一次损失了大将太史慈,第二次更惨,孙权自己都差点在逍遥津被张辽活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