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个世袭权臣家族的后黎朝,最后怎么灭亡的?

两个世袭权臣家族的后黎朝,最后怎么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32 更新时间:2024/1/20 11:01:29

前一阵子很火的网剧《海上牧云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王朝:牧云家世代当皇帝却不过问军事,穆如家世代当大将军掌握军权,两个家族相安百余年而无事。杜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自秦以后,这种类似于日本“幕府政治”的统治模式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自东周以来,列国纷争,中华大地上在正常情况下已经没有官职世袭这种“贵族政治”模式了。自从礼乐崩坏后,以下犯上已经是常态。世上不可能也不会再需要一个“周天子”来世世代代名义统治天下了。除非一个家族还没有完全的实力使其能够在朝堂上一家独大,否则,不出三代,是必然篡位的。中国历史上,三代还没有完成篡位的世袭权臣家族,恐怕也只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三桓”。其他诸如战国的“田氏代齐”、汉末“曹丕篡汉”、晋末“刘裕篡晋”,还是北齐“高氏代东魏”,北周“宇文代西魏”,权臣世袭都超不过二代就篡位了。这些都说明,霸府权臣政治,在中国是没有土壤的。

但是,历史上,天朝的“邻居们”却有这种“权臣世袭不篡位”的政治模式。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越南黎朝的霸府权臣政治。这个王朝不一般,皇帝不仅是傀儡,而且还是两家权臣的傀儡。

一.黎朝郑氏的崛起

越南北部地区古称“交趾郡”、“交州”,在唐朝时期还是中国的一部分,后在唐末五代十国大混战中独立建国。明朝永乐年间,越南内乱。身为宗主国,明朝在平乱后,由于找不到越南王室陈氏后人,而越南又为中华旧疆,于是永乐大帝朱棣复越南古名“交趾”,设立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直接统治。由于朱棣没有效仿太祖初年“沐氏镇云南”的统治模式,越南地区时常反叛,动荡不安。在一代名将英国公张辅(后死于“土木之变”)率军回朝后,清化蓝山豪族黎利自称"平定王",起事反明。明宣德三年,黎利称帝,是为后黎太祖,国号"大越",建立“后黎朝”。后明宣宗朱瞻基彻底放弃越南,明军撤出,越南自此再次独立。越南黎朝传至嘉靖六年,权臣莫登庸逼黎朝恭皇退位,登基为帝,建立莫朝,开了越南的乱世。

明嘉靖十二年,为了南疆的安定,明朝政府有意扶持黎朝复辟,遂立黎维宁为帝。嘉靖二十二年,黎氏攻取越南西都清化。从此,统治清化以南的黎朝称为南朝,以北的莫朝廷称为北朝,这就是越南历史上的“南北朝”。南朝,阮淦,拥立黎维宁有功,并掌握军政大权,为越南广南阮氏初代领袖。阮淦死后,他的地位被其女婿郑检取代。郑检,其家族出自中华,先祖为中原著名郡望,荥阳郑氏,春秋时期姬姓郑国的后代,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中原头等名门。郑检受封为"都将、节制各处水步诸营、兼总内外平章军国重事、太师、谅国公",为初代郑氏领袖,开启越南历史上,郑氏权臣世袭时代。郑检死后,其子郑松袭爵,率军攻破北朝首都升龙(即今天的越南河内),北方莫朝终结。就在黎朝即将再次统一越南之时,明朝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战略,转而支持北朝莫朝,莫氏仅在越南北部高平一地苟延残喘(不得不说,当时的明朝就如同今日的美国,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此时郑松权势炙手可热,自任"都元帅总国政尚父平安王",实际掌控政权,地位世袭,人称"郑主"。皇室称为“朝廷”,郑主的幕府称为“府僚”。黎皇只负责临朝听政及接见使节,所有事务,不论是政治还是军事事务,皆由府僚管理。后世史家以"黎氏为皇,郑氏执政"来形容这一局面。

二.阮氏与郑氏平分秋色

而早在黎莫南北对峙期间,广南阮氏阮淦之子阮潢因见郑检猜忌自己,便自请出镇南方顺化,从此,阮氏实际控制南方。虽然,阮潢又将女儿嫁给郑松之子郑梉,亲上加亲(上文已述,郑检本就是阮氏女婿),寻求和好,但郑氏和阮氏对峙的局面已经形成,从此,阮氏又被称为阮主,雄踞南方,形成黎朝内部的“权臣版南北朝”。此后五十余年,历代郑主、阮主七次相互攻伐,互有胜负,郑主甚至多次挟持傀儡黎皇亲征,但仍旧没有灭掉阮氏。最终,双方划定江(即今争江)为界,"南北弭兵"。黎朝越南最终形成了郑主、阮主各自世袭、各管一方的双权臣模式。清朝入关后,越南与清朝再次建立宗藩关系,顺治皇帝册封黎皇为"安南国王",实际朝政仍由郑主掌控,黎皇仍为傀儡。阮主也试图彻底割据,请求清朝册封,但清朝认为阮主也在黎皇的统治之下,并未理睬。

三.殊途同归

清乾隆三十六年,由于阮主政权的腐败,归仁西山邑发生阮岳、阮惠、阮侣三兄弟起事(此乃西山阮氏,非阮主的广南阮氏,广南阮氏也称旧阮),打击阮主政权。这时候,北方的郑主犯了类似于北宋末期“联金灭辽”的错误,暗中联合西山阮氏,想要一举灭了阮主,统一越南。果不其然,西山阮氏有了北方黎朝郑主的援助后,一举击杀末代阮主阮福旸,颠覆阮主政权。阮侣后称帝,为越南历史上的西山朝。然而,北方郑主政权亦实力衰退,军事实力早已经不如初代、二代“阮郑”南北对峙时期那样强大。西山朝阮惠看到了北方的孱弱,抓住时机,北征灭郑,郑主郑楷自杀。随后,郑槰继位为末代郑主,但与末代黎朝昭统帝内讧,在位仅一年余便出逃,郑主政权终结。黎朝昭统帝企图恢复权利不遂,于是逃入中国,后黎朝灭亡。

然而,西山朝立国不久便内讧,旧阮主势力阮福映乘机发难,灭了建国仅30余年的西山朝,建立了越南的阮朝。越南的“郑主、阮主双权臣世袭政治模式”最终以阮主后人建立新的阮朝而结束。

标签: 后黎朝越南

更多文章

  • 后黎朝建立于什么时候?揭秘其历史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后黎朝,越南

    后黎朝(越南语:Nhà Hậu Lê),指的是越南的一个朝代,由黎利于1428年(中国明宣宗宣德三年)创立,仍沿用李、陈两族所定的国号大越。后黎朝建立1407年,中国明朝灭越南胡朝,并吞越南。明朝在越南多有扰民之举,再加上越南人的民族主义,使得反明冲突不断。1418年,黎利在蓝山起义反明,自称"平定

  • 黎利:发动蓝山起义,越南后黎朝的开国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黎利,越南,后黎朝

    黎利(越南语:Lê Lợi,1385年-1433年),越南后黎朝开国君主,后人称为黎太祖(Lê Thái Tổ)。黎利生于越南清化地区,原为地方豪绅,1418年发动蓝山起义,自称平定王,号召各地反明独立,展开了十年抗明战争最终,明宣宗决定罢兵,越南重获独立。不久,黎利立国称帝,建立了后黎朝。另外,黎

  • 揭秘:乾陵地宫的入口为什么是一条条规整的石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陵地宫,唐朝

    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位天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之陵。乾陵的详细地位不断都不是机密,它就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南方50千米的梁山上。但是,1000多年来,不断没有人能找到乾陵地宫的进口,就连梁山外地的人也没见过乾陵地宫的墓门是甚么样的。乾陵地宫的进口究竟在哪里呢?1958年,西安与兰州之间的公路从头建筑,需

  • 乾陵地宫的地点在哪里?一代女皇最后的归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唐朝,乾陵地宫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现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阳宫病死,年八十二。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

  • 黄老之学为何没能传承下去?黄老之术与道家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春秋战国,黄老之学,黄老,道家

    黄老道家尊崇黄帝和老子,这说明黄老道家的起源于黄帝时期或商周时期,但说黄帝、伊尹、辛甲、吕尚、鬻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是黄老道家的重要源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另外,有些学者注意到,商周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说周文化直接肇启了儒家思想,那么殷商文化是黄老道家的重要源头之一。春秋末期,老子站在历史的高度对现

  • 道家思想: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道家思想,道家

    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代,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永恒不灭,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

  • 道家思想主要是什么?起源于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道家,儒家,道家思想

    《史记》中《论六家要旨》: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

  •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先驱者 孔子的良师益友遽伯玉生平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战国,孔子,遽伯玉,道家思想

    蘧瑗,字伯玉,今长垣县孟岗镇伯玉村人,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上大夫,因为人贤德而闻名于诸侯。与孔子亦师亦友,在孔子周游列国时,多次收留和帮助孔子,《论语》记载: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是孔子尊敬和称颂的君子。吴国著名政治家季札访卫,拜访蘧伯玉、史鱼等后,称赞说“卫地多君子

  • 《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废除,简化应保持慎重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

    设想有一天有个来自平行宇宙的中二少年给你塞了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这样一行字:你是不是懵逼了?这都啥啥啥?不要感觉奇怪,他只不过是来自第二次汉字改革成功了的那个宇宙而已。这句话翻译成咱们这个宇宙的文字是这样的:我想请你去看电影,金庸的射雕,看完后再在街上溜达溜达。两个宇宙分道扬镳于1986年6月24日

  •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是怎么过度的 中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细说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过渡。在古代人们的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人们通常都会出现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情况。在当时的时期女性普遍掌握了氏族的领导权,当时女性作为首领是人们推举出来的。推举一个酋长负责公共事务的管理,另一个是军事上的首领。在母系氏族存在明显的阶级主义,世系按女性继承子孙归属