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庆龄:为对抗闲言碎语切除子宫,因婚书遗失25年而苦恼

宋庆龄:为对抗闲言碎语切除子宫,因婚书遗失25年而苦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141 更新时间:2024/1/3 6:38:41

正所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一个身份地位显赫的人,在享受到与人天差万别的权利时,也必然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毕竟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尤其是“身居高位”的女子,社会上关于她们的流言蜚语和猜测会更多,比如在民国时期被称为“国母”的庆龄便是如此。

当年的她为了对抗那些不怀好意的流言蜚语,甚至摘除了女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子宫,这都没有让她被打倒,反而是因为与孙中山的婚书遗失25年,感到苦恼神伤,可见其本人的真性情。

并不是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

宋庆龄与孙中山的婚姻,在当时并没有受到所有人的祝福,与之相反的是,这场婚姻甚至还有不少的阻力。

首先便是来自宋庆龄的家人,孙中山要比宋庆龄大26岁,这样的情况无论是放在哪个年代都是会遭到反对的。毕竟在宋庆龄花容月貌正值青春的时候,孙中山的身体已然是迟暮西山逐步下坡的阶段,因此没有任父母会放任自己疼爱多年的女儿嫁给这样一个人,更何况是家世地位都十分显赫的宋家!

而且这个大自己女儿26岁的男人,彼时还是一个有妻子有孩子的人,如何又能让自己的掌上明珠去给人做配角?

其次是孙中山的政界支持者与跟随者们,当时孙中山与宋庆龄相恋时,孙中山是有原配夫人的。

一个政界首脑,要想在社会上保持公信力,理所应当他的私生活应该是“简单”的,而不是出现这样“抛妻弃子”的丑闻,如果孙中山迎娶宋庆龄,势必会让自己的政治形象一落千丈,这样一来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因此可以说,宋庆龄在与孙中山相恋时是没有受到祝福的,不过爱情便是如此,谁也说不清楚,一旦坠入爱河,便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为了长相厮守,宋庆龄甚至不惜与孙中山“私奔”,与家人断绝关系,终于1915年10月25日,他们在日本举行了婚礼,彼时的宋庆龄23岁,孙中山49岁。

独自面对谣言

两人的结合注定充满了荆棘坎坷,这样的考验也贯穿了他们整个婚姻生活,社会上的谣言并没有因为两人结合而停息(当时结婚孙中山并没有与原配离婚),因此对宋庆龄的舆论都是负面的。

只不过此时还有孙中山与她共同面对,还能够淡然处之,然而10年之后孙中山去世,一切都要宋庆龄独自面对了。

有道是寡妇门前是非多,为了造谣滋事宋庆龄,许多人都拿她的私生活说事,因为当时孙中山去世后,宋庆龄仍旧在从事着他未尽的革命事业,难免便会和男性有所接触。

如此一来便成为了那些造谣者中伤她的“证据”,还给她编排了几位绯闻男友,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只不过宋庆龄身正不怕影子斜,并没有因为流言蜚语而黯然神伤,反而激起了她的斗志,更加频繁活跃在革命事业中,为中华复兴做出了巨大努力。

1936年,宋庆龄得了阑尾炎,做手术期间得知自己子宫上长了一个肿块,其实只要切除肿块就无事,但宋庆龄却在此时要求医生将她的子宫也一并切除,一个做母亲的象征一旦没有了,也就彻底了断了流言蜚语。

只不过素来低调的宋庆龄,并没有将切除子宫的事情公之于众,而这个秘密直到她去世之后才被世人所发现。

婚书丢失而黯然神伤

只不过坚强如铁人一般的宋庆龄也会有伤心难过的时候,那就是当她和孙中山的婚书遗失时。

因为这份婚书不仅是她和孙中山夫妻关系的证明件,更是自己与孙中山爱情的真实写照,所以才会在婚书遗失后,宋庆龄会为此苦恼多年。

有人也许会好奇,既然对宋庆龄如此重要,为何还会将其遗失呢?而这一切还得从那场战争说起。

那是在1937年,全国陷入了抗日战争的漩涡之中,宋庆龄在这时便逃往香港,只不过当时情况紧急,许多重要证件她都未曾来得及打包带走,其中便有她与孙中山的婚书。

宋庆龄的家也被日寇搜刮一空,婚书也从此消失不见,那时候全国战事吃紧,宋庆龄也不可能因为一纸婚书就让人去敌占区寻找,因此婚书寻找也一直未能提上日程。

甚至宋庆龄都已经做好了婚书早已毁坏的心理准备,只不过内心还是十分苦恼,直到1962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收到了一位市民的捐赠物,正是这份婚书。

1937到1962,整整25年的时间,婚书的失而复得让曾经为此黯然神伤的宋庆龄内心终于平静下来,只不过当年也有人质疑婚书的真实性,宋庆龄在仔细核查了婚书后,做出了三点解释,最终才被证实婚书已被找回。

为何婚书会对宋庆龄如此重要?因为这是她和孙中山的爱情见证!尽管曾经再多的流言蜚语,宋庆龄对孙中山都是矢志不渝,这样的爱情又比山盟海誓的爱情差了多少?所以也不难理解,宋庆龄为何会为婚书遗失而苦恼25年。

小结:

宋庆龄的一生,除了是为了祖国统一付出巨大努力的革命战士一生,还是对孙中山矢志不渝的一生。

巨大的年龄差并没有阻挡她对孙中山的爱,天人永隔的结局也没有结束她对孙中山的缅怀与思念。

同时她也是一位坚强果敢的女性,面对流言蜚语她没有被打垮,仍旧奋战在自己曾经坚持的岗位上,甚至还将孙中山当初“半道崩殂”的事业继续进行到底,发扬光大。可见“国母”的名号也不算浪得虚名,不愧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她是胡蝶的女儿,27岁嫁76岁民国总统,晚年裸捐丈夫遗产削发为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无论在古代还是现在,优秀、漂亮的女子都是大家都爱慕倾情的对象。在如今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时代环境下,年龄,钱财等客观因素依然不是人们追求爱情的阻力。但是相比如今,封建社会时人们对思想很多的是偏向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结婚大多也并非因为彼此相爱,更多的人只

  • 慈禧的临终前:嘱托三件事,说完含上夜明珠,傍晚咽气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璀璨耀眼,而这5000年的文明历史是由不同的朝代构建的。这些朝代就像是一个演员一样,它们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的光鲜是正面形象,有的如小丑一样遭到万世骂名。满清朝廷作为封建历史世界最后一个朝代,关于满清朝廷的故事也数次被搬上了电视荧幕,和许多的朝代一样,满清朝廷出现过极盛时期,也

  • 1900年,慈禧让李鸿章火速进京,李鸿章仅用一封信便化解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1900年6月16日这天,北京城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不过慈禧太后可是愁云密布。1900年5月份,由于端王爱新觉罗·载漪引义和团驱逐洋人,导致各国公使迅速集结联军,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为首的列强快要抵达塘沽。正在这天,慈禧发出电报,要求远在广州的李鸿章赶紧进京,到了当年9月份,李鸿章才堪堪抵达上海。在

  • 聚师网看历史:明朝是怎么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时代,这个时期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特别的。相比于以往,明朝的生活更加多元化,文化、科技、经济、农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让我们一起跟随聚师网小师兄来了解这个时期的生活习惯。衣着在明朝时期,衣着往往反映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文人士大夫穿纱、绫、缎、绢制成的长袍、大褂等,富商大

  • 秦王雪藏白起,却自食恶果,只得启用白起主持长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秦国权臣魏冉失势,连带着白起也被秦王雪藏。但是,白起对秦国很忠诚,并没有做出直接违抗嬴稷的事情,而且他的威望也很高。白起受魏冉所累,被秦王雪藏因为始终忌惮白起,嬴稷开始在军中大肆启用新人将领。在随后秦国对各国的战役中,逐渐用自己培养的年轻将领,对白起还是让他继续享受武安君的高级军事职务。不过此后的整

  • 苦等宋子文7年,得知对方另娶富家女,没能终成眷属,终留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今天所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在民国时期,上海应该是我国最繁华的城市。上海也有许多富商,今天这个故事的女主公就是上海的一个富家小姐,然而这位富家小姐爱上了一个穷书生。当时的时代,虽然已经在提倡自由恋爱,自由婚姻,但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身份悬殊非常大,所以说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爱情也是以悲剧结束

  • 张学良生前不愿承认,真正救他的人不是宋美龄,他无颜面对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于凤至听了当然很难接受,自己也是师范毕业生,现代女性,怎么能接受丈夫纳妾这种行为?她向张作霖告状,老帅有苦难言,毕竟自己答应过儿子嘛。没办法,于凤至只好强咽苦果。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如果说她是心甘情愿接受赵四小姐,那是一派胡言。只不过在张学良跟她的夫妻关系有名无实的情况下,她接受赵四是一种务实而明智的

  • 袁崇焕为什么敢自信满满的说五年平辽,只是对崇祯帝吹牛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在宁锦大捷后,袁崇焕重创后金的同时,得到了来自朝廷的高度赏赐。尤其是崇祯帝继位后,继续重用他,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袁崇焕回京面圣,对崇祯帝夸下海口,号称五年平辽,收复失地,这让崇祯大加赞赏。那么,袁崇焕为什么敢自信满满的说五年平辽?是因为他对麾下的关宁铁

  • 溥仪逛故宫,遇见自己的仇人,却淡定地与其握手寒暄,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溥仪这个曾经的皇帝,在进入新时代,被特赦之后,当上了新中国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作为处于新旧时代的末代皇帝,说来他的命运还是比较好的,虽然从小就被人当做是工具一样用来用去,但也因此获得了较好的生活,不像我国古代其他的末代皇帝一样,不是自杀,就是被杀,最起码他还保住了一条命。在正式成为一名公民后,国家

  • 为什么抗战结束期间,故宫一直保持完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为什么抗战结束期间,故宫一直保持完好呢?大师都晓得,当初抗战时,日本对我国的资源垂涎三尺。非论是能源资源仍是文化资源,他们都一点不客套。那么,为什么从1937年并吞北京到1945年抗战竣事时代,故宫不息保持无缺呢?缘故缘由有政治和客不雅观不雅观两个方面,政治缘故缘由是:1、日本在他终极方针中描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