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宦官弘恭逼死贤相萧望之

西汉宦官弘恭逼死贤相萧望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076 更新时间:2023/12/8 6:24:31

[摘要]:西汉宦官弘恭逼死贤相萧望之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西汉宣帝的名臣萧望之如何评价?萧望之,“汉初三杰”之一萧何的七世孙,汉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排在倒数第二,一生为宣帝、元帝两朝重臣,数次距丞相之位一步之遥,都擦肩而过。既像是他本...一。如何评价西汉大臣萧望之?萧何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今天要说的是他的七世孙萧望之。虽然祖上比较厉害,但到了萧望之这一代的时候早已成为了普通的农家。不过和其他农人不同,萧望之非常喜欢。西汉末年的危机,痴迷“儒学”的汉

《礼记·曲礼》有云”刑不上大夫”,这并不是说贵族和士大夫犯法就不绳之以法,而是说对此类人不用常规的”法”,这是给他们留面子,也是给国君或者皇帝留面子。怎么处理?有”八议”这一规定,即有八种人犯法,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而是由最高层定夺,要么无罪,要么自裁。

《周礼·甸师》记载,如果同姓贵族犯死罪,那就找个荒郊野外杀了,省得押赴刑场丢人现眼。

萧望之是西汉贤相,得罪了宦官弘恭和石显,遭后者陷害。有一次,萧望之的儿子上书汉元帝为父亲辩护,言辞有点过激,弘恭和石显逮住机会提出以”不敬罪”向萧望之问罪。汉元帝派人上相府,召萧望之。萧望之自尊心很强,见此情景估计自己会蹲大狱,受拷打,于是想自杀,但被夫人制止了,认为这不是皇帝本意。萧望之又问门生朱云。朱云说:老师,可杀不可辱。萧望之知道自己不是死罪,但为免于受辱,说:”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出将入相几十年,六十多岁了还蹲牢房,有什么面子呢?于是”饮鸩自杀”.

汉元帝知道后大为后悔,饭也不吃,哭了好一阵,但人死不能复生,只好照顾其后代,提拔了他的好几个儿子。

可见,”刑不上大夫”不仅是古代的一种制度,也是一种深入人心的观念,宦官弘恭和石显就是利用这种观念,逼死了萧望之。

历代评价萧望之:

班固:萧望之历位将相,籍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不然,望之堂堂,折而不桡,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刘奭: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故前将军望之傅朕八年,道以经术,厥功茂焉。

郑朋:将军体周、召之德,秉公绰之质,有卞庄之威。至乎耳顺之年,履折冲之位,号至将军,诚士之高致也。窟穴黎庶莫不欢喜,咸曰将军其人也。

颜师古:长倩钜儒达学,名节并隆,博览古今。

曾巩:昔汉杀萧望之,是亦有罪焉。宣帝使之傅太子,其不以圣人之道导之邪,则何贤乎望之也;其导之未信而止也,则望之不得无罪焉。为太子责备于师傅,不任其责也,则责备于侍臣而已矣。虽艰而勤,其可以已也欤?

洪迈:赵广汉之死由魏相,韩延寿之死由萧望之。魏、萧贤公卿也,忍以其私陷二材臣于死地乎?杨挥坐语言怨望,而廷尉当以为大逆不道。以其时考之,乃于定国也。史称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岂其然乎?宣帝治尚严,而三人者,又从而辅翼之,为可恨也!

归有光:人主为之改容,奸萌为之弭息,四夷闻之而不敢窥伺,此正直之臣也。其在于古,若排闼、折槛、引裾、坏麻之类,皆可以言正直也。其大者,如汲黯、萧望之、李固、宋璟、张九龄、陆贽、李沆、范仲淹、李纲之徒是也。

蔡东藩:萧望之、周堪、刘更生三人,皆以经术著名,而于生平涵养之功,实无一得。望之失之傲,堪失之贪,更生则失之躁者也。

关于“西汉宦官弘恭逼死贤相萧望之”的问题

西汉宣帝的名臣萧望之如何评价?

萧望之,“汉初三杰”之一萧何的七世孙,汉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排在倒数第二,一生为宣帝、元帝两朝重臣,数次距丞相之位一步之遥,都擦肩而过。既像是他本...一。

如何评价西汉大臣萧望之?

萧何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今天要说的是他的七世孙萧望之。虽然祖上比较厉害,但到了萧望之这一代的时候早已成为了普通的农家。不过和其他农人不同,萧望之非常喜欢。

西汉末年的危机,痴迷“儒学”的汉元帝,是如何一步步被搞垮的?

汉元帝是汉宣帝与许平君皇后的儿子,是一位精通艺术的皇帝无心理权。即位后即宠信宦官,导致皇权旁落,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一、汉宣帝给儿子请了5...

汉元帝儒学功底深厚,又简朴爱民,勤于政事,为什么被人称为昏君?

导语:“仁政”一直是皇权社会努力提倡的一种政治图景。古代皇权社会有一个最好的政治版图,就是“舜之道”。“尧舜之道”也就是实施“仁政”“德政”。如果哪。

如何评价“汉元帝刘奭”的一生?

引言:西汉中期,今晚的未央宫格外的热闹,原来,今天是当朝皇帝汉宣帝刘询的生日。此刻,汉宣帝正端坐在未央宫的龙椅上,看着殿前的热闹景象,这位从囚犯到君王...对。

西汉的宦官有哪些故事?

西汉不同于东汉,宦官势力是非主流,只在短在时间内活跃过。汉武帝时期有个有名的宦官叫苏文,参与了江充的陷害太子的巫蛊之祸。汉宣帝时期有两个宦官,一个叫弘...

汉宣帝时期名将?

他所开创之《易》学,与施雠、孟喜、京华同被列为学官,对后世影响很大。萧望之萧望之是萧何的六世孙,汉宣帝时,曾被丙吉推荐给大将军霍光,但由于看不惯霍光。

汉元帝统治期间,为何有人说天灾频发,和他不守孝道有关吗?

这是一种误会,两者完全没有关系。因为汉元帝在位时期虽然灾害频繁,但是其他皇帝在位时期的自然灾害也不少。只是后代有人强行加以附会罢了。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

为何汉元帝会宠信宦官?

汉元帝刘奭之所以宠信宦官弘恭石显等人,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将其原因分为以下几点:1.汉元帝童年的心理创伤。汉元帝的母亲,是许广汉之女,汉宣帝之后。由于...

明史的邹智传文言文?

希望陛下以历史为鉴,谨慎地把握未来,总揽皇权,采取果断措施,以高皇帝的成法来对待宦官,那么君子就可以任用,小人就会被罢免,这样天下的政令就会归一了。...

标签: 宦官汉元西汉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十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的是,皇帝,窝囊

    [摘要]: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十个人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英雄是谁?皇帝的新衣账号2016年击败了今日头条百分之九十四的账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彩不断,2017年将会更精彩,你关注了吗?“皇帝的新衣”主编“无常”,在上一集...应。武侠死得最窝囊的十大反派?一,陈玄风,外号

  • 诸葛亮怎么死的,诸葛亮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勉县,山脚,衣冠冢

    [摘要]:诸葛亮怎么死的,诸葛亮墓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诸葛亮的墓在哪里?谢邀。关于这个问题,子渊之前也比较好奇,特意搜集了相关资料。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依然无法确定诸葛亮的真正目的。在民间传说中,这和诸葛亮对自己的后事安排...诸葛亮墓找到了吗?没有找到。现在的我们知道的诸葛亮墓位于汉中市勉县的定

  • 晋国一分为三后韩国为什么是最弱小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晋国,楚国,韩国

    [摘要]:晋国一分为三后韩国为什么是最弱小的?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进入战国时期的晋国为什么会一分为三,秦国是不是捡了大便宜?本期话题晋国的分裂是不可避免的,根本原因在于晋国卿权膨胀的趋势不可遏制,而这个问题早在中兴之主晋景公时期就已经暴露无遗了。我们不妨就以晋景公时期的晋国。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

  • 老子《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万物,天地,道德经

    [摘要]:老子《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应该如何解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即纸扎的草狗,用来祭祀就行,古代祭祀需要六畜,但是实际成本太高,因此用草狗来代替。草狗,唯一的功能就是祭祀,祭祀完了就没有...天。《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

  • 战国时期之养士之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之风,门客,齐国

    [摘要]:战国时期之养士之风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王安石对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持什么态度?什么叫养士啊_作业帮王安石对战国时代养士之风一直持否定态度.《读孟尝君传》,根据对历史实际的分析,指出鸡鸣狗盗之徒出其门正是不能得士的明证,驳斥了孟尝君善养士的。春秋战国时期都养士,士是什么,这种现象说明什么,给

  • 道德经的奥秘,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史记,老子,道德经

    [摘要]:道德经的奥秘,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是什么?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道德经》讲了些什么,为什么广受推崇?回答:《道德经》流传两千五百多年,所言都是在叙述宇宙的真理、生命的实相,包括一切万有、生命是怎么来的以及宇宙的运转法则是什么。它教诲人类要以大自然为。《道德经》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古代思想

  • 【春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勾践,卧薪尝胆,破釜沉舟

    [摘要]:【春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什么意思越王勾践卧薪尝胆...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意思是: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仅以三千越甲,吞并了吴国。2、出自清代蒲松龄“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破釜沉舟,百二秦关

  • 1900年3月28日 “沙埋古城”西域楼兰古国遗址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国,楼兰,罗布泊

    [摘要]:1900年3月28日“沙埋古城”西域楼兰古国遗址被发现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楼兰古城的真实历史?历史上真实的楼兰古国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是楼兰城,是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楼兰古国的历史至今尚不清楚,这个名称最早见诸史书是在《史记。历史上真的有楼兰古国吗?为什么会消失呢?20

  • 清初诗人施闰章与蒲松龄的关系,施闰章的代表诗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聊斋,聊斋志异,蒲松龄

    [摘要]:清初诗人施闰章与蒲松龄的关系,施闰章的代表诗词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蒲松龄哪个朝代的人?蒲松龄是清朝人,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蒲松龄崇祯十三年四月十六日(1640年6月5日)夜戌刻生。蒲松龄19岁时参加县府的考试,县、府、道试均夺得第一名,。写鬼写妖高人一等说的是谁?“写鬼写妖高人一

  • 曹操为何以“莫须有”杀了崔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植,求贤若渴,的人

    [摘要]:曹操为何以“莫须有”杀了崔琰?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曹操一向爱才,为何对孔融、崔琰等才子动屠刀?“青青子衿,悠悠吾心!”歌以言志。一曲《短歌行》,把曹操发自内心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志向,展示的淋漓尽致。可就是这样一位渴望“周公三哺,天下归心”。历史上曹操重贤爱才,却也杀了很多谋士名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