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身为名将李广之孙,李陵为什么会投降匈奴?

身为名将李广之孙,李陵为什么会投降匈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929 更新时间:2023/12/20 11:21:46

自刘邦遭遇白登山之围后,汉朝就开始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用女人、钱财来换取屈辱的片刻安宁。直到汉武帝即位后,汉朝才“转守为攻”,派卫青、霍去病等人主动寻找匈奴作战,打得匈奴人落荒而逃,出了一口恶气。而李陵作为名将李广之孙,为何投降了匈奴?还誓不归汉?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陵的身世。

李家祖上是秦朝名将,曾率军击败过燕太子丹,世袭仆射这一官职,家族有教习射箭、骑马的传统。到了汉朝,世袭的官位已经没有了,可李广赶上匈奴入侵、大汉需要人才的背景,他便从军抗击匈奴,一路晋升为独当一面的将军。

李广有三个儿子,依次序是: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和幼子李敢。长子出生那一年,李广俘虏了一名身份为“当户”的匈奴官员,为了纪念这一重要的日子,便给长子取名李当户。

李当户算是少年成才,曾当过汉武帝时期的郎官,有一次看到韩嫣行为很放肆,于是上前打跑了韩嫣,受到汉武帝赏识,但可惜英年早逝。

李当户有一个遗腹子,也就是李陵。

出身将门之后,李陵颇有祖辈之风,不仅善于骑马射箭,还对人有仁爱之心,谦让下士,深受士兵拥护。

李陵之所以会投降匈奴,大致有两个过程:

一、孤军深入

匈奴人经过卫青、霍去病等人打击后,虽然已经消沉许多,但实力还没有被完全消灭掉,汉武帝便派李广利统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由李陵负责护送大军的粮草,以打击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右贤王。但李陵觉得自己的士兵那么英勇善战,不想当这个运输大队长,请求汉武帝让他也率军出征。

汉武帝看透李陵心思,直接跟他坦诚道:“我军战马都分配给李广利了,没有多余的战马给你。”李陵则回答道:“只需要五千步兵足以,我定能扫荡匈奴王庭。“于是,汉武帝同意李陵带兵出征,并让强驽都尉路博德领兵中途接应。

可路博德齿于当后备,上奏给汉武帝说:“现在匈奴正是秋高马肥之际,希望能让李陵等到明年开春,我们再分别率兵出击,一定能取胜。”汉武帝觉得他们两人故意搞事,是不是李陵先前海口夸大了,现在故意找借口拖延出兵?于是催促李陵进军。

孤军深入的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匈奴主力,被三万多骑兵包围,拼死力战不能突围,只好就地防御。但双方的兵力对比实在是太悬殊,李陵率领的士兵弓箭都快用完了,又遭遇叛徒出卖,被匈奴人知道了实情,最终兵败被俘。

二、弄假成真

汉朝将领诈降的先例有很多,李陵的爷爷李广将军用过,赵破奴将军也用过,他们后来都找到机会逃回汉朝,可李陵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被俘的消息传回汉朝后,满朝文武大臣都在骂李陵没有骨气,只有太史公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觉得李陵孤军深入,还能杀得敌人闻风丧胆,其功绩足以名扬天下。之所以苟活人间,还是想戴罪立功报效朝廷啊!可暴怒的汉武帝根本就听不进去,还对司马迁处于腐刑。

很久以后,汉武帝突然想通了,当初打算派强弩都尉接应李陵的,却因为那一封可恨的奏疏,令自己取消接应李陵的诏令,才导致他全军覆没。

于是,下令慰劳李陵的残部,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伺机接应李陵。可公孙敖完不成任务,接不到李陵,又害怕被汉武帝怪罪,于是编了一个谎言,对汉武帝说:“听俘虏讲,李陵在帮助匈奴人练兵,所以我们接不到他。”

这下,汉武帝暴怒,好你个李陵,我派人去接你回来,你却在帮匈奴人练兵?于是下令灭了李陵全族。于是有人就怪汉武帝武断,导致李陵不愿归汉。

其实,李陵并没有帮匈奴人练兵,帮助匈奴人练兵的是叛将李绪,他一早就望风而降。后来,李陵恨他为匈奴人练兵导致自己家人被杀,派人刺杀了李绪。

英雄的最后悲歌

一、婉拒归汉

匈奴单于对李陵很看重,把女儿嫁给他,立他为右校王,不过李陵的心好像看空了一切,用一种很佛系的态度活着。

汉昭帝即位后,由大将军霍光等人辅政,他们跟李陵是很好的玩伴,于是派陇西人任立政等三人出使匈奴,暗中劝李陵归汉。

在宴席上,双方虽然见了面,但一直说不上话,于是用目光暗示,又将佩刀上的环弄掉,趁捡环时握住李陵的脚,暗示他可以归汉。

紧接着,任立政又大声说道:”汉朝已宣布大赦,国内安乐,陛下年少,由霍子孟、上官少叔辅政。“想借此让李陵动心,但李陵叹息道:”我已经是匈奴人了“说着摸了摸自己的匈奴衣服。

过了一会儿,趁着席间无人的空隙,任立政赶紧上前说道:”受苦了,霍子孟、上官少叔向你问好,希望你能回汉朝去,富贵不用担心。“李陵则心灰意冷道:”回去是容易,可就怕再次受辱,大丈夫也不能反复无常,算了吧!“任立政一行人只得无功而返。

二、再次坦言不归汉的原因

投降匈奴后,李陵曾找被扣押的苏武喝酒,排解内心的烦恼,说到一半就哭成了泪人。告别苏武后,李陵想帮一帮苏武,但是又觉得不好意思,便让自己妻子赐几十头牛羊给苏武。

后来,苏武终于可以归汉,李陵设宴为他送行,说道:“你老兄熬出头了,在匈奴这里扬名,回去还有享不尽的永华富贵,汉朝百姓都会为你骄傲的。可我呢?如果当初汉朝宽恕我的罪过,不杀我全家,我一定会感恩戴德,戴罪立功的。可一切都回不去了,名声早已败坏,我还再顾念什么呢?“说罢,李陵起舞,哭着送别苏武。

在匈奴生活了20多年后,李陵于公元前74年病逝,结束其悲壮的一生,功过留给后人评说!

标签: 李陵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太祖杨忠年轻时曾打死的“揜于”是什么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忠,南北朝,历史解密

    杨忠是隋文帝杨坚的老爸,隋炀帝杨广的爷爷。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称帝后,追尊死去的老爸杨忠为隋太祖。这好比司马炎称帝后,追尊爷爷司马懿为宣皇帝一样的道理。隋太祖杨忠(507~568),表字揜(yan)于,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历侍北魏、西魏、北周三朝皇帝。杨忠生于南北朝乱世,效力多位主人也是

  • 一个开国便是盛世的朝代,可谓百战百胜,为何后世的评价却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朝,历史解密

    隋朝在一开国就是说鼎盛,基本上百战不殆,但为何后人点评不高?隋文帝在平定战争后总有了开皇之治,为以后的隋朝的发展趋势拿下牢靠的基本。但是在隋炀帝上位后,却开始衰败,说到隋炀帝,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昏君。但是说到隋炀帝的统治,其实看出来他的功绩是比罪过还要大的。隋炀帝打败契丹,并且高句丽,之后让王朝的

  • 古代土匪打家劫舍为什么还会饿肚子呢 看完别再被电视剧被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土匪,历史解密

    土匪,是我国古代以打家劫舍为生的不法武装团伙。他们啸聚山林、为非作歹,别管是过往的客商还是附近的地主富户,他们谁都敢抢,有什么抢什么,抢来的金银财宝会运回山寨慢慢享乐。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土匪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场面,他们过的是那么潇洒快活。然而,事实上,当土匪并没有电视里演的那么逍遥快活,真

  • 北魏姐妹宫斗,皇后妹妹落败万念俱灰遁入空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北魏最初的后宫制度非常简单,也没有什么名称和尊号,一般是按照每个女人来到皇帝身边的先后顺序来排列。后来慢慢地有了皇后,皇后之外的,统统称呼为夫人。再以后,后宫中的人员越来越多,除了皇后,又有左、右昭仪、贵人、椒房等名称。到了孝文帝时代,才开始给后宫的妃嫔们排列品级,比如左昭仪、右昭仪大致相当于大司马

  • 汉景帝的第一任太子刘荣,为何最后沦落到自尽的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荣,汉朝,历史解密

    古代有个职业,风险系数极高,它就是一朝太子。细数那些著名的君王,他们首位太子不得善终的,大有人在。究其原因,过早立储,亦是过早树敌,未来他将面对竞争者的诸多暗害。汉景帝的第一任太子刘荣,就是很惨一男的。公元前171年,还是汉文帝统治时期,刘荣降生了,彼时其父刘启尚在东宫。刘启青年时最宠爱的人是栗姬,

  • 中世纪文学简介 文学的发展历程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世纪,欧洲,历史解密

    中世纪文学是指欧洲各国中世纪时期的文学。在史学上,一般认为中世纪是指从公元450年左右罗马帝国衰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之间约1000年的时间。其思想文化上的主要特征是天主教会的势力强大,基督教神学影响到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在内的一切艺术形式。文学介绍西方学术界对中世纪文学的认识和评价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

  • 诸葛亮到底说了什么 竟然道破刘备伐吴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经过三国演义的渲染,刘备建国称帝后,出征东吴已经成了一个没脑子的举动,因为此战不仅没拿回来荆州,甚至还把蜀国一大半精锐给折了进去。然而,其实在历史上,刘备伐吴着实是深谋远虑之举。首先,北伐中原,要从四川出兵,那么势必山高路险,补给困难。但是讨伐东吴就不一样,益州位于上游之地,伐吴可以水陆并进。并且,

  • 清朝的兵部尚书是什么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兵部尚书,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的兵部尚书应该跟我们现代的国防部长有些类似,不过又不完全相同,差距还是有很多的。清朝的兵部尚书是不掌握兵权的,在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一个军队后勤的最高长官,平常打仗或者正常行军训练的粮草都是由他们调动、补给的,军队调动的线路、有关于军队内部将领官职的升降、任免都是由兵部尚书掌握大权的。至于具体到军队

  • 甘罗12岁就当了宰相,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甘罗,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甘罗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宰相,有多年轻呢?12岁!你没看错,确实是12岁。那么,甘罗究竟有多聪慧,为何能在小小年纪就任一国宰相?还有,甘罗当了宰相后,又到哪里去了?甘罗是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甘茂的孙子。甘茂时任秦国左丞相,其地位和当初的张仪不相上下。后来受到同僚排挤,逃到了齐国,最终死在了魏国。甘茂死后,甘

  • 史上谋权篡位者数不胜数,为何司马家篡权落下骂名没有一句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朝,司马懿,历史解密

    史上谋权篡位者数不胜数,为何司马家篡权落下骂名没有一句好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天下出现动荡,汉朝政权已经名存实亡。正所谓动荡出英雄,此时刘备、孙权、曹操横空出世,三人兼具雄才伟略,很快便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大家族持续了数十年的战争却还是没能将整个天下收入囊中,曹家算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