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明为何不能算做明朝历史的延续?

南明为何不能算做明朝历史的延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264 更新时间:2024/1/6 16:37:18

[摘要]:南明为何不能算做明朝历史的延续?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正史为什么不承认南明?从客观和严格的立场上而言,南明和南宋性质属于相同的,但和东西汉是不一样;因为前者属于帝国版图收缩实质性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而东西汉,是中间有一个新朝。南明和明朝是一回事吗?是的。南明(1644年—1662年或1683年)是明朝京师顺天府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历经四帝一监国。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是的。。明朝(包括南明)的灭亡

南明四帝一监国都是朱元璋的后裔,可是史学家一般都把1644年崇祯帝殉国看做是明朝的结束。为此很多人不能理解,那么为什么南明政权为何不能算入明朝。

严格来说南明政权是明朝的延续,但不能算明朝。只是明朝灭亡后天下几方势力中最为正统的割据政权。

至于为何这样说呢,先说说何为“朝”?客观的以称朝的角度入手来为大家解读为何南明不能算入明朝。

称朝的标准分为两个时间段。

魏晋南北朝之前的标准比较严格,魏晋南北朝之后有所放松。

首先称”朝”不同于朝代意思,一般只有成为了天下共主或者准确来说统一全国了才敢称朝。

而且朝是成为全国性政权以后当时就有的观念,而不是后世加上这个“朝”字的,以此显示自己统一正统之名。

按这种称朝标准来说,明朝在1644年随着李自成攻陷北京以后,代表着全国性政权的结束。而南明属于地方割据政权,是根本不能算在明朝之内的。

​称朝的条件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毕竟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分裂乱世,因为这段最长时间乱世的变化,南北朝的正统之分先不长篇大论。最起码标志着南北割据势力也可以称朝了,所以称朝条件变得低了。

所以魏晋南北朝之后没有统一天下也可以称朝的,但条件降低不等于是泛滥,还需要一定条件的。不代表一些弱小的割据政权有资格称朝的,而且就算称朝了也不会被正史承认的。

按魏晋南北朝以后的称朝标准来说,南明政权也达不到称朝的标准,不能像东晋在西晋灭亡衣冠南渡之后再次称朝的。

因为南明割据政权如果不算1683才收复的台湾明郑,而且台湾明郑只是偏居于海外,大陆都没有一席之地,称朝绝对不可能的。只说四帝的话,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于1662年被吴三桂绞死于云南昆明,从1644年算到1662年,才仅仅18年,时间太短了。

而且南明根本没有固定疆域,也没有固定都城。说不好听就是流窜式抗清,1645年明朝留都南京就随着弘光政权的破灭而落于清廷之手,之后哪怕是郑成功北伐一度兵临南京城下也没有收回。在固定疆域上南明也不达标。

按存在时间还有疆域来说,南明政权一样都没有达标。所以东晋在衣冠南渡后可以继续称朝的例子不适合于南明政权的。

对于南明政权的定位应该是明亡之后的延续政权,因为无固定疆域固定都城,存在时间又短,都没有南北对峙过,所以不能算入明朝历史之内。

关于“南明为何不能算做明朝历史的延续?”的问题

正史为什么不承认南明?

从客观和严格的立场上而言,南明和南宋性质属于相同的,但和东西汉是不一样;因为前者属于帝国版图收缩实质性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而东西汉,是中间有一个新朝。

南明和明朝是一回事吗?

是的。南明(1644年—1662年或1683年)是明朝京师顺天府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历经四帝一监国。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是的。。

明朝(包括南明)的灭亡,为什么都说最可惜?

谢谢题主的邀请。之所以有“明亡最可惜”这种说法的存在与盛行,竹史认为主要源于几个方面。首先,明是宋垂八百年来,唯一由汉族人统治的统一大朝代我们梳理...

【请问+请教】为什么南明不被正式承认是明朝的正统??为什么...

崇祯的死标志著明朝对全国的统一瓦解,而南明并没能持续多长时间,如果南明和南宋一样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也会被认为是明之延续。因为明朝的正同性和。

南明王朝是不是沿用明朝的国号?

南明,就是大明啊。这一点,与东晋、南宋、北元是一样的。南明,之所以在许多人眼中不是大明,原因无非以下几点:1,南明存在的时间太短从1644年崇祯自缢开...南。

为什么明朝没能保住南明?

明朝不能保住南明的主要原因如下:南明(1644年-1683年)是明朝京师顺天府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一系列政权。总结其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总。

南明和明朝是一回事吗?

南明是明朝的一部分

明成祖迁都北京,为什么历史上没分为南明北明?

首先回答下,为什么历史上会东汉、西汉以及南宋、北宋的。西汉、东汉西汉是由刘邦建立的,享国二百一十年。后因王莽篡汉导致西汉灭忙。东汉是由刘秀建立的,...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为什么不写南明而只写到1644年?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他会不知道1644年以后,还有一个南明吗?他当然知道,或许看这段历史,比看《明史》还要仔细。可是为啥当年明月的笔锋止步于1...

为什么有些人不承认南明这段历史?

1644年,延续了267年的大明被农民军大顺政权推翻,俗话说的好,百足之虫,至死不僵,逃亡到南方的宗室、大臣们先后拥立各地的藩王为帝,以延续明朝的国祚,历史...1644。

标签: 大明崇祯明朝

更多文章

  • 董鄂氏,顺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福晋,董鄂妃,顺治

    [摘要]:董鄂氏,顺治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董鄂妃和顺治在一起几年?4年董鄂氏18岁入宫。其眷之特厚,宠冠后宫。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为皇贵妃,董鄂氏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卒,年仅22岁,追谥为。董鄂妃的一生资料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

  • 对付元军、明军,老百姓是墙头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明,朱元璋,王朝

    [摘要]:对付元军、明军,老百姓是墙头草是一段元朝历史的历史,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你知道是哪个姓吗?为什么会这样?我是陈杰铭,分享不一样的观点和看法前言俗话说得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朱元璋如此痛恨这么一个家族,这样一个...朱棣

  • 元末白莲教起义揭秘:白莲教起义的历史背景?白莲教起义为什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佛教,民间,白莲教

    [摘要]:元末白莲教起义揭秘:白莲教起义的历史背景?白莲教起义为什么失败?是一段元朝历史的历史,绵延数百年的白莲教起义为何在天启年间爆发?大清年间的王聪儿白莲教起义,那时候蝗虫满天,兵慌马乱,后来被湖北郧西县五龙河出了一个王三胜,后任为、襄阳府城的参将,同大清时候有个叫张之洞丞相,这时候张。清朝嘉庆

  • 叶公子高使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叶公好龙,成语,文言文

    [摘要]:叶公子高使齐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叶公好龙文言文翻译?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原。叶公好龙文言文翻译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

  • 揭秘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决定正确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京,南京,明朝

    [摘要]:揭秘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决定正确吗?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朝北京城的设计者是谁,规划的时候都借鉴了哪些中国思想?处,...为天为阳,,下北为坤,为地为阴,乾天包坤地。从总平面上来看符合《易》南为天,天圆之说。按八卦东南系东便门,西北面为西便门,七为基数为阳,内城原应是“。明成祖迁都北京的

  • 元代赵孟頫《真草千字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千字文,楷书,草书

    [摘要]:元代赵孟頫《真草千字文》是一段元朝历史的历史,赵孟頫的真草千字文和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哪个艺术性更高?感谢头条提问。我认为,赵孟頫所书《真草千字文》有脱模于智永痕迹,但无论用笔还是整体结构,均不及智永。理由如下: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智永、赵孟頫这两...感。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可以学吗?是完全可

  • 忽必烈因台风放弃攻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两次,忽必烈,日本

    [摘要]:忽必烈因台风放弃攻日是一段元朝历史的历史,忽必烈对日本的两次征讨,有什么异同之处?忽必烈对日两次作战准备不足,战争期间两次遭遇台风,两次舰船运用出现问题,两次用兵上指挥也存在问题,后勤保障上同样存在问题。台风、舰船、用兵、调动、兵员...忽必烈的主要功绩是什么?忽必烈生于金贞祐三年(公元1

  • 清朝皇子们的作息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清朝,皇帝

    [摘要]:清朝皇子们的作息时间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古代皇帝早上几点上班?大臣们几点下班?我们曾经看过很多宫斗剧,皇帝一般来说都是高高在上后宫佳丽三千,每天生活就是到后宫转一转,处理一下政事,那么在真实的历史里真的是这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从作...古代皇帝的贴身侍卫和贴身宦官,工作时间是怎么安排的?有

  • 清朝最后一次早朝:大臣们干脆不跪拜,隆裕太后大哭祖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光绪,清朝,辛亥革命

    [摘要]:清朝最后一次早朝:大臣们干脆不跪拜,隆裕太后大哭祖宗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清朝最后一次早朝,大臣们不再三叩九拜,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1912年2月12日,对于已经风雨飘摇的大清朝来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天。清晨的早朝向往常一样在紫禁城举行,只不过以往俯首称臣的一众大臣们没有向往日一样三拜九叩。

  • 世界战争史上最牛逼简洁的战书“尔要战,便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免战牌,成吉思汗,李白

    [摘要]:世界战争史上最牛逼简洁的战书“尔要战,便战”是一段元朝历史的历史,二战中,第一个正式向我国宣战的是哪个国家?二战中到底哪个国家最先对我们宣战的呢?大家一看这个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日本帝国主义了。可是日本从发起侵略战争到最终投降,都没有对我们宣战。二战中对。古时打仗一方高挂免战牌就可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