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宇文化及为什么不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宇文化及为什么不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18 更新时间:2023/12/13 11:43:16

很多人不理解,宇文化及为什么不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反而是选择了杀掉隋炀帝?其实从内因来说,宇文化及简单粗暴,政治水平太低,不懂得利用政治资源。从外因来说,隋末与东汉末年形势有异,“挟”着隋炀帝,也不足以“令诸侯”。

宇文化及是个官二代、富二代。他的父亲宇文述,是隋朝的许国公——李渊的爵位是唐国公,宇文述和李渊爵位相当。宇文化及从小就倚仗父亲的权势,胡作非为,不遵法度。其为人贪婪骄横,凶残阴险,被长安百姓称为“轻薄公子”。

偏偏这么个货,跟当太子的杨广交好,在杨广继位后更被任命为太仆少卿,犯了罪也只是轻描淡抹,免官不久又重新任用。

大概宇文化及对杨广还是有几分畏惧的。所以当他的弟弟与人合谋造反、先斩后奏推举他为主帅时,他被吓得脸色顿变,冷汗直流,好长时间才稳下心神。但一旦稳住心神,他就变得十分“果决”起来。

叛军在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也有说是十一日的)夜间,攻入行宫,搜捕到炀帝杨广,天明时押至寝殿。宇文化及立刻命部下缢杀炀帝。然后,他选了平时与自己交好的一个宗室、炀帝之侄、秦王杨浩,立为皇帝。自己则以“大丞相”之命掌握实权。

注意,叛乱发生在618年三月。而在617年七月,李渊已经从晋阳起兵。李渊打的是“志在尊隋”的旗号,宣布尊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在十一月时,唐兵攻入长安,迎代王杨侑,立之为帝,宣布改元。而远在丹阳(今南京)的隋炀帝,则被遥尊为太上皇。如果以长安都城为隋朝正统的话,这时的隋炀帝已经被废掉了。

并且除了李渊的唐军之外,各地的起义军也很多,在《隋唐演义》中有“十八路反王”之说。比如说李密,616年称魏公,改元永平,发布檄文,声讨炀帝十大罪状;比如说刘武周,617年起兵,自称太守,却依附于突厥;比如说王薄,611年就起兵,与隋军多次发生战争;比如说窦建德,611年起兵,在617年正月时就称长乐王……这些都是在宇文化及尚未叛乱时,就已经公开反叛的。

换言之,不管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隋炀帝早就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力——要不然,他也不会揽镜自照,留下那句著名的“好头颅,谁当斫之”了。

东汉末年,朝廷对地方也没什么控制力,但是各派势力名义上还是汉朝的地方武装,改元称帝、建立政权的几乎没有。也就是说,形式上还保持着汉室一统。那个时候,控制了皇帝,在政治上是有一定优势的。

而到了隋朝末年,大家都起来反对炀帝了,谁再“挟”着炀帝,不仅不能“令诸侯”,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侯惇为什么能够得到曹操的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夏侯惇为什么能够得到曹操的重用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开国元勋,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

  • 秦末各地都有反秦队伍,为何刘邦能取得重大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如果我们仔细回顾秦末汉初的战争进程,我们就能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无论是最早期的陈胜和吴广,还是跟着陈胜、吴广一起起家

  • 刘备能逆袭成功与他的性格有哪些关系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能逆袭成功与他的性格有哪些关系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刘备在性格上属于强型,他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无论碰到什么打击、挫折、失败,他都不灰心。刘备出身贫苦,但是这一性格优势,使他具备了众多富家子弟不可企及的最大财富。有了这一精神财富,他就可以从无到有。有百折不挠、坚韧不拔

  • 郭嘉为曹操提供哪些计策?达到了哪些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郭嘉为曹操提供哪些计策?达到了哪些目的?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来了解一下郭嘉这个人。郭嘉是颍川人,在他出山以前,其才能就已经被世人所传颂了。生逢三国乱世,年纪轻轻的按说应该会迫不及待的出山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干一番大事业,然而他却不同于别人,偏偏在自己20岁的大好年华选择隐居。虽说是隐居,但郭

  • 为什么清朝的宫女出去后很难嫁出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清朝的宫女出去后很难嫁出去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这些宫女大多14岁入宫,年满25岁就可以出宫了。这些宫女当初也是经过选秀层层选拔上来的,容貌还是很出众的。这些宫女年龄也不大,只有25岁,也攒了一定的积蓄,为什么没人敢娶她们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第一,宫女眼光高。这些

  • 历史上孙峻为什么会选择传位给弟弟孙綝?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孙峻为什么会选择传位给弟弟孙綝?最后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孙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字子远,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峻是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散骑侍郎孙恭之子。孙峻年少时骁勇果敢精

  • 李世民敢杀自己的亲生兄弟 李世民就不害怕李渊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在玄武门诛杀亲兄弟,为何不害怕皇帝李渊?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皇位相争,兄弟之间自然会手足相残,一般来说,这种事情往往都是发生在老皇帝死后,但在玄武门之变时,李渊还活着好好的,事情完成后,李渊看到这个儿子,不仅没有下手,还要立李世民做太子,为何李世民会不惧怕李渊,敢

  • 杨家将世代忠勇,为什么会有一支后人选择犯上作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杨家将世代忠勇,但是杨家一门在三代之后,逐渐走向没落,唯有其中一支后人远遁西南,在此地割据统治长达600年之久。可惜出了一个犯上作乱之徒,他就是杨应龙,他的存在彻底毁灭了杨家。杨令公杨业是杨家将第一代统帅,他原本是北汉大将。北宋荡平北汉后,杨业归降北宋。杨业在北宋屡建功勋,曾在雁门关大败辽军

  • 为什么韩信一出手,就击败了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四年,汉王刘邦和霸王项羽签订和平协议,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楚。项羽在和约签订完

  • 苏轼晚年为什么没有选择归隐田园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苏轼晚年为什么没有选择归隐田园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欧文如潮,苏文如海”。这是后世对欧阳修和苏轼这对师徒的夸赞,欧阳修和苏轼都是北宋文坛前后期的领袖人物,两个人的性格大概也差不了多少,都属于那种说话比较直,政治节操满满的敢言直谏之臣,然而两个人在政治上的成绩却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