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朋党
朋党
朋党之争对北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朋党之争最激烈影响最大的是)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30 7:36:24阅读:1832
说到派系斗争,不管最后结局如何,还是会有影响的。宋朝的这种派系斗争非常非常严重,对北宋的影响也很大。于是有人问,有什么影响?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一起分析一下吧!儒家常说"绅士不是党员"。但实际上历代的派系之争都是儒生造成的恶果。所谓"亲信"指朝臣为了争权夺利,从原来的个别团体、派系相互争斗。朋党不仅
明代东林朋党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0 7:30:29阅读:603
明朝统治的后期,随着张居正改革遭扼杀,政治更加黑暗。明神宗朱翊钧亲政以后,长期深居宫中,纵情声色,挥霍浪费,甚至服食鸦片,不理朝政。朝中官员缺额不补,政事无人处理,就连奏疏也长期积压,无人过问。各官署衙门,“职业尽弛,上下解体”①。随着政治腐败,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而朝廷内外更
北宋的朋党之争:朋党之争阵容庞大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9 20:51:09阅读:2585
北宋的朋党之争,源于仁宗时代的南人北人之争。当时长江以南的新起官僚群开始和出身于黄河流域的旧官僚发生磨擦。他们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不同。南方人多出于中等家庭,而北方人则多出于富有的大家族。在学术思想上,南人倡导讲学,设学校,而北人则比较保守。南人的代表是范仲淹、欧阳修。前者激烈批评宰相吕夷简的保守政策,
大唐落幕:牛李党争,朋党之乱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6 13:54:03阅读:1826
大唐王朝终究走向了衰落和灭亡。这次,不是某个皇帝的暴政,不是某次改革的失误,有的只是这个王朝日薄西山的命运。牛李党争,在天子面前,臣子之间的互殴,成为这挽回不了的王朝没落的开始。王仙芝最终毫无畏惧地举起了反抗的大旗,但他并没有来得及建立一个王姓的皇朝。继踵其后的黄巢,虽没有在某日“满城尽
唐朝“朋党之争”持续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8 16:32:22阅读:2329
唐朝的朋党之争开始于唐宪宗在位之时。公元808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贤良方正直言敢谏之人。在参加考试的人中,有两个下级官员,一个叫李宗闵,另一个叫牛僧孺。两个人在考卷里评论时政得失。考官看了卷子后,评为上策,认为这两个人都符合选拔的条件,就把他们推荐给唐宪宗。宰相李吉甫是士族出身的官员,对科举出身的
唐代时期的朋党之争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1 6:49:32阅读:2221
从唐穆宗之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势很大。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朝廷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一些依附宦官的朝官,又分成两个派别。两派官员互相倾轧,勾心斗角一直明争暗斗了四十年,历史上把这种争斗叫做“朋党之争”。这场争斗还是在唐宪宗在位时期
唐朝牛李党争的历史经过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4 19:14:40阅读:1735
[摘要]:唐朝牛李党争的历史经过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末持续了40年的“牛李党争”有怎样的始末?我们都知道,唐朝皇帝最烦恼的就是地方节度使,尤其是河朔三镇。可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唐文宗李昂却表示: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这显然是一句吹牛皮的话,...唐朝的牛李党争和剑南的维州之战有什么关系吗?《牛
欧阳修《朋党论》的创作背景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4 8:39:41阅读:4454
《朋党论》是宋朝文教家欧阳建的做品。那是欧阳建正在庆历四年(1044年)背宋仁宗上的一篇奏章,目标是批驳守旧派的打击,辨朋党之诬。文章真践了欧阳建“事疑、意新、理通、语工”的实践主意。齐文通篇对于比,具备深入的掀露做用以及壮大的批评力气,而排奇句式的脱插使用,又删减了文章群情的声势,颇有特征。创做后
欧阳修《朋党论》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3 21:01:03阅读:4540
《朋党论》臣闻朋党之道,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小人君子罢了。年夜凡是小人取小人以同志为朋,君子取君子以同利为朋,此做作之理也。然臣谓君子无朋,惟小人则有之。其故何哉?君子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贿也。当其同利之时,久相党引觉得朋者,真也;及其睹利而抢先,或者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没有能
宋哲宗赵煦亲政之后,为何会贬斥旧党成员
历史人物时间:2024/2/19 14:27:54阅读:285
宋哲宗赵煦是宋神宗赵顼第六子,元丰八年即皇帝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宋哲宗赵煦是宋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十五年,他做皇帝的时候是北宋党争最激烈的时期,赵煦刚继位时因为年幼,由祖母高滔滔(宋英宗之妻,宋神宗之母)垂帘听政,高滔滔支持的是旧党(保守派)的主张,所以赵煦亲政以前是
唐朝朋党之争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3:30:58阅读:2233
唐宪宗终年,以牛僧孺以及李德裕为尾的年夜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太监加倍患上势。牛、李两党接踵涉政,史称“牛李党争”。太以及九年(835年),唐文宗取李训以及郑注收动苦露之变,稀谋诛杀太监,但了局得败。尔后,太监分裂分歧;群臣惟有借藩镇军力对于抗太监势力,从而埋下了早唐藩镇、太监相抵触的种子。
唐朝为何出现朋党之争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3:16:32阅读:3763
早唐时期的朋党之争,别名“牛李党争”,是指九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发袖的牛党取李德裕、郑覃等为发袖的李党之间从晨廷外部到天圆当局、藩镇外部开展的宽泛势力奋斗。“党争”从宪宗晨入手下手,到宣宗时代才停止,延续光阴快要40年,武宗一晨,李党权力到达壮盛,牛党成员纷繁被任用;宣宗统治的后期,李党得
从范仲淹的交游,浅析宋朝的朋党之争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8 13:13:17阅读:3347
范公所效力的宋仁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仁慈著称的皇帝,但他也有自己的逆鳞,那就是臣子绝不可结交朋党。因为仁慈,宋仁宗不会对结交朋党的臣子赶尽杀绝,但也绝不会允许他们继续处在高位干预朝政,所以范公再也没能回到北宋政治的核心。宋仁宗之所以对朋党如此在意警惕,大概是东汉的“党锢之祸”和唐代的“牛李党争
北宋与唐朝同样有激烈朋党之争,为何所产生的结果天差地别?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8 2:20:36阅读:549
北宋同样有着激烈朋党之争,却与唐的“朋党之争”所产生的结果天差地别。唐的牛李之争追求的是为国家利益做贡献,双方共同进步。而北宋的朋党则是一种不是你说就是我亡的变质争斗。南宋代诗人陆游在《北望感怀》一诗中说到:“大事竟为朋党误,遗民空叹岁时遒。”可见,那时的朋党之争对宋起到了极其糟糕的影响,那么,朋党
唐朝朋党政治与科举制,为何贯穿整个唐朝,在唐朝起到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11:55:03阅读:4705
提起朋党政治许多人感到很陌生,但大家都极为熟悉唐朝时期发生的一件大事,那就是牛李党争。牛李党争其实是朋党政治的具体体现,而朋党政治是整个封建社会官僚主义在不同朝代发展出来的产物。而作为历代王朝选拔人才的主要政治制度,科举制度一直贯穿了整个封建古代史。一个是产生官僚的主要途径,一个是官僚主义形成过程中
唐朝的朋党之争——牛李党争,宰相轮流做,你方唱罢我登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9:03:06阅读:2702
唐穆宗时期,围绕着一次科举考试,唐朝官僚队伍内部发生了一次纠纷。这次科举由右补阙杨汝士和礼部侍郎钱徽主持。考试前,西川节度使段文昌和翰林学士李绅都给钱徽写过信,嘱咐他照顾自己的亲属。等科举考试发榜之后,段文昌和李绅都十分意外,他们的亲属没有一个考中的。相反,考中的分别是宰相郑覃的弟弟郑朗、宰相裴度的
唐朝朋党之争指什么_唐代朋党之争原因始末
历史解密时间:2024/2/8 18:35:20阅读:2681
唐朝的选贤任能的科举制让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打破旧的封建等级界线,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这让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感到强烈的心理失衡。于是,一场政治斗争在文人间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就是“牛李党争”。书生牛僧孺、李宗闵在不知不觉中踏入了党争的泥淖。唐宪宗元和三年,长安制科考试,举人牛僧孺、
朋党之争对北宋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5 0:14:07阅读:3426
“朋党”之争并不是始于北宋,但当时北宋的“朋党之祸”尤为严重。这其实也是北宋“文人治国”政治形式的弊端之一。到了宋仁宗时期,以大官僚集团为基础所形成的“朋党”之争日趋激烈。“朋党”
宋朝的朋党之争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9 14:25:36阅读:3164
封建社会,士大夫为争权夺利,在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不同派别的争权斗争就叫朋党之争。朋党问题虽不始于宋代,却是宋代政治史上挥之不去的阴影。朋党之祸成为宋代政治生态最为突出的现象和内容。宋朝的朋党之争,真正的白热化时代,是从王安石变法开始。当时的北宋王朝,虽说表面繁荣,其实却已不堪重负。国家财政连年赤字,行
理学家石介之死:庆历新政败于“朋党”的极佳注脚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1 12:22:21阅读:3725
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已经在位二十二年的宋仁宗终于决心要改变大宋的朝局。 其时,北宋可谓内忧外患至极。在北方契丹违盟,要求再增加岁币二十万,宋仁宗无奈于庆历二年答应下来,此举大大增加了北宋的财政负担。在西北宋对西夏用兵一败再败,不西北割据势成。而国内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苦不堪言,起义不断。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