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高炽登基一年就死了 朱高炽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朱高炽登基一年就死了 朱高炽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35 更新时间:2023/12/18 7:21:02

[摘要]:朱高炽登基一年就死了朱高炽的死亡原因是什么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朱高炽登基一年就死了,他死亡的真正原因是啥?朱高炽身性端庄沉静,为人儒雅,深得朱元璋的喜爱。但是他因为身形比较胖,身体也一直比较虚弱。所以在登基一年后就猝死。朱高炽身体本来就胖,喜欢吃。明仁宗朱高炽的死因为什么正史没有详细记录,是被谋杀的原因吗?最近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朱棣、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瞻基一家五口的明争暗斗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说是“欢乐老朱一家人”。暴躁的老爹朱棣、整天神神。

p.p1{margin:0.0px0.0px0.0px0.0px;font:10.0pxHelvetica}span.s1{vertical-align:3.0px}

今天故宫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朱高炽当了一年皇帝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p.p1{margin:0.0px0.0px0.0px0.0px;font:10.0pxHelvetica}span.s1{vertical-align:3.0px}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与徐皇后生的大儿子,小时候就性格端重沉静,知书达理,因此深得爷爷朱元璋的喜爱。在朱棣还是燕王时,朱高炽就被立为世子,成为燕王的继承人。

虽然皇帝爷爷喜欢他,可他父亲燕王朱棣却不怎么看重他,因为他身体肥胖,喜静厌动,完全不像自己年轻时那样矫健强壮,弓马娴熟,能横刀立马驰骋疆场。而且这个儿子儒雅仁爱,处事没有一点杀伐决断的样子,一次爷爷朱元璋让他清晨出城去检校军队,他竟说天气太冷,让军士们吃完饭再去。

到后来,这个专心致志于经籍和文学的世子,体重长到近300斤,连走路都成问题,需要两个内侍架着两臂才能行动,燕王朱棣更不喜欢他了。但在那个“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封建制度下,一时也无可奈何。

直到“靖难之役”时,朱棣出兵反对建文帝,因为是以一隅之兵去敌全国,所以只能给朱高炽一万人马,让他留守北京。让这个懦弱笨拙的儿子担当如此大任,朱棣也是出于无奈,这次南征本来就是孤注一掷、死里求生的冒险行为,“好钢使在刀刃上”,精兵强将自然要跟自己上前线搏杀,后方留守的就都是些老弱病残了。谁知道,这个不是被看好的大胖子,竟然以万人之军,抵挡住了建文帝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有惊无险的守着了北京城。

这次留守北京的良好表现,让朱棣对朱高炽成见减少了一些,但还不足以坚定他传位给大儿子的决心。因为他内心里更喜爱那两个更勇武的儿子朱高燧和朱高煦,认为他们不但在性格上酷似自己,在战场上的表现也如自己一样英勇果敢。尤其是朱高煦,连长的都与父亲相仿,并且身经百战,很受将士的信赖。另外,他还曾多次在战场上救朱棣于危难之中。

有一次,朱棣带领的军队在浦子口被建文帝的南军打败,正在危急之时,朱高煦率军赶到了。朱棣一见儿子,激动地拍着朱高煦的背说:“我已精疲力竭了,你来指挥作战吧!”看儿子犹豫的样子,老朱又激励了一句:“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朱高煦一听这话里有话,马上明白了父亲的暗示,就如打了鸡血似的,一马当先地率领军队冲杀过去,终于将强大的南军击退了。这就是著名的“浦子口之约”。

虽然有“浦子口之约”,但想换继承人也绝非易事,自古以来半途易储都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再说,朝中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和黄淮等人都是世子朱高炽的老师兼同党,他们一直在极力提防、抵制任何危害储君的议论和行为。

还有几件事,彻底打消了朱棣换太子的念头。一是朱棣曾几次询问兵部尚书金忠,说高炽懦弱,不如高煦英武类己。但每次都遭到金忠的强烈反对,说世子高炽宽厚仁慈,虽说少了些刚性,恰正是“守成之君”的特征啊!还用“马上能得天下,马上不能治天下”的道理和古今废嫡立庶造成亲属残杀,国家败亡的事例来作警示劝告一番。

因为金忠是自己最倚重的军师姚广孝所推荐的人,所以朱棣也只好暂时作罢。不过金忠知道皇上并没有放弃另立高煦的打算,私下里就联合解缙、黄准等大臣一起来再做皇帝的说服工作。

这一天,朱棣召集亲近大臣商量立太子的事,又是先说一大堆大儿子朱高炽的缺点,解缙一看情况不对,就连忙插话道:“皇长子仁孝性成,天下归心,请陛下勿疑!

朱棣听了,耷拉着脸不吭声。解缙又跪下叩首道:“皇长子且不必论,陛下宁不顾及好圣孙么?”朱棣一听“好圣孙”三个字,脸色马上就缓和了不少。

为什么呢?因为朱棣有一个长孙,取名瞻基,是大儿子朱高炽妃子张氏所生。张氏生瞻基的那天夜里,朱棣做了一个梦,梦见太祖朱元璋,拿了一个大圭(玉板)给自己,上面镌有“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八个大字,朱棣认为这是瑞征。到满月时,朱棣再抱孙儿细看,果然英气满面,很符合梦兆,所以十分钟爱这个长孙子

如今,长孙子已经十岁,嗜书好通,智识杰出。有次觐见皇帝,朱高炽因为太胖,走路非常慢,过一个台阶时还差一点摔倒,这时皇位的竞争者、弟弟朱高煦从后面嘲笑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刚好皇太孙朱瞻基也在觐见队伍中,听见叔叔讥讽老爸,立刻在后面大声说道:“更有后人知警也!”朱高煦回头一看,吓得大惊失色。正因为皇太孙聪明机警,每次见面,朱棣都赞不绝口,称:“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对于皇帝这点心思,解缙察知已久,所以才会提到长孙瞻基,希望能以此感动主心。朱棣也真的被打动了,但是还下不了立太子的决心。

过了几天,朱棣又与大臣们相聚,让人取出一幅虎彪图,叫大家以图为题,各作诗一首。什么是虎彪图?古人认为,老虎的幼子为彪,虎彪图就是画了大小老虎在一起的图。

解缙一看,画中一只大虎和几只小虎在玩耍,十分亲昵温馨,这大才子名不虚传,立马写了一首诗呈了上去。这是一首五绝诗,其诗曰: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朱棣阅后,不禁眼圈发红,暗暗感叹。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提过换太子的事情。

被众多大臣千辛万苦保护下来的朱高炽,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当六十五岁的朱棣在北征蒙古返京的途中病逝后,就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这一年,他已经四十六岁了。

尽管挺熬多年的朱高炽只当了一年的皇帝,但历史上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基本上是一个开明的儒家君主,他努力地像古代圣王那样,坚持简朴、仁爱和诚挚的治国理想。大力加强巩固国家政权、坚决纠正永乐时期的严法酷政和不得人心的经济计划,使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也使当时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开创了大明王朝百年稳定、强盛的好局面。

由于执政时间短,人们往往忽略他的功绩,爱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死因上,于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他是过于勤政,是劳累死的;也有说他十分好色,是贪欲死的。其实最合理的,应该是病死的,他体重三百多斤,肯定患有许多与肥胖有关的重度疾病,突发个脑血管、心血管病症也在情理之中。

再据史书记载,朱高炽并不恋女色,后宫中除张皇后之外,只有谭妃一人。这个张皇后人非常贤惠,与朱高炽相敬相爱几十年。那个谭妃也是一位贤内助,在朱高炽死后甚至为他自缢殉节了,后来还被谥为昭容恭禧顺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朱高炽登基一年就死了朱高炽的死亡原因是什么”的问题

朱高炽登基一年就死了,他死亡的真正原因是啥?

朱高炽身性端庄沉静,为人儒雅,深得朱元璋的喜爱。但是他因为身形比较胖,身体也一直比较虚弱。所以在登基一年后就猝死。朱高炽身体本来就胖,喜欢吃。

明仁宗朱高炽的死因为什么正史没有详细记录,是被谋杀的原因吗?

最近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朱棣、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瞻基一家五口的明争暗斗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说是“欢乐老朱一家人”。暴躁的老爹朱棣、整天神神。

明仁宗朱高炽之死,做了九个月皇帝,正值壮年为...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朱高炽27岁时被立为太子,此后当了20年的太子,在47岁时才登基做了皇帝。朱高炽算是明朝口碑较好的。

朱高炽第几集下线?

尚食里朱高炽第28集下线。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1425年)。朱高炽...

为什么朱高炽反对郑和下西洋,而且还谋害他?

朱高炽确实反对郑和下西洋,但是从没有谋害过郑和,这个想法可能是受电视剧《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但是电视剧只能当电视剧,不能当真。《明史》记载,朱高炽是...曾。

朱瞻基害死朱高炽铁证?

历史上一直有传言,朱高炽其实并不是突然病逝,而是被他的儿子朱瞻基杀死的。为什么会有这种传言呢?原来朱高炽是于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猝死于宫内钦。

明仁宗年号?

洪熙。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1425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洪熙。

朱高炽比朱元璋厉害吗?

朱高炽没有朱元璋厉害,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同时也是朱高炽开了“仁宣之治”,但实际上朱高炽在位时间并。

明仁宗继位年龄?

明仁宗朱高炽46岁继位。朱高炽出生于1378年8月16日,是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蒙古,朱...明。

朱高炽为何能当上明朝的皇帝还被称为明君,你怎么评价?

朱高炽生性安静,喜欢读书,接受过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但是朱高炽喜静不喜动,很少在武术方面有好的表现,但是在经籍文学上面有很好的成绩,也是因为不喜...

标签: 明仁明朝皇帝

更多文章

  • 八旗旗主的权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努尔哈赤,清朝,白旗

    [摘要]:八旗旗主的权利介绍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清朝的八旗旗主是多大的官?并不是具体有多大的官职,在清代八旗旗主大多是由铁帽子王世代传承,在清初的时候八旗旗主权力很大,到了康熙时期八旗旗主基本都是富...八旗旗主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八旗旗主在清朝什么地位?作为旗主,统领着属下的一固山,五甲喇,二十

  • 范雎反间计,赵括代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国,纸上谈兵,魏国

    [摘要]:范雎反间计,赵括代廉颇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看《大秦帝国之崛起》,秦相范睢就是一个奸佞小人,历史上真是这样的吗?如题纸上谈兵,故事梗概,150字左右,相传赵国有一位差不多与廉颇齐...再简略一点,可以吗,谢谢啦范雎有将才吗?范雎没有将才是文臣。范雎是战国末年秦国著名的政治家,他才华横溢,经

  • 丁戊奇荒为什么没有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山西,旱灾

    [摘要]:丁戊奇荒为什么没有农民起义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丁戊奇荒的灾况,的确罕见丁戊奇荒发生在山西境内,河东自古以来是山西境内的重要产粮区,在光绪三年时,山西发生了几百年没有遇见过的重要旱灾,但这场旱灾并没有在当年结束,而是一直延...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不捕鱼打猎呢?在古代,要是能经常捕到鱼,

  • 明朝广宁门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丰台,崇祯,明朝

    [摘要]:明朝广宁门事件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朝皇城、内城、外城的城门都叫什么?明清两代的城门按“内九外七皇城四“为数,其中内城九门依次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明初为顺承门,正统时改此名)、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永定门什么意思?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北京外城建成,总长2

  • 晋文公与公子鉏的邻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契丹,左传,晋国

    [摘要]:晋文公与公子鉏的邻居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屠岸贾为什么要杀赵括一家?关于赵氏孤儿的故事多经演义,今天试着探寻真正的那段故事(山东嘉祥武氏祠第十三石)上面的图片是山东嘉祥武氏祠第十三石局部拓片,可以看到画面右侧一人跽坐...《赵氏孤儿案》屠岸贾是为哪位国君背锅?《赵氏孤儿》恐怕是历史上最含混

  • 清朝为什么不修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清朝,长城

    [摘要]:清朝为什么不修长城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清朝从长城北边打过来,并且未修长城,现如今长城为何完整不损?明朝修长城,清朝修庙。这是我们很多了解过历史的人都知道的。那么还有一个事情就是,清朝长城没有修,为什么现今的长城会这么好呢?最主要的靠末代皇帝溥仪写...清朝为什么没有修建过长城?起初有不少

  • 周厉王止谤被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公元前,勾践,的人

    [摘要]:周厉王止谤被流放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召公谏厉王止谤》的翻译翻译厉王残暴,国人指责国王.召公告诉说:“民众不堪忍受现在这样的生活啊!”厉王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监视指责的人.(谁)被告发,就杀死他。少正卯並无刑事犯罪却被孔子杀了。你怎么看?四是记丑而博,宣扬歪门邪说,但知识渊

  • 元朝名人,元朝的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代,元朝,著名

    [摘要]:元朝名人,元朝的名人是一段元朝历史的历史,元朝有什么名人?元朝名人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郑光祖,。王士诚陈猱头李武白不信李喜喜王权布王三孟海马徐寿辉项普略赵普胜左君弼欧普祥熊天瑞倪文。元代的著名人物有哪些?历代名人乔用迁(?-1851),湖北孝感人。字见斋。嘉庆进士,授内阁中书

  • 春秋时期“五羖大夫”百里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夫,百里,秦国

    [摘要]:春秋时期“五羖大夫”百里奚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为什么人们把百里奚叫做“五羖大夫”百里奚,春秋时秦国大夫。其实,他原来本是虞国大夫。那么他是怎样成了秦国的大夫呢?为什么又被人称做“五羖大夫”呢?百里奚小的时候,家里很贫穷。为。【百里奚的小故事】作业帮五羖大夫百里奚:春秋时期有贤才的大夫百里

  • 晏子:国君露宿,天降甘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形声,春雨,本义

    [摘要]:晏子:国君露宿,天降甘霖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雨下加森什么字?霖字霖lin(声调为第二声)十六画;雨部;上下;五笔(FSSU)。久下不停的雨:霖雨|秋霖|久旱遇甘霖。古代汉语的解释〈名〉1.(形声。从雨,林声。本义:久下...霖。夏雨!关于夏雨的四字成语!_作业帮春雨绵绵杏花春雨春雨贵如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