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有为及其党徒积极推动光绪搞“中日合邦”

康有为及其党徒积极推动光绪搞“中日合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359 更新时间:2023/12/17 9:17:17

[摘要]:康有为及其党徒积极推动光绪搞“中日合邦”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康有为中日合邦成功了吗?没有成功,否则你我就不知道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没有成功,否则你我就不知道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康有为死后有多惨?最后又葬在了哪里?1926年,年过花甲的老康无力应对家中众多年轻美妻,情急之下把希望寄托于西洋游医身上。他不顾家人劝阻,执意移植了一只年轻黑猩猩身上的睾丸。术后康有为身体出。如果慈禧太后死了,光绪帝掌权,大清国会怎样?假如最后是光绪皇帝掌权,也依旧改变不了大清国摇摇欲

戊戌年,康有为及其党徒积极推动光绪搞“中日合邦”

如第209期所述,甲午之败将“康(有为)党”推上了改革前台。“康党”名义上虽高举“维新”旗帜,但其政治倾向“反满反清”,其具体政治行为,更有浓重的“革命”嫌疑。①

“维新”抑或“革命”,自然并无对错可言。真正可议者,乃在其具体内容。如康有为意欲鼓动光绪设立“制度局”,以架空、取代清廷自中央到地方的现有各级官僚行政机构,即属异想天开,断难实现。而戊戌年最荒唐的政治构想,莫过于所谓的“中日合邦”。

关于“中日合邦”,康有为在《自编年谱》并不讳言:“(我当时)与日本使矢野文雄约两国合邦大会议,定稿极详,请矢野君行知总署答允,然后可以大会于各省。”②同时,康还曾让其心腹杨深秀向光绪上奏,建议“我皇上早定大计,固结英、美、日本三国,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诚天下苍生之福矣”。③

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曾要价一百万两,向张之洞李鸿章等兜售救国“妙策”“延请外国监管中国的外交和政治”。

较明确透露“合邦”之具体内容者,乃康党骨干宋伯鲁之奏折。奏折称:“英国教士李提摩太来京,往见工部主事康有为,道其来意,……拟联合中国、日本、美国及英国为合邦,共选通达时务、晓畅各国掌故者百人,专理四国兵政税则及一切外交等事,别练兵若干营,以资御侮。……今拟请皇上速简通达外务、名震地球之重臣,如大学士李鸿章者,往见该教士李提摩太及日相伊藤博文,与之商酌办法,以工部主事康有为为参赞,必能转祸为福,以保乂我宗社。”④

所谓“选通达时务、晓畅各国掌故者百人,专理四国兵政税则及一切外交等事”,意即参与“合邦”之国,其现存政府架构完全作废,须另由康有为、李提摩太、伊藤博文等人挑选百名外国顾问,全面接管中国的政治、军事、财政、外交等一切事务。

维新喋血后,因其“排满反清”立场,康党仍未放弃“中日合邦”

上述材料,一方面证实康党当日确曾积极运作“中日合邦”乃至“中日美英合邦”,另一方面,又透露出康党意在夸张其辞以欺玩光绪。如茅海建先生披阅史料甚广,亦坦承:“康称与日本公使矢野文雄已‘约两国合邦大会议,我却尚未查到相关的史料”;至于杨深秀、宋伯鲁之奏折,称美国亦涉入其中,则毫无史料可证;惟有英国传教士、政治投机分子李提摩太,倒确实在“合邦”问题上与康有为一拍即合事实上,早在与康党合流之前,李提摩太就曾要价一百万两,向张之洞、李鸿章等人兜售其“延请外国监管中国的外交和政治”,以抵御列强瓜分的“妙策”。⑤

换言之,目下尚无任何材料,能够证实康党在撺掇光绪搞“中日(美英)合邦”之前,曾与各国官方人物有过任何实质性的接触、达成过任何实质性的共识,其“挟洋自重”以欺玩光绪之意,至为明显。但这是否意味着:康党搞“合邦”,如某些学者所辩护的那般,仅系“挽救新政”的权宜之计?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早在1898年初,梁超就曾命康党经营之“大同译书局”翻刻、出版了日本人森本藤吉所著之《大东合邦论》,该书之主旨,乃是宣扬日本应该与朝鲜合并为“大东国”。梁氏并亲撰序文为之宣传。⑥

其次,“合邦”之“邦”,在晚清翻译语境中,明确系指美国之“state”(州)。如1868年张德彝出使美国,其游记称:“合众国议事厅,……排座各邦绅士二百七十余名”。因“state”拥有较高的自治权,故康党骨干洪汝冲,才敢在劝说光绪“合邦”时说:“此事若在欧西,即合为一国,亦不为怪。”⑦

再次,也是最值得注意的,戊戌喋血之后,康党仍未放弃“中日合邦”的构想。如1899年11月,康党“自立军”领袖唐才常在《亚东时报》上刊文,宣称:“日人保支,而有异于英、美各国用心……斯乃天所以成将来二国合邦之局。”⑧

简而言之,戊戌年前后康党运作“中日合邦”,乃是其固有“排满反清”之政治立场的产物。在该立场下,康党之举措,往往不择手段,乃至于除“制度局”、“中日合邦”之外,尚有“尽卖西藏于英吉利”、“可得善价供新政用”等等荒唐想法。⑨

左,《大东合邦论》;中,承“合邦”论发展出的《大亚细亚主义》;右,鼓吹侵略中国的《支那论》

注释:

①谌旭彬:《戊戌变法潜藏着一个大阴谋》,短史记第209期。②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③《山东道监察御史杨深秀折》,《戊戌变法档案史料》,P14-15。④《请速简重臣结连与国以安社稷而救危亡折》(康有为代宋伯鲁作),《戊戌变法档案史料》,P170。⑤茅海建:《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P454-465。⑥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著,三联书店2009,P387-388。⑦洪汝冲:《敬陈迁都借才联邦三策本原大计呈》,转引自茅海建《〈我史〉鉴注》。⑧唐才常:《日人实心保华论》,收录于《唐才常集》,岳麓书社2011,P362-364。⑨谌旭彬:《谭嗣同欲“尽卖西藏于英吉利”》,今日话题历史版第215期。

关于“康有为及其党徒积极推动光绪搞“中日合邦””的问题

康有为中日合邦成功了吗?

没有成功,否则你我就不知道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没有成功,否则你我就不知道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康有为死后有多惨?最后又葬在了哪里?

1926年,年过花甲的老康无力应对家中众多年轻美妻,情急之下把希望寄托于西洋游医身上。他不顾家人劝阻,执意移植了一只年轻黑猩猩身上的睾丸。术后康有为身体出。

如果慈禧太后死了,光绪帝掌权,大清国会怎样?

假如最后是光绪皇帝掌权,也依旧改变不了大清国摇摇欲坠的国体,以下原因,且听我细细分析来:一,国体崩坏,制度落后清朝已经积贫积弱几百年了,自从康乾盛世...1。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特谕。林旭作为唯一在昨天与光绪皇帝见过面的直接当事人的转述引起了康有为的高度关切,他肯定觉得这件事太不同寻常了,清政府既然以光绪皇帝的名义明降了谕旨,何。

康有为变法是为国还是为己?你心中的康有为是什么样的?

“晚清人物属康梁”,作为一名资产阶级理论家、思想家,康有为的一生,波诡云谲,其学问、性格、思想、人品等方面看,当时与后世皆褒贬不一。好之者称其为“南海...

同样是戊戌变法的倡导者,康梁二人为何会受到历史的不同评价?

然持论既屡与其师不合,康、梁学派遂分。”在梁启超看来,康有为将孔子包装成托古改制的祖师爷和孔教的教主,使孔子带有“神秘性”,无异于在打倒一个权威的同时...

光绪是正常死亡吗?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逝。而有意思的是,在慈禧太后病逝的头一天,甚至还没有一天,大约20多个小时前,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光绪帝也蹊跷的死在了囚禁他的地方...

应该如何评价光绪皇帝?

可惜光绪没有很好的利用他和慈禧以及隆裕的血缘关系,本来可以借助的政治资本反而处处成为自己掌权路上的绊脚石。隆裕皇后在朝堂上,他也没有与当时掌握实权的。

慈禧真的不支持光绪帝的戊戌变法么?

“戊戌变法”中有一条就是要废除旗人国家供养特权,清朝末年很多旗人就靠着国家给的钱粮活着呢,现在没有任何善后措施就断了他们的粮饷,这帮人能干么?八旗之...而。

如果慈禧太后在戊戌变法中被杀,光绪皇帝能力挽狂澜吗?

经历甲午战争惨败后,苦难愈发深重的中国,甚至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在这种局面之下,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为首的维新派,联合光绪皇帝,提出了维新变...第。

标签: 光绪康有为戊戌变法

更多文章

  • 王夫之《宋论》论忠臣之“祸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天理,明末清初,王夫之

    [摘要]:王夫之《宋论》论忠臣之“祸害”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王夫之思想?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如下:一、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如何评价王夫之-喜马拉雅湖南衡阳人,汉族。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是

  • 中国最早的厕所名“井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厕所,形声,本义

    [摘要]:中国最早的厕所名“井匽”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故宫卫生间叫什么名字?记载,“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其中的厕所被叫成“匽”。匽即“偃”。其实单论厕所的叫法,就多达近三十种。如“清、溷藩、...古代西方对厕所的称呼?茅坑”或“茅厕”因古时农家厕所常用茅草遮蔽,故

  • 康熙时期对欧洲的态度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清朝,皇帝

    [摘要]:康熙时期对欧洲的态度是什么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清朝中期的统治者真的对西方的变革一无所知吗?还是为了维护统治?回答你的问题,清朝统治者对西方的变革并非一无所知早在明末,满清就已经领教到了西方器物的威力,满清与明朝对战时,几次失利,都是因为佛朗机(西班牙)火炮...从万。康熙是昏君还是明君?

  • 神农尝百草并非传说 古人食用多种植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百草,神农,神农氏

    [摘要]:神农尝百草并非传说古人食用多种植物是一段上古时代的历史,神农尝百草是真的吗?说起我们的历史,我们总是自豪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医学也习惯从神话传说开始讲述自己的历史,神农尝百草就是其中之一。神农也就是炎帝。神农是怎样尝百草的?关于神农尝百草、辨药性的事,古籍中有些记载:

  • 颛顼帝最早提“元旦” 辛亥革命后改至1月1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旦,公历,尼罗河

    [摘要]:颛顼帝最早提“元旦”辛亥革命后改至1月1日是一段上古时代的历史,1921什么元年元旦?1921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就职誓词中,先生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结尾。这就是中国新年“元旦”的来历。但“元旦”一词,。元旦节的起源?元旦的由来:1949年9月27日,

  • 洪秀全的妻子是谁?他妻子为何不是正宫王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咸丰,打油诗,皇帝

    [摘要]:洪秀全的妻子是谁?他妻子为何不是正宫王后?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咸丰皇帝千万妃子,为何独宠慈禧?咸丰帝喜欢女子的多了,何止后宫那十八个后妃,戏子伶女侍寝的就不少,他尤其喜欢雏伶。咸丰非常喜欢听戏,还喜欢喝酒,即使天下糜烂到了于不可收拾地步,英法...咸。古代的皇帝死了,后宫的妃子都怎么处置

  • 明朝初期为什么会兴起文字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兴,文字狱,明朝

    [摘要]:明朝初期为什么会兴起文字狱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清朝为什么要兴起文字狱?是排斥异己?还是加强统治?关注作者:【窥探历史成就未来】每日更新▲引言:清代“文字狱”,是清代统治者维护思想、文化统一的措施之一。它有效的打击了那些利用文字散播反清思想的知识。古代的文字狱是怎么回事?“文字狱”:就是以

  • 明朝公主嫁平民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女儿,明朝,皇帝

    [摘要]:明朝公主嫁平民的原因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代皇帝的皇后,为什么都选自民间,皇帝为何要与平民百姓之女通婚?明代后宫嫔妃确实平民居多,在《明史·后妃传》记载,在45人中仅有3位出身显贵,除此之外,大多后妃出身并不高,比如,宣宗的张皇后,其父为永城县主簿,英宗的...按道。明朝嘉靖的女儿为何被

  • 孙之獬的生平简介,孙之獬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族,清朝,王朝

    [摘要]:孙之獬的生平简介,孙之獬是怎么死的?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清朝为何准许道士保留汉族衣冠发式?我是七哥。清朝1644年入关,多尔衮下达剃发令,令直隶以及各省军民一律剃发,从而在满清的铁骑驱使下,揭起了全民剃发的民族压迫政策的序幕。(请君入关剧照)...拉。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汉奸,给中华民族带来

  • 1682年2月15日 顾炎武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学派,康熙,顾炎武

    [摘要]:1682年2月15日顾炎武逝世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康熙壬戌年是公元多少年?康熙壬戌年是公元1682年,明永历三十六年;清康熙二十一年;中国农历壬戌年(狗年)。1682年2月15日(农历1682年1月9日),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逝世。顾...王夫之顾炎武是什么学派?乾嘉学派。“乾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