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牛李党争的历史经过

唐朝牛李党争的历史经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735 更新时间:2023/12/14 19:14:40

[摘要]:唐朝牛李党争的历史经过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末持续了40年的“牛李党争”有怎样的始末?我们都知道,唐朝皇帝最烦恼的就是地方节度使,尤其是河朔三镇。可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唐文宗李昂却表示: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这显然是一句吹牛皮的话,...唐朝的牛李党争和剑南的维州之战有什么关系吗?《牛李党争和维州之惑》维州(今四川理县东北)作为川西最重要的战略节点,唐蕃在此曾经反复争夺,这导致维州在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置州后,225年间八

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年,唐武宗时,李党达到鼎盛,牛党纷纷被罢免;唐宣宗的前期,李党纷纷被贬谪到地方为官。最终以牛党苟延残喘、李党离开中央而结束。以致唐文宗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之叹。

唐宪宗在位时期,有一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人才,举人牛僧孺、李宗闵在考卷里批评了朝政。考官认为两个人符合选择的条件,便把他们推荐给唐宪宗。这件事传到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的父亲)的耳里。李吉甫见牛僧孺、李宗闵批评朝政,揭露了他的短处,对他十分不利。

于是李吉甫在唐宪宗面前说,这两个人(牛僧孺、李宗闵)与考官有私人关系。宪宗信以为真,就把几个考官降了职,牛僧孺和李宗闵也没有受到提拔。但此事却引致朝野哗然,大臣们争为牛僧孺等人鸣冤叫屈,谴责李吉甫嫉贤妒能。迫于压力,唐宪宗只好于同年将李吉甫贬为淮南节度使,另任命宰相。这样朝臣之中分成了两个对立派。但此时李德裕、牛僧孺尚未进入朝廷供职,所以派系斗争色彩尚不浓厚。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礼部侍郎钱徽主持进士科考试,右补阙杨汝士为考官。中书舍人李宗闵之婿苏巢﹑杨汝士之弟殷士及宰相裴度之子裴撰等登第。前宰相段文昌向穆宗奏称礼部贡举不公,录取都是通过“关节”。穆宗询问翰林学士李德裕、元稹李绅,他们也都说段文昌所揭发是实情。穆宗派人复试﹐结果原榜十四人中﹐仅三人勉强及第,钱徽、李宗闵、杨汝士都因此被贬官。于是,李、杨等大为怀恨﹐从此“德裕、宗闵各分朋党,更相倾轧,垂四十年”。双方各从派系私利出发,互相排斥。

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牛僧孺入相。李德裕出为浙西观察使。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牛僧孺多次辞相,出为武昌节度使。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李德裕改任兵部侍郎。宰相裴度推荐李德裕担任宰相,未成功。李宗闵通过宦官的关系当上宰相,将刚刚入朝的李德裕调出,任义成节度使。

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年),李宗闵引荐牛僧孺入相。曾经推荐过李德裕的裴度辞相,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唐文宗太和五年(831年),吐蕃维州守将悉怛谋请降。西川节度使李德裕派兵入据其城。牛僧孺令缚还悉怛谋及从者,被吐蕃官吏尽杀于维州城下。

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李德裕入朝任兵部尚书。京兆尹杜悰向李宗闵提出建议,通过推荐李德裕任御史大夫的方法,与李德裕修好。得到李宗闵的同意后,杜悰造访李德裕,提出这一方案。李德裕非常高兴。但李宗闵在与杨虞卿商议后,终止了上述方案,错过了这个很可能是双方和解的最好的机会。

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李德裕升任宰相,将杨虞卿、张仲方、张元夫、萧浣等牛党人物降职,出为地方官。不久,李宗闵出为山南西节度使。

唐文宗太和八年(834年),当权的李训、郑注为了排挤李德裕,再次引荐李宗闵入相,之后,李德裕出为镇海节度使。

此后在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朝,除去大和九年(835年)甘露之变前前夕,牛李两党都被当时掌权的反宦官的李训﹑郑注排斥朝外﹐大体上是两党交替进退,一党在朝,便排斥对方为外任。唐文宗曾有“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

开成五年(840年),文宗死,牛党和他们依靠的宦官所支持的继承人未能继位,另一派宦官拥立唐武宗即位﹐牛党失势。李德裕自淮南节度使入为宰相,开始了李党独掌朝政的时期。牛党被排斥出朝廷之外,其领袖牛僧孺、李宗闵虽然早已身在外地,也被贬职流放。李德裕虽在会昌年间讨平泽潞叛乱﹑破回鹘﹑废佛教等几个方面作出成绩,但他独断专行、排斥异己的作风不但为反对派所憎恨,也为宦官所不满。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武宗召李德裕入朝为相,信任有加。之后数年间,李德裕对李宗闵、牛僧孺等一再贬黜。

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宣宗即位,为了夺回朝政大权,故出李德裕为荆南节度使。此后,宰相白敏中等人一再贬黜李德裕。李宗闵病故。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牛僧孺病故。

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李德裕病故。

关于“唐朝牛李党争的历史经过”的问题

唐末持续了40年的“牛李党争”有怎样的始末?

我们都知道,唐朝皇帝最烦恼的就是地方节度使,尤其是河朔三镇。可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唐文宗李昂却表示: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这显然是一句吹牛皮的话,...

唐朝的牛李党争和剑南的维州之战有什么关系吗?

《牛李党争和维州之惑》维州(今四川理县东北)作为川西最重要的战略节点,唐蕃在此曾经反复争夺,这导致维州在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置州后,225年间八度废...然后。

晚唐时的牛李党争在争什么?唐朝又为何陷入内卷化呢?

晚唐牛李党争的开始,是源于两次科举考试,第一次是在公元808年,唐宪宗时期,牛僧孺和李宗闵这两位仁兄在科举考试中言辞激烈,不仅怒批朝政,还点名指责当朝宰...李。

什么是牛李党争-喜马拉雅

“牛李党争”是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之争”。“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

牛李党争对杜牧有什么影响?

杜牧是作为诗人而闻名的,然而杜牧真正的抱负并不在诗歌,而在于政治,鲜有人知杜牧是一个“政坛达人”,然而,这个出色的“军事学家”长期困扰在牛李党争的夹缝。

唐朝后期的牛李党政,究竟哪一方的主张更为切合实际?

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又被称为“朋党之争”。是以牛僧儒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因政治理念加上私仇结怨在朝堂展开的一系列政治斗争。“牛。

为什么唐朝会发生朋党之争?

唐朝自玄宗后期,形成了藩镇和宦官两大势力集团,给国家带来极大的危害。唐宪宗致力于削平藩镇,但没有动摇宦官集团,自己却被宦官杀害了。公元821年,宦官拥立。

大才子李商隐的不得志真的是牛李党争的原因吗?

小阿蛮来回答,请各位看官多多支持哦~~首先,题主的问题,只说对了一半!且听我慢慢说来:1、什么是牛李党争?唐朝中期,从唐宪宗元和三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唐...所以。

关于牛李互讥的故事?

牛李互讥实际是牛李党争。该词语通常是指唐代统治后期的九世纪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斗争从唐宪宗时期。

中国历史造成内乱的几大原因?

感谢邀请,历史上的内乱原因有很多,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统治集团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接下来我们就试着分析一下。前人曾总结过几条亡国之兆,分别...

标签: 唐朝宦官朋党

更多文章

  • 唐朝韩晃用人之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京城,大明,的人

    [摘要]:唐朝韩晃用人之长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普通人怎么拥有领导才能?这就是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应对和交往策略。碰到想要与自己交好的、有能力想做一番事业的或者是努力向自己靠近的,那么到过女人一定要真诚以待。反之,遇到...中国上下五千年,你最喜欢或佩服哪个朝代,为什么?其次,大明王朝有“血性”。正

  • 徐娘半老滴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半老徐娘,禽兽,红线

    [摘要]:徐娘半老滴来历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半老徐娘”的典故出自哪里?有什么样的历史典故?“半老徐娘”这个词,通常都是用在中年妇女身上的。有些人听别人说自己“半老徐娘”会挺高兴,因为这个词儿与“风韵犹存”类似;有些人听别人这么评价自己就不。成语“徐娘半老”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历史上的半老徐

  • 周兴:请君人瓮,敢不招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文言文,请君入瓮

    [摘要]:周兴:请君人瓮,敢不招供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请君入瓮文言文全文,加点字解释翻译我什么也不参考,就凭我对武则天的了解给你翻一下!有人告发文昌右丞(是武则天封的官)周兴和丘神迹串通谋反,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审她。来俊臣和周兴。请君入瓮翻译-喜马拉雅文言文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邱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

  • 唐朝牛李党争有什么危害?造成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也有,唐代,唐朝

    [摘要]:唐朝牛李党争有什么危害?造成什么影响?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同是党争,为何唐朝的牛李党争能兴国,宋朝的朋党之争却坑国?党争的本质是其政见不同,唐朝善于利用这种争斗去为天下谋福,而宋朝的党争甚至都已经危害了江山基业。毕竟这些党派之争在不同的环境之下,不同的目。唐朝没有党派也有盛世的时候?唐朝

  • 唐太宗论止盗,唐太宗论止盗原文及翻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太宗,官吏,群臣

    [摘要]:唐太宗论止盗,唐太宗论止盗原文及翻译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太宗论盗全文翻译原文: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谁有《唐太宗论止盗》的译文?我有①司马先《唐太宗论止盗》

  • 豪门才女卓文君为何会沦落到当垆卖酒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卖酒,司马相如,王孙

    [摘要]:豪门才女卓文君为何会沦落到当垆卖酒呢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卓文君为何沦落到要当垆卖酒?是因为遇到了那个她愿意托付终身的人——司马相如。当时的司马相如平凡而又贫穷,和他私奔后,没了经济来源,只得卖酒来存活。因为当时她作为一个富。为什么称卓文君为当垆人?两人来到司马相如的家乡成都。因为生活窘迫

  • 永贞革新:一场仅持续100多天的失败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宦官,柳宗元

    [摘要]:永贞革新:一场仅持续100多天的失败改革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永贞革新的措施是?永贞革新的措施主要是免除民间的欠税和各种的,咱说禁止官员在正税之外额外的进贡,免去扰民的公式,抑制反正割据的势力,并且要选拔人才计划收取宦官的兵权等。。永贞革新为何又被称为二王八司马?永贞革新,是唐顺宗时期改革

  • 揭秘比曹植七步诗更厉害的三步成诗才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七步,柳公权,的人

    [摘要]:揭秘比曹植七步诗更厉害的三步成诗才子是谁?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曹植七步成诗,请问史上三步成诗和五步成诗的各是谁?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曹植七步成诗,相传历

  • 揭秘曹操为何三次在美女裙下栽跟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人生,精兵,美色

    [摘要]:揭秘曹操为何三次在美女裙下栽跟头?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三国演义中有恃无恐而栽跟头的人?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汉朝末年魏蜀吴三国相互斗争的局面。因有恃无恐栽了跟头的人最出名的有两人:1董卓。仪仗着吕布的勇武无所顾忌,开始时也确实取。许褚一剑砍了谋士许攸,爱才如命的曹操为何毫不计较?

  • 夫子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墨子,夫子,老师

    [摘要]:夫子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夫子的古今意义是什么.?哪位帮帮忙急._作业帮1:对男子的尊称2:称呼学者或老师3:旧时称自己的丈夫4:孔门的学生对孔子的称呼5:饱学之士6:古代对文学境界相当高的一种尊称7:称呼读古。古代夫子是什么意思?1:古时对男子的尊称2:旧时称呼学者或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