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虽然穷,但是家庭出身不比曹操差

刘备虽然穷,但是家庭出身不比曹操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758 更新时间:2024/1/14 11:30:34

吴魏联合搞死关羽,吴那边又属于偷袭方,在加上蜀吴联盟这一条就更加掉分。主要是关羽面对的不是一个对手,吕蒙加的分自然会少很多,在加上属于偷袭性质,蜀吴又是联盟(还是我说的那句话),分不会高多少。吕蒙打败关羽只是让他在历史书记了一笔,后面的人只会觉得他们背盟偷袭,而且武庙完全不能跟关帝庙有的比,关帝庙就只属于关羽一个人,就好比跟武侯祠一样。东吴想杀关羽就必须吞并巴蜀,否则巴蜀存一日,孙权不得安生一日。只杀关羽而不能吞并巴蜀,就好比引火烧身,因小失大。

孙权之所以能够安全度过后期,真得感谢陆逊的一把火,诸葛亮的一句话。没有陆逊,东吴必定脱层皮,很难挺过去曹丕后来的南征。没有诸葛亮的上台调解,随便来一个类似张飞刘备的军方强硬派搞事,国仇家恨之下(夷陵惨败,蜀地不知添了多少孤儿寡母),江东与巴蜀之间绝对会继续斗下去,不死不休,孙权肯定会惶惶不可终日。曹家三分天下有其二,孙刘城市加起来都不到曹家城市的一半。小孩子都知道孙刘之间,唇亡齿寒。孙权的背刺真的是饮鸩止渴,自欺欺人。刘备当时被曹操从北打压到南,失败、潦倒,年近半百事业无成。他成就一番功业可能就只有荆益两州了,这是事实。虽然取同宗基业被人诟病,但如果不取,实在就是给曹操和孙权两个大佬送蛋糕了。各有各的看法吧,不过我还是觉得刘备还是比较正面的。刘璋刘表虽说都是汉室宗亲,但是对汉末的“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实在是基本上毫无作为。刘备肯定是看不顺眼的。

关于刘备杀张裕的问题,大家不要真以为刘备就为了露豖君就要杀了张裕吧,这也太小看刘备的肚量了。征汉中时毕竟还有周群一同劝谏,而且这也是战略层面的意见发表,尚且有情可原。而在关于刘氏祚的问题上口出狂言,这就真的是活腻了。刘备最后以芳兰生门,不得不鉏的理由杀了他,说明刘备常衔其不逊,加忿其漏言肯定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刘备毕竟是一国之君,在杀张裕的问题上,他确实做得有不合适的之处,但是如果继续让张裕口无遮拦,他毕竟是蜀地士族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会引领一波人的舆论走向,我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另外,我寻思,这个张裕,也称不得忠良一词吧?此事与曹操杀人比较接近的,就是有点类似杀杨修吧,但是明显曹操杀杨修的理由更为牵强,至于曹操其他杀害忠良的事件,和这件事的概念明显并不相同。

曹操的出身都知道起自宦官之家,但是在东汉末年那个混乱的时代,为了制衡外戚专权,提拔了一大批宦官头目。后来这群宦官提拔亲信,污指士族,权倾朝野,也成了跟那些外戚、世家大族能相抗衡的一股势力。因此,说曹操出身宦官就说他身份低微?是不一定的。祖父与父亲的政治手腕和高官生涯,都对曹操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说曹操出身高贵也没什么错。由于曹嵩本夏侯氏,因此夏侯氏也在曹腾高官厚禄之后成了名门望族。历史上宦官乱政的也太多了,并不都是忠君爱国的人物,只不过其中有一些还好的而已。袁绍自幼就和曹操结交,曹嵩也是三公大臣即使不如袁氏累世公卿树大根深,那门槛也足够高了。袁绍的政治檄文骂曹操阉宦之后,更多的是政治宣传,攻击薄弱点,袁绍从小和人家淘气的时候甚至以后供职西园校尉的时候可没指摘这些。如同九姑娘妄图恢复社稷,金国宣传的也是忤逆不孝背叛义父,纯属政治需要的宣传。

刘备或许亲近百姓。但是出身并不差。在古代师徒关系也是种身份的象征。刘备的老师卢植以及师伯郑玄给予了刘备相当大的帮助(刘备的手下孙乾就是郑玄得意门生)。郑玄因为朝廷官宦外戚把持朝政,朝廷屡征不仕,逃难被陶谦收留,唯一的儿子被孔融举孝廉。刘备曾高度评价过的陈登的爷爷的父亲陈球是郑玄的老师。刘备投奔的公孙瓒是郑玄的师侄。袁绍举郑玄茂才,表左中郎将。后强征过郑玄(孙乾后来在刘备丢徐州时为刘备联系过袁绍,让袁绍收留刘备),乃至后来刘备投奔的刘表都和郑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刘备从投奔公孙瓒到入蜀为止背后都可以看到"郑玄"这一学派的影子。虽然刘备穷了点,但是人家也是有后台的。包括陶谦孔融公孙瓒都是卢植郑玄这个圈子里的人,所以刘备能在这些人当中混得如鱼得水。但是他自身品行和汉室宗亲的身份也是他能受到重视的原因。三国时期是很重门第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他说是汉室宗亲,还是会有人拿织席贩履来嘲讽他。在那个九品中正制盛行的年代,玄德公仕途不顺,功业不成,不得已一路走南闯北屡败屡战,所到之处都敬他是汉室宗亲,才是他最大的身份牌。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在封建军阀的框架内,刘备也算做到最好了,不然不至于上千年都有这个仁君名头,在特定环境内做到最好怎么就不能说一说呢。毕竟从刘备一开始招募乡勇破黄巾开始,他就已经在汉末有了群雄逐鹿的第一步基础。人道这思想,在古代差不多就是所施皆为百姓着想,不但在春秋战国的孔圣人时有,在更早的舜禹也是有的。

标签: 刘备三国曹操刘备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坚临死前,叮嘱杨广小心一位相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坚,隋朝,历史解密

    公元604年,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走到了生命尽头,哪料躺在仁寿宫里,他的遗言却是告知杨广:注意一位叫章仇太翼的相士。理由是,因自己没有听这位相士的话,而死在了这里。所谓相士,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职业。起源于人类远古时期的那些巫师等。他们在远古时间,权力是相当大的,比如在举行祭祀活动时,就是这些巫师负责向

  • 揭秘:崇祯为什么要砍掉长平公主的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平公主,明朝,历史解密

    长平公主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的女儿,闺名朱媺娖,其乖巧聪慧,一直受到崇祯的喜爱。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将她许配给都尉周世显。只是,待嫁中的长平公主却没有一般寻常女子的幸运,安然的等到大婚之日,从此另有一番人生。此时正值大明朝风雨飘摇之际,内有闯王李自成意图推翻明朝,外有满族大清虎视眈眈。崇祯皇帝虽是意图力

  • 夏尔·卡米尔·圣桑:法国钢琴、管风琴演奏家,亦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尔·卡米尔·圣桑,法国作曲家,历史解密

    夏尔·卡米尔·圣-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ns),法国钢琴、管风琴演奏家,亦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属于浪漫时期。他的作品对法国乐坛及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重要的作品有《动物狂欢节》、《骷髅之舞》、《参孙与达利拉》等。早期1835年,圣-桑于法国巴黎出生,其父于他出生后数月辞

  • 周武王死后为什么是周公旦摄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公旦,周朝,历史解密

    牧野之战后,西周建立,周武王封邦建国,将古国之后、殷商遗民、宗室子弟以及开国功臣都封了土地建立小国,紧紧的围绕在周王室周围,以保周王室国祚绵长。但是周武王自己却在周朝建立不久就去世了,而太子姬诵尚且年幼,能不能让天下的诸侯国都臣服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周武王给姬诵留了四个辅政大臣,这就是著名的“周初四圣

  • 雍正与胤禩矛盾不和,为何称帝四年后才打击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雍正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雍正和八阿哥胤禩的矛盾早就有了。照一般的情况,雍正上台后,就应该打击胤禩等人的。为什么却在雍正上台第四年后,才对胤禩革职削爵开除宗籍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来看看康熙年间九子夺嫡的情况。康熙四十

  • 唐朝的“斜封官”是什么官职?主要是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中宗时政府中官员分为两种,一种是中书、门下两省封的,一种是皇帝自己封的。皇帝封的官又叫做斜封官,同堂论坐,斜封官总是低人一等,处处被人看不起。《诗经·北山》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许多现代人的世界观中,封建时代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私产,百姓都是皇帝臣子,政府是皇帝权力的延伸,哪

  • 黄马褂在清朝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为何后面成为烂大街的存在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黄马褂,清朝,历史解密

    透过很多影视剧中对黄马褂的普及,让我们对黄马褂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中,在包龙星最后要对常威上刑的关键时刻,李莲英从慈禧太后那里给常威带来了黄马褂。据说这份黄马褂有很多特殊的功效,类似免死金牌的特效。剧情发展到了这里,包龙星的母亲祭出了前朝的尚方宝剑,颇有一种“

  • 刘伯温为何反对朱元璋远征日本呢 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伯温,朱元璋,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登基之后,为了得到日本的承认,曾派遣使者前往日本,主要就是通知一下日本,元朝已经灭亡,让日本改变外交对象。而这一次派出的使者却没有成功抵达日本,而是在五岛附近“遇贼遭害”,使者所携带的诏书也被“毁溺”。按照朱元璋的强硬手段,一定会大发雷霆,.刘伯温作为皇帝身边的重臣,对出兵日本提出了异议。这里

  • 帽子在古代是什么样的存在?古代身份的象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帽子,清朝,历史解密

    “帽”不惊人,它可是古代身份的象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今天小编想和您说说帽子。戴帽子在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仪,戴帽子在过去是社会身份的象征。最初的帽子并不是为了保暖、防晒,主要是起装饰作用,为少数人所专用。在西方,女帽和男帽出现的时间几乎相同

  • 战国最厉害的奸臣,四大名将被他害了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郭开,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在战国时代,由于战争的原因,所以那个时代特别盛产名将,例如像我们心目中熟知的大人物白起,同时也有和白起并列四大名将之称的另外三大高手,这些人物在长时间的战争对弈之中,掌握到了战争的基本规律,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的厉害,可以说若是只凭战场上的决斗,他们完全能够打遍天下毫不虚弱,不过我们也要意识到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