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用兵谨慎,为何会轻信黄盖的投降呢?

曹操用兵谨慎,为何会轻信黄盖的投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39 更新时间:2023/12/27 19:37:16

曹操用兵谨慎,为何会轻信黄盖的投降呢?曹操用兵谨慎,官渡之战时他亲自率军偷袭乌巢,在这十分关键的时刻,他也不忘记在大营留下重兵以防袁绍偷袭,果然袁绍派张郃高览率军袭营,被留守的夏侯惇和曹仁曹洪击败,曹操还乘机收服了张郃高览两员大将。曹操征战一生,大战无数,能够让他吃亏的时候不多,可是却偏偏有两次曹操中了对方的诈降之计吃了大亏,一次是在濮阳之战中了陈宫之计差点回不来了,还有一次就是赤壁之战中了黄盖的诈降,结果几十万大军被周瑜一把大火烧死了大半,自己也丧失了一统天下的最好机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濮阳之战那次先且不去说他,赤壁之战黄盖诈降,精明谨慎的曹操已经吃过一次大亏怎么就这么容易上当了呢?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曹操此次上当还真是有一定的道理,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第一,从黄盖说起,虽然说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是江东那么多人为什么偏偏是黄盖诈降而不是别人?你还别说,当时最合适的人选还真是非黄盖莫属,这是因为:首先,黄盖是孙坚时候的老臣,不知为何却长期得不到升迁,和他同样资格的程普和韩当已经是中郎将了,即使是资历不如他的比如蒋钦周泰等人好几位都是校尉了,而黄盖呢?当时还只是个都尉,低校尉一级,低中郎将两级。一个资历深厚职务却偏低的老将这个时候选择暗中投降是说得过去的。

其次,程普和韩当虽然也是资历深厚的老臣子,但他们当时的级别不低,军职上和周瑜同级都是中郎将,只是周瑜多了个中护军(这是孙权为了周瑜能名正言顺的统领江东诸将特意授给他的),他们两个出面诈降容易引起曹操的怀疑。

第二,再从赤壁之战的形式说起,曹操大军压境时,东吴也不是铁板一块,江东内部以老臣张昭为主的主和派一直主张投降曹操,而且一度占了上风,只是最后在孙权周瑜以及外援刘备的坚持下才决定一战,但内部主和派声音一直都在,作为老臣的黄盖选择投降也不突兀。

所以黄盖很聪明,他写给曹操的信中就特意强调了这两点:一是曹丞相你实力雄厚,江东投降才是上策,周瑜那是以卵击石;二是我们这帮老臣都看不惯周瑜,周瑜对我们也是诸般打压,我决定跟着你干,不想再呆下去了。

曹操收到这封声情并茂的投降信,事后肯定对黄盖的状况也做了了解,一对比,曹操心里其实已经相信了几分了。

第三,黄盖还真是个狠人,为了让曹操相信自己,和周瑜演出了一出“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苦肉戏,要知道,这可是真打,一个50多岁的老头结结实实挨了50大板子,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如果是诈降,黄盖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

第四,要怪曹操自己,自从官渡之战后,曹操扫平了北方,心里就开始膨胀了,有点骄傲自满,人一骄傲就容易忠言逆耳,之前轻易的中了周瑜离间之计杀了蔡瑁张允,后来又不听程昱和荀攸的规劝执意把大船用铁链连在一起。所以他手下谋士虽多,曹操自己听不进去也没奈何。说到这里,曹操事后说“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郭嘉说的话曹操会考虑,再加上程昱荀攸等人一起规劝,曹操肯定会多想一想为什么?

第五,曹操的猪队友蔡中蔡和帮了倒忙,黄盖的好队友阚泽帮了大忙。

几个原因加在一起,曹操中计上当也在情理之中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点:三国中,曹操最想得到却没得到是四位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枭雄,魏蜀吴三方阵营中,当属曹操的个人魅力最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曹操的爱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从曹操的短歌行就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及其爱才的主,曹操想要的实在太多,但这四人或许是曹操最想要的了。一、关羽曹

  • 历史上荀彧真的是被曹操所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荀彧真的是被曹操所害死的吗?三国著名谋士荀彧是曹魏阵营的功臣,他为人踏实谨慎,一生没犯过什么大错误,但是最后却因曹操而死。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乃是当时曹营的第一大谋士。因为其官拜尚书令,所以后世多称其为“荀令君”。在三国演义中,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劝

  • 孙权亲自率领十万大军,为什么却没能拿下合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15年,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试图拿下合肥,而此时守合肥的有张辽、李典、乐进,实力非常悬殊,因为当时曹操在赤壁刚败不久,留在合肥的士兵不多。于是,张辽在前夜募集勇士,得到八百人,杀牛犒赏军士,准备明日大战。天亮的时候,张辽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死数十人,斩两员大将,张辽大呼自己的名字,冲入军营,到

  • 秦始皇想要问鼎天下之时,东方六国为什么不能团结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通过变法变得无比强大,秦始皇想要问鼎天下之时,东方六国为什么不能团结起来,合纵连横?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其实秦国想要灭亡六国,顺利完成统一,实际上从战国初期来看,那是相当困难的,先不说秦国的实力如何,就算是在变法后,秦国的实力

  • 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为什么会被王允杀掉?只因为一声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虽然有才华,但是命运多舛,接连潜逃了12年,曾听琴辨认出杀机,60岁时因一声叹息而丧命。那么王允为什么非要杀掉这样一个没有威胁的文人呢?旷世奇才公元133年,河南蔡家传来一声啼哭,蔡邕出生了。蔡家世代官宦,家风清正,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在这样的家族出身,蔡邕自然能够享受到当时最好

  • 吕蒙白衣渡江取荆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吕蒙白衣渡江取荆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荆州扼守中国南北,东可越长江天堑,西可图进巴蜀,北可反攻中原,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荆州从刘表割据伊始,历经曹操、孙权、刘备先后掌控,最终在刘备麾下大将关羽的镇守下安枕无忧。可关羽自视甚高,让东吴少壮派代表吕蒙有机可乘,遂

  • 武则天为何要把坐稳的江山重新交还给李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为何要把坐稳的江山重新交还给李家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705年的时候,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了一场兵变,其目的就是:逼迫女帝武则天退位,拥护唐中宗复辟。说实话,作为一个权力欲望熏天的女人,武则天能把坐稳的江山重新交还给李家,是心有不甘的,那么她是如果说服自

  • 楚国占据大半南方地区 楚国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战国楚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地处于南方的强大王国,属于是战国七雄之一,极盛时期它的疆域包括了今天的两湖、江浙、安徽等地。楚庄王更是曾问鼎中原,称霸于七国,那么这个强盛一时的王国缘何没落?为什么它没能一统中原?一,变法失败从春秋时期进入到战国

  • 汉武帝为什么要派张骞去找月氏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月氏国,在先秦史籍中早就见诸记载,即《逸周书》和《管子》中所记载的“禺氏”国。太史公司马迁曾在《史记》中用了不小的篇幅来记载大汉王朝的彼时邻国。其中关于西域诸国、诸民族的《大宛列传》虽由太史公起笔,所依据的资料却主要来自前些年刚出使西域的大汉使者张骞。只是哪怕于有使者之便利的张骞而言,要获得这些异域

  • 什么是曹随萧规?这个成语的背后有着什么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萧规曹随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比喻完全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陈涉大泽乡起义打响武装反抗暴秦第一枪并建立“张楚”政权后,引发多尼诺骨牌效应,“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县F4曹参、萧何、刘邦、樊哙趁势登上辉煌壮阔的历史大舞台。沛县公职人员曹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