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铁木真势力逐渐强大,克烈部是怎么退出历史舞台的?

铁木真势力逐渐强大,克烈部是怎么退出历史舞台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830 更新时间:2023/12/22 23:51:11

塔塔儿族从此受到了金朝皇帝的器重。但是,这器重并没有给塔塔儿部族带来好处,只是作战的时候常常调他们的士兵去配合。时间一长,塔塔儿人觉得附属于金朝很不合算,于是跟金朝翻了脸,在一次作战后,塔塔儿人在金兵回师的时候,抢掠了金兵的不少财物。金朝的皇帝非常愤怒,派大将完颜襄兴兵问罪。这完颜襄老谋深算,他知道铁木真与塔塔儿人是世仇,于是便派使者到铁木真这里,约请铁木真同时出兵。铁木真知道这是一个图发展的绝好机会,于是满口答应。

铁木真恐怕自己的力量不行,又去约请了罕。不过,约请王罕的时候,借口是要报仇。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只要有发展的机会,谁也不会白白的放过,王罕自然也是满口答应。南边有金朝的部队,北边有铁木真和王罕的联军,塔塔儿人哪有不败之理。塔塔儿人这次败得非常惨,而铁木真却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为他以后统一蒙古各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战后,铁木真得到金朝皇帝的赏赐,还被封了官。什么官不官的,铁木真不在乎,铁木真想的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力量。

他认为,现在能与自己匹敌的只有王罕领导的克烈部族了。王罕是与自己父亲同时的人,比自己大了许多。如果能与他团结好,待王罕去世之后,这广袤的大漠统治者自然就是自己了。于是,他决定与王罕结为秦晋之好,以巩固两个部族间的友好关系。他派使者向王罕请求将他的女儿察兀别乞嫁给自己的长子术赤,并且表示愿意将自己的女儿豁真别乞许配给王罕之孙秃撒合。但是,却被王罕拒绝了。什么原因呢?原来是王罕听了札木合的话。别看札木合打仗不怎么样,嘴皮子倒蛮灵活,一席话说得王罕无言答对。

王罕本是个没主见的人,他觉得札木合的话在情在理,不管将来是否成功,都得硬着头皮去做。于是,下了杀掉铁木真的决心。于是王罕与札木合的联军向铁木真杀来了,铁木真也早已作了战斗部署,将大多数部众撒走,只留少数人马诱故。这少数人马由神箭手合撤儿带领,埋伏在王罕大军必经的路上。待王罕大军到来的时候,一声令下,万箭齐发。走在前面的纷纷落马,顿时大乱。

合撒儿乘乱大杀一阵,然后呼啃声,打马离去。王罕与札木合的联军受此一惊,锐气顿减,前进的速度慢了许多。待到铁木真的宿营地的时候,铁木真早就率着部队撤走了。撤往哪里去了呢?王罕一边扎营休息,一边派出探马打听铁木真的下落。谁知营盘尚未扎稳,铁木真的一队骑兵杀来。这队骑兵虽只有200多人,但博尔术赤老温木华黎等名将全在其中,他们打马闯营,逢人便杀,见人就砍,象流星似地忽地过去,不知去向。这一来,王罕被激怒了,他到处寻找铁木真的下落,决心要与他决一死战。

但是,铁木真仗着地理熟悉,东藏西躲,就是不与王罕照面。如此这般,四五日后,王罕被拖得筋疲力尽。札木合本想借助王罕的实力来消灭自己的劲敌铁木真,最好是他们两败俱伤,自己来收渔人之利,所以他只嘴里喊得凶,实际作战老是缩在后面。时间一长,王罕与桑昆父子对札木合不满起来。札木合见王罕不能取胜铁木真,也想溜了。联军之间出现了裂痕。正在这个时候,铁木真手下的年青将领哲别率领一彪人马绕到王军大营的后面,向王罕发起攻击。

桑昆认得哲别,不过,他还以为哲别是札木合的部将,不知道已经归随铁木真哲别的原名喊道:“只儿豁阿歹,你这是干什么?”“干什么?”哲别笑笑,“实话告诉你,我家首领札木合已经暗中与他的朋友铁木真讲和了,今天派我来取你父子的人头。来吧,没说的,我们战斗它三十回合。”说着挺枪就刺。桑昆接着,二马盘旋,厮杀起来。约摸战斗十数个回合,哲别打马佯败,乘其不备,回马一箭,射中桑昆左臂。桑昆忍着伤痛败下阵来,对王罕一说,气得王罕差点昏了过去。

他想,原来这个札木合并不是个好东西!王罕瞪着他那双牛蛋眼,噘着他那把小胡子,不再去找铁木真,把全部人马掉转头向札木合杀来。事有凑巧,这时札木合正想率部离去,刚刚准备停当。见大部队杀来,还以为是王罕败阵,铁木真追来了。于是,不管三七二十,率众落荒而去。王罕见札木合逃跑,越发认定哲别的话是实,自己后悔不已。其实,这都是木华黎帮助铁木真巧设的离间计。铁木真见王罕中计,便杀了出来。王罕与桑昆仓促应战,被铁木真逼到一条山沟里团团围了起来。

经过三天三夜的血战,王罕父子乘夜突围出去。突围以后,父子二人也失散了。后来王罕一直往西北,桑昆一直往西南。王罕最后到了乃蛮族的地盘。乃蛮族与克烈族本是世仇,于是乃蛮族首领太阳罕将王罕杀了。桑昆逃到今天新疆库车,当时是突厥族的驻地,结果也被刹掉了。从此,克烈部退了历史舞台,铁木真的势力越发强大了。

标签: 克烈部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世界上最大的黑帮——罗斯切尔德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美国,黑帮,历史解密

    据说二战时期摩根财团是由一个处于暗处的家族所扶持的,而这个家族不仅是隐形的富豪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帮,它一个在合法外衣下操纵整个美元经济的家族,那就是罗斯切尔德家族。下面就一起具体来了解下吧!世界上最大的黑帮——罗斯切尔德家族罗斯切尔德家族是地球上最为神秘的古老家族,也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

  • 曹操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后半句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曹操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几乎人尽皆知,但是,这个只是上句话,还有下半句,而这下半句才是重点,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这后半句?话说,曹操有个非常聪明的儿子,叫做曹冲,可是天妒英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不幸夭折了(树大招风,引来祸端,他不会收敛,太过于锋芒毕露了),至于谁是凶手?像曹

  • 刘裕举兵北伐势如破竹,却偏偏长安得而复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裕,南朝,历史解密

    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四大古都之一,秦汉、隋唐都以此地为都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也是关中地区的核心城市,自古帝王的必争之地。公元316年,长安陷落,西晋宣告灭亡,长安城落入胡人手中。东晋成为偏安政权,再也无力称霸中原,直到一个人的出现,刘裕。“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

  • 揭秘:明朝潘季驯如何治理黄河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潘季驯(1521-1595),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槐溪村(今湖州常溪村)人。明朝最为著名的水利专家。然而绝大多数人对于这位伟大的水利专家的生平没有多少了解,下文我们就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交待。潘季驯雕像潘季驯出身自具有官宦背景的家庭。父亲名为潘夔,母亲是刑部尚书闵珪之女。潘季驯排行老四,之前还有三

  • 如果老皇帝走了, 太子登基做皇帝,会怎么处置他这些小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皇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三百六十行,最舒服,最享受的职业,非皇帝莫属。但是人总有一死,如果老皇帝走了, 太子登基做皇帝,会怎么处置他这些小妈?千百年来的大臣们思来想去, 最终是想到了一些方案,如果皇帝驾崩,那么嫔妃之类的基本上会出家,让她们进入一些寺庙,念经念咒,守寡一生。皇帝老儿驾崩之后,很多妃子都是皇帝生前的人

  • 揭秘:关宁铁骑到底存不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宁铁骑,明朝,历史解密

    每当谈论明末清初的历史时,很多人便会想到“关宁铁骑”。在后人的印象中,关宁铁骑承担着抗清的重任,是一只特别能打的军队,从“铁骑”的命名,可知这是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骑兵部队。但很遗憾,在历史上这是一支并不存在的军队,纯属民间的虚构。“关宁铁骑”只存在于野史说它不存在,是因为明军当时的编制内没有一支专以“

  • 古代皇帝结婚的时候只有十三四岁,他们是怎么知道男女之事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帝,结婚,秦朝,历史解密

    中国宫中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岁至17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帝、小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幸过女人,有着熟练的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育女。西晋的痴愚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在做太子的时候,13岁时结婚,在司马衷结婚之前,他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派后宫才人谢玖前往东宫,以身教导太子,

  • 陈玄礼一生参加过两次政变 为什么先天政变中没有出现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陈玄礼,历史解密

    段时间电影《妖猫传》上映,陈玄礼作为金吾卫的统领发动了哗变,逼迫了唐玄宗杀死了杨玉环。陈玄礼一生参加过两次政变,一次是唐隆政变,一次是马嵬驿兵变。至于题目中说的先天政变,记载中并没有看到陈玄礼的身影。我们可以先简单看一下这三次政变。唐隆政变:韦后临朝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人策划的一次政变,此次政变诛

  • 揭秘:历史上最牛的守城将军人在城在,人死城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南北朝时代是一个乱世纷纭的时代,南朝宋、齐、梁、陈朝代更迭,北朝诸魏、周、齐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被隋文帝捡了最后的胜利果实,成为圣人可汗天子。在三百多年的混乱征战中,名将荟萃,有善攻的,有善守的,有善谋的,有善说的。今天说的这位将军,可说是史上最善守的将军,有他在,叛军不能前进一步;他因病去世,

  • 清朝推出的迁海令指的是什么 和顺治朝海禁令区别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明朝,历史解密

    迁海令又名迁界令,是中国清朝政府为对付明朝遗臣郑成功在台湾的郑氏王朝,以断绝中国大陆沿海居民对其之接济的政策。 自宋明以来,中国沿海地区的航海贸易相当发达,极大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进步。而清朝的迁海令却使得数百年来的航海成就。迁海令又名迁界令,是中国清朝政府为对付明朝遗臣郑成功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