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瑾没打过什么胜仗,为何做到大将军?

诸葛瑾没打过什么胜仗,为何做到大将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28 更新时间:2023/12/5 17:54:28

魏国的高平陵事变后,咱们可以介绍下吴国的宫斗了。

吴国的权力斗争相比魏国,毫不逊色,因为孙权作为裁判员亲自下场,导致吴国的权斗更加血腥,惨烈,孙权要对付的是谁呢?

吴郡四姓!

吴郡有四大豪族,人称“吴郡四姓”,分别是张氏(张温)、朱氏(朱据朱桓)、陆氏(陆逊)、顾氏(顾雍)。

世说新语中这样描述四姓的家风:张文,朱武,陆忠,顾厚。

吴郡四姓作为江东势力最强的豪族,早期和孙氏的关系并不融洽,陆逊的祖父陆康当年更是和孙策打了两年的战争。孙策从194年打到195年,整整打了两年才攻陷了庐江(围城数重,受敌二年,城陷)

吴郡陆氏在此战中同样损失惨重,宗族百余人,遭离饥厄,死者将半,家族掌舵者陆康在城陷一个多月后病故(月余,发病卒,年七十)

陆家崛起的重任压在了当时毫不起眼的陆逊身上(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於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

随着孙策、孙权对江东的统治越来越稳固,吴郡四大家族如果要做官,要维持家族利益,必须做出妥协,和孙氏合作。

即便和孙氏有家国仇恨的陆家,也入仕孙权,陆逊更是在夷陵之战中力挽狂澜击败刘备,石亭之战大败曹休,为吴国立下赫赫战功。

孙权和陆逊一度关系如蜜,曾亲自执鞭为陆逊在前开路,令百官朝陆逊下跪孙权(假陆逊黄钺,吴主亲执鞭以见之)为其在大将军之上又设置上大将军,地位高于三公(拜上大将军、右都护)

但即便如此,对孙权来说,他最信任、倚重的人仍是早年跟着他父兄打天下的江北宿将和躲避战乱从江北逃难到江东的士人。

原因是啥呢?

这些江北派没有根基,容易被君王操控!

吴国第一任丞相孙邵,便是青州人。

孙权称吴王后,任命孙邵为丞相,并被加封为威远将军。

孙邵当丞相没多久,就遭到了张温(吴郡四姓之张氏)、暨艳的联合弹劾,孙邵被迫请求辞职来谢罪,孙权顶住压力,释免了他,仍让他作丞相。

位高权重的丞相,江东士族都敢弹劾,这令孙权十分忌惮。

随着江北重臣鲁肃、吕蒙先后逝世,江东士族又有重新崛起的趋势,双方的实力平衡要被打破了!

其实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北方恢复稳定,为孙氏立国提供了人才基础的“北士南流”也基本停止,江北派渐渐被本土派所压制。

孙权决定打压吴郡四姓,拿谁开刀呢?

陆逊:上大将军,掌握荆州重兵,动不了。

顾雍:为人谨慎,挑不出毛病。

朱据:文武兼备,孙权视他为吕蒙的继任者,还将公主孙鲁育嫁给了他。

只剩下张温了。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县人。

父亲张允,因轻视钱财重视贤士,声名显扬州郡,曾任孙权的东曹(父允,以轻财重士,名显州郡,为孙权东曹掾。)

张温从小就修养节操,容貌奇异伟岸(温少修节操,容貌奇伟。)

孙权和他交谈时,张温谈吐文雅对答如流,旁观者为之倾慕。

张温做官的起步非常之高,很快就坐到了选曹尚书,又迁为太子太傅(征到延见,文辞占对,观者倾竦,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

很受信任(甚见信重)

但是为了平衡两派的力量,必须削弱吴郡四姓的实力,怎么整到这位大名士呢?

张温正好有两个把柄落在孙权手里

1、暨艳事件

暨艳字子休,也是吴郡人,张温的同乡挚友。

因张温举荐踏上仕途,张温卸任选曹尚书后,推荐暨艳继任。

选曹尚书相当于人事部长,权柄计重,那么重要的岗位居然就被张家垄断了,由此可见吴郡四姓此时权势滔天的程度。

暨艳上任后,十分生猛,他提出要搞一次大规模的官吏考核,把不合格的庸吏都刷下去。

艳性狷厉,好为清议,见时郎署混浊淆杂,多非其人,欲臧否区别,贤愚异贯。弹射百僚,核选三署,率皆贬高就下,降损数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贪鄙,志节污卑者,皆以为军吏,置营府以处之。而怨愤之声积,浸润之谮行矣。

暨艳是张温推荐上去的,他自然不会对吴郡四家下手,针对的谁就不言而喻了。

当然打击范围太广,其中可能也牵扯了其它部分江东士族的子弟,结果闹得人人自危,引起怨愤声积!

孙权亲自出面给暨艳定罪:专用私情,办事不根据公理,逼迫自杀(竞言艳及选曹郎徐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

作为举荐人的张温自然也难逃干系。

2、出蜀事件

223年11月,蜀汉内部政局稳定后,丞相开始派中郎将邓芝来江东缔结盟约。孙权非常欣赏邓芝的坦率,给丞相的回信中说到:和合二国,唯有邓芝。

第二年夏天,孙权派辅义中郎将张温回访成都。

张温为表明和解的诚意,在呈上蜀汉朝廷的文书里刻意称颂蜀汉,大力赞赏蜀汉政治:

臣自遥远的边境,直到贵国首都之郊,频频蒙受贵国殊礼接待,恩诏不断传至,我受此荣耀感到惶惧,又感到意外的惊奇和不安(臣自入远境,及即近郊,频蒙劳来,恩诏辄加,以荣自惧,悚怛若惊)

孙权暗恨张温赞赏蜀汉政治(权既阴衔温称美蜀政),又嫌忌他的声名过于显赫(又嫌其声名大盛,众庶炫惑,恐终不为己用)

最关键的还是声名大盛!

正碰上暨艳事件发生,于是借此机会找出张温的岔子()思有以中伤之,会暨艳事起,遂因此发举)

孙权将张温缉拿下狱,打算将其处死。

当时无人敢为其说话,只有骆统认为张温无罪,为期其辩。

骆统也是江东人士,会稽郡人。

孙权丝毫不予理会(权终不纳)

张温最后被贬为平民(后六年,温病卒)他的两个弟弟也一并遭到罢黜,就这样,吴郡四姓中的张氏家族率先退出历史舞台。

但其他三家仍然权势滔天。

孙权称帝时,地位最高的重臣依次是上大将军(吴国特有的官位)陆逊、大将军诸葛瑾以及丞相顾雍。

吴郡四姓仍然占据绝对优势,江北派里的张昭因为赤壁之战前的投降言论,早被孙权踢出了核心层。

诸葛瑾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火速提拔起来。

客观地说,诸葛瑾一生战绩乏善可陈,根本没打过什么胜仗,但能做到大将军其原因,无非有两点:

一、他是江北人;

二、他深谙官场之道。在诸葛瑾的一生中,从没跟任何人发生过冲突,无论是劝谏孙权,还是平衡同僚间的关系,他都很有手段。

此外,诸葛瑾为人极其谨慎,即使在吴蜀两国关系极佳的时期,他出使蜀国时,只在公开场合谈及公事,从不私底下跟弟弟诸葛亮会面(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刘备讨吴时,诸葛瑾身在南郡,当时有人进谗言诋毁诸葛瑾,称其与刘备互通信息,流言甚盛。

居然是陆逊上表力保诸葛瑾绝无反意,孙权也很欣赏诸葛瑾的为人:“我和子瑜在一起很多年了,有生死不易的誓言(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此外,诸葛瑾的至交好友江北派的步骘也被孙权重用,担任骠骑将军,都督西陵,镇抚吴蜀边境。

瞧瞧孙权这手段,即使表面上在如何看重陆逊,实际却派了两个江北派在荆州制衡他。

随着张氏家族的退出,孙权似乎暂时收敛了对吴郡四姓的打击,但是几年后,校事官(相当于明朝的锦衣卫)吕壹案,又再次点燃了权斗的导火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男子都能三妻四妾吗 古人能娶到多少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男子都能三妻四妾吗?古人能够娶到多少老婆?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在古代婚姻制度中,古人都是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就算是皇帝本人,也不例外。现代人要是穿越到古代,想要有很多老婆,肯定是白日做梦的,毕竟要是被告发出

  • 徐霞客为什么选择出游呢?他都去过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徐霞客为什么选择出游呢?他都去过哪些地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徐霞客从小就对一些介绍地理游记的书籍感兴趣。有一次。徐霞客把一本山海经带到了学堂上,被老师发现打了他一顿竹板,他的两只小手肿得像两个小馒头。但这并没有改变他对地理游历的兴趣,经过了十年寒窗。他的同学都先后去赶考了

  • 荀彧终于汉室,为什么投靠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终于汉室,为什么投靠曹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荀彧之所以投靠曹操,其实在他的认知里,曹操是可以结束东汉末年乱世纷争的英雄,但是同样,曹操也是忠于汉室的,曹操之前做的也是这样的工作。而荀彧为首的颍川士族,则靠着曹操的军事政治才能,打压了其他士族,进入权力中央。荀彧开始带着

  • 萧何月下追韩信,他为什么能确定刘邦会听他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萧何(?-前193年),沛郡丰邑人,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细看《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能推敲出来,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事,透着邪性。首先,萧何月下追韩信,可能不仅仅是因为韩信有能力,还因为刘邦需要提拔一个低级军官来宣誓

  • 袁绍在官渡之战失败,是因为不重要人才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官渡之战,曹操能够以两万军队战胜袁绍的十万军队,为什么那么强大的袁绍当时会惨败。、要知道袁绍当时最巅峰的时候,天下州郡各占据了四个,可谓是天下最强诸侯,但对战曹操还是失败了。曹操个人有能力是一方面,但是袁绍家族世代都是大官,底蕴深厚,袁绍怎么可能会差呢?其实这个还是跟人有关系,曹操和袁绍还是有很多不

  • 古代太子为什么会成为高危职业 只要不坐上皇位,都危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太子高危职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论古代时最难做也是最危险的位置应当属太子莫属。为什么说太子是一个高危行业呢?他毕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但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就不难发现,很多太子并不能善终最后成为皇帝。那么,在古代做一个太子有多难呢?笔者认为,如果

  • "无狐偃,便无晋文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无狐偃,便无晋文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狐偃帮助重耳成为晋国的国君,陪着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放一般人身上,不要说成就霸业了,估计早就放弃成为国君这一目标了。一、骊姬想要杀死重耳,狐偃护送重耳出逃骊姬不满太子申生可以继承国君之位,经常向晋献公说太子申生的坏话。太子申生被骊

  • 靖康之变宋军为何会失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二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靖康之变”是历史上中原王朝最悲痛的一次大事件,北宋失败的原因也经常有人提出总结,从政治、外交、军事等等,各种层面进行分析,北宋被灭亡的原因当然有不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嘛,不

  • 芈月是楚国人,为什么为了秦国处处与楚国作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芈月一般指宣太后,宣太后,芈(mǐ)姓,出生地楚国丹阳,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人。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战国时期秦国的太后芈月,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扶持自己的儿子当上了

  • 汉献帝承认刘备是皇叔吗 历史上有记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汉献帝和刘备的关系。在汉献帝东归洛阳之后没多久就被曹操迎接到了许昌,而之后再由彻底的将汉献帝给软禁了起来。并且借助他的名义迅速发展壮大,并且逐渐统一了北方。而在此期间刘备也曾经有一段时间投靠的曹操的手下。刘备也只是在许昌呆了两年之后,也就背叛了曹操,投靠到袁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