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相比于其他地方 为何东北对中原王朝的威胁更大呢

相比于其他地方 为何东北对中原王朝的威胁更大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627 更新时间:2024/2/13 7:26:57

01东北威胁为何重于西北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可以说是最具威胁的了。这种说法不能说不对,但很不严谨,因为这个“北方”,其实还应当具体分为东北与西北,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多以游牧为主,是草原文明,而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则以渔猎或农耕为主,阎崇年先生将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建立的金等政权称作是“森林帝国”,可以看出其中的区别。

其次,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还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所造成的威胁,远不如东北地区的大。或者更进一步说,是唐以前,来自西北的威胁要重于东北,而唐以后则反了过来。

(东北少数民族政权南下,毫无地形之阻,图为金灭北宋形势图)

02集体决策保证政权平稳运行

笔者认为,要想全面回答此问题,就必须分别从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西北相比,虽属于后起之秀,政治文明不如西北发达,仍保留着军事民主制的遗风,但这样一种短板,恰恰成为了其政权能够长期稳定存在的原因之一。举个例子,匈奴与突厥看似崛起迅速,但这样一种崛起是极为脆弱的,草原上松散的部族,之所以能结合在一起,靠的多是个人的领袖才能。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所有人都听一个人的,办事效率高,可是不好的一点是,一旦这个受到众人尊崇的英雄人物死去,那整个部族将会瞬间变为一盘散沙。比如东突厥的颉利可汗被唐军俘获后,东突厥内部没有再推举出一个人来主持大局,而是迅速由群龙无首转成四分五裂的状态。

可是东北就不同了,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内部虽和西北一样,都有主奴关系的色彩,可是在上层决策中,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轻易能说了算的。

比如契丹人的大政会议、金人的勃极烈制度,清王朝的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八旗制度。这些由高级贵族组成的决策组织,虽然是皇权成长的绊脚石,但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却避免了整个政治集团因领袖人物死去而迅速瓦解的危机出现,使得最高权力能够平稳交接。换句话说,东北少数民族政权内部集体决策体系的维持,让他们得以给唐以后的中原王朝造成更大的威胁。

导致这样一种集体决策的原因有很多,我以为,东北地区独特的经济模式,是造成这样一种特殊权力结构的原因之一。渔猎经济与游牧业不同,他强调集体的参与和配合,因此很难出现个人权威这样的东西。

这样一种经济基础所衍生的思维模式,也大大影响了东北少数民族的权力结构的形成。比如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诸部过程中,他不是一味像草原民族那样“打到你服为止”,而是注重以联姻等方式缔结稳固的同盟关系,并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当然,这也是一种政治成熟的表现。

于是我们会看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虽在灭辽后不久匆匆逝去,而他的弟弟却能在贵族们的簇拥下继承大统,并有条不紊的开展南下攻宋计划;皇太极歼灭明军主力后虽也早死,可他的儿子福临,却能在多尔衮等王公贵族簇拥下迅速入关,定鼎中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东北少数民族的政治文明虽落后于西北,但这并不妨碍其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并从中获利。而他们有条不紊的崛起,显然也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比西北更大的困扰。

03失去幽云与中原王朝政治中心东移

二,幽云地区的丧失与中原王朝政治中心的东移,也无形中加重了来自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威胁。早在秦汉时期,太史公在讨论天下大势时,就曾说“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这里的西北地区,实际上指的就是关中。当时人对于关中在全国的政治意义是极为看重的,政治精英们不仅在此建立了严密的政权组织,还驻扎了大量的军队,以形成对地方的优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唐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华北地区因战乱影响经济残破,无法给中央提供足够的税收,而关中地区人口的增加与生态的恶化,更加大了地方供求矛盾。为了供应都城所在地区庞大的钱粮开销,唐人加强漕运建设,将东南的大量财赋转运关中,以支撑帝国在西北的政治维稳。

此时,东南地区经济价值的悄然上升,已经成为了中原王朝统治者临御天下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唐亡后,关中地区因频繁的混战而败落,继承帝国大业的后周及北宋王朝,为了节约成本,便顺势将政治中心,转移到了靠近东南财赋地区的河南。

没有了关中复杂山地地带的庇护,东移后的王朝都城,迅速处在了东北地区敌人的直接攻击之下。东北少数民族王朝南下攻打中原腹地,必要先由幽云地区进入华北平原。

幽云地区原由唐王朝的河朔藩镇控制,河朔虽然骜不驯,屡叛中央,但在抑制契丹和奚等少数民族进攻中作用不小。可是,经唐末五代军阀混战后,原先制衡东北少数民族的藩镇军事集团凋零殆尽,这便给契丹人南下扫清了障碍。

失去了河朔的庇护后,华北平原一马平川,自然给其进攻减小了难度。例如宋真宗与徽宗时期和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交手,都是在一种极其被动的态势下展开的。开封城破固然有朝廷抵抗决心不足的原因,可是地形上的劣势,也是不可忽视的。

(真宗时期辽国大举南下,也险些让北宋倾覆)

明朝建立后,也曾考虑到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之活跃,如将都城建在江南,虽然不用担心饿肚子,但却不利于及时掌控东北边疆的局势。因此,明成祖朱棣干脆把都城北迁到了北京,并以大运河来转运南方地区的物资,以供应京师需求,算是用了折衷之计。

北京靠近东北“蛮夷之地”,自然又成为了少数民族围攻的主要目标。因此,中原王朝政治中心的变换,也是东北少数民族威胁重于西北的原因之一。而造成中原王朝这一变化的,又与经济地理有关。此为第二点。当然了,读者朋友如有其他看法,还望不吝赐教。

标签: 东北中原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徽宗在全国为什么会下令禁止杀狗?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挂羊头卖狗肉”与宋徽宗下令禁止屠狗有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朝人朱弁在《曲洧旧闻·卷七》中有如下一段记载: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因降指挥,禁天下杀狗,赏钱至二万。太学生初闻之,有宣

  • 为何独孤家儿不如女?女儿个个是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独孤伽罗,隋朝,历史解密

    提起独孤信大家可能都觉得熟悉,三个女儿都是皇后,一个比一个有本事,像前段时间完结的《独孤天下》与正上演的《独孤皇后》都演绎独孤家的历史。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独孤家有一个“奇状”,儿子不如女儿,没有女儿出名,更没有女儿厉害,特别是在《独孤天下》中尤为明显。独孤信的三个女儿都很不错,三个朝代

  • 盘点古代五大艳后,不亚于四大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甄姬,三国,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古代有一个四大美女的排名,这个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今天咱们来说说历史上的五大艳后,她们的美丽,未必逊色于四大美女。其一,夏姬夏姬是春秋时期的人物,在我国泱泱几千年的华夏历史上,夏姬的淫荡“妖妇”之名堪称第一,可比肩国外的埃及艳后之名。这位10几岁还没有出嫁的时候就跟自己的庶兄偷情,没3年对方

  • 朱厚照真的抢民女吗?还整天鬼混不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厚照,明朝,历史解密

    要说起明朝那些荒唐皇帝,做的荒唐事,就不得不提到正德皇帝朱厚照了。在众多的史料当中,正德皇帝都是一个荒淫无道、厚颜无耻之徒,是彻头彻尾的昏君。朱厚照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不然,也不会被立为太子了。只是,他生性好动,且特别贪玩,只要是跟做皇帝无关的事情,他都做的有模有样,比如:吹拉弹唱、骑马射猎、舞刀

  • “长安”为什么要改名成“西安”?这个名字是谁改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长安在历史上改名为西安,是让当下的西安人非常不爽快的一件事。如果现在城市的名字依然叫长安的话,别的不说,只需要这个名字,就不知道能吸引国内外多少游客。因为长安作为古都是世界级的,位列世界四大古都(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埃及开罗、中国西安)之一。(西安鸟瞰图)当然了,现代西安人虽然很不爽,但是也没有办

  • 唐朝建立时,为什么要向突厥称臣割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首推汉朝、唐朝,但这两个朝代在建立初期都有过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汉高祖刘邦被困白登城,突围后向匈奴“和亲”;唐高祖李渊在起兵后,向突厥称臣纳贡,甚至还割让土地。唐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背后另有隐情,如果不这种的话,李渊很难成为皇帝!事情是这样的,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得到捷报,

  • 康熙唯一的亲姐姐,是孝庄的掌上明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古代女子的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多数时候她们本人是没有任何选择权的,哪怕是高贵的皇室公主也不可以自个做主挑额驸,她们的婚事一般由皇帝决定。以清朝公主为例,她们的对象大多都是蒙古贵族或者达官重臣之子,因为皇帝希望通过公主的婚姻巩固自己的皇权,这种目的不单纯的联姻结果完全是可以预想到的,不幸

  • 历史上唯一的和尚皇帝,不吃荤菜不近女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衍,南北朝,历史解密

    前几天小编给大家讲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皇帝。他们有的有着卓越的功绩,有的却荒淫无道贪恋女色,一生中都充满着争议。小编今天就再来给大家分享一位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和尚皇帝”。他博学多才、精通音律、不近女色,几乎历来皇帝喜欢的东西他都不碰,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位“和尚皇帝”身上究竟发生着怎样的故事吧!在

  • 武则天开挂的人生,也在于她善于利用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唐朝,历史解密

    武媚娘曾是先帝的侍妾,她没能为先皇生下一儿半女,按照惯例她的余生只能青灯古佛相伴了,然后她却在不断地创造机会,最后实现了逆袭,这一切都和她善于利用小人是分不开的。(一)万丈雄心难为尼佛寺里的武媚娘,面对着青灯古佛,看似平静,却难掩她的万丈雄心:十四岁入宫的她,曾在老皇帝身边学习了帝王之术,有了处理朝

  • 他背叛项羽投奔刘邦,最后被刘邦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英布,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要说这个英布的话,他出生也是比较不平凡的,祖上有好几位都是当时比较有名的大臣。在古代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去给自己算命,因为他们想要预知未来,而英布也不例外,他在街上碰到一位算命的老者,于是便问他以后自己会变成什么样,而这位老者的话说他以后会变成一个大人物,这让英布非常的高兴。而长大后的他却因为犯事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