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溥仪的遗体为何被送到这里?当地人对遗体动手动脚,只为求此物?

溥仪的遗体为何被送到这里?当地人对遗体动手动脚,只为求此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582 更新时间:2024/1/7 18:49:07

1967年10月17日凌晨,在萧索中浸淫着寒意的北京,61岁的公民溥仪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政协文史资料专员在人民医院病故。公元前210年,也是在一个凌晨,中国第一位帝带着太多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嬴政的身后留下了绵延两千年的所谓“龙气”。

两千年后,无论是清帝逊位还是伪满洲皇帝被俘,这一息“龙气”的余韵仍或浓或淡地游弋在长城内外、大河上下。但随着这个已经被称作“公民”的溥仪生命体征的结束,“龙气”的余韵似乎彻底终结了。

国人崇尚躯体的入土为安,封建帝王更是如此,任何一位皇帝都是在世时就择地营建好自己的“万年吉地”。早在1915年,溥仪虽然已经逊位,但根据民国政府的优待条款,逊清皇室为溥仪选定了清西陵。

然而1967年已经时过境迁。10月19日溥仪的遗体根据法规火化,甚至没有举行告别仪式。在遗体被送到八宝山等待火化期间,尽管当时整治空气的温度低到了近乎结冰的临界点,然而,附近村民在得到消息后,还是聚拢在周围,竞相去摸遗体,无它,试图以此求“龙气”。

旷世怪才辜鸿铭在清廷算是搞洋务的,但民国后仍留着辫子去北大上课,面对着学生们的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狂傲的北大学子们都沉默了。

溥仪的“龙体”被火化后的骨灰,宗族和家属也需谨慎对待。据他的遗孀的李淑贤回忆:对于骨灰如何处理,周总理作了明确指示:由爱新觉罗家族决定;或由家属选择在革命公墓或其他墓地的任何地方安葬或寄存。在当时的历史环境里,家族和亲属都不可能考虑土葬。20日商定把骨灰寄存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人民骨灰堂。

1980年5月29日全国政协为溥仪举行了追悼会,值得一提的是,同时在这里举行追悼会还有他在政协的同事王耀武廖耀湘两位国军中将。两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悍将如果天上有知的话,也应该没有太多遗憾了:回溯几千年历史,和皇帝在一起开追悼会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95年的1月26日李淑贤获准把他的骨灰入葬河北易县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该陵园是由旅居海外的张世义先生在崇陵西北兴建的私营商业性公墓,为提高陵园知名度,张世仪经过不懈努力,劝动了李淑贤迁葬溥仪的骨灰。

据说此举遭到爱新觉罗家族成员反对,但法律规定,妻子作为第一亲属具有决定权。作为史上唯一无谥号、庙号的公民皇帝,溥仪是不幸的;作为史上经历最复杂的“帝王史终结者”,他又是幸运的,毕竟,他的一生验证了: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意志而停滞。

溥仪在世的岁月,出演了一部电视剧,剧名和主题曲都是《像雾像雨又像风》,雾霭中,演绎了一段风雨飘摇的历史过程;溥仪离去的世界,上映着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阳光下,正在谱写一首春色旖旎的抒情诗。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一首诡异童谣,民国时期被选为国歌,至今仍广为传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在历史上,流行于民间的童谣在大多数时候并不仅仅是育儿歌曲,而是出于某种政治目的而进行宣传的手段。往往在王朝更迭时期,一首广为流传的童谣,可以向民众宣传某种谶语或预言,以达到打击政治对手的目的。在近代,中国民间也有一首流传甚广的童谣,历经百年不衰,相信大家都听过,那就是著名儿歌《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 康熙皇帝不配称“千古一帝”?意大利有一本书,揭露了他的另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康熙皇帝在清朝三百余年的12位帝王中,无疑是评价最好的一个,在《百家讲坛》中主讲康熙大帝的学者阎崇年甚至认为:千年一帝,首推康熙。但意大利学者却说,荒淫无度的昏君罢了!康熙皇帝,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在清朝官方文献的记载中、诸多影视作品的演绎中、尤其是后世清史研究学者的眼中,他都是一个“文治

  • 中越战争往事:19岁战士牺牲前提一遗愿,女护士抱着他含泪完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西方战争史专家统计,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1960年的5160年时间里,全球共发生了14513次战争,只有300余年处于和平状态,活活从战争的巨掌中漏掉了。人类更是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人类史上最大的灾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它带来的剧痛消失之后,隐痛永远不会消失。隐痛是所有痛楚中最杰出的,它叫你痛得

  • 唯一实行一夫一妻的皇帝,只娶一位皇后,到死没碰过其他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唯一实行一夫一妻的皇帝,一生只娶了一位皇后,到死没碰过其他女人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婚姻制度一直以来都是一夫多妻,当时的达官贵人家中的妻妾多到数都数不过来,皇上的后宫大家也就可想而知,可是在我们国家历史上却有这样的一位皇帝,后宫之中只有一人,这个皇帝就是明孝宗。张皇后就是明孝宗唯一的

  • 土木堡之变的败因不在朱祁镇,而在仁宣之治二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战败的原因,在历史上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绝大多数将朱祁镇御驾亲征的失败,归咎于他和王振肆意妄为的结果,因此他们两人也被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可是从史料上分析朱祁镇御驾亲征的全过程,却发现事情并不如此简单。虽然他们对于事情发展到最坏的结果,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

  • 朱祁钰欲废除皇太子朱见深,为何遭到强烈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北京保卫战之后,也先率领瓦剌大军退却,明朝的国难危机终于解除了。朱祁钰在于谦的支持下坐稳了皇帝的宝座,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小心思。当初拥立他当皇帝时,孙太后立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此时朱祁钰不愿意自己的皇位传到侄子朱见深手里,便开始谋求废除朱见深的皇太子,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可让他意想

  • 大唐复兴还是突厥入主?沙陀人李存勖和他的后唐帝国|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火与冰:后唐庄宗李存勖》LiCunxuandtheFoundingoftheLaterTang在汉族传统文化占据话语权的中国古代社会,“天命所归”“名正言顺”可谓是每位开国君主需要跨过的大山之一。他们往往作为“叛将”甚至“乱臣贼子”推翻前朝,然而在武力、军事之外,如何让自己的统治具有合法性、在舆论

  • 施耐庵和罗贯中脱离张士诚后,为何不投靠朱元璋,而是隐居著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末农民战争中揭竿而起,完成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业,被认为是自汉高祖刘邦后得国最正的皇帝。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有两个强大对手,一个是陈友谅,一个是张士诚。其中张士诚与朱元璋几乎同时在吴地崛起,又都自封为吴王,互相缠斗十数年,可以说是一生之敌。在农民战争初期,张士诚的财富和威望都

  • 中国最厉害的父亲,一生9个子女,全是国家精英人才,让人敬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他的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梁启超如此的优秀,想必他的子女们同样也

  • 父亲是国家元首,弟弟是总司令,她却嫁给了纨绔子弟晚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对风云人物,一个从绿林好汉壮大为陆海军大元帅,国家统治者,一个从民国美男子成长为抗日爱国将领,名震中外。而作为张家的女儿,却不像张氏父子二人那样风光,甚至晚景凄凉。张首芳是张作霖的长女,也是张学良同父同母的姐姐,如此高贵的出身,却被作为政治牺牲品嫁给了纨绔子弟,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