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或得实证

“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或得实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21 更新时间:2023/12/18 7:08:50

本报讯(记者孟苗)2月1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布了一处时期遗址考古成果:考古人员在运城稷山东渠遗址发现了大量农业遗存,农作物炭有粟、黍、水稻、大豆等,以粟为。结合稷山一带“后稷”传说,可能恰是“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的考古学实证。

东渠遗址位于稷山县稷峰镇东渠村北,2020年为配合稷山县体育场建设时勘探发现。经初步调查,遗址现存面积1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东渠村与涧东村之间。2021年、2022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物保护中心两次对东渠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房址2座、陶窑2座、灰沟1条、灰坑43座,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玉石器,以及丰富的动植物遗存。发现的主要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玉器、蚌器等。石器有石刀、石铲、石箭镞、石锛等,同时发现大量的石料及石器加工残件。骨器以骨镞为主,包括少量骨铲、骨针、骨簪等。此外,较重要的是发现玉钺及残铜刀各1件。

在东渠遗址中,除人工制品外,还发现有丰富的动植物遗存,目前,已浮选出炭化植物种子25万粒,仅H46中的一份样品便浮选出粟14050粒。此外,还发现大量的动物骨骼,经初步鉴定有牛、猪、羊等。从出土遗物看,东渠遗址时代为夏时期,性质属东下冯文化。出土大量的动植物遗存明,东渠先民已掌握了较发达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以种植粟为主,兼营畜牧业的混合农业生产体系。结合稷山一带“后稷”传说,大量农业遗存的发现,可能恰是“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的考古学实证。

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崔俊俊介绍,东渠遗址的发掘填补了临汾盆地西部夏文化研究的空白,从遗址规模出土的陶盉、陶爵、玉钺、铜刀、彩绘陶等遗物来看,应是该区域一处核心聚落。以高领花边双鋬鬲为代表的一类遗存,显示出夏时期晋南地区复杂多样的文化面貌,对展现夏朝历史、研究夏时期晋南地区的文化格局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享年”和“终年”都是表达去世,但区别很大,用错了会见笑于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西周时期,周公制定了礼法,对人们的行为举止,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礼仪制度已经成为了时代的眼泪,但是关于婚礼、葬礼等重大事件的礼仪,一直被保留了下来。在人的一生中,死亡是最为重大且无法避免的事情,自古代开始,人们就十分注重丧葬礼仪,每一个步骤都大有讲究。包括对于表达死亡的语言方式

  • 她身为国母待遇却是答应,死后丧礼简陋也不举行国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电视剧《延禧攻略》剧中由(佘诗曼)饰演的娴妃,原为潜邸侧福晋,乾隆登基册封为娴妃,富察皇后去世后,一度成为后宫最大赢家,晋封为皇贵妃,独掌六宫大权,三年皇后丧期满,继位皇后。心里一直倾慕皇上,执着于爱,却求而不得。历史中雍正年间嫁与时为宝亲王的爱新觉罗·弘历,为侧福晋。弘历即位后一个月,即雍正十三年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穿越三千年!带你揭秘殷墟的文化密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3300年前,商王盘庚进行了一场浩荡的迁都之行,他们来到洹水之滨的“北蒙”,并改名为“殷”。近年来,随着中国考古工作者对殷墟的深入发掘探索,殷商王朝的面纱逐渐揭开。可以说,殷墟遗址架构起中华文明探源支点,为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的“写意中国—

  • 进入乱世走向亡国的11大征兆,你知道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华夏悠悠五千年,出现过“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多个国家盛世,也出现过“战国乱世”、“三国乱世”、“五胡乱华”、“安史之乱”等乱世。《阿房宫赋》写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我们有以史为鉴的传统,历史上有许多先贤为

  • 人物传记-清史稿·李之芳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顺治四年进士,授金华府椎官。卓异,擢刑部主事。康熙十二年,以兵部侍郎总督浙江军务。会吴三桂反,十三年,奏请复标兵原额,督习枪炮。疏甫上,耿精忠亦叛,遣其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数道窥渐,浙大震。之芳檄诸将扼仙霞关,调总兵李荣率副将分道御寇。时上命都统赖塔率师入浙,五月,偕

  • 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脉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中华文明五千年,有四个混沌时期其实造就了今天的中华文明。1、夏商周三代(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是中华文明奠基时期,又是中国古老文明形成特色时期,这个时代的典型特点是农耕国家的形成和家天下的固定,以及形成了以中原文明为核心的中华文明。2、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是

  • 专访|马伯庸:作家做编剧,一定要“放得下、退得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2月19日,改编自马伯庸历史纪实作品的古装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迎来大结局,豆瓣获评7.9分。这也是马伯庸首次在自己作品的影视改编中担任编剧。《显微镜下的大明》讲述的是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这六个事件聚焦于一府一县乃至一村之内,记录的是最底层平民的真实政治生活:如何抗争税收、如

  • 三年考古再探王朝国家初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2月14日,记者从二里头遗址发掘保护利用及夏文化研究工作推进会上获悉,2020—2022年,位于偃师区的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共发掘7500平方米,发现主干道路、城垣遗址以及首次发现制陶、漆器加工作坊等重要考古成果,丰富了二里头都城的内涵,为了解该区域的遗存分布情况、认定该区域为贵族居住和墓葬区提供了重

  • 市民无意间发现一块石碑,经文物专家研究后,所有人都惊讶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在1992年,一块石碑的出现惊动了文物专家,那就是上面记载着李鸿章和左宗棠的石碑,这块石碑是南京当地的一位市民无意中发现的,文物专家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发现石碑已经遭受到深度破坏,而且残缺断裂。于是只得将石碑运回贡院,经过众多专家联合进行最大程度的修复,石碑上的字迹终于在此呈现出来,当专家看到石

  • 荒山野岭建起核电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于洪福:一纸调令从零开始1936年生,曾任秦山核电厂厂长1982年4月,一纸调令,大西北的二机部四零四厂副厂长、46岁的于洪福奉命来到北京三里河,中国第二机械总部,被通知参与筹备创建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我是搞防化后处理的,没搞过核电呀!”办公室内,面对文件上“任命于洪福为第二机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