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科举高中之后 古人能够做多大的官职

古代科举高中之后 古人能够做多大的官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908 更新时间:2024/1/4 4:07:55

对古代科举高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引言

谈起考试,在今天来说很多人都可能觉得首推公务员考试和高考,比较这两个考试是决定广大学子前途命运的关键之路。公务员考试每年都是大热,竞争激烈,特别是很多热门岗位甚至是万里挑一,能够成功上岸的幸运儿除了必备的实力之外,还需要点点运气,通过了意味着自己有了份稳定的职业。

高考自然不必说,虽然学校每年在扩招,上个大学已经不困难,但其实很多名校也不是那么好入门的,也需要广大的学子付出艰辛努力才有机会进入自己的梦想学府!

一、残酷无比的科举

古代的考试就首推科举,毕竟这是寒门学子打破贵族垄断进入仕途的唯一办法,古代的寒门要想跨越阶级就只有通过科举这一途径,通过了就可以授予一官半职,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为了生存而艰辛。

科举通过重重考验过五关斩六将之后,都知道最大的赢家是状元,接下来的分别是榜眼和探花,这是会试放榜的一甲,一甲就只有这三个名额,能够考得上的都堪称人中龙凤。接下来是二甲,二甲和三甲录取人员若干,自然名头没有一甲那么响亮。那既然一甲的前三名如此难得竞争,是不是在他们考中之后就意味着飞黄腾达,步入人生的巅峰呢?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既然一甲的前三名这么激烈,那么走到最后的人肯定会立即被授予很高的官职,毕竟这种残酷竞争下的幸存者有这个资格,状元更是几年才出一个,职位那么多随便补缺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按照历史的记载来看,一甲第三名是可以立即授予职务的,也就是说状元榜样探花是可以立即可以授予职务的,不需要再进行其他的考核。

授予的官职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位高权重的职务,也不是什么主管一方的行政主官,甚至连个知县都不会授予。

相反状元到探花这三人一般会被安排到翰林院任职,做一些文秘以及编纂历史这些看似比较稀松平常的工作,感觉有点像是去打杂的一样,这种根本不符合状元这种尊贵的身份啊,难道几十年的苦苦努力一夜之间就沦为了这么一个打酱油的?不过真要是这么想那就错了,翰林院可不是一般的地方,虽然听起来很像是一个养老单位,感觉没什么存在感。

古代的翰林院不亚于今天的组织部,甚至和书记处的地位差不多,皇帝日常的办公安排,文件的起草,政务的处理都是翰林院来负责的。

翰林院就是皇帝的双手,是非常重视的机构,很多事情都得依赖翰林院的辅助。这和今天领导身边的办公厅秘书差不多,看似没有什么权力,清水衙门,但是确实领导干部的后备蓄水池,很多时候宰相就是这里面产生出来。现在反观领导身边的办公室工作人员也是提拔较多较快的,比一般人优势很明显!

二、政务练习必不可少

所以状元榜眼探花这些人到翰林院去任职,不是说的不重视,大材小用,相反这是组织刻意的锻炼,为以后的平步青云做好准备。虽然能中一甲的人几乎在知识储备和智商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主政管理一方和读书做学问还是有不小的区别,这些读书人一开始就拿去主政一地可能要出很多问题的。

因此把他们放到翰林院接受学习锻炼才是正道,是最为明智选择,翰林院不要小看修一些前代帝王的历史,写一些诏书这类工作,这对于本人来说可以熟悉一些帝王的施政方式,工作思路,以及更好的熟悉现在朝廷的工作流程、方针政策的运用。这对于这些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是非常有作用的。

在经过翰林院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这些学子们就清楚了国家很多政务的处理方法,学到了人情世故,了解了皇帝的施政方向,这个时候朝廷就开始外放锻炼或者安排到了重要部门继续任职,反正前途是一片光明。因此翰林院不仅不是一个冷门单位,相反还是很多科举学子打破脑袋也要拼命往里面挤的地方。

一甲可以直接进入门槛,但是二甲和三甲的若干进士想要进去,则需要再进行考试选拔,只有十分优秀突出的人员才能进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点翰林”。

那些没能进入这个人才蓄水池的进士,则就要听从朝廷的安排,没有关系疏通的则是外派到一些不好的地方,有关系打点的可能得到好点单位,至于以后得前途就得看个人的神通了。

进入翰林院的人,出产率还是很多的,例如张九龄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方孝儒、张居正曾国藩等等,这些历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是翰林出身,甚至很多都是位居宰相的高位。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古代人才选拔的单一途径,让很多士子都把点翰林当成了自己毕生的追求,而极低的录取率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浪费,导致其他方面比如记工匠记忆、医药、科技等方面一直裹足不前,这也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真的是为了取悦褒姒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真的是为了取悦褒姒吗?这个流传几千年的故事,可能只是古人杜撰而来,而并非事实,因为其中充满了种种疑点,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跟西周时代的社会结构不符合,如果一个国君可以为了取悦女人,而这么随意折腾诸侯,那需一个前提,就是:君主的权力发展到了足

  • 李炎在位期间,是如何整治朝廷腐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李炎在位期间,是如何整治朝廷腐败的?关于会昌时期的廉政建设,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会昌元年(841年)十一月,御史台奏请调整京城文武百官及庶人丧葬事,以为官员大办丧事,难免借机变相受贿行贿,堕败政风,对此进行限制,无疑有助于政风的廉洁。唐代官俸不高,许多官吏的薪俸收入,尚不能养家糊

  • 诸葛瑾没打过什么胜仗,为何做到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魏国的高平陵事变后,咱们可以介绍下吴国的宫斗了。吴国的权力斗争相比魏国,毫不逊色,因为孙权作为裁判员亲自下场,导致吴国的权斗更加血腥,惨烈,孙权要对付的是谁呢?吴郡四姓!吴郡有四大豪族,人称“吴郡四姓”,分别是张氏(张温)、朱氏(朱据、朱桓)、陆氏(陆逊)、顾氏(顾雍)。世说新语中这样描述四姓的家风

  • 古代男子都能三妻四妾吗 古人能娶到多少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男子都能三妻四妾吗?古人能够娶到多少老婆?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在古代婚姻制度中,古人都是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就算是皇帝本人,也不例外。现代人要是穿越到古代,想要有很多老婆,肯定是白日做梦的,毕竟要是被告发出

  • 徐霞客为什么选择出游呢?他都去过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徐霞客为什么选择出游呢?他都去过哪些地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徐霞客从小就对一些介绍地理游记的书籍感兴趣。有一次。徐霞客把一本山海经带到了学堂上,被老师发现打了他一顿竹板,他的两只小手肿得像两个小馒头。但这并没有改变他对地理游历的兴趣,经过了十年寒窗。他的同学都先后去赶考了

  • 荀彧终于汉室,为什么投靠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终于汉室,为什么投靠曹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荀彧之所以投靠曹操,其实在他的认知里,曹操是可以结束东汉末年乱世纷争的英雄,但是同样,曹操也是忠于汉室的,曹操之前做的也是这样的工作。而荀彧为首的颍川士族,则靠着曹操的军事政治才能,打压了其他士族,进入权力中央。荀彧开始带着

  • 萧何月下追韩信,他为什么能确定刘邦会听他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萧何(?-前193年),沛郡丰邑人,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细看《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能推敲出来,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事,透着邪性。首先,萧何月下追韩信,可能不仅仅是因为韩信有能力,还因为刘邦需要提拔一个低级军官来宣誓

  • 袁绍在官渡之战失败,是因为不重要人才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官渡之战,曹操能够以两万军队战胜袁绍的十万军队,为什么那么强大的袁绍当时会惨败。、要知道袁绍当时最巅峰的时候,天下州郡各占据了四个,可谓是天下最强诸侯,但对战曹操还是失败了。曹操个人有能力是一方面,但是袁绍家族世代都是大官,底蕴深厚,袁绍怎么可能会差呢?其实这个还是跟人有关系,曹操和袁绍还是有很多不

  • 古代太子为什么会成为高危职业 只要不坐上皇位,都危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太子高危职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论古代时最难做也是最危险的位置应当属太子莫属。为什么说太子是一个高危行业呢?他毕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但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就不难发现,很多太子并不能善终最后成为皇帝。那么,在古代做一个太子有多难呢?笔者认为,如果

  • "无狐偃,便无晋文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无狐偃,便无晋文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狐偃帮助重耳成为晋国的国君,陪着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放一般人身上,不要说成就霸业了,估计早就放弃成为国君这一目标了。一、骊姬想要杀死重耳,狐偃护送重耳出逃骊姬不满太子申生可以继承国君之位,经常向晋献公说太子申生的坏话。太子申生被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