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四将,三国时期东吴四英杰是哪些人?

东吴四将,三国时期东吴四英杰是哪些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63 更新时间:2023/12/23 0:17:55

[摘要]:东吴四将,三国时期东吴四英杰是哪些人?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东吴二十四虎将?东吴无论是将才亦或者是相才,其实都是不缺少的;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位被誉为“东吴四英杰”的将领相信大将并不陌生,但相对于其他的将领可能就了解甚。三国演义东吴国人物?1、周瑜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身体长壮有姿貌...拦。三国时期,东吴的四大都督,都是什么结局?

东吴四将又称东吴四英将,是指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此四人都是三国里赫赫有名帅才,都担任过东吴的都督,掌握着东吴的军事大权,也都创造过属于自己的辉煌。

东吴四将还称为东吴四英杰,东吴四英杰是指在东汉末期及三国早期的孙吴重要大臣,分别为周瑜、陆逊、鲁肃、吕蒙。他们皆是吴大帝孙权的心腹近臣和孙吴政权的股肱之臣,先后为孙吴政权的建立立下了功勋大业。

四人并提的说法最早出自陆机的《辩亡论》。《容斋随笔》中把他们概括为“东吴四英杰”。

东吴四将之周瑜

周瑜文武全才,曾在赤壁之战中立有大功。但是周瑜也有不足,他的战略眼光不行。当时曹操最强,孙刘两家必须联合才能对敌,若是两家相争,只能是相继灭亡。也许刘备力量弱一些,若孙刘相争刘备必然先灭亡,但孙家到时孤军对敌,灭亡是必然的事。所以,孙刘若相争,孙家只会比刘家晚些灭亡,却改变不了灭亡的命运。周瑜作为东吴大都督,整天以灭刘为已任,却丝毫不想两家有着共同的大敌,还不到相争的时候。所以,周瑜只是个优秀的战术家,对战略则不在行。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东吴四将之鲁肃

鲁肃则与周瑜相反,是个战略家而不是战术家。在东吴四将中,就数鲁肃最默默无闻了。试看其他三将,都曾在某场战役中立功,周瑜不用说了,吕蒙有袭取荆州之功,陆逊有彝陵之功,鲁肃指挥了哪场战役?鲁肃虽然未单独在一场大战役中立功,但他的功劳其实在其他三将之上。鲁肃最大的功绩就是促成了孙刘联合(在刘备方面则是诸葛亮促成此事),从而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否则,单凭周瑜,东吴能战胜曹操吗?另外,再看一下后来东吴的战略,就知道孙权还是采用了鲁肃的战略,自从东吴再次与蜀汉联合后,双方再未交战,而是联手对抗曹魏,可见鲁肃的战略影响了东吴政权的后期决策。由此可知,鲁肃虽未在某场战役中扬名,其实他的才能和功绩更胜于其他三人。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东吴四将之吕蒙

吕蒙则是四人中最名不符实的一个。虽然他有袭取荆州之功,但那是什么功劳呢?昨天孙刘还把酒言欢,突然间吕蒙向友军开火,并取得了“胜利”。如此说来,吕蒙之功其实是投机取巧,否则让他和曹军对抗一阵,双方是早就交战了的,彼此互相防着,吕蒙能取得荆州那么大的功劳吗?从友军手中立功,这种“功劳”不立也罢。而且,他打破了孙刘联合的基础,从此以后,东吴面对曹操没有大的进展,在三国中最无所作为,这不能不说是吕蒙之“功”。

鲁肃去世后,吕蒙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东吴四将之陆逊

陆逊很有些象周瑜,而且他的战略眼光似乎比周瑜还强。他在打败蜀军的同时,又防着曹魏军队,后来又赞成与蜀汉联合。看起来,陆逊不仅是个优秀的战术家,其战略水平也很高。只是他的战略是沿袭前人没有创意,所以略逊于鲁肃吧。

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火烧连营击败刘备,一战成名。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后卷入立嗣之争。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侯。

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

关于“东吴四将,三国时期东吴四英杰是哪些人?”的问题

东吴二十四虎将?

东吴无论是将才亦或者是相才,其实都是不缺少的;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位被誉为“东吴四英杰”的将领相信大将并不陌生,但相对于其他的将领可能就了解甚。

三国演义东吴国人物?

1、周瑜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身体长壮有姿貌...拦。

三国时期,东吴的四大都督,都是什么结局?

孙吴四大都督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均是才华出众之人,周瑜,鲁肃,吕蒙都是自然死亡,而陆逊则不能算,前三人也是“幸运”的结局,后者陆逊则属...东吴政。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吴国的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

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是才俊之士,他们分别代表着东吴四个不同战略的时期。一、周瑜周瑜做都督是东吴的开拓时代。周瑜是在孙策率旧部摆脱袁。

三国中蜀国有五虎上将,那魏国和吴国的五虎上将又是谁-金...

魏: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至于吴国——将领并不出众首页>问答>正文三国中蜀国有五虎上将,那魏国和吴国的五虎上将又。

三国东吴四大功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都为孙权建立大功,为何无一人善终?

《三国演义》中说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说鲁肃是病死的,说吕蒙是被关羽魂魄索命而死,说陆逊是被孙权逼死的。当然了,《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并不是真实的历...然。

三国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国有五子良将那吴国呢

东吴四英杰周瑜(175-210)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省舒城)人.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音律,多谋善断,精于军略。

三国中蜀国有五虎上将,那魏国和吴国的五虎上将又是谁-157...

魏五子良将张辽徐晃乐进于禁张合东吴四英杰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东吴12虎臣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甘宁凌统陈武董袭徐盛潘璋丁凤不过,太史慈竟然没上榜,是在是有点想。

周瑜死后,鲁肃为什么会被任命为统帅全军的大都督?他究竟有何能耐?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鲁肃有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孙权敢于用鲁肃,也是需要魄力的。鲁肃有什么能耐?鲁肃的才干不输诸葛孔明,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孔...周。

三国戏英杰传吴国攻略?

汜水关之战一开始便可过桥,占领村庄,逐一将敌人引过来,再消灭,然后再占据恢复力较高的鹿砦消灭敌人余部,最后只须派关羽单挑华雄便可。虎牢关之战先占领。

标签: 东吴周瑜鲁肃

更多文章

  • 战国四君子,战国四公子介绍及其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公子,战国,魏国

    [摘要]:战国四君子,战国四公子介绍及其评价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给战国四公子排名,谁先谁后?信陵君魏无忌位列四公子之首,其能力也都在其他三位之上,除了个人品质上的无可挑剔之外,为了拯救赵国苍生甘愿接受客死他乡的结果,说明此人忠肝义胆,尤其是在...战国四公子是战国时期四个非常有作为的人士,为何被世

  • 历史上的“中国梦”:天下大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之梦,大同世界

    [摘要]:历史上的“中国梦”:天下大同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我的中国梦作文_作业帮中国在历史上留下了太多的伤痛和血泪,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内心伤痛着,并梦想着……梦想,每个时代都有。秦皇汉武,天下大同是他们时代的号角;。你对预言中的大同世界有什么看法?何为大同世界?——极简单的说,还记得云南北

  • 690年10月16日 武则天登基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公元,武则天,皇帝

    [摘要]:690年10月16日武则天登基为皇帝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武则天当上皇帝是哪一年?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在位时,杀唐宗室,任用酷吏,但她多权略,能用人,所以贤才...天授元。武则天什么时候当皇帝?武则天是公元690年

  • 西汉宦官弘恭逼死贤相萧望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宦官,汉元,西汉

    [摘要]:西汉宦官弘恭逼死贤相萧望之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西汉宣帝的名臣萧望之如何评价?萧望之,“汉初三杰”之一萧何的七世孙,汉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排在倒数第二,一生为宣帝、元帝两朝重臣,数次距丞相之位一步之遥,都擦肩而过。既像是他本...一。如何评价西汉大臣萧望之?萧何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今天要说

  • 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十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的是,皇帝,窝囊

    [摘要]: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十个人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英雄是谁?皇帝的新衣账号2016年击败了今日头条百分之九十四的账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彩不断,2017年将会更精彩,你关注了吗?“皇帝的新衣”主编“无常”,在上一集...应。武侠死得最窝囊的十大反派?一,陈玄风,外号

  • 诸葛亮怎么死的,诸葛亮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勉县,山脚,衣冠冢

    [摘要]:诸葛亮怎么死的,诸葛亮墓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诸葛亮的墓在哪里?谢邀。关于这个问题,子渊之前也比较好奇,特意搜集了相关资料。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依然无法确定诸葛亮的真正目的。在民间传说中,这和诸葛亮对自己的后事安排...诸葛亮墓找到了吗?没有找到。现在的我们知道的诸葛亮墓位于汉中市勉县的定

  • 晋国一分为三后韩国为什么是最弱小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晋国,楚国,韩国

    [摘要]:晋国一分为三后韩国为什么是最弱小的?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进入战国时期的晋国为什么会一分为三,秦国是不是捡了大便宜?本期话题晋国的分裂是不可避免的,根本原因在于晋国卿权膨胀的趋势不可遏制,而这个问题早在中兴之主晋景公时期就已经暴露无遗了。我们不妨就以晋景公时期的晋国。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

  • 老子《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万物,天地,道德经

    [摘要]:老子《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应该如何解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即纸扎的草狗,用来祭祀就行,古代祭祀需要六畜,但是实际成本太高,因此用草狗来代替。草狗,唯一的功能就是祭祀,祭祀完了就没有...天。《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

  • 战国时期之养士之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之风,门客,齐国

    [摘要]:战国时期之养士之风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王安石对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持什么态度?什么叫养士啊_作业帮王安石对战国时代养士之风一直持否定态度.《读孟尝君传》,根据对历史实际的分析,指出鸡鸣狗盗之徒出其门正是不能得士的明证,驳斥了孟尝君善养士的。春秋战国时期都养士,士是什么,这种现象说明什么,给

  • 道德经的奥秘,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史记,老子,道德经

    [摘要]:道德经的奥秘,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是什么?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道德经》讲了些什么,为什么广受推崇?回答:《道德经》流传两千五百多年,所言都是在叙述宇宙的真理、生命的实相,包括一切万有、生命是怎么来的以及宇宙的运转法则是什么。它教诲人类要以大自然为。《道德经》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古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