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荀彧真的是被曹操所害死的吗?

历史上荀彧真的是被曹操所害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65 更新时间:2023/12/18 0:19:58

历史上荀彧真的是被曹操所害死的吗?三国著名谋士荀彧是曹魏阵营的功臣,他为人踏实谨慎,一生没犯过什么大错误,但是最后却因曹操而死。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乃是当时曹营的第一大谋士。因为其官拜尚书令,所以后世多称其为“荀令君”。在三国演义中,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劝曹操即公位,荀彧私下表示反对,因此遭到曹操的忌恨,荀彧是被曹操赐毒酒而死的。

其实不然,三国演义这样描写只是为了突出曹操的残暴不仁,疾贤妒能。真实真正的情况是这样的,话说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十万大军征讨孙权,荀彧作为谋士随军。由于荀彧不适应淮南的气候,不幸病倒了,于是就被留在寿春,曹操继续进军濡须。交战期间,孙权送给曹操两盒甜酥。曹操吃了一口,感觉味道十分可口,于是就在盒子上提了“一合酥”三个字。并吩咐把众将叫来,大家共同分享。后因孙权来攻,曹操出帐去了。这时大家都来到帐中,不见曹操,只看见桌子上的食盒,谁也不明白什么意思。主薄杨修打开食盒,吃了一大口,并告诉大家其中的奥秘。于是大家便争先恐后把一盒甜酥全都吃了,有嘴谗的发现还有一个食盒,就把第二个食盒里的甜酥也吃了,并把盒子盖好,放回原处。这时曹操回到大帐,看见一个食盒已经空了,就问左右是谁猜透他的意思。左右告诉他是杨修,曹操十分高兴。

突然,曹操想起荀彧,就命人把另一个食盒送去。这时,荀彧正在寿春养病,正值冬天酷冷,又受了风寒,磕喘不止。接到曹操馈赠的食盒,心里十分高兴。可当他打开食盒一看,却是空的,心里暗想曹公是个精细的人,绝对没有送我空盒子的道理。莫非是让我自裁?(这里要回头重提荀彧在未离开许都以前,董昭曾经与大家共同修表说曹公辅弼朝廷,功勋昭著。外定武功,内修文学,又兼立言。自古以来,人臣匡世,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大功。宜受九锡,进爵国公,方显殊勋。邀请荀彧联名上表。

荀彧说“君等从前曾经提议恢复古制,建立公、侯、伯、子、男五等。曹公就曾经劝阻说‘能够建立五等的是圣人呀!又不是人臣所能制定的。我哪能承受得起呢?’曹公兴义兵是为了匡朝辅国,本着秉忠之诚,退守避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便拒绝署名。)荀彧自思莫非这件事情传到了曹公的耳朵里,对我不满意,故而送我个空盒子,暗示让我自裁的意思。转念又想,曹公平时待人,宽容豁达;言谈戏笑,尽无所隐。再加上往日待我推心置腹;若是对我有不满意的地方,必有显露。哪能一无所示便赐我去死?左思右想不得要领,更加觉得寒气袭人。便命侍从禁闭门窗,添炭取暖。不多时候就昏昏睡着了,从此却再也没有醒过来。等到侍者进室发觉,已经冰冷去世多时了。时人不知道真相,以为荀彧服毒自尽。按照今天猜测,实在是炭火攻心而亡,说白了就是煤气中毒。后曹操得知荀彧去世后,大哭不止,并对属下说“荀令君啊!德行周备,名重天下。

百十年间的贤才也没有人能够赶得上啊!君与我相处二十了余栽,所进奇谋最多。没有荀令君我得不到今天啊!我失去荀令君,既丧良师,又折益友,损伤股肱!”于是亲自扶着灵柩返回许都。天子出城迎接,也是泪流不止。并追谥为敬侯。消息传入东吴,孙权修书给刘备,无中生有曹公使荀彧谋害伏皇后。荀彧不从,故而自杀了。刘备得书,叹道“老贼不死,祸乱不止!”后来裴松之评论说此说既诬太祖,又毁荀公。虽是庸人,犹不至此,何以玷累贤哲哉!呜呼!古人已逝,今者难辩,又何必多事!

虽然在他死后,得到了如此之多的荣耀,但这些对于一个已经死去的人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且,这些与他生前的功劳相比,也是他应该得到的。最重要的是如此功绩显著的人为什么要曹操被害死呢?是因为他太强了,曹操嫉妒他而要杀了他吗?不会。曹操是一个善于重用贤才的人,就是因为他的强,曹操才会看中他,相信他,重用他,所以,曹操不会因为他能力太强而害死他。关键是他提出的建议损害了曹操的利益,而且是对曹操来讲很重要的利益,不然,他不会为此而害死对他忠心耿耿、为他带来很多利益的荀彧。

其实荀彧的死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的性格造成的一是太直白,二是太忠心。先说他的直白。他向曹操提出他的观点太直白,假如他向曹操提建议时,话语能够委婉一点,态度能够和蔼一点,他或许还能幸免一死,或许不能继续做他的官,但至少留下了宝贵的性命,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生命是最宝贵的,是应该珍惜的啊。再说他的忠心。他的忠心一是对汉室,二是对曹操。他既对已经不可挽救的汉室抱有恢复的希望,希望能在他或者说他和曹操的努力下能够得到延续和恢复。其实,这都要怪他太固执,或者他读书太少,不懂得朝代的更替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而且任何人也不能阻止社会的进步,汉王朝的灭亡是必然的,是不会因为他一个人的聪明和努力能够改变的。他太忠于他的汉室,假如他能放弃对汉室的忠心,而不管曹操做什么,那么他的一生又将改写,或许会是一帆风顺的一生,令人羡慕的一生。

他对曹操太忠心,正是为了曹操好,他才表述他的观点,希望曹操能够改变既定策略。可是荀彧没有想到人是会变的,随着曹操的功劳越来越大,他的权力也越来越大;随着他的权力越来越大,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对于荀彧的建议,曹操不仅没有采纳,还要干掉手无缚鸡之力的荀彧。

唉,可怜的荀彧!性格决定人生,此言不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权亲自率领十万大军,为什么却没能拿下合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15年,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试图拿下合肥,而此时守合肥的有张辽、李典、乐进,实力非常悬殊,因为当时曹操在赤壁刚败不久,留在合肥的士兵不多。于是,张辽在前夜募集勇士,得到八百人,杀牛犒赏军士,准备明日大战。天亮的时候,张辽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死数十人,斩两员大将,张辽大呼自己的名字,冲入军营,到

  • 秦始皇想要问鼎天下之时,东方六国为什么不能团结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通过变法变得无比强大,秦始皇想要问鼎天下之时,东方六国为什么不能团结起来,合纵连横?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其实秦国想要灭亡六国,顺利完成统一,实际上从战国初期来看,那是相当困难的,先不说秦国的实力如何,就算是在变法后,秦国的实力

  • 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为什么会被王允杀掉?只因为一声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虽然有才华,但是命运多舛,接连潜逃了12年,曾听琴辨认出杀机,60岁时因一声叹息而丧命。那么王允为什么非要杀掉这样一个没有威胁的文人呢?旷世奇才公元133年,河南蔡家传来一声啼哭,蔡邕出生了。蔡家世代官宦,家风清正,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在这样的家族出身,蔡邕自然能够享受到当时最好

  • 吕蒙白衣渡江取荆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吕蒙白衣渡江取荆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荆州扼守中国南北,东可越长江天堑,西可图进巴蜀,北可反攻中原,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荆州从刘表割据伊始,历经曹操、孙权、刘备先后掌控,最终在刘备麾下大将关羽的镇守下安枕无忧。可关羽自视甚高,让东吴少壮派代表吕蒙有机可乘,遂

  • 武则天为何要把坐稳的江山重新交还给李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为何要把坐稳的江山重新交还给李家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705年的时候,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了一场兵变,其目的就是:逼迫女帝武则天退位,拥护唐中宗复辟。说实话,作为一个权力欲望熏天的女人,武则天能把坐稳的江山重新交还给李家,是心有不甘的,那么她是如果说服自

  • 楚国占据大半南方地区 楚国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战国楚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地处于南方的强大王国,属于是战国七雄之一,极盛时期它的疆域包括了今天的两湖、江浙、安徽等地。楚庄王更是曾问鼎中原,称霸于七国,那么这个强盛一时的王国缘何没落?为什么它没能一统中原?一,变法失败从春秋时期进入到战国

  • 汉武帝为什么要派张骞去找月氏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月氏国,在先秦史籍中早就见诸记载,即《逸周书》和《管子》中所记载的“禺氏”国。太史公司马迁曾在《史记》中用了不小的篇幅来记载大汉王朝的彼时邻国。其中关于西域诸国、诸民族的《大宛列传》虽由太史公起笔,所依据的资料却主要来自前些年刚出使西域的大汉使者张骞。只是哪怕于有使者之便利的张骞而言,要获得这些异域

  • 什么是曹随萧规?这个成语的背后有着什么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萧规曹随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比喻完全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陈涉大泽乡起义打响武装反抗暴秦第一枪并建立“张楚”政权后,引发多尼诺骨牌效应,“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县F4曹参、萧何、刘邦、樊哙趁势登上辉煌壮阔的历史大舞台。沛县公职人员曹参

  • 嘉庆亲弟永璘爱豪宅不爱江山,这是装出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古代皇权斗争极为激烈,那么嘉庆亲弟永璘爱豪宅不爱江山,是他本性如此还是为了自保故意装成这样的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嘉庆四年正月,在位时间仅次于圣祖康熙的乾隆(在皇位上60年)病逝;嘉庆在皇考乾隆大丧之日便迫不及待对和珅动手,最终和珅自缢而死,抄家抄出了8亿两白银。虽然

  •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是如何做到的?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前154年,已经和平了很多年的西汉王朝,突然迎来了一场大规模的叛乱。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忽然以晁错鼓动皇帝削藩,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直接要杀向长安。因为这场叛乱当中,一共有七个国家参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